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红楼梦 - 第 7 页/共 12 页

爱从无影月中来,几度蹒跚踏凤鞋。忽地凌波罗袜冷,不禁狂笑堕金钗。 煮雪 只疑天女散琼花,飞满卢仝处士家。料得不须劳出汲,好炊玉液旋烹茶。 湘云念完了,道:“这诗倒清空,一气堆砌全无,却不像大奶奶你的口气呢!”傅秋芳笑道:“这原不是我做的。”探春道:“不是你做的,却是谁做的呢?或者从前的人原有这诗也未可知?”宝钗笑道:“那都不是的,这必是我们秋水姑娘做的。他学诗不久,心地空灵,却句法清丽,往往有出蓝之意。真是诗有别裁呢!“探春道:“是的呀!你前儿就说他会做诗的,我只道他不过学做罢了。早要知道他的诗这么好,昨儿就该请他的呢!”傅秋芳笑道:“姑妈言重的紧了,他那里当的起呢!”探春道:“什么话,任他是谁,有了这样的聪明,总该另眼相待的。这孩子很好,他没在这里么?”傅秋芳道:“他在家看屋子呢。“宝钗道:“明儿再当社的时候,叫他入社就是了。”湘云道:“这要到几时才当社呢?”傅秋芳道:“难得三姑妈、史大姑妈、薛二舅母都这么兴头,我明儿在我那里就请一社使得么?“大家都说:“这就好的很了,明儿添了秋水姑娘,又多了一个人了。你打算做什么题目呢?”傅秋芳道:“我打量还是‘咏雪’十二题。”湘云道:“那未免似乎搜枯了呢。”要知大家怎么说,且听下回细表。 ●第二十七回 傅秋芳诗社赓前日 薛宝钗酒令忆先年 话说当下傅秋芳说:“我明儿起社,还是‘咏雪’十二题。”湘云道;“那未免似乎搜枯了呢。”傅秋芳道:“把十二题换过‘雪’字在上,那底下的一个字总是实的,限韵不限体,古风、近体、绝句皆不拘,任人拣择着作。”探春道:“这却也新鲜别致,十二个‘雪’字在上,那底下的用些什么字呢?”傅秋芳道:“我还少着几个呢,我想的是‘雪月’、‘雪窗’、‘雪图’、‘雪梅’、‘雪松’、‘雪竹’、‘雪蕉’、‘雪狮’、‘雪泥’数数才有九个呢。”史湘云道:“还有‘雪渔‘、‘雪夜’也还可以的。”宝钗道:“结尾可用‘雪消’。“傅秋芳笑道:“很好,有了十二个了,就限底下一个字的韵,这里头只得三个仄韵,就用仄韵也使得罢。”探春道:“那也罢了,横竖听人拣择,也不用首首俱作呢。”宝钗道:“就是这么着罢,等明儿再写出来大家看就是了。这会子,不用说这个了。” 说着,奶子抱了照乘、祥哥、顺哥、瑞哥过来,接着遗哥、桂哥、蕙哥、松哥和宛蓉都来了。宝钗道:“这里头祥哥、瑞哥是小一辈的弟兄,那七个都是平班的姊妹了。再过一年就都会走的了,那才有趣儿呢。”史湘云拉了蕙哥儿问道:“你娘在家里做什么呢?”蕙哥儿道:“我娘在太太上头呢,我来和哥哥、姐姐们来玩的。”史湘云道:“这都是你的哥哥、姐姐么?”蕙哥道:“遗哥哥、桂哥哥、宛姐姐只得三个人哪,怎么都是哥哥、姐姐呢?”湘云笑道:“那几个到底是你的什么人呢?”蕙哥道:“那是松兄弟、顺兄弟、照妹妹了,那祥哥是侄儿,瑞哥是我们外甥,我们是他的舅舅呢!”湘云笑道:“他们都是四岁的,倒都怪惹人疼的。你看他说话儿,都这么清楚剪绝的有趣儿。我们遗儿就不能这么样呢!”宝钗道:“什么话呢,我前儿问了遗哥儿一会儿话,也是和他玩呢,他就回答的很明白。我看他比我们家的还强些呢!”探春道:“这宛姑娘说话才有趣儿呢,他也是四岁的,虽然是孩子家,你看他倒像个大人呢!”岫烟道:“他是在人家来了,就有点儿拘谨些,在家里也是混闹呢!”宝钗道:“在生处原比自己家里不同,姑娘家自小儿就知道这个道理,就很好。”说着,丫头们来请吃饭,于是,大家一起同着出去了。 到了次日,傅秋芳教人吩咐厨房里替另备了两桌酒菜。又请了平儿、马氏过来同坐。当下李纨、岫烟、湘云、探春、巧姐、宝钗、马氏都到了蘅芜院。大家正在吃茶,平儿笑着来了,大家让坐。平儿向马氏笑道:“我们两个俗人,又不知道什么诗,又请了我们来做什么呢?”宝钗笑道:“谁要你们做诗呢,难道你们两个喝酒吃饭都不会么?”平儿、马氏笑道:“既然是请我们出张嘴来吃东西,这却使得。”李纨笑道:“你们今儿只管吃了东西去,少不得挨着一个一个的来还席就是了。今儿是头一社,明儿二社、三社就是你们两个人邀。”平儿笑道:“我们不作诗的,还邀什么社呢?难道还白备办了酒席,来请你们做诗么?我们的主意还结实的很呢,今儿吃了兰大奶奶的东道,明儿不管你们是谁邀二社、三社,也不怕你们不来请我们呢!”李纨笑道:“你看他这不要脸面的东西,都想吃起白食来了。” 于是,大家笑了一会,傅秋芳早将诗题粘在壁上。大家看时,只见写着:“《雪窗》、《雪月》、《雪梅》、《雪竹》、《雪蕉》《雪松》、《雪狮》、《雪图》、《雪泥》、《雪夜》、《雪渔》、《雪消》十二题,限下一字韵,不拘体。”湘云便取笔把《雪月》、《雪狮》二题注了。宝钗道:“惟有这诗疯子,他赶忙的就注上了,还该让他们生疏些的先注,剩下来的再做也不迟。且而题目好作些的,倒被老手占了,教那生手怎么作呢?巧姑娘他们到底还不很老练,你们先看了,注上了。秋水呢,你也来先注上了。”秋水笑道:“奶奶们注了,剩下来的我作罢。”宝钗道:“这是临文不讳的,你只管先注就是了。”说着,巧姐便注了《雪梅》,秋水便注了《雪窗》、《雪松》。探春过来看了一看,便把《雪渔》、《雪消》两题注了,李纨注了《雪蕉》、《雪泥》,岫烟注了《雪夜》,宝钗叫傅秋芳索性也来注了,“把剩下来的,我作就是了。”于是傅秋芳便注了《雪图》,剩下《雪竹》宝钗注了。这回是八人构思,各自舒纸起草。 平儿、马氏在旁边看了一会,道:“你们也未必一时就得完篇,日天又短,也该早些吃了饭,再烦心罢。”李纨笑道:“请了你们来,原来是催吃的么!”说着,自鸣钟打了十一下。傅秋芳道;“已是午初了,也该吃饭了。”说着,人回摆饭。 于是,上下摆了两桌,上首一桌是湘云、岫烟、探春、平儿、李纨,下首一桌是马氏、宝钗、巧姐、秋芳。宝钗教秋水来坐,秋芳道:“婶娘们在这里,他怎么敢坐呢?”宝钗道:“教他坐,便坐了罢。要是使不得的,我也不能教他坐了。”