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积经 - 第 157 页/共 214 页

不行比丘所作事,非道非俗无所名,   犹如烂坏腐朽木,于诸律仪生轻贱。   布萨毗尼亦复然,自在游行背师教,   唐突如象醉无钩,或时诈现在山林。   心常念于聚落事,三毒烦恼恒炽然,   暂时不能寂静住,忘失诸佛教诫事。   及以头陀功德等,我慢贡高满身中,   堕于可畏阿鼻狱,昼夜恒论国土事。   亦复论说于贼盗,身心专营亲缘事,   舍离禅定及智慧,设有所作乐粗事。   心存自安故营造,假使营理僧伽蓝,   贪著房舍眉恒蹴,自身口意不调柔。   徒众相学亦复尔,彼恶比丘设造寺,   专为己身及眷属,若有比丘顺从彼,   即便安置摄受住;若有持戒诸大德,   方便善能说法利,自能调伏亦调他,   如是比丘终不受。此房现今我受用,   余房是我弟子住,自外己属诸同学,   汝去此中无处停。现今所有床铺者,   各以付他有所属,更无剩长可相容,   亦无衣食汝须去。暂时所须尚不与,   况借房舍及诸物,如是不行僧次法。   彼恶比丘如俗人,多畜钱财眷属等,   我诸弟子如法者,处处驱遣不听住。   彼时忆念我所说,各怀悲伤入山林:   呜呼我师微妙法,不久悉灭不复现,   现有比丘求多利,身无法行疾有德。   设有具戒功德者,为彼恶贱无利养,   皆自伤叹去城邑,常住空静山林中。   痴慢贡高诸恶行,常行斗诤两舌者,   欺诳世人得利养,自谓与圣等无异。   我此法教功德藏,具足一切妙功德,   来世破坏不复现,以无持戒我慢故。   又如宝藏为他坏,又如华池枯干竭,   犹如宝舆自摧折,我法未来亦复然。   彼恶比丘难调伏,灭我法行无有余,   未来如是恶世中,破坏我法甚可畏。   如是乐喜诸恶者,远离天人及善行,   从于此身舍命已,堕于地狱畜生中。   于彼无量亿千岁,具受一切诸苦恼,   于后假使得人身,多苦秽恶恒不净。   若盲若聋若眼瞎,恒常身体怀疾病,   颜色丑恶见不喜,常怀畏惧承事他。   难得心意无亲爱,所说语言无信受,   若有如是恶行者,在所呵责驱出众。   彼人多饶诸病苦,常被杖石打驱逐,   常为饥渴恼其身,他人见者常轻贱。   若闻如是众多苦,应舍诸恶心调伏,   于诸众生行善行,勿令于后生悔心。   若有爱敬佛世尊,圣众持戒头陀法,   汝应勤求如是行,应舍眷属及名利。   此皆颠倒如幻化,应观有为如泡梦,   恩爱合会必别离,一切有为不久住。   莫舍正勤诸力等,勤求诸地波罗蜜,   乃至未觉妙菩提,常应修集一切行。”   尔时,佛复告护国菩萨言:“善男子,于未来世,行大乘菩萨富伽罗等,有如是等过患应自远离,自不勤求而与此人共相习近。不勤正行,自行谄曲,亲近行谄曲者,自无智慧随顺无智慧者,贪求世利恒无厌足,悭惜他家嫉妒胜己,谄曲诈伪无羞无惭,诈现圣相自尊自重,徒众眷属各相誉赞以求名利,求利养故常入聚落;既不怜愍一切众生,亦不为教化诸众生故,常自说言我有平等,恒作是念:‘云何他知我是众生真善知识,知我多闻?’实于佛法无恭敬心,无求法心,犹如破器无所复用。如懈怠人无有成办,相求过失行于方便,无智懈怠唯恶觉观,各各论说破法等事,固执恶心至死不悔,多集悭贪。所畜眷属亦学是师,以自围绕在我法中。如是行者凡所作事,不问明哲,不求佛法,以无精进行故生贫穷家,从贫穷家而得出家,于我教中得少利养,心生欢喜而无惭愧。彼等尚无忏悔之心,何能自觉胜智?彼等弃舍诸佛功德,而取现在名利,以得现在利故,自言我是沙门也。护国,我于如是富伽罗,如是人等,我不说其有随顺俗忍,何况能有诸佛大智?彼等远于人天道,况成佛道?   “护国,如是等人,我说有八种法障碍于菩提。何等为八?一者、当生三恶道,二者、当生边地下贱,三者、当生贫穷,四者、颜色不正,五者、愚痴无智,六者、常与恶知识相会,七者、多诸病患,八者、得大恶病以取命终。