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63 页/共 81 页
兑,说也。兑为泽,西方之卦。兑,正秋也。万物致养于坤,而成于秋,润泽于兑,既成养而润泽之,能无说乎?其卦刚中而得位,柔外而利贞。柔不为谄,刚不至暴。上不违天,下不戾民,顺乎天而应乎人也。说以先民,则民忘其劳,说以犯难,则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夫施说在我,致说在民。凡在上者,孰不欲民说从哉,顾其道如何尔。太王去邠,谓民不患无君,而民从之,非其率之也。舜所居城邑,非其招之也。以谓众人之情同乎?则郑叔段不义而得众,子产以惠而得民。以谓贤者之道同乎?则周公摄政,召公不说;孔子往费,子路不说。以谓人之心一乎?而出见纷 【革】 【华】 盛丽而说,入闻夫子之道而乐。以谓说之道同乎?则君子易事而难说,小人难事而易说。由是观之,施说在我,致说在人。守说在我,効说在信。故九二:「孚兑吉,悔亡。」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六 【二】 【三】 :「来兑凶。」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孚兑信志而获吉,周公子产之谓也。来兑求说而得凶,说之不以道者也。九五:「孚于剥,有厉。」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此以位而获厉者也。处尊履正,习比阴柔。不说君子,而说小人,剥之道也。比则之匪人,随则系夫君子,何以不同于剥哉?彼非尊位也。由是知为人上者,不慎所与,是可危哉?上六「引兑」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其出见入闻之徒,与「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此取其象也。以谓两泽相连,渐润浃洽。朋友讲习,闻善相告,为说之大,莫过于斯。若夫说以使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岂一朝一夕之事哉?宜有素矣。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千一百四十二「兑」字韵,页四十下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十四册)】
题陈果仁告身
甚详。果仁在隋无正传,略见史氏。又事沈法兴为司徒,与孙士汉诈宇文化及者,故舍疏云:「大王司徒无辜被戮。」明政之号,乃李子通僭位所立。当隋唐相予之际,豪杰并起之时,其间窃位徼幸顷刻之命者,岂胜数也。果仁居其时,以戮力自奋,与沈法兴、杜伏威辈相鱼肉。于时夷人之居,绝人之孤亦多矣。至其丧身破家,妻女为僇,庐舍且犹不保,乃施报之明验,又安得谓之无辜哉?至南唐保大中,周师窥江南。唐之重兵北犯,钱氏乘虚围常州。州旧有果仁祠,唐人祷之,竟胜浙兵,以谓果仁有阴助。至封为帝者,号武烈,岂其能垂佑于异世之人,而不能保当年之居处?幽显之理,果难诘哉。欧公之跋,主于此书,今终卷不复见。岂当时不以与蒲氏,或得之而为人所攘。今并附欧公之文书以遗蒲氏,庶几为完文。右《果仁大业告身轸静缘明政二年舍宅疏》,长安蒲氏物,欧阳文忠载其事
【《永乐大典》卷三千一百三十三「陈」字韵,页二十四下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四十四册)】
代贺河州通判解于师中绶馆职启
伏审进秩书林,易官河右。伏惟庆 【尉】 【慰】 ,国家恢复土寓,遴选才良。惟兹智者之虑能,克协明王之赐赉。湟中远俗,暂赞贰于六条;兰省清游,趣承于二节。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七十九「职」字韵,页十二上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谢转朝请郎表
