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27 页/共 35 页
是今之飞钢之步也。
出阵,
心思破阵出。
引星,
即今之配衣也。
转杀於指指之。
即今之转天关是也。
而从基向坏,
基者,即今之日月建地也。坏者,即今之日破地是也。兵家算孤虚之法,相似此地,甚有凭验之极,上古神人悉皆用也。
击出得之。子既得出后,以此法救急难有道之人。
老君曰:道友及内亲,被贼围绕,欲伐杀者。如有计救得者,可以於行中蹑金地纪之势,顺、倒、反三遍。讫配衣,转天关,九度指之。又把入兵符,指也。捻贼某命人刀支。
刀支者,东来木人刀支,南来火人刀支,西来金人刀支,北来水人刀支,四季上来者土人刀支。辰戌丑未为四季。夫捻刀支,以当手自捻。讫,又以随色涂之。木刀支以金白色涂之,金刀支以火赤色涂之。水刀支以土黄色涂之,火刀支以水黑色涂之,土刀支以木青色涂之。
讫,更取出兵符,遥指之九度,须臾贼心自退,解围而去,不损彼反亲。若不肯解围去者,阴军击之,自相反相诛相害而死尽。此法微妙秘要,非人勿令见示。
后圣君告天师曰:此法入军
入军助国救人,出军救友及己身也。
有符,
虎王符也。以金铜为之,方二寸,或一寸半。令本师度勑,后锦袋盛之,永不得人见。唯得四人见。一本师保举师。如保举师遥克保举,度时不见,后亦永不得见。二则君受臣,臣受君。三父受子,子受父得见。四则夫妻得看。余人永不得看。但是道友内亲,欲带治病,但重重封之,与病人带之,病立差。若病人偷看,病即立发,发直至死也。
出军
出军者,自身领兵被围,众破彼阵出,须系符左肘。
有符,
白虎破强阵符也,亦金铜为之,方一寸半,行用法诀同前符注。
皆以金铜铸,系之左肘
入军符左,出军符右。
右肘。并式禁制加临相助,必获己胜,彼崩败如山,大验,非人勿令见视。
老君曰:昔西胡有大国王好道,吾令学胡仙,改号为佛。
佛是仙之别名也,胡呼为佛。
四天国不伏,各拥强兵四十万人,来围达此国城数重中。王乞解放,不肯。此王正心思存,吾於空中,见念吾求救。吾以蹑地纪散辉,禹步转关,指之三度,即走出军一符,往胡王案上。胡王见,带符左手肘,后开国门与战,与此王战者,皆自仰倒,兵众大败,被城中兵杀之。须臾之间,天地大瞋,雷风震天动地,白雨连杀四天军,军及王各散走归国,不失其位。故知符力之圣者,莫过於此,慎勿令非人见视,见视彼此被考,天大威之即死。事非轻小,慎之慎之。
言赤章助国伐贼法
太上老君曰:救者,助国之功,救国之难。
国王帝主,差大臣攻伐逆贼,却被贼围者。夫是掌法志道之人,与国救之,上赤章,使天兵,转天关救之,速於水火之急。
得国强贼退,两不损伤为上。若彼贼强梁不伏,奏上天公
今呼天公为玉皇上帝。
书言罪,此是为天施功。
功大天不伐蹑杀之罪着,为救人之阴功也。
安养人物。此天大喜,与计阴功。后圣言改书为赤章,章奏反臣章,言泰玄都云云。
上言谨按文书,某州县某人云云。
言某乙为某事反。
今国命某臣云云。某乙为将将,统兵若干万兵马,往某州界,伐某贼众若干千万。恐彼众强逆壮,粗勃故杀,平人应当,拒敌凶强,不受收伏。今某却被所围,在某城营中,不得出,恐命被诛,立在须臾。求臣救命。臣上请天兵,伏愿下九天大威神兵大将军九人,兵士九十万人,一合下,与臣箓兵九千万人,摄九地社庙神兵九千万众,阴中布阵行立。闻臣某乙阳兵发角打鼓,即声中发兵,助伐彼贼。其众凶媨之徒,一时令崩,如山倾倒粉碎,
一云石碎。
砂崩鹿走,归伏开路,与某将军兵众出生。又请白虎符将吏一万九千人,能伏众兵,威动天震地,力可拔山竭海。与臣某助某将军,击伐某贼云云。
后圣君告天师曰:卿须以意,想他是反君主,即可。如非,不可。慎之。勿妄下此兵权,罪及卿己。老君曰:大道无不可,用心即行。但以人心自,以量测可否,不得妄为。夫与志亲志道友之人,欲上此章,即须前量上章人身及己身无过,乃可与上。如上章人有过,傍人似无过,亦不得及己,更有过。此是二人自告天言,罪损身立即,须臾弟子反师,师却奏灵官章,
此章本在《大章仪》中具载,今更再书於此引中。
主降伏弟子及俗恶人,孤恩负道,却奏灵官,请解章使复病,如初章。
杂章仪有此,更不写,已具其目。
发符檄制止三官中凶恶为祟害人物等法
天地水三官之中,有凶恶凶人,神龙鬼精妖等是。
老君曰:告天头禁师罗文能强
姓罗文,名能强。
曰:夫人者,三才之数,除天地之外,以人为贵。万物之尊,莫不以重其身,而安养其性。
当思道法,常卫身命。
存师想道。
存金箓之师。金箓之师。金箓师即《金锁流珠》度师是也。想金箓之道,金箓后圣改为《金锁流珠》是也。
上古
真人重金箓之符,尊金符度师也。