秋芳道:“既是二婶娘命坐,你上来谢个坐便坐了罢。”秋水便上来谢了坐,挨在下首坐了。不一时饭罢,撤过残肴,依然入坐,磨墨拈毫。平儿、马氏道:“我们到上头太太那边走走再来。”李纨笑道:“你们吃了东西,就去了么?过会子要来迟了,就只好啃骨头了呢!”平儿笑道:“我们来的快啊!过会子我们大家吃了,把骨头都留给你啃就是了。”说着,和马氏二人笑着走了。 这里众人,不一时又是湘云先有了,接着宝钗、岫烟、李纨也都有了,因道:“我们且先看着,再等他们的罢。”于是,四人便先看湘云的,只见他是两首七律。那上面写道是: 雪狮  史湘云 大雪填门扫径时,阿谁游戏累成狮。心寒顿减狰狞异,眼冷难甘骨相奇。瓦犬陶鸡同笑滞,木牛流马独难羁。吼声闻说铜钲响,日若铜钲减玉肌。 李纨道:“这‘瓦犬陶鸡’、‘木牛流马’的一联,好警句,很像蘅芜君的句法呢!”湘云笑道:“我最爱他的句子沉著痛快,意思高蹈不群,故此留心学他的呢!你既然说很像,可见我这学的还不大离左右呢。”岫烟道:“咏物诗最不宜着实,这第二联就好,因尚觉着实,所以就不及第三联了。”宝钗道:“且看那一首《雪月》的呢。”因大家看时,却是: 雪月 雪中寒漏声无歇,弄影梅花窗外发。欲玩银沙顷需,更看皎月罗肴核。爱他同洁更同清,取彼不尽用不竭。安得招同二谢来,赋完大雪赋明月。 李纨道:“这首也工稳,结句典雅清丽。”又看宝钗的,却是一首五古。大家念道: 雪竹   薛宝钗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寒林尽白封,奚第琅牙独。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湘云道:“仄韵倒是五古的好,蘅芜君的诗,首首都是好的,也不须说的了。”大家因又看岫烟的,却是一首五律。只见上面写道是: 雪夜  邢岫烟 雪满渐寒加,拥炉坐深夜。酪奴尚未煎,麴生且先泻。山径犬方嗥,剡溪舟始驾。一灯影忽摇,风透纸窗罅。 宝钗道:“这结句好的了不得,颇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意了。”因又看李纨的,却是两首七绝。因又念道: 雪蕉  李纨 右丞妙笔最逍遥,曾画新奇雪里蕉。昔日屠门聊大嚼,千秋快意到今朝。 雪泥 可怜冰雪聪明质,一半消融一半泥。鸿爪应留遗迹在,杖藜来踏短长堤。 湘云道:“两首都清丽芊绵。”说着,探春、秋水也都有了。大家因先看探春的,却是两首七律。只见上面写道: 雪渔  贾探春 佳境从来信不虚,满天风雪一归渔。会赊旧酿升余酒,为有新鲜尺半鱼。江上橹声原活泼,雪中蓑笠自舒徐。晚来堪画天然景,只恐丹青画不如。 雪消 积雪连阴倏几朝,东风风见易融消。梅花尚未飘金殿,鸳瓦依然展翠翘。渐识青山如故里,何来春水满蓝桥?檐前滴沥声如雨,却与晴窗破寂寥。 李纨道:“两首都工稳。”因又看秋水的,却是二首七绝。只见上面写道是: 雪 窗  秋 水 雪逞寒威未肯降,香闺拥火喜明窗。正疑新有中庭月,何处声声吠远? 雪 松 雪覆青山改旧容,惊疑不见岭头松。最怜古怪苍髯叟,化作蟠虬白玉龙。 大家都说:“这诗思路学力都很好,全不像个初学的。只怕再过两年,就要青出于蓝了呢!”说着,只见秋芳、巧姐也都完了。于是,大家又先看秋芳的,却是一首七古。只见上面写道是: 雪 图  傅秋芳 雪诗雪赋雪词殊,一种冰心在玉壶。伤易伤繁说不尽,何如泼墨兹成图?梅花不瘦丑枝无,芭蕉掩映全不枯。袁安高卧尚未醒,苏卿牧羝仰天呼。灞桥驴背诗思在,剡溪扁舟兴不孤。活火何妨煮酪奴,酒香须趁此际沽。青山尽改非头白,玉树蟠曲玲珑株。解衣盘礴未下笔,营邱妙手今有无?好师王蒙为大巫,小弓架笔弹粉铺。琼楼玉宇未模糊,好景一一当抚摹。毋为细嫩宁老粗,识者掩口笑胡卢。今人罕见有是夫,笑语君休见一隅,卿用卿法我为吾。 探春笑道:“这首七古,颇有气力,足见你长于丹青。这也可谓‘先生自道”也了。”湘云道:“这也是各有所长呢!要是我们作,只好说看人图画,断不能说自己图画的。”大家又看巧姐的,却是一首七律。因念道: 雪梅  贾巧姐 清瘦南枝正欲开,无端大雪漫天来。温香雅韵梅骄雪,软玉冰清雪傲梅。雪压梅花香馥馥,梅开雪际白皑皑。色香双绝都高品,且尽当筵蕉叶杯。 大家都说:“这首两下互写,也还平稳。”李纨道:“三妹妹的《雪渔》里头的‘会赊旧酿升余酒,为有新鲜尺半鱼’,和那《雪消》的‘渐识青山如故里,何来春水满蓝桥’这两联,都清新俊逸的很。”探春道:“你那《雪泥》的‘鸿爪应留遗迹在,杖藜来踏短长堤’还要怎么好呢?”李纨道:“平韵好作,仄韵到底难作些。今儿三个仄韵,都是老手。三首的结句都好的了不得。” 正说着,平儿、马氏来了。平儿笑道:“你们的诗都有了么,诗作的就好的了不得呢?”宝钗道:“你又管他谁好谁不好做什么呢?怎么你们就去了这半天,是到那里去的?”马氏笑道:“我们在太太那里走了一趟,又到园子里来,在我那里坐了一会就来了。估量着你们的诗,也该作完了呢!”李纨笑道:“倒是估量着我们也该坐席了,怕迟了就要啃骨头了。”说着,大家笑了一会。 不一时,早摆下了两席,仍照前坐了。酒过三巡,湘云就要行令。平儿道:“我只会猜拳,要是别的,我总不来。”李纨道:“就行个雅俗共赏的令也好。云妹妹,你要行个什么令呢?”湘云道:“我有个酒令,要说两个字,把上一个字拆作两个字,要字义相协贯串。不能说的,就说个笑话儿罢了。”李纨道:“这也罢了,你就说罢。” 湘云饮了门杯道:“窗外有明光,不知是日光,是月光?“岫烟道:“这是个原有的酒令啊!”因也饮了门杯道:“堂上有珠帘,不知是王家,是朱家?”下该李纨,饮了门杯道:“闺中怀好孕,不知是子胎,是女胎?”探春道:“你们的都好啊,教我说什么呢?”因想了一想,饮了门杯道:“有客到馆驿,不知是舍人,是官人?”湘云道:“很好,今儿的人少,要轮两转才好。琏二嫂子,你说了笑话儿,再从我起,重行一转。”平儿笑道:“我也没有什么笑话儿,教我说什么呢?”