有命自天,无功受禄。心非土木,感极涕洟。中谢。窃以黜幽陟明,虞舜所以熙载;大比计治,周室所以迓衡。故有三载考绩之科,八法驭吏之典。迨夫炎汉,尤重守臣,有功则增秩而赐金,无状则免官而下吏。洪惟昭代,祗率旧章。岂无不次之尤恩,以待非常之显効。自余常调,一准年劳。如臣者朴木敕散材,堕归暮齿。望不踰于州县,任有愧于兵民。已阅期年,未尝报政。攻坚揉曲,徒矜累月之劳;拾级升阶,动有垂堂之戒。虽云序进,实愈超资。此乃伏遇皇帝陛下,垂六御夫,登三协帝。临下御众,则得宽简之要;知人安民,则躬哲惠之资。久之士悉归,诸福之物并格。零九霄之雨露,泽万里之桑榆。待罪长沙,岂特土风之卑隰;游心魏阙,若将老死于江湖。
【《永乐大典》卷七千三百二十二「郎」字韵,页九下引「张舜民画墁集」。(藏上海图书馆)】
祭永宁范县君文二首
其一
呜呼夫人!妇德之懿,得之天资。内治既修,始终不亏。衣之贵,良人其归。大邑之封,象服是宜。闺门裕如,寿考维 【棋】 【祺】 。祸故无常,而止于斯。音容寂寂,茫然莫追。聊陈薄奠,维以告悲。
其二
维君出自庆源,嫔于高门。寿以淑德,宜其家人。福禄康宁,宜与偕老。何其奄忽,遽在物先。丹旐启途,新阡载卜。敬陈疏奠,所望 【格斯】 【斯格】 。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祭」字韵,页九下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祭寿光县君文
昔有郑公,荣绾隋绶。号为名卿,课最之首。非特公贤,母德所授。寿光之居,严阃敢候。欲闻懿意,则无所受。但观其子,不在郑后。足以知之,既贤且寿。今其往矣,可以不朽。聊以奠之,庶羞清酒。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祭」字韵,页九下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六册)】
祭郭婿朝散文 【(执中)】
呜呼,昔子之去我也,亦何遄也,如有追而弗及。今去还也,亦可惫也,如有呼而弗应。其去也在日之阳,其还也在岁之首。无百日之永,有死生之别。青阳化为异物,舆马转为归柩。仰天不闻,叩地征咎。呜呼哀哉,请言其初。子之世父,我之畏友。四十年间,出处先后。教养子侄,两人成就。兄弟同榜,独子未偶。时我见子,念可以取。领以息女,入奉箕。乡俗家风,不待咨究。戎旅艰厄,州县奔走。通籍朝闺,易如反手。心类康庄,莫涯量窦。四海兄弟,百年旧友。志欲共毙,于独有。愚智共期,必得倪寿。騄駬骅骝,一夕而踣。玄酒大羹,一啜而覆。父耄子悼,吾亦颓朽。生理茫茫,孰测孰究。暮途草草,孰倚孰守。客西还,路人悲疚。寡妇在傍,孺孤泣右。魂兮忽惊,来燕兹酒。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三「祭」字韵,页十上引「张舜民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祭郭厚叔文
呜呼,古人谓友道不变者,谓之岁寒。惟我与公,可有斯言。我家兄弟,公家弟昆。爰自幼学,至于成人。今则老死,各効一官。始以德友,终以亲姻。淡成爱存,不忝乡论。七月兄亡,九月公殁。我以兄忧,加之公恤。念兄终始,正与公同。以直立性,以道典学。五十得官,终老食贫。不愧于天,不负于人。清名劲节,可动鬼神。富贵功名,于我浮云。我以兄丧,举事于邠。望公数舍,不得亲临。长号永恨,略见斯文。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四「祭」字韵,页十九上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祭范七宣德文 【(巽之子)】
之在阴有倚伏,机之在心成祸福。如蚁循磨,如车转毂。贵贱贤愚,同归一宿。善恶如施,不差报复。独于吾子,辄有深惑。奕世忠嘉,受才金玉。入孝出弟,妙年式谷。源深流长,万里举足。如何一生,跋胡退谷。疏食布衣,逃名守默。少偶数奇,多忧足辱。既啬其寿,又镵其禄。曾未中年,奄归泉谷。惠迪获吉,未可执信。善恶无余,戒哉论笃。嗟予纵心,去年尤骇,川流之速。亲友凋零,半年三哭。离绪虽陈,衋心眢目。千里寄哀,忍听工祝。尚飨。亮夫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四「祭」字韵,页十九上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合肥陈府君墓志铭 【(并夫人李氏)】
