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32 页/共 35 页
老君曰:小国诸侯,
侯王也,即今太守官是也。侯有大小之位。
有重夹厄疾病,顿在床枕者。可与先作檄符书,
檄,今之帖牒是也。上古言檄符者,唯有法一名印,有三颗印,言无始五灵章, 今后圣印。云太上印,是时都印。更有时上天曹印,即三天太上之印。捉天狐祆兽,及诸侯治病,用此印。及受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黄庭等五德大将军箓,用此印楪,身补正炁,仙官用也。
檄之彼鬼神不为祟。讫即勒限某日差损。差损不用上书。如不损,即上书。
古呼章为上天公书。
今改书为章,改、天公为太平金阙帝晨后圣玄元上道君,一又云玉皇上帝,不名为天公之号也。於上天公,乞面勑三官,更与添年益算。必得十年、二十年。便咒步。准前上品中。
蹑地纪纲祝准前,用天子之法中祝步诀法一同,用书章稍似不同也。
书文则别出,不具於此,引中不载。其百姓在法师量其贫富,济辨得者,即於此件中十分取一分信。如不得者,量其辨得,依力令办,不得有阙,恐事不允达。
为国除蝗虫灾损食人种植香苗五谷使天火消之法
老君曰:此灾非天之所为,是土地神灵、不为助佑福德,致令灾起。可以丙寅、丁卯日,於室内蹑纪三遍,五星从木上步,毕於火星,三遍。配衣,转火星,为天关指符五道,如此三遍。讫,临分付前,禹步三步九迹。讫,左手分付符令,於种植处四角,以竹竿标之,高一丈二尺,蝗虫灾等渐渐自消除之。此功甚大。后圣君授蝗虫灾害诀,诀在左手中指第二节。符文五道,在《灵宝三部杂符》中,不再重书出。此五道符,本出上清都禁之中。老君授与尧帝,用之施功天下,人民种植,后即少有虫蝗之灾行世。向尧帝之前,九州每年行此灾一度也。
志人为国及身家修道合用法器等科律法
《老君禁诫科》曰:上等天仙道士,合用九剑,以佐卫天尊,驱御九野,剪截天魔。
一名等身剑,二名紫烟朝尊仪佩剑,三名制魂,四名斩邪,五名卫真,六名卫神,七名检天,八名检仙,九名检身,此是天仙道士合居之,此名天宝之器,用以带佩之。
中等神仙道士,合用七剑。
一等身,二朝尊,三制魔,四斩邪,五卫身,六卫神,七检天,此七剑也。
下等考召道士,合用六剑。
一等身,二朝尊,三制魔,四斩邪,五卫身,六卫神,此六剑主六甲。一为等身,后五剑主金木水火土五行也。此三等道士用剑,又出《后圣君内号老君正历世记》说。
余等人间,称上法道士,有道术济世,能助国安邦,救治百姓者,可用四剑。
一等身,二等朝尊,三制魔,四斩邪,是准法科。
余等人间紫衣
紫亦上法。
道士,合用三剑。
一勑水,二护身,三斩邪,已上合三剑也。
绛衣道士合二剑。
一勑水解秽,二斩邪,有二剑。
绛衣道士,中元四十九阶箓,下元八十一阶足,并一阶天师法箓治职炁,是绛衣道士也。但依天师后圣君旧仪注说。若从天师仪注后,即被陶、陆妄作仪注,各言二十四阶,以主二十四炁之像。又言其下元,即此之例,非是正一赤衣道士,此即是碧衣道士,亦未入黄衣之数。按仪
旧仪天师科也。
黄衣合赐二剑,碧衣、青衣合许一剑也。
此是风先师之言。
志人为国及身家修道用式等给数科仪通济法
老君曰:夫志人学道,先须得通灵济世之法,驱神使鬼之应
验如口手相应也。
者,莫妙於此法。此法以符式两行,谓之天兵。祝曰:阴阳
经云:符是阳兵,式是阴兵。阴阳之法,天下地上横行,但无偏无党,道业立成,白日升仙,得行云停,魂魄俱升,屋宅俱行,得为天真,往往有之,张许分明。张陵、许逊是也。
俱用,天地肃清。
此法诀俱行,天地日月星为之清明,太一为之下兵。
天地日月,分明敢停。风云散消,魔王奔迎。此道微妙,飞升上清。急急如律令。
此道是老君封式符勑符言也。一云封式,亦言之也。
老君曰:式居有等给,上等天仙道士,合居一百二十式。中等神仙道士,合居八十一式。下等考召道士,