湘云道:“不能行令,才准说笑话儿,两样皆不能,就要罚三大杯呢!”平儿道:“我便说一个,若说的不好,可不许挑饬的。”李纨笑道:“你且说了来看。” 平儿道:“有个屯里人进城有事来,回到家中,那些屯里人都问他道:‘你到城里去了一趟,可有听见什么新闻儿没有呢?’这进城的人说道:‘我到城里去,没听见什么新闻,就只知道了皇帝爷升了吏部天官了。’那问的人道:‘你见了没有?’这人答道:‘我怎么没见呢?我看见皇帝爷穿的碧玉的袍子,天青玉的褂子。’这问的人笑道:‘可见你撒谎,皇帝爷穿了玉袍褂,他怎么作揖呢?’这人道:“我不撒慌,你的话倒是撒谎。我且问你,你看见皇帝爷和谁作揖来?”说着,大家都大笑起来。 湘云道:“这个姑准了他的罢,我又从头起了。”因饮了门杯道:“半夜生孩儿,不知是子时,是亥时?”下该岫烟道:“这两转就要搜枯了呢!”因拿起门杯来,想了一想道:“烹调有鲜味,不知是羊羹,是鱼羹?”李纨道:“好,我这个倒难说了呢!”湘云道:“说不来,罚三大杯就是了。”李纨笑道:“当真的我就没有了么?”因饮了门杯道:“灯下观傀儡,不知是人形,是鬼形?”探春笑道:“这也亏你想呢!”因拿起门杯来,猛然一想道:“有了!”饮了门杯,说道:“树底憩井农,不知是田边,是井边?”湘云道:“很好。又该琏二嫂子说笑话儿了。” 平儿饮了门杯,说道:“耗子生日,猫来拜寿。耗子害怕,躲在洞门口张望,不敢出来。猫在洞门外闻嗅,猫的胡须戳了耗子的鼻孔儿,耗子就接连打了两个喷嚏。猫在洞外祝道:‘百岁,百岁。’耗子道:‘你那里是真心愿我长寿,明明是哄我出来要嚼我呢!’”说着,大家哈哈大笑。李纨笑道:“今儿还亏没人生日,由你说罢。” 那边席上,宝钗因马氏不能行令,教人将花名酒令签取来,摇了一摇放在中间。从马氏掣起,马氏便伸手掣了一枝出来,大家看时,见上面画着一枝海棠,上有“香梦沉酣”四字,那边有诗一句,是:“只恐夜深花睡去”,下注着“善睡者饮一杯”。宝钗道:“还记得那年云妹妹醉了,躲在芍药花下石凳上睡着了,晚上恰就掣得此签,罚了他一杯。今儿他不在座,也就没人罚了。” 下该秋芳,伸手掣了一签,出来看时,却是一枝牡丹,上有“艳冠群芳”四字,那边一句诗是:“任是无情也动人”,下注着“众人公贺一杯”。于是,大家满饮了一杯。 下该秋水,掣了一枝看时,却是一枝并蒂花,上有“连春绕瑞”四字,那边有诗一句,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下该巧姐掣了一签出来,看时却是一枝杏花,上有“瑶池仙品”四字,那边有诗一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下注着“掣得此签者,必得贵婿,众人公贺一杯。”宝钗笑道:“那会子三妹妹还没出嫁呢,掣得此签就红了脸说,不该行这令。这会子妹夫做了侍郎,可不是得了贵婿么!今儿你又掣着这签,可喜咱们家里上代下代的姑奶奶,都该得贵婿呢!明儿小周姑爷怕不像大周姑爷么!”探春听见了,说道:“巧姑娘的姑爷是翰林出身,将来连大拜都料不定的。我们家的是捐班出身,到了尚书就为止了。”湘云道:“我记得那年子,林姐姐掣得是芙蓉花,那上头是‘莫怨东风当自嗟’,可怜那就作了他的谶语了。”宝钗道:“可不是么,提起来教人心里过不得,不用说了。”于是,众人公贺了一杯。下该宝钗自掣,却是一枝老梅,上有“霜晓寒姿”四字,那边一句诗是:“竹篱茅舍自甘心。”因道:“记得那会子,是大嫂子掣得这签的,自饮一杯的倒好。”于是,令完。 李纨道:“天也不早了,酒也够了,我们吃饭罢。”大家都道:“肚里都饿了,要吃饭了。”于是,撤过酒筵,摆上饭来。饭毕,漱口喝茶,大家散了。过了几日,湘云、岫烟都回去了。光阴迅速,转瞬到了腊月中旬,探春、巧姐方才回去。要知再有什么事情,且看下回分解。 ●第二十八回 卜世仁与倪二醉打 贾郎中向裘良说情 说话宝钗一日与李纨说起,“秋水这丫头聪明伶利,才貌双全,要是给他出去配人,便不是个小子,也没什么上等人家,那就把这孩子白糟蹋了,岂不可惜呢?不如就给兰哥儿收了做小。况且,小兰大奶奶也疼爱他,兰哥儿年纪又不大,我们大家都抬举他,这可比给在外头的强多了呢。”李纨道:“我也是这么说呢,但不知道我媳妇他愿意不愿意呢?”宝钗道:“他有什么不愿意呢?我早就探过他的口气了。”李纨道:“咱们这会子就回了太太,请太太的示去。”于是,上去回了王夫人,王夫人道:“这孩子我头里瞧见很好,早就该这么着了。这会子也要过年了,且等过了年,正月里再吩咐他们罢。” 于是,荣府忙忙的备办过年。贾政、贾兰自封印后,每日便不上衙门去了。到了除夕,内外灯烛辉煌,十分热闹。匆匆已过新年,到了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大家都在上房里的时候,王夫人便吩咐了秋水之事。秋芳答应了,便叫了秋水过来,先给王夫人磕了头,然后挨次给大家都磕了头。秋芳便在自己卧房旁边,教人收拾了一间屋子,给秋水住,晚夕贾兰便在他屋里歇了。 贾兰自收秋水为妾之后,过了两月便升了刑部郎中。时值会试发榜,李婶娘子未中,贾蓝中了第一百九十名进士,两处俱有人贺喜,甚是热闹。东府里胡氏生了一子取名福哥,平儿生了一女取名月英,李绮也生了一女取名素云,暂且按下不题。 却说贾芸的母舅卜世仁开着个生药铺儿,也还趁钱,手头充裕。女儿银姐已经出了嫁了。一日,卜世仁同着相好的朋友到酒肆中去喝酒,散了的时候,已是一更多天了。卜世仁已喝醉了回家去,路上又没了灯笼,不提防一头早碰在一个人身上去。那人就骂起来道:“瞎了眼的王八崽子,我糙你家祖宗,你乱碰你娘的什么?”这卜世仁已醉了,听见了也就骂道:“狗妇养的,怎么开口就骂人啊!”那人喝道:“咱骂了你,便怎么样?你还不快给我滚开么,我就打你这王八崽子,教你才认得我这醉金刚倪二呢!”卜世仁便上来抓倪二道:“你是什么王八蛋的金刚,你吓谁呢?”倪二大怒,便左手来揪着了卜世仁右手,一拳早打在卜世仁肩膀上。