出金箓之神兵,咄叱鬼神,走檄符,常救命,此即是吾弟子也。是道玄孙符计
檄,卫己卫人,取功甚易,后当得道,为上等真人。不从声
声是经诵声,赞修斋,念道叹道之声是也。
像,
像是立尊殿容像,官观神庙之属,皆为像教也。
能得。
老君曰:声像是人间之善,以训小童蒙小人之初门,令其小儿心起志善,善中渐以长成,即知有道,故名声像起善心之教,教而精学,久而无所获,为心不及。若能奔有为之言,反心更入至道,修行不言之教,进服阴功,精而行,即得入无为之德而成道。
吾道皆行阴德,借着阴功,功满道成,吾此道输转,年劫数满,皆以因师见遇,得受此书。受后勿妄传非人。世有贤达,信金玉而传。
老君告善行真人言曰:如志人传志教,人贤无信,以将心为信。志苦好乐,便与传之,而师共弟子众办信供,乃曰:告天而付授之,勿绝上天之道也。
贤而无财,师弟共办而传,不可无信不传,不可有财宝非贤达人,受财妄传。师弟俱死,被天责泄露天宝之罪。慎之慎之。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二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三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行符断邪治病法
太上老君告罗天师曰:卿欲行阴功者,莫过赐符,救治邪病为上,救一人得十人之功也。
夫邪病之人,皆入人家,祟乱人物,一人染患,能乱入一村,祟搅十人之家,故得十人之功。
斩精鬼妖气故气,命非为罪,亦着而为功也。后圣君告张天师曰:卿与人治病,病差祟除,除祟有命斩之非罪,却着为功。若不为祟,妄使檄符捉斩,恐为祸祟,即非常正面之罪。卿师弟继代传教,慎勿为此,吾道无救赦之科。老君曰:欲禁断天狐,使不为人天祟者,行得被祟人姓名。讫,便捻天妖目,
或天狐亦得。
天兽目,
有天虎、天狗、天牛、天豹、天狐等兽之目。后圣君曰:天兽麒麟、师子、纲风骑置十二尘,世谕百六尘。六脚之兽,天此、天羊、天猿等,有三百六十名,不可一一记也。已上兽皆有诀目刀支,在《流珠》第七卷名掌诀是也。
诀刀支等,一切兽皆被禁即断,不来注病於人。人身中有此精妖注气不散,事须先与吞治邪病符,二七日,或三七,四七日,服符带檄,无不永差断者,此法大验。
符檄在三部杂符中。
其精祟鬼有所知通神者,即知退而不敢更来往注祟也。如有痴顽凶逆,不承道法之者,可以蹑地纪三遍,顺倒及飞天纲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讫,即变三步九迹为十二步,
前某有图在引上卷中。
配衣,以左手九指天中魔王宫,天使金铜龙符,右手把招之,九下此符,化为万丈大龙,往天曹魔宫,捉天狐兽等来,速如水火。决杖
经云:天狐不用杀,但决二十下,缚送东海,令水官掌十年,或五年,十五年,二十年,由考召法师处分。科
决禁系,此等天狐。此狐犯禁,其人之罪云云。
若干,下缚送水官,禁击若干年。
后圣君告天师曰:卿治百姓之疾,常行禁止之事,以量其轻重之罪,断之。断罪常以舍其鬼神,勿令伤重。重即令他失於本身,何况更求托生人中,为人之身。
按:《因缘说生死经》云:夫鬼精之身,早是不得意,而以更行毒害祟人。被人请师道以考召,伏罪合诛,勿示见斩。此鬼身毒气结聚不散,被斩便化为毒蛇,千年方得不转蛇身,只得为人中鸡犬之属,由未得人身。卿须以次非禁系他。他日月深久,自知退心,悔责其己求放,作梦托言警戒,令人知觅,放得即求去他方世界,受鬼年满,得托人中,亦为下人贫贱之身,安得良人也。
卿须记吾此言,慎勿妄行符檄。
又曰:符者,止是以假道之威力,止靖断精鬼,不为祟害於人物。檄者,骂也。所以假道之威,谏骂神鬼,不令妄作妖祸。卿须善行之,行之善有功,行之凶有罪。老君告三十三天帝君
《度人经》云:有三十二天,何以不同经说。四方一方八帝,四八三十二,中天不数。今老君并中天告,即有三十三天帝君,是其数也。
曰:元始天尊有金符八万四千道,玉符亦同。
称元皇上圣大道君。
太上大道君有金符一万二千,玉符同。
称万道之主。
太上老君有金符一万二千,玉符同。
称虚皇大道玉晨帝君,号曰前圣。
无上老君升位,号太平金阙玉晨后圣玄元上道君
《太平经》云:号玉皇上帝也。
又《金阙玉京》云:无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君分身也。
纪云:后身。
登上清道君之位,鬓发皓色,素衣玉光,位高后圣,尊号玉皇。
道中呼玉皇上帝,俗中呼天翁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