府君讳师黯,字公谔,徐彭城陈氏。曾大父讳宗旦,赠工部尚书。大父讳洎,吏部员外郎,三司盐铁副使。父讳琪,国子博士,通判绛州。府君之夫人赵平李氏,曾大父讳宗谔,翰林学士,赠太尉。父讳昭述,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右丞,赠礼部尚书。父上卿殿中丞。夫人笄年,归于府君。以侍郎遗表奏补太庙斋郎,历凤翔府郿县主簿、唐州湖阳县令、润州司理参军、光州光山县令,监寿州在城盐酒税,改宣义郎差知庐州合淝县。今上即位,改宣德郎,赐五品服。以元符三年五月二十日起合淝,卒于濠州。享年六十。夫人以元佑三年六月六日,先府君殁于彭城。享年四十一。至某年月日,其孤举府君与夫人丧,祔于彭城县尚书之茔,礼也。府君自少言行有常,不妄交际。吏治精密,不自表襮,公私大小矢如也。初至郿,吏皆少君。已而缩手弗敢试以事,人多以此知之。改官待次,既而丁安康艰,及之官合淝终八年。泊寄盱眙之野,易衣并日,人不见忧色。所居顾多可纪,曾不蕲于人知,而人自知之。夫人生长大家,母永昌郡君章氏,实郇公女,而夫人章出也。耳染目濡,穷极贵富。而能处约好礼,同府君于艰难,内外族人咸贤之。有子孝忠。六女,三嫁为士妻,余尚幼。初绛州娶文元庞公之女,曰安康郡君。生三男子,府君其长也,次曰师仲,曰师道。师道以文章致高名,不幸亡矣。师仲有才智,而府君法度如此。侍郎位下不满德,光明盛大,庶几在其子孙。而府君夫妇所飨亦止此,可嗟矣夫!予于府君,世通婚姻,且相好也。勒石下泉,不敢以诬,是为铭曰:夫介廉,妇顺约。位卑寿促,天之所啬。呜呼,贪薄。
【《永乐大典》卷三千一百四十六「陈」字韵,页十一上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四十六册)】
朝奉大夫致仕陈公墓表
有以近世名卿数者,必曰河阳陈公贯。公在仁宗朝为三司副使,累赠某官。其在职也,不伤财,不害民,故其家子孙至今多贤。方历显仕者,如大夫公三司之幼子也。公讳某,字子渊。先世迁徙见于《志铭》。曾祖某官。祖某,赠某官。父某,赠某官。公少则孤,三司爱之。未及补任,而三司云亡。自励克为学,昼夜不舍,以某年登进士第。是时陈氏昆仲登第者凡三人,非特乡里之荣,天下之人信贤人之必有后也。始仕河南府河南县主簿,岢岚军岚谷县令,改著作佐郎,知渭州潘原县事,监解县盐池,迁秘书丞、太常博士、屯田员外郎,官制改朝奉郎,同提举汜水辇运,兼知县事,迁朝散郎。今上登极,覃恩进朝奉大夫,管勾定州安抚司机宜文字。未行,请致仕。感疾,以元佑丁卯七月戊午终于家,享年六十有二。以年月日葬于某乡里。初为河南县主簿,过仁宗山陵,朝廷以外待制李参知河南府,专治大葬事。是时仁宗享国永年,天下久不闻有山陵事。大葬制度,自朝廷大臣宿儒不能知。河南老吏未尝承行专讨,故牍脱烂水火,茫然不知所适。所以参一以严莅之,诃呼责办吏民趣事,或以狡佞自免。方是时,公摄领县事,有问趣应,一以取济,如素备然。参忌而知之。岚谷地邻北界,烽火相望。一日虏众数万至境上,堡聚窜避。帅臣檄通判者安葺之,且觇贼势。军中官被差外出者无敢行。公曰:「民事在县令,不可委之人。」即策马出郊,昼行敌间,夜止村落,数日而复返,虏亦解去。家人僚友危而喭之,公曰:「宁不自揆也,朝廷不失恩礼,疆埸无有侵欲,彼旦以大兵来与一县令为敌乎?」既解去,侦者还,乃酋长猎骑尔。在潘原时,获杀人者亡其杖,狱久不明。公默计使人掘其处,得大挺,即日承伏。熙宁四年,庆州屯兵夜溃出城,邻郡壁守。人情 】【讪】 【 恐,道路不敢行。县民挈家走避兵,公视事如常。日出郭观赏游衍陈乐而归,人情遂安。或者问,公曰:「此非叛兵,特溃兵尔。是皆邠宁人,久役不归,急则趋家,宁肯之它也?所昌言恐动,皆所在不逞,小民欲乘动移窃物尔。」是时并边饥歉,死之太半。州县执泥新法,莫肯赈济。独潘原不待报而发食,全数千人,病者亲视粥药。仪州废,华亭县改格之始,居人未安。府命公权华亭。逾月,潘原民索公归,华亭民愿留。