这卜世仁两手揪住倪二,便一头撞去。这倪二也醉了,不防卜世仁一头撞去,早打了个坐跌,手还揪住卜世仁不放,两个人便在地下乱滚,嘴里乱骂。恰值五城兵马司裘良打这里经过,看见了便问:“是什么人?”衙役把灯笼照着,喝道:“你们是什么人,还不丢手么?老爷在这里问呢!”这两个人都醉了,两下揪住不放,嘴里乱骂,都道:“老爷,吓谁啊!谁要老爷仗腰子么!”这衙役回道:“两个人都喝醉了,吆喝着都不听呢。”裘良喝着叫打,打着问他,看酒醒不醒,拴了带到衙门里去,明儿再问。衙役答应,上去把两个人着力的抽了几鞭子,方才放手,当下拿链子拴了,带着到兵马司衙门里去了。 原来这里是荣府后廊的路口,倪二就在这里左右居住。家里随即知道了,倪二妻子赶忙出来,已经带到衙门里去了,不知是和谁打架呢?有认得的人道:“是开生药铺的卜世仁,就是这后廊上贾芸二爷的母舅。因走路不防两下里碰了头,两个人都醉了,就打起来了。”倪二妻子回到家中,同他女孩商量道:“上回闯了贾大人的道子,拴到衙门里去,是求了荣府里的周瑞转央了人去说,才放出来的。这会子周瑞已经撵掉了两年了,又寻什么人去呢?”他女孩道:“上回原是托贾芸二爷去的,那会子贾芸二爷不很到荣府里去,才教我们去寻周瑞的。这会子贾芸二爷不像头里了,上年娶了亲,还是荣府里给的上等的丫头呢。况且,时常到府里去办事,本家的兄弟贾蓝大爷又新中了进士,荣府里都升了大官,还是托他去的好。”倪二妻子道:“我想起来了,头里贾芸二爷向他舅舅,就是这卜世仁家,要在他药铺里赊些香料,他舅舅分文不赊,连饭都不留他吃。他气了回来遇见你爹,告诉了他,你爹就借了十几两银子给他。他买了香料,打了荣府的门子,办了一趟差事,赚了好些银子,还了你爹,你爹连利钱都没要他的。这会子恰就是和他这舅舅打架,闹出事来,想来他听见了是要出力帮忙的。这会子不知道他家关了门没有?你在家里坐着,我且出去看看他家去,要没睡,我就进去和他说说看呢。” 于是,倪二妻子走出门来,隔两三家就是贾芸家了。看时,大门还没关呢,随即进去敲门,里面小丫头出来开门,认得是倪二妻。那小丫头道:“原来是倪二奶奶,这早晚还没睡么?“倪二妻道:“你二爷在家没有?”那小丫头道:“二爷才刚儿回来的。”倪二妻道:“我来和二爷说句话儿的。”那小丫头道:“奶奶请里头坐罢。”倪二妻便走进里边来,贾芸的母亲五奶奶已经睡了。小红听见赶忙出来接着让坐,叫小丫头倒上茶来,贾芸也出来见了。 倪二妻道:“我有件事情,特来央烦二爷的。”贾芸道:“什么事情这么要紧?”倪二妻道:“我们家里的,平空的才刚儿闹出个乱儿来了。”贾芸道:“倪二爷又闹出什么乱儿来了?总是喝醉了的原故,那酒要劝他少喝才好。”倪二妻便把方才的事,细细说了一遍,因道:“这和他打架的,就是二爷的舅舅。头里二爷短了向他措挪,他一点儿不顾外甥,倒还是我们家里的借了几两银子给二爷使了的。今儿总望二爷念头里的情,给我们撕罗撕罗。把我们家里的放出来,不教吃苦,一总来谢二爷就是了。”贾芸道:“这事不打紧,请放心就是了。上回倪二爷是得罪了贾大人,那事不同。那会子我不大到府里去,府里二老爷又从不给人家说情,他一点儿闲事都不管。我所以就办不来,那时我心里急的什么似的呢!这会子兵马司衙门又不大,打架的事情又轻。我们府里小兰大爷是我的堂弟,他现今升了刑部郎中,我明儿和他说了,教他写封书子到兵马司衙门里去,包管就放出来了。况且,那兵马司裘良,我们都认得,和他喝过酒的。这事稀松,只管放心,请回去罢。”倪二妻道:“等我们家里的出来了,教他到府上来磕头道谢。”贾芸道:“什么话呢,我们好邻居人家,这点儿事,什么要紧?”贾芸、小红送出倪二妻,便关了大门进来,回到房里。 贾芸道:“我头里向我舅舅那里去要赊些香料,他一点儿不肯,连饭都不留我吃。他叫卜世仁,真真不是个人了。我气了回来碰见倪二,告诉了他原故,他倒借了二十两银子给我,我就买了香料,送了琏二奶奶,他就派了我种树的差。我天天带了人,在园子里头看着种树,那会子我们两个才认得的。你还在宝二叔房里呢!”小红道:“你明儿和小兰大爷说了,写了书子到兵马司去,放了倪二出来,你舅舅呢?”贾芸道:“两个人打架,不能放了一个,那一个又发落的道理。要放,两个就都放了。只是便益了我舅舅了,要打他一槽板子,才出出我的气呢!”小红道:“只恐怕明儿舅母还要来央你去说情呢!”贾芸拍手道:“这话倒不错呢,我想他们任什么衙门里都没有熟人,这会子也不知道他怎么急的哭呢!他明儿要来了,我不会他,且等他急一急着。我明儿一早就到府里去,迟了他们就要上衙门去,那就会不着了。倘若舅母来时,你横竖看光景,拿话答应他就是了。”于是,二人上床归寝。 到了次日,贾芸一早起来,把倪二打架的事情,告诉了他母亲一遍,他母亲五奶奶道:“好歹到底是你的舅舅呢,比不得外人,还要看顾他些才是道理。”贾芸道:“我这会子到府里去说了,少不得两个人一起都放了出来的。但只是舅母要来了,把话推开,不管他闲事。且着实的急他一急,也不为过。你老人家只推我不在家就是了。我已经照应了媳妇拿话登答他了。”说着,便出门到荣府去了。 再说卜世仁的妻子,在家等到二更天,不见卜世仁回来,叫丫头拿了灯,到门口去探望。这丫头站在门口望了半天,还不见回来,只见斜对门住的一个人回来了,看见丫头站在门口,因说道:“你家卜大爷闹出事来了,都拴到兵马司衙门里去了。你还等什么呢?”这丫头听见,连忙进去告诉卜世仁妻。卜世仁妻吓了一跳,忙叫丫头去请过这人来细问。 原来这斜对门住的这人,姓管行四,在大街上开个杂货铺儿,才刚从铺子里回到家中,听见对门丫头来请,只得过来。卜世仁妻见了,忙道:“管四爷请坐。”教丫头倒茶,便问道:“管四爷可看见了我们卜大爷没有?”管四道:“我没看见,我回来的时候,路上遇见一个朋友,他告诉我,才知道的。卜大爷今儿喝醉了,路上又没有灯笼,碰了一个人,这人叫什么醉金刚,是个泼皮,也喝醉了,两下骂着就打起来了。遇着五城兵马司走那里过,又不知回避,兵马司老爷喝叫拴了,都带到衙门里去了。” 