上古考召法师上考召四君。一君主考召,一君主正一,一君主心,皆考召君都管三一者也。今人不达其义,都改为正一道士,其三等总除之,全失考召之号。此是陶、陆、张三家自意识性之总说,今后人根寻,莫知其大道之源,失其志人之心,门路忙忙,夫性也。
合居三十六式。
后圣君告张天师曰:卿为天师,须知三等用式。前太上以排三等道士,其君臣官人百姓末品。今请天子同天仙道士用式数,卿相同神仙道士数,诸侯官人同考召道士数。用之不失,百姓防鬼去邪合居式。
六壬式也。
老君告罗文强曰:天地之神,皆六甲六式之部使也。若能精思存用,先尊本师,师即不离左右,教示於子,百无不通也。慎勿妄行为功也。
志人为国及身家修道传法箓及救人物疾病合用太上前圣老君法印二十四窠法
老君曰:此印亦有三等,天仙道士得居二十四印,神仙道士一十五印,考召道士一十二印。以用印符引,并檄禁文书行用。又传法箓印佩板等,行用不绝,过於公中之官印,行用不绝。老君告天帝君曰:夫大道符印,给有三等道士。天仙道士号天官,主通天上三十六宫,一宫有二十四曹,故居二十四印,以判二十四曹君官司吏也。后圣君制《玉京玄都制令律》曰:天仙道士三十六,高上大臣之号有二。天师号曰上宰上相。又有三公九卿,六尚书,二仆射,俱如世天子官也。后圣再言曰:世天子以承上天之教,称号上天之子,故曰天之子,而称天子也。
即公臣官将,与上天同员数也。
老君曰:天仙道士行上清玉皇之印,次即元始之印,是常行用者。神仙道士行太上玉京之印,
亦六字也,用之与天仙道士同,而印字别也。
次即飞天九野之印。考召道士
上古号考召君,今天曹四君是也。
行太上老君印,
三字印也,主三元天地水三官,授此印驱役收捕不义之鬼,不正之神,邪精妖炁不伏,自作祆炁祟人,以此印印符檄,及书勑禁断之。如不肯伏,符印勑而奏,书而斩之。
次行三天太上之印。
六字印也。主六甲。此是考召道士,有功於人神龙鬼,即合行印传法,印牒印佩板,及上清五法用之,亦行大文牒,牒上天曹,即合用此符。如单行小小考召文牒帖大符檄等,用太上印也。
除此二印之外,更有封檄赐符传法别用者。是印符,符形如印,非正法印,名白天赐方符也。是人间考召及青衣碧衣道士,得小勑字印,及遂公印,即是一字之符印也。
封符二印,一印是单勑字,一印是单封字是也,名遂公印也。
使印令验法,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配衣,转天关,
於左手,男左女右。
把印,随星印符上。祝曰:
天灵灵,地灵灵,神印一下,百鬼潜形。急急如律令。印毕,便封符,符上又印。即如此作法,行之大验矣。如行之得三五年后,自通神去,永更不用步纲配衣也,但坐存转天关,随印
天关是北斗第七星,随印印符。
符自当验。
志人修道恐灾及身逃避及助国行水不没不溺法
老君曰:凡禁海神,得水行无难,履水若履地,水随心决流。当以六戊日,常蹑地纪。往往如此三年,履水之道成矣。
夫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即配衣,转天关,常召海神河神江神到,问欲步履水之事,并禁水令逆流,百种水术之法事,事令海神为之。后教我履水术,无难之法,总得还须着功於镊之道,不逾三年成。陆大夫行蹑地纪飞天纲之道,常须先学出水火之要法,然后始道成矣。常须六戊日记之,往往如此,水神出见伏,使扶水行。
六戊日行事法,先取季月中戊寅日,取六戊上土作泥,粗细如小指,长半寸,待乾,以黄线作绳,缚於海神理上,以黄蜜封之,印以大吉印,用成九巳
九息是也。
炁十一,勿陈炁。自覆天刚炁七,加海神理上,及所渡津济,立至与济。
此法师口诀云:先须镊纪,及加式有功,行之即得。济无功,临时为之,必无应验之能。
诀在两足下海神目。或渡河,河神目,渡江,即江神目。各各有目。常取六戊土乾者,当目上,以黄线缚之,渡一切江河,皆如履地,不沉不溺,此法甚验妙。后圣君告天师张道陵曰:此法履水,往来如地。卿须传授志人,非人勿传,传亦天伐。
伐杀,每有人物,人即流溺。忽有人得,履之如地。下人便因此水中往来之处。行非盗之事,人捉之,履而避人,天即伐杀。