两县之众,争于帅前。即命以归。察访官过县,民遮诉,留公再任,质之诸司,保任如一语,遂以状上闻,得再任。公在潘原六年,民犹诉留不已。既去,即佛寺图其像,以时礼谒,至今不少衰。盐池久例,募民供役。分隶诸官影象工役,故凡盐官寡清白之誉。公至,一切罢去。久之,僚吏皆以为便。权盐使李稷于常课外,浚求其利,操急苛细,人不敢少诉。公谓于法不便,稷怒,使人伺公。久之,竟无所得。在汜水,是时清汴已兴,朝廷忧河流少南,则割新堤。都水使者上言,欲计塞河,使北流入新开口,以纾清汴堤防。公抗议以为不可。役既兴,水不改道,资费以万计。朝廷罢役,贬水官而免公交罪。遂不赴定武之辟,悃求谢事,因叹曰:「仕官忧辱,何时已哉。吾不欲复为也。」予接公于熙宁初年,自尔数数见之。公抗直人也,与人无多言,而志爱久而弥厚。心所不欲者,虽以千乘餂之不为也。家储丰厚,亲戚贫乏者毋小吝。工棋弈,人罕能及之。娶李氏,封永县君,先公卒。再娶陆氏,封同安县君。男三人,益之用公致仕,补太庙斋郎。延之、损之,皆未仕。女三人,一适承奉郎韩宗坦,二在室。至元佑四年,其兄安寿方守解梁,以书抵予曰:「子辱与吾弟游,知其行事。能为之次序,以表之于墓,吾死不恨矣。」然予安得而辞之?因为之表云。
【《永乐大典》卷三千一百四十五「陈」字韵,页十六下引「张舜民画墁集」。(影印本第四十六册)】
祭子由门下文
呜呼,请言其始。忆昔关中,尝亲伯氏。公佐宛丘,邈在千里。我掾岐府,熙宁初年。公与伯氏,免丧山川。连镳而东,道出岐山。盘留累日,赏画听泉。人望入馆,雅如登仙。无何南北,已困屡迁。迁仍未远,止于江黄。不期江山,助长文章。文如绮绣,璀璨芬芳。行如珪璧,温润而强。星霜十稔,江湖相望。直至元佑,再践周行。入随鹭序,出集僧房。桓珪双植,白眉最良。已倾而皙,岳峙堂堂。云中日下,二陆三张。埙篪间作,旗鼓相当。每于文会,缪赐称扬。未殚城府,已簉庙堂。一言道合,泽及万方。兰焚以臭,玉折以刚。丹霄一跌,径落海康。险阻艰难,亦所备尝。五年海峤,一日许昌。跏趺密室,闭目面墙。妻孥罕进,栋宇发光。婴儿可复,苦海坐航。岂期大数,分甘难量。寻常书来,岁或一再,止三数张。今岁书来,前后相望。既论养生,又闵存亡。亹亹不绝,十百成行。老伴凋零,墨色未荒。始疑魄兆,终底衋伤。呜呼哀哉。传闻治命,返葬眉阳。欲践誓言,颠沛不忘。杜陵遗老,只影孤吭。寄哀千里,奠此一觞。明年未死,丹旐西来,再拜路傍。
【《永乐大典》卷三千四百一 【此卷原作二千四百,现系书商所改。】 「苏」字韵,页五下引「张舜民画墁录」。(藏台北研究院)】
李复:《潏水集》十六卷
李复,字履中。开封(河南)人,后徙长安。宋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历官熙河转运使,终于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潏水集》十六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李复诗 【二条】 李复潏水文集 【一条】
李复潏水集 【十九条】
以上共二十二条 【《永乐大典》卷五千三百四十五「潮」字韵,页三十七下《三阳志》引「李复:府官续题名记」(影印本第五十九册),为元人李复所作无疑,故不予收辑。】 ,校《关陇丛书》本《潏水集》十六卷,馆臣漏辑者一条。
【失题】
问「好货好色」,孟子何以对齐宣王?曰:「齐宣之言,有强拒孟子之意。孟子逊以入之,欲渐引而趋善也。其对今乐犹古乐,又及乐之本矣。」
【《永乐大典》卷六千五百五十八「梁」字韵,页十三下引「李复潏水集」。(影印本第六十二册)】
吴则礼:《北湖集》五卷
吴则礼,字子副,号北湖居士。兴国州(湖北)人。宋元符元年(一○九八)为卫尉寺主簿。崇宁中,直秘阁,知虢州,编管荆南。晚居江西,宣和三年(一一二一)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北湖集》五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吴则礼诗 【二条】 吴则礼北湖集 【二条】
吴则礼北湖居士集 【十一条】
以上共十五条,校《湖北先正遗书》本《北湖集》五卷,馆臣漏辑者二条。