卜世仁妻一听见了,就吓得哭起来了,说道:“我一个女人家,教我怎么样呢?家里又没有人的苦,这不是把人活坑死了么?”管四道:“这不是白急的事,须要想方设法央人到兵马司去说情,那就放出来了,也不得吃苦。”卜世仁妻道:“这会子,我到那里央人去呢,又知道什么人可央呢?便是破着花两个钱,没有这个人的也难,真真的要把人急死了呢?”管四道:“我倒替你想出个主意来了,你现放着门路,有什么难处呢?你们府上的外甥,可不是荣府里的本家么?”卜世仁妻道:“我们外甥贾芸,虽是荣府里的本家,只怕也不能够到兵马司去罢。”管四道:“我听见你们外甥贾芸二爷,天天在荣府里办事,这会子很红。况且,荣府里现在做太仆寺少堂,又是刑部郎中。只消去央你外甥,教他到荣府里要封书子到兵马司去,犹如吹灰之力,还怕不放出来么?”卜世仁妻道:“这会子,已经迟了,只好明儿去罢。”管四道:“明儿须要一个黑早就去。这会子也不用着急,夜也深了,我去了。”卜世仁妻道:“等我们卜大爷出来了,到府上来叩谢罢。”说着,送出管四,便关门进来睡了。到床上,一夜不曾合眼。 到了次日,天才半明就起来叫丫头出去雇了车,梳洗已毕,留下丫头看家,便上了车到荣府后廊上来。不一时,早到了贾芸门口,下了车进来敲门。里头丫头听见,出来开门,看见卜世仁妻,便忙跑进去说道:“舅太太来了。”五奶奶便同小红迎了出来,请到里面坐下,丫头倒上茶来。五奶奶道:“舅母,今儿怎么这么早啊!”卜世仁妻道:“我天没亮就起来了,外甥在家没有?”五奶奶道:“他今儿一早就出去了。”小红道:“今儿是荣府里头有事,他一早就到那里去了。舅母问他做什么呢?” 卜世仁妻道:“姑妈,你兄弟昨儿闹出个乱儿来了。我今儿特来寻外甥,给我出个主意的。”五奶奶道:“我兄弟他不是个多事的人儿,怎么得闹出事来呢?”卜世仁妻道:“我昨儿晚上,在家里等到二更多天,也不见他回来。我叫丫头到门口探望着,幸亏对门的邻居知道了,来说你兄弟喝醉了,路上又没有灯笼,黑地里错碰了一个人,这人也是喝醉了,两下骂着就打起来了。遇着五城兵马司的老爷,吆喝着都不放手,老爷叫拴了,都带到衙门里去了。姑妈,我一听见就把我吓死了。可怜我急的一夜通没得睡,思来想去,也没有什么人管我闲事。今儿天没亮就起来,叫了车到姑妈这里来,好歹央外甥给我料理开了才好呢!” 小红道:“舅舅这件事,你外甥便在家里也只怕是办不来的。先不先荣府里二老爷,从来是一点儿闲事不肯多的,通不许给人家在衙门里说情。舅母,你老人家莫怪,我说竟是另打主意的好呢!况且,你外甥不知道多早晚才得回来。舅母,且请回去,等你外甥晚上回来了,我就把舅母的话向他说了。他要是办得来,便不消说,倘若办不来,他明儿早上少不得来给舅母的回覆。”卜世仁妻道:“我的奶奶,那里等得到明儿,那还好吗?”小红道:“便是发落了,也不过打几个板子罢了。难道还有什么罪名不成么?” 卜世仁妻道:“阿呀,你舅舅要是打了板子,拿什么脸去见人呢?”说着,便哭起来了,又道:“姑妈,怎么叫个人去找找外甥去也好。”五奶奶向小红道:“叫丫头到府里去问声看罢。”小红便叫丫头从后门进去,“到琏二奶奶那里,叫人到外边去找着了二爷,说舅太太在这里有要紧的话对他说呢,叫他就来”。那丫头答应着去了,不一时回来说:“二爷知道了,说就来呢。” 这卜世仁妻便坐着呆等,于是左等也不见来,右等也不见来,已是巳牌时分了,心里正在焦燥,只见贾芸回来了,见了卜世仁妻,便道:“舅母有什么话,这么要紧?”卜世仁妻便把这事,又告诉了他一番。贾芸道:“这也是舅舅自己不好,这会子外甥言不出众,貌不惊人,那里能够管这个闲事。况且,荣府里我本家的爷爷二老爷,是一点儿外事不许人管的,要是向他说了这话,先挨一顿好骂呢!”因向小红道:“你是知道的,怎么不早和舅母说呢?该请舅母早些回去啊,你都不知道今儿我们家里没有早饭米么?难道留着舅母挨饿不成么?”小红道:“我早就告诉过舅母说,你这件事是办不来的。今儿家里没早饭米,我怎么不知道呢,我才刚儿是问丫头借了三十来个钱,打量买两斤面来下下,给舅母吃呢。” 卜世仁妻听见了这一番话,知道明明的是提他旧事,因不觉大哭起来,道:“那都是头里舅舅的不是了,你这会子还提他做什么呢?舅舅便是个该死的人,也要看你娘的面子,到底是你娘的兄弟,怎么眼睁睁的见死不救呢?”五奶奶道:“你舅母都急的这么样了,你怎么给他料理料理罢。”贾芸道:“可知道和我舅舅打架的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呢?”卜世仁妻道:“听见叫什么醉天王罢。”贾芸笑道:“那里又是什么醉天王了,这人叫醉金刚倪二,他就在我们隔壁第四家住。头里我到舅舅家去要赊些香料,舅舅不但不肯赊给我,反倒说了我一顿,不是连饭都不肯留我吃。我实在是气不过,就赌气走了,回来路上出了神,也是就碰了这倪二,他恰待要骂,因看见是我,就问我为什么走路出神呢?我就告诉了他原故,他说要不是你舅舅,我便要骂他一顿呢。既然你短钱使,我这里有二十两银子,你拿去使罢。我后来还他这银子的时候,他连利钱都不肯要我的。我自己的舅舅,一个钱儿的东西都不肯赊,倒是外人倒这么慷慨,你教人怎么不寒心呢?”卜世仁妻哭道:“原知道那是你舅舅的不是了,古人还说得好:‘不念旧恶’呢,好歹看你娘的面上,救救你舅舅罢。” 贾芸道:“我告诉舅母实话罢,我昨儿晚上就知道了,倪二的妻子彼时就来和我说了。我就说,什么要紧的事,你放心请回罢,交给我就是了。我要是恨舅舅的,就单把倪二弄出来,不管我舅舅的事了。舅舅虽然不拿我当外甥待,我心里便十分的怪他,到底看我母亲的面上,还要看顾舅舅呢。我今儿一早到荣府里,会了我本家的堂弟小兰大爷,他现做刑部的郎中,央了他写了封书子,教人送到兵马司衙门里去,随即把两个人都放了出来了。这会子,只怕舅舅已经到了家里了。舅母,你老人家快些请回去罢。我也不留舅母吃饭了,我不是不肯留舅母吃饭,等明儿闲了再来请舅母来吃饭罢。”卜世仁妻方才揩了眼泪,告辞出去,大家送出大门,看着上车去了。 