护国,此等八法是障碍菩提。所以者何?护国,我亦不说但以有言说而得菩提,我亦不说诈现圣者有清净行也,我亦不说有谄曲者有菩提行也,我亦不说多贪利养者有供养佛行也,我亦不说有我慢者有清净般若行也,我亦不说无智慧者能决他疑行也,我亦不说有妒嫉者有净心行也,我亦不说不精进者能得诸陀罗尼行也,我亦不说不乐功德者而得善道行也,我亦不说悭惜他家者有身心清净行也,我亦不说诈现威仪者能值遇佛会也,我亦不说乐在俗家者有清净口业行也,我亦不说不恭敬者有心清净行也,我亦不说有不知足者有乐法行也,我亦不说惜身命者有求法行也。护国,我虽呵骂毁呰六师,然彼诸外道在我法外,入我法中作诸恶业,我若毁辱过患倍彼六师。何以故?彼等但为自口言‘我是比丘’,而以无行欺诳一切天人世间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威仪浊乱无恭敬,唯增我慢贪名誉,   烦恼覆蔽心迷醉,此等远离妙菩提。   耽著名利及懈怠,懈怠增长失正念,   若无正念失持戒,若无持戒失善道。   彼人生在贫穷家,得出家已著利养,   如人弃舍于真金,担负草秽以为宝。   为求名利住山林,至彼更求诸等侣,   弃舍神通辩才智,求现名利及眷属。   若彼命终堕恶道,或生贫穷下贱中,   懈怠恶色无威德,斯等皆由我慢受。   彼既远离诸善行,亦由放逸失正念,   在于长远大恶道,亿千劫中未能脱。   若求名利得菩提,提婆达多应是佛,   毗岚猛风吹坏物,懈怠无戒亦复然。   自无善行贪女色,戒行不净失功德,   于我法中无所用,无智犹如朽烂木。   若为菩提求佛法,何得不依解脱行?   犹如黐胶缚猕猴,我慢求道亦复然。   我昔为求一句法,弃舍身命为菩提,   彼人懈怠舍我教,如是无利于我法。   我昔为求善教故,投身高崖及火聚,   我得闻已如法行,弃舍一切爱憎等。   彼人闻我功德法,曾不爱乐于一句,   无法云何得菩提?犹如盲前说道路。”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一隋北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护国菩萨会第十八之二   尔时,佛复告护国言:“护国,我念往昔过无量阿僧祇劫,复过阿僧祇不可称量、不可思惟、无有譬喻、不可计算、不可得说,是时有佛出世,名曰成利慧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尔时,有王名曰焰意。护国,彼焰意王治化之时,此阎浮提纵广一万六千由旬。护国,彼时此阎浮提内有二万诸城,彼一一城有千俱致家。护国,时彼焰意王自所住城名曰宝光明,东西十二由旬,南北七由旬,七宝所成,宝墙七重以为围绕,一一墙间相去八步牢固难坏。护国,彼国众生寿命十俱致那由他岁。   “护国,尔时彼焰意王,初生一子名曰福焰,端正殊特,身色具足,世间无双,瞻者无厌。护国,时彼王子初生之日,于其生处有七宝藏自然出现;其王宫内亦有七宝藏,自然出现上高七人。护国,彼王子生时,阎浮提内一切众生,皆大欢喜,踊跃无量。若有众生被系闭牢狱,枷锁著身者,自然解脱。护国,彼福焰王子世间所有工巧术艺,于七日内皆悉学成。   “护国,彼福焰王子于日初分,时有净居诸天,来告彼王子言:‘童子,汝莫放逸,应善观无常!童子,命不久停,至于后世如是速疾,恒须观察生大怖畏!造业必受,如影随形。’时净居诸天,复为童子说此偈言:   “‘童子谨慎莫放逸, 亦莫随顺放逸者,    弃舍放逸佛所赞,若受放逸诸佛诃。    常自调顺不放逸,一切能施无妒嫉,    慈悲念于诸众生,彼人不久当作佛。    过去无量佛,现在及未来,    一切从善起,住不放逸道。    饮食及衣服,金银璎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