次竹樽韵
北湖饭豆病且,经年不问觞为壶。谁令如许彭亨腹,时唤曲生浇老儒。此君风味美无有,会与渊明著名酒。侏儒饱死非缔交,仍挽皤罂作寮友。堂上烛灭渠快哉,一饮一石今尘埃。此君莫遣太孤绝,更须唤取鸱夷来。老年经丘寻壑意,痿痿羸羸殊少味。惟思着句与摩挲,经就便便图一醉。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四「尊」字韵,页二十二上引「吴则礼北湖集」。(影印本第五十一册)】
谢李拜直辟置启
引领下风,念未闻于謦欬;脱身涸辙,曾罔待于鸣号。揣心实惭,戴德良厚。伏念某器惟朴鄙,族本单平。考古则嗜乎先王之言,行己则异乎末俗之好。学知修性,仕特为贫。久忘纡朱怀金之荣,粗得曲肱饮水之乐。独立不屈,殆遗物而离人;逸处无荣,以故而灭命。盖讨论于六艺,已侵寻于二毛。素坠绪于堙沦蔽郁之中,究微言于散绝残缺之际。委弃诐行,摈斥诡辞。道拟窥乎大全,养固捐乎小体。每悲蝼蚁之智易竭,诚惧天地之蕴难穷。素志或乖,设齿衔恨。疲精尽虑,反同惠子之据梧;饱食全生,颇羡支离之鼓荚。术益进而誉益泯,年愈老而形愈孤。愧俯仰以徇时,聊翔佯以娱意。收功虽寡,讵羞抱瓮而灌畦;涉世屡奇,颇欲就阴而休影。节苟存于一介,禄奚顾于万锺。飘然浮转之驱,兀若枯槁之木。文绣独嗟乎刍狗,青黄宁慕乎牺樽。藜杖貂裘,迹未羣于麋鹿;石田茅屋,梦已落于江湖。其谁哀怜,秪自悯笑。知语默显晦之有义,悟潜升用舍之皆天。卑乘马而从徒,甘抱关而击柝。岂期屯蹇,遽辱采收。此盖伏遇某官,伟行轶伦,闳识超世。远略足以安社稷,高文足以追典谟。纷纷妍媸,旧入于甄冶;扰扰动植,尝寄于权衡。弗以杞梓自美,而陋乎樗栎之材;弗以轩冕自夸,而贱乎草茅之迹。吹嘘朽腐以律吕之气,被饰昧陋以虹霓之光。凡兹滞顽,亦加策励。岂以谓能否靡办,则驽马或先于骐骥;利钝靡察,则铅刀或贵于镆 【锄】 【鎁】 。将剖黑白于混殽,明是非于缪乱。委惫羸薾,伫获托于医师之门;拥肿曲权,未见黜于匠石之手。誓勤绪业,用答误知。过此以还,未知所措。
【《永乐大典》卷一万五百三十九「启」字韵,页十一下引「吴则礼北湖居士集」。(影印本第一百六册)】
谢逸:《溪堂集》十卷
谢逸,字无逸。临川(江西)人。屡举不第,以诗文名一时。宋政和三年(一一一三)卒,年不足五十。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溪堂集》十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谢逸诗 【一条】 谢无逸诗 【一条】 谢无逸词 【一条】
谢无逸溪堂集 【二十二条】 溪堂先生文集 【二条】
以上共二十七条,校《豫章丛书》本《溪堂集》十卷及《补遗》一卷,馆臣漏辑者三条。
【左传庄公十八年】
言追而不言侵伐,虽曰尊中国,然先王之于戎狄,来则拒之,去则不追也。追戎至于济西,又以戒后世穷讨深入之弊。
【《永乐大典》卷六千五百四「庄」字韵,页十二下引「溪堂先生文集」。(影印本第六十一册)】
【左传庄公十九年】
大夫无遂事,人臣之经也;大夫有遂事,人臣之权也。结本为媵使而与齐宋盟,一时之权耳。后世人臣有偷惰避事者,指大夫无遂事以自解。《春秋》书公子以进之,以为后世人臣之戒也。
【《永乐大典》卷六千五百五「庄」字韵,页十一下引「溪堂先生文集」。(影印本第六十一册)】
【乌说】
市有危生者,鬻饔以自给。暇则以饔之余置檐端,弯弓而立牖下,伺禽乌食焉,则射之。一日羣乌至,射其一,贯臆,矢没其镞,且仆且跂,且振翼而鸣,盘旋于檐端将坠焉。羣乌拥蔽之,其一以爪束其矢,衔之以喙,矢堕地,羣乌皆讙噪,挟而飞置于树颠。或哺之食,若怜焉;或倚而立,若拊焉;或鸣于旁,若唁焉;至暮与俱往焉。呜呼!二足而毛者,乌也。然其心则人也。衣冠而饮食者,人也。然其心,乌不若也。孟子曰:「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盖谓人而言也。孰谓乌而能之哉?孰谓有知而无义哉?世之所谓朋友居穷约,以情爱相结者,得不闻是乌而动心哉?朋友固然耳,况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夫妇之际哉?况在朝廷之上君臣之际哉?