原来贾芸一早会了贾兰,告诉了原故。贾兰便写了一封书,教林之孝赍了到兵马司衙门里去。裘良看了书子,便当着林之孝叫带过卜世仁、倪二来申饬了一番,说以后不许多事,便都释放了出来。倪二回家,他妻子告诉了他原故,便忙到贾芸家来谢了。那卜世仁回到家中,他妻子还在贾芸家未回,才知道是他外甥的力。及至卜世仁妻子回来了,告诉了他这一番说话,卜世仁也觉自愧,只得也到外甥家来谢了一番。贾芸回不在家,小红也不出来。卜世仁便和他姐姐说了一会昨儿的事,临去时说:“外甥回来的时候,给我说来给他道谢的罢。”卜世仁去了,贾芸出来笑道:“今儿才认得外甥了。”要知后文更有何事,且看下回便知明白。 ●第二十九回 佳子弟拜家塾先生 群丽人迎芙蓉城主 却说这年殿试又早过了。贾蓝是三甲第一百二十名,朝考后,是即用知县。过不多时,早选了长安县知县,且喜离家不远,就带了家眷赴任去了。甄宝玉点了江西学差,小周姑爷升了翰林院编修。李纹生了一女取名淑兰,傅秋芳又生了一女取名绿绮,小红生了一子取名祺哥,探春又生了一子取名安哥。 时又早已到了年底,瞬息新年。桂哥已是六岁了。贾环在家无事,因就园里自己住的秋爽斋里头,另外收拾起两间屋子,做个家塾,以训子侄。桂哥应该草字排行,因添了一个“芳”字在下,取名桂芳。松哥也就照着排了,改名杜若。蕙哥原是草字,不用改了,还叫贾蕙。薛姨妈听见了,喜欢的了不得,便把孝哥儿也送来附读,来往便从园里角门出入,又近便,又有姑妈宝钗照应。每日读书写字,四人都还聪明,就中薛孝哥才料略为差次。桂芳本性聪明,五岁时宝钗便教他念书写字,已经认得两千多字了。每日一早便到塾中,晚上回来,宝钗又还教导。 一日,是四月中旬。紫云接了桂芳回来,不见宝钗在屋子里,问时知是到王夫人上头去了。只听那边屋内素琴、绣琴两个在里头笑打,桂芳便要瞧去,紫云遂跟了过来说道:“奶奶不在家,你们就这么发疯,教人看见了是什么规矩?哥儿回来了,都不知道伺候。”素琴道:“哥儿回来了,今儿辛苦。”便拿了茶杯,要倒茶去。桂芳道:“我不喝茶,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事这么吵嚷?”素琴道:“奶奶到上头去了,叫我们两个看屋子。我们两个就说,白坐着做什么呢,不如一家写一张字,看谁写的好,写不上来的,就打五下手心。他写了一半多,就不写了。我说原说过的要打五下手心呢,他又不肯教打。我正要打他呢,你们就来了。紫云姐姐,你说我该打他,不该打他呢?”桂芳道:“你们写的字在那里呢?拿来给我瞧瞧。”素琴便把两张字递给桂芳,桂芳看时,见素琴的写完了,绣琴的还差着两行呢。桂芳道:“你们两个人的底子是谁写的?”素琴道:“都是紫云姐姐写的。”桂芳道:“紫云姐姐写的很好,你明儿也给我写两张呢!”紫云笑道:“我那是什么字,你要学了我的字,还好么?三爷同奶奶写的都很好,你只照着他们那样写,就是了。” 正说着,只见秋水进来了。紫云便忙让坐,绣琴倒上茶来,秋水道:“宝二奶奶那里去了?”紫云道:“奶奶在太太上头去了。姐姐又是带了诗来,是画来了呢?”秋水笑道:“那里有这么些诗啊,画啊的。我因今儿还没见过奶奶呢,特来请安来的。”桂芳便拉住他道:“姐姐,你来给我画张画儿罢。”秋水道:“这里又没有颜色画笔,怎么画法呢?等明儿在我那里,我给你画两张来就是了。”桂芳点头道:“也罢了,姐姐,你就别忘记了。”秋水道:“我知道。”因也拉了桂芳的手,问道:“你今儿在学里念的是什么书,可记得了,你念给我听听看呢?”桂芳道:“我今儿念的是: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皇皇。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维酒食是议,无父母贻罹。”秋水道:“你倒念第三本《诗经》了么。”说着,宝钗回来了。 桂芳便同了秋水众人过去,秋水向宝钗道:“桂哥聪明得很,我才刚儿问他念什么书了?他倒念了第三本《诗经》,念得很熟呢。明儿总要比哥哥高些的,只怕鼎甲总有分呢!”宝钗笑道:“他却还肯念书,记心也还好。那里敢望鼎甲呢,将来功名还不愁罢了。”说着,早摆上晚饭,是一盘芥末拌雏鹅、一碗燕窝鲜笋煨鸡、一碗火腿炖肘子、一盘东坡大肉。 宝钗便叫秋水在这里吃饭,宝钗坐了上首,桂芳与秋水对面打横,绣琴盛上饭来。桂芳向宝钗道:“妈妈,秋水姐姐是妈妈的干女儿不是?”宝钗笑道:“那里是什么干女儿呢,他是我养的亲女儿么。”桂芳道:“他大我十几岁呢么,那里是妈妈养的呢!”秋水也笑起来了。桂芳道:“妈妈,秋水姐姐他明儿给我画两张画儿来呢!”宝钗笑道:“是了,你吃饭罢,仔细看吃冷了。”桂芳道:“不冷呢。”秋水道:“我给你浇些热汤罢。”桂芳摇头道:“我不要汤。”秋水便夹了一块火腿给他。少顷饭毕,撤过残肴,漱口喝茶。又坐了一会,秋水去了。宝钗又给桂芳理了一会书。方才归寝。 瞬息夏秋已过,交冬之后,到了十一月上旬,乃是探春子安哥周岁。平儿、宝钗、马氏、秋芳都坐了车,过去听了一天戏,至晚方回。过了几日,探春的姑爷升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随即谢恩陛见回来,各衙门都来贺喜,车马填门。于是,一连唱了几天戏。头一天请的是郡王、驸马、各公侯伯、大学士;第二日请的是六部、都察院各官;第三日请的是翰詹、科道各官;第四日请的是国子监、大理寺、鸿胪寺、太堂寺、太仆寺、光禄寺各官;第五日请的是本地方官;第六日请的是各亲友。这日,贾赦、贾珍、贾琏、贾环、贾琮、贾蓉都在那里听了一天戏,甚是热闹,暂且按下不题。 再说湘莲、宝玉自从救了薛蟠之后,便同到袭人家里,见了袭人,宝玉丢下扇子,便和湘莲两人脱身走了。回到大荒山青埂峰下茅屋内,见了大士、真人,告禀平安州、紫檀堡两处之事。大士、真人道:“好,好!又了却世间两段因缘。再过一年,你们便该归还芙蓉城去了。