华严经疏注 - 第 138 页/共 171 页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心无厌足辞退而去。
△第三无上胜长者。寄等一切佛回向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起大慈(至)渐次经历到彼城内。
△二见敬谘问二。初见。
见无上胜在其城东。
启明佛日故。
大庄严幢无忧林中。
同佛回向。无憎爱故。
无量商人百千居士之所围绕。
佛为商主。菩萨为商人。法财外益。功归己故。
理断人间种种事务(至)住菩萨正念增菩萨乐欲。
△二设敬。
尔时善财童子观彼长者(至)顶礼其足良久乃起。
△二谘问。
白言圣者我是善财我是善财。
自称名者谓声名久闻。表重法之器。冀有闻故。
我专寻求菩萨之行(至)能得一切如来智慧。
△二称赞授法二。初赞。
时彼长者告善财言(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二授法二。初标名体。
善男子我成就至一切处(至)无依无作神通之力。
由无作无依。故能徧至。徧至是用广。无依是体胜。无依者不依他故。无作者离加行故。
△二征释业用二。初征。
善男子云何为至一切处菩萨行门。
△二释明。至一切处广说法故。文二。初举三千。
善男子我於此三千(至)我亦为其说超胜法。
△二类显十方。
如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至)我为众生说如是法。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至一切处(至)无依无作神通之力。
加清净法门者。徧至本为说法故。即前所说。
如诸菩萨摩诃萨具足一切(至)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国土名曰输那。
此云勇猛。勇猛之力。能使善根无不至故。又以十度明义。义当进故。
其国有城名迦陵迦林。
以义翻为相斗战时。谓因斗胜而立城故。表此回向。愿以信解大威力故。广大智慧无障碍故。令修善根无所不至。义同战时。
有比丘尼。
纯净之慈。令善徧故。
名师子嚬申。
舒展自在。无不至故。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至)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三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四(入第六十七经下卷)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
晋水沙门 (净源) 录疏注经
△四师子嚬申比丘尼。寄至一切处回向文六。初依教趣求。
尔时善财童子渐次游行(至)之所舍施日光园中。
准律尼之头陀。多在王园。藉外护故。表因实际胜光。令其善根徧法界之园苑故。并皆即智。故有光明。
说法利益无量众生。
△二见敬谘问三。初见二。初见依报六。初无漏林树。
时善财童子即诣彼园(至)普熏十方无所障碍。
无漏法行而建立故。文中有八。各有所表。思之。
△二八解泉流。
园中复有泉流陂池(至)弥布其底八功德水。
谓轻冷濡美。净而不臭。调适无患。
具足盈满优钵罗华(至)芬陀利华徧覆其上。
△三敷法空座。而随法严异。
无量宝树周徧行列(至)宝铎徐摇出妙音声。
上标。下列。
或有树下敷莲华藏(至)摩尼王藏师子之座。
后结。
其一一座各有十万(至)一一皆具无量庄严。
△四杂明诸严。
此大园中众宝徧满(至)光明普照如梵王宫。
万行非一故。
△五出其所因。
尔时善财童子见此大园(至)福德善业之所成就。
△六明果用自在。
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至)不可思议威神力故。
△二见正报四。初总明徧坐胜德显彰。
尔时善财见师子嚬申(至)见者不空如婆楼那天。
婆楼那者。此云水也。以其能满人之愿故。然水天之义。义味不空。则未详所以。
能长一切众善根芽(至)所说法门亦各差别。
△二别明所徧演法。各异有三十处。分三。初十六为八部人非人等。
或见处座净居天众(至)为说法门名无尽解脱。
先有七处为天。一为净居天。说无尽者。治彼那含。求尽身智故。
或见处座诸梵天众(至)名普门差别清净言音轮。
二梵王普应。但於己众。广及三千。为说普门。则无不应。梵音清妙。但是世间为说。法界胜流。方为净妙。
或见处座他化自在天(至)为说法门名菩萨清净心。
三他化天。令得出世净心起世自在故。
或见处座善变化天(至)为说法门名一切法善庄严。
四化乐。乐具庄严。不及善故。
或见处座兜率陀天(至)为说法门名心藏施。
五施归。如来藏心。则真喜足故。
或见处座须夜摩天(至)为说法门名无边庄严。
六徧严法界。方尽时分之乐。
或见处座三十三天(至)为说法门名厌离门。
七释天。耽欲甚故。
或见处座百光明龙王(至)名佛神通境界光明庄严。
八龙。能通变耀电降雨庄严故。
或见处座诸夜叉众(至)为说法门名救护众生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