老君曰:六戊土为人形,长二寸半,木皮和泥。
木皮者,纸也。纸作筋。此字音筋之义也。令人多用故纸筋之泥,筋具前注。
亦具戊日,造黄色线,缚於足下,并捻六壬、六癸等诀,履水如地。常往来之处,有水涉行过之津渡,无妨。
不可行,当今世人,多以恶妬嫉能,是以须勿为之,其隹。是志人道者之性,若妄为,必受此疾害而死为极。昔葛玄常为之,为世人所疑,呼为圣人,虽不被国之获罪,仍被地府所奏上天,太上玉皇嗔谪,退仙二阶,致只得不死之道。犹之制旨,令陆行五岳,不得妄轻虎豹,何况更不见乘云驾龙鹤凤升天,学士须早知之为上也。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六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七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志人学道缩地往来之法
入洞天法附。
太上老君曰:夫学道精心切志,求有应验神通,年岁积多,皆以有应。有应之后,即是神通。神通之后,勿用勿言,以求至道之事。能以慈心救济人物用之,不为闲将戏弄逞世,说我神通,如此之人,非志人也。
法曰:先带地轴神箓於左,
地轴箓,是黄庭将军符,有三卷二十四将,将甚能缩地脉,缩千里为五里,或为百步之间,万里为十里,或为五步之间。昔壶公先生能为之,费长房遇之,因宿壶中一夜,长来以经三年。遂受此箓,能缩地脉,日行万里之外,不可能及其人也。只知有缩地脉,不知地脉亦属北斗所管。欲缩欲开,皆自由也。长房曰:吾能开寸步地为千里江山,千里江山摄为寸步地,神通自在之故也。
如系之於左,讫即蹑地纪,顺反覆倒再履,如此五遍,谓之金木水火土五行具也。又散为禹步,三步九迹三遍,即变十二步二遍,又为十五步二遍,配衣,转天关,指地,捻诀。
诀在右手大指根也,入掌中是,都监诀下是。
及捻士神及地神刀支,及地心刀支。
后圣君告天师曰:常以庚寅、辛卯、戊辰、己巳之日,地辰刀支及地心刀支。
地心,在左手大指对根节左边,常朱墨涂之,欲使地神,右手捻左手夬。学未成前,常记之,朱墨封之。三年,忽一旦使,立到千里之外,别州县者,皆地神所移,令到彼州县者也,往往有此事。
老君曰:夫行禁炁,移转星宿。断江缩地,皆是有信之人可以传授,非其人不得妄传。传得便妄用,用法又未全得神通。且为心之不平不直,性粗恶,急匆匆,心毒拓而妄用者,切只令知有更道,传授此人,大须禁之。盖此是道家上法,缩地往来,如回指掌。
入洞天法
后圣君告大王君曰:夫地下主者,有洞天之仙真,但能长生久视之道,名曰不死之乡。官有三等之号,一号洞天仙主,二号司命,三号司录是也。子欲入於洞,可三月、九月中六庚日,禹步地纪,
先蹑地纪,后为禹步三步九迹,又踏十二步,又十五步。讫报配衣,转天关,九度指洞门。往往如此,不逾三日,或五日,洞门忽然自开,见有女人,勿随入也。待玉女前入,计百十余步间,方可入。若男子出,便随入无妨。
配衣,天关,转指开洞门,人出直,随人直入。女子令前入,计百十步,即从后入,此是女仙窟宅。老君曰:入洞须存日月照耀前行,存野猪吴、鸳鸟、师子、白鹤、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左手捻洞门诀,右手朱墨,涂洞天诀。
在左手地心小刀支,是洞天诀,右手掌中心近臂直文,谓之地。毕次名洞天诀,欲入洞前三两月间,常朱墨涂之。后到洞门进,更右手捻之,自开,神出迎入洞天也。
入到洞门,门为之自开,神迎子入。
功成名遂欲乘龙驾鹤乘风上天入地入水入石法
老君曰:仙人作法,能召龙御乘,控鹤安驾。上天入地等。常以壬辰日,步蹑地纪三遍。散为禹步。癸亥日,飞天纲三遍,诵乘龙咒。咒在飞步纲中。三遍,讫散为禹步三遍,配衣,转天关。指束方青龙祖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