我们又且到山下云游,只等到了其时,我们再来引送便了。” 湘、宝二人送出了大士、真人,回来坐下。湘莲道:“我们弟兄两个,却给薛家兄妹两人皆有夙世因缘。前儿两处之事,也是分该如此。”宝玉道:“可不是么?我们明儿到了芙蓉城中,无事时尽可游戏人寰。也还可再来看看未了的因缘,是怎么样呢?”湘莲道;“那却不然,前儿的两处事情,也只可偶一为之,不可复行。如此,一则怕被人识破;二则宝兄弟你都不知道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事么?”宝玉道:“二哥说的是,你到底比我的见识高多着呢。我往常见你舞剑舞的风驰电掣,英气逼人,却没见你用过他呢。前儿才看见你的武艺,想古来剑侠,也不过如此罢了。我们在此,除坐功之外,别无消遣。不如你明儿就传授给我剑术,使得么?”湘莲笑道:“我的剑术也算不得什么,这剑术的讲究原大。当日黄帝与神女讲击刺之法,要守如处女,出如脱兔。这剑侠一流,原属阴。故妇人善此者不少,红线、隐娘最为高手。善剑术者,将双剑炼为弹丸,藏于脑后,任是铜关铁壁,障碍全无,来去如飞,不见踪影。我们师父,原不是此道中人,故我也没有传授。宝兄弟,你又何必学呢?你之不能学我舞剑,就犹如我不能学你吟诗的一般。我见你吟诗,又何尝不羡慕呢?我要学,想量一时也学不会,白可惜了工夫,又何必学呢?”宝玉笑道:“这还是各有所长的好了。”于是,二人每日还是打坐用功,无事时或到山下闲步,看些山花绕径,古木参天,飞泉瀑布,绝壁横云;或到山顶步月,听些龙吟虎啸,鹤唳猿蹄,和那妖狐拜月,斑豹藏云。这都是司空见惯,不以为奇的了。 由是寒暑又更,宝玉已经离家七年了。一日,二人正在门外闲望,只见大士、真人同了甄士隐、贾雨村一起回来,二人忙上前迎接,同进茅屋内坐下,湘、宝二人献上茶来。甄士隐、贾雨村道:“柳、贾二兄,恭喜赴任蓉城,我们特来相送。”大士、真人道:“你们功行已满,该登芙蓉城主之位,今已届期,二位道兄有言在先,故来相送。我们就此同行罢。” 于是,大家出了茅屋,湘、宝二人跟随甄士隐、贾雨村、大士、真人穿云而去。行了两个时辰,早远远望见一带淡红围墙,里面隐隐楼台殿阁,只见警幻仙姑,带领痴梦仙姑、钟情大士、引愁金女、度恨菩提一群仙子,并妙玉、林黛玉、迎春、凤姐、香菱、鸳鸯、尤二姐、尤三姐、秦可卿、晴雯、金钏、瑞珠等都来迎接芙蓉城主,一齐在围墙之外。大家相见已毕,让甄、贾、大士、真人、湘、宝六人前行,只见围墙外两边,有许多黄巾力士站立。那淡红围墙,共有四门,即所谓芙蓉城也。 湘、宝二人由南门进去,行不多远,只见一座石头牌坊,上面写着“太虚幻境”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假作真时真作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宝玉见了,心下道:“我来了数回,俱是梦里,到底不大明白。今儿才亲历其境,原来倒是此地的主人,也不枉我学道一番了。“过了牌坊,便是一座宫门,门上横书四个大字道:“孽海情天”,又有一副对联,大书道:厚地高天堪难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进了宫门,只见两边都是一溜配殿,各处都有匾额。行尽了甬道,只见中间一座正殿,上书“花满红城”四个金字。 众人进了殿中,大家重新施礼。黛玉又拜见了师傅贾雨村,妙玉拜谢了甄士隐昔日搭救之恩,香菱也来与他父亲磕头,湘莲与尤三姐相见,宝玉与凤姐、迎春、黛玉、鸳鸯、秦可卿、晴雯、金钏等相见。各道契阔已毕,然后让甄士隐、贾雨村、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四人在上面东西对坐,湘莲、宝玉二人在东边下首并坐,警幻仙姑与众人在西边下首陪坐。 仙女献茶已毕,警幻仙姑道:“柳、贾二公虽是此地主人,然而今日初到,尚在未谙。今蒙四位老仙长降临,小道亦忝在地主之列,略备一餐,少伸芹意。”大士、真人道:“多蒙仙姑盛意,有我们甄、贾二位道兄在此叨扰罢。我等尚有他事,不能羁延。”警幻仙姑道:“已知二位老仙长不茹荤酒,特备纯素蔬食,不过少顷之工,也不敢久留的。”因请到后宫去坐。 警幻仙姑在前引导,大家走进殿后看时,却是五间上房。原来不进上房,却由旁边角门出去,向北而行约有三五百步,转过甬道,只见向北也有一座石头牌坊,牌坊外再向北去,便是芙蓉城的北门了。警幻仙姑引着众人不过牌坊,却转向南,进了向北的宫门,到了警幻仙姑的正殿。里面已摆下四席,上首两席请甄士隐、贾雨村、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坐了,东边一席让湘莲、宝玉二人坐了,西边一席是警幻仙姑与妙玉二人相陪。不一时,饭毕漱口吃茶,大士、真人便起身告辞。湘莲、宝玉二人道:“二位师父,还请在此暂宿一宵,明日再行,也少尽弟子辈一点微忱。”大士、真人道:“我等还有因缘应当指点,将来到此之日尚多,汝等不必坚留。甄、贾二位道兄,他们可以在此留连两日,领略风光,也是一样。”于是,湘莲、宝玉二人与警幻仙姑、妙玉等送了大士、真人出去,过了牌坊,看着二人出了围墙,飘然去了。 湘莲、宝玉等大家回到警幻宫中,只见贾雨村正与黛玉谈讲别后之事呢。黛玉道:“闻得师傅当日宦途颇称得意,常在外祖母家与母舅拜会,学生几回要出来请安,又恐冒昧,是以因循不果。敢问何以又于几时入道的呢?”雨村道:“我因为沉溺宦海风波,幸遇甄道兄指点迷津,遂幡然入道的。甄道兄已经得道多年,我之入道是和宝玉兄入道的时候相等,于今才得七年耳。”宝玉道:“林妹妹,你到这儿来也是七年了。你来的时候,这里还没什么人呢么?”黛玉道:“我到这里来,也是七年了。我来的时候,已有好几个人了,头一个是小蓉大奶奶同瑞珠儿,以后便是金钏姐姐,再后便是尤三姐姐。”宝玉道:“尤三姐姐到这里有十几年了?”