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154 页/共 214 页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菩萨见家过,舍之而出家,
游止于山林,无人寂静处。
远离男与女,眷属及大众,
单己无等侣,譬如犀一角。
专意求净道,得失心无忧,
少欲及知足,离谄除憍慢。
精进为众生,布施调伏心,
苦行修禅定,一心求佛智。
不惜身与命,远离爱眷属,
坚心求菩提,其志犹金刚。
若人来割截,无有恚恨想,
勇猛心增长,求于一切智。”
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无悔之法。何等为四?一者、不破禁戒无悔之法,二者、住阿兰若处无悔之法,三者、行四圣种无悔之法,四者、多闻无悔之法。是为四种无悔之法。”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持戒净无垢,犹如摩尼珠,
不生贡高心,言我能持戒。
复以此戒善,转教于多人,
常怀如是望,成就于佛戒。
彼等住空闲,清净兰若处,
亦不生我想,及以寿者想。
观察男女色,犹如于草木,
不生男女想,及以吾我想。
彼住四圣种,无懈怠谄曲,
至心恒修行,远离于放逸。
求多闻功德,精勤常修习,
愿成一切智,最上功德处。
众生处牢狱,无有救护者,
轮转于生死,求财以自给。
我当求法船,济度彼生死,
烦恼海众生,令其至彼岸。
众生无归依,亦无救护者,
众生在有为,无能令其出。
我当作导师,救之令解脱,
是故我发心,求于菩提道。”
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调伏之行,应当行之。何等为四?一者、愿生善处常值诸佛,二者、供养师长而不求报,三者、常乐空闲弃舍利养,四者、得无碍辩头陀忍法。是为四种调伏之法。”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菩萨勇猛乐山林,常不从人求利养,
恒得深智无碍辩,善能通达诸法相。
常当供养诸师长,随顺师教无违背,
随所生处值诸佛,供养恭敬求菩提。
常生胜处名高远,若生天上天中尊,
又得成就菩提道,教诸众生行十善。
念佛功德常欢喜,我亦不久成佛道,
既成正觉功德满,度脱众生生死苦。”
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法净菩萨行。何等为四?一者、行菩提时心无瞋恨;二者、弃舍眷属、宫殿、财宝,乐处山林,亦不称说己之功德;三者、虽行布施,不求果报;四者、精勤乐法,不见师过。是为四法净菩提行。”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其心清净无怨恨,亦不求人之过罪,
自不谄曲无染著,行于大道求菩提。
深观居家是苦本,亲近恶友无正念,
是故弃舍行出家,处于山林求解脱。
游行空闲寂静乐,永断眷属恩爱念,
不惜于身及寿命,独步无畏犹师子。
乞食支身常知足,犹如飞禽无储积,
不乐生天及人中,唯求无上菩提道。
独行无侣唯一己,恒不恐怖如师子,
畏诸烦恼如野兽,若得利养心不喜。
观诸众生恒放逸,慈悲誓愿为破之,
我为救护诸众生,常当炽然勤精进。
凡所出言恒哀愍,于憎爱人常含笑,
不著一切亦如风,唯当求于丈夫行。
常乐行于空无相,观有为法如幻化,
调伏诸根意广大,行住常乐甘露法。
常依佛教行大道,恒当清净于内心,
求陀罗尼及辩才,荷负诸苦求菩提。
菩萨常观如是行,见前利益生欢喜,
若不爱乐于菩提,是人无恶而不造。”
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堕落之法。何等为四?一者、不恭敬他,二者、背恩谄曲,三者、多求利养名闻,四者、诈善扬德。是为四种堕落之法。”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彼于父母及师长,常怀憍慢不恭敬,
违背恩养心谄曲,诸根散乱多愚痴。
常念利养不休息,谄曲诈现精进相,
自谓持戒及苦行,一切无有如己者。
恶口粗言喜斗诤,常求人过不休息,
彼恒违离沙门行,营理田作及贩卖。
未来世中诸比丘,弃舍功德及戒行,
以怀嫉妒斗诤故,覆灭损坏我正法。
彼去菩提甚悬远,亦复远离七圣财,
违背解脱八正路,流转五道生死中。”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障道之法。何等为四?一者、懈怠,二者、不信,三者、我慢,四者、瞋恚。是为四种障道之法。”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懈怠不信闇钝心,常为我慢及瞋恚,
见有忍辱诸比丘,驱逐傧出于塔寺。
若得利养心欢喜,各言我是常住者,
恒作方便求人短,何人有过我治罚。
如是等人去法远,憎嫉功德坠三塗,
厌恶诸佛微妙法,是人当入猛火中。
彼人造恶不休息,必当具受苦中苦,
是故汝等求菩提,无令后悔堕恶道。
无量亿劫佛乃出,为诸众生作利益,
汝等既得善趣身,应舍放逸求解脱。”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须舍四种福伽罗,不得亲近。何等为四?一者、不得亲近恶知识,二者、不得亲近执见之人,三者、不得亲近谤法之人,四者、不得亲近贪利养人。是谓四种之人不得亲近。”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能舍恶知识,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增长,犹月渐圆满。
远离执见人,及舍我寿等,
为求佛道故,弃之如毒器。
诽谤于佛法,寂静甘露味,
若欲求菩提,应避如粪秽。
远离贪利养,亦舍恶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