【《永乐大典》卷二千三百四十五「乌」字韵,页二十八上引「谢无逸溪堂集」。(影印本第二十五册)】
李彭:《日涉园集》十卷
李彭,字商老。南康军建昌(江西)人。其生卒及事迹不详。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日涉园集》十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李商老集 【二条】 李彭诗 【二条】 李彭集 【一条】
李彭日涉园集 【三十六条】 《江州志》引 【三条】
以上共四十四条,校《豫章丛书》本《日涉园集》十卷及《补遗》一卷,馆臣漏辑者六条。
圜通止老迭石为山号方壶作此以赠
吾闻巨鳌背负三神山,飞动沧海融间。褰裳濡足不可到,冉冉羣仙玉炼颜。那知云衲三昧手,如陶家轮能斲取。置之金地旃林,来听雨花狮子吼。激水崩崖度曲声,草树苍然俱出尘。藏山于泽真戏事,遍界莫藏公识真。我亦餐霞蝉蜕客,嵚岌鸾岗在衣。愿同以璧假许田,饷我巉岩半峯碧。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五十六「壶」字韵,页十八下引「李彭集」。(影印本第十七册)】
往过南湖
非事窦,洗耳似逃尧。不见贪丘壑,何繇听征招。动,天涯玉树遥。喜联城北袂,将泛浙江潮。塞草风犹劲,岩松寒不凋。着往过南湖寺,杖藜真率瓢。鼎茶煎短尾,僧饭饱长腰。壁际银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五「湖」字韵,页十六上引「李商老集」。(影印本第十九册)】
【谢灵运翻经台】
枉渚映寒林,野航飞鸟急。不见康乐侯,衡门烟际入。
【《永乐大典》卷二千六百三「台」字韵,页十一上引「李彭诗」。(影印本第三十册)】
【黄精】
。方壶孰云远,冉冉裳可搴。傥能赏我趣,安知非羡门。吻配,陋矣非其伦。苓龟吸朝日,枸杞吠暮云。二物俱仙媒,兹事空前闻。宁如涧谷傍,扶路柯叶繁。居然有余味,咀嚼当盘引年缘晚途,服食辅根源。览观神农书,妙药资讨论。炼石多中干,荻芝恐俱焚。百卉复易败,畴能驻精魂。彼美太阳草,勿嫌蒸曝烦。岂唯颜色好,会及儿女奔。可怜张茂先,博物号超羣。乃以
【《永乐大典》卷八千五百二十六「精」字韵,页十八下引「李商老集」。(影印本第九十四册)】
赠僧
脱尽膏粱气,只余云壑姿。囊中支遁马,笔下惠休诗。木末鸟还语,花边蝶浪窥。平章赖公等,吾病不能奇。
【《永乐大典》卷六千六百九十九「江」字韵,页三下《江州志》引「李彭」。(影印本第六十四册)】
送僧
负有远心,鸣泉到幽耳。寻壑入窈窕,缘源弄清泚。清泚弄泉时,坐真忘归。岑半明灭,云树两参差。幽芬纷岸荠,暝色方四起。隐如汀曲舟,帆落半峰里。杳杳排帝阍,噭噭啼青猿。回首锺梵处,寻祗树园。云云 【按《永乐大典》体例,「云云」指此处有删节。】 。
【《永乐大典》卷六千七百「江」字韵,页三下《江州志》引「保宁李彭」。(藏台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