尤三姐道:“我也不记得是十几年了。”湘莲道:“也才得十年呢。”宝玉道:“柳二哥就是这年入道的,所以记得。那还有那个先来的呢?”黛玉道:“那就是尤二姐姐、晴雯姐姐、元妃娘娘了。”宝玉道:“元妃姐姐怎么没见?”凤姐道:“他在东边赤霞宫居住,轻易不到外边来。你今儿来了,也该谒见去才是。”宝玉道:“是的,凤姐姐亏你提醒了我,不然几乎忘了,我少刻就去。二姐姐是几时来的呢?”迎春道:“林妹妹来后,就是我来了。我来后,就是鸳鸯姐姐。”凤姐道:“鸳鸯姐姐之后,就是我了。我来后,就是妙师父和香菱嫂子了。”宝玉道:“再后呢?”凤姐道:“再后就是你了。”于是,大家都笑了。 宝玉道:“凤姐姐和鸳鸯姐姐我们在地府里会见之后,你们是几时回来的呢?”凤姐道:“你们去了,我们又住了一个多月才回来的。”秦可卿道:“听见宝二叔要不是会见了我兄弟,还认不得珠大叔呢!”宝玉道:“我那是和柳二哥一起去的,鲸卿兄弟他都认得我们两个呢。柳二哥是同去会尤三姐姐的,谁知道尤三姐姐倒先回来了。”湘莲道:“尤三姐姐,你们是三人同去的,怎么你一个人先回来了呢?”尤三姐道:“我原是护送他们两个去的。到了那里,因老太太要留他们在那里住,我又记挂着回来覆旨,故此就先回来了。”宝玉站起身来道:“我此刻便到元妃姐姐那里去,只是我路径生疏,要烦谁指引才好呢。”迎春道:“你跟我来,我带你去就是了。”湘莲道:“我也该去拜见娘娘,只怕礼仪不谙,宝兄弟烦你给我代奏请安罢。”宝玉道:“柳二哥,我给你转奏就是了。” 于是,迎春引着宝玉出了警幻宫门,向东而去。走了一会,早望见一带红墙,到了向东的赤霞宫,进到正殿,见了元妃,先行君臣之礼。元妃命宫女扶住,道:“此处已非禁地,只行常礼罢。”遂赐坐于旁,宝玉又代湘莲转奏请安已毕,元妃道:“我起先闻知你出了家去,心里很不爽快。后来凤姐、鸳鸯在地府回来,说你复又蓄发,将来还是此地主人,不久就来,我这才放心。我住的这赤霞宫,便是你的屋子。我在这殿后中间作为寝室,这殿旁左右另有上房,右边是你二姐姐住了,你便在这左边住罢。咱们姊妹们每日在一块儿说话,朝日相见的,何快如之。追想从前暌隔人天,不能聚首的时候,岂不顿有霄壤之分了么。”宝玉道:“这都是托赖娘娘的洪福。元妃道:“别的姊妹们住处,你还没到呢么?”宝玉道:“都还没去,先来请过娘娘的安,然后再去呢。”元妃道:“你且仍去警幻仙姑那边,恐怕还有什么事宜办一办去。你这里寝所的铺陈一切,我已教人预备了。你二姐姐先领他去看看罢。”于是,迎春领了宝玉,到殿外左边转进一垂花门去,里面两边抄手游廊,上面三间上房十分精雅,进到里面,在炕上坐下,早有十二名伺候的仙女上来磕头参见,随又捧上茶来。宝玉道:“他们都还在那边等我们呢,不喝茶罢。”迎春道:“也好,横竖晚上还是我和你一起回来呢。”于是,二人复回到警幻宫中,只见甄士隐与香菱正谈薛蟠之事,说起当日打死冯渊,还是在贾雨村案下判断的话。贾雨村道:“那时我因葫芦庙的小沙弥做了门子,他说薛家、贾家的富贵盖天下,教我不可秉公判断的话,因而枉法受私,就把这事胡乱断了。”湘莲道:“冯渊在地府,现已娶了薛大哥之妻夏金桂为妻,这事倒公允了。我与宝兄弟在地府回来之后,又到平安州救了薛大哥一命。”香菱等尚不知原故,湘莲又把前事细细说了一遍。甄士隐道:“那都是事皆前定,岂不闻:‘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的话么?”大家点头叹息。不一时,摆上晚饭,甄士隐、贾雨村、湘莲、宝玉四人坐了一桌,警幻仙姑与众人分坐了三桌。少顷饭毕,漱口喝茶,又坐了一会,大家都要归寝。 警幻仙姑等便送士隐、雨村、湘莲、宝玉到正南花满红城的正殿而来。正殿之旁另有三间上房,由一垂花门进去,里面铺设的甚是清雅,请士隐、雨村二人在内歇宿。众人道了安置出来。那花满红城正殿之后,五间上房内,请湘莲与尤三姐同住。湘莲道:“宝兄弟在那里住呢?”宝玉道:“我是在元妃姐姐那里住了。”警幻仙姑等便要送宝玉到赤霞宫去,宝玉道:“我先已经去过了,这会子我和二姐姐一起回去就是了。我今儿也不能到各位姐姐、妹妹处去请安问好了,只好恕我明儿到罢。这会子,竟是两便的好。”于是,大家都道:“也罢,恭敬不如从命了。”警幻仙姑、妙玉两个便仍回警幻宫去。鸳鸯、可卿、瑞珠就近回“痴情司”去。凤姐、尤二姐也就近回“薄命司”去了。黛玉、香菱、晴雯、金钏四人,向西面回绛珠宫去。迎春、宝玉二人便向东到赤霞宫去了。要知后文,再观下卷。 ●第三十回 警幻宫歌红楼余音 芙蓉城舞鸳鸯宝剑 却说迎春、宝玉二人回到赤霞宫去,进了宫门,宝玉先到右边迎春屋里来又坐了一回,讲了一会别后事情。说起二姐夫孙绍祖来,迎春不觉流下眼泪。宝玉道:“孙绍祖的报应,也只在早晚不远了。我们师父早已知道说过的。二姐姐,你明儿少不得有知道的时候,虽然不能现报在你眼里,耳朵里是听得见的。“迎春道:“我也只怨我自己的命罢了。”因说:“夜已深了,我送你过去罢。”只见那边早有四个仙女过来迎接,在外伺候着了。宝玉道:“二姐姐,不用送了,明日会罢。”于是,四个仙女执着玻璃手照,迎了宝玉过左边上房里来,进了房内,便收拾就寝不题。 再说湘莲、尤三姐到了花满红城殿后的上房,也有十二个伺候的仙女上来参见磕头。湘莲与尤三姐在炕上坐下,湘莲道:“自从那日一别,又早十年了。”尤三姐道:“那从前我痴情待君五年,不期君果冷心冷面,我故以死报。那时因奉了警幻仙姑之命,前往此处而来,又不忍相别,故曾魂来一会,你还记得么?”湘莲道:“这怎么得忘呢?我头里误听了浮言,因而生疑退聘,以致误了你的性命,故此我才痛恨出家的。我并非负心之人,你自然也该知道了。此时倒反得天长地久,竟可以不恨从前了。若没有从前的死别生离,怎么得有今日的逍遥聚首呢?”尤三姐道:“这也是塞翁失马,祸福难期。可见事皆前定的了。”于是,二人收拾进房就寝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