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28 页/共 35 页

有金符一万三千,   本合四千、为后圣君不受,故尊元始天尊之位。   玉符同。天帝君金符三千,玉符同。天师君金符三千,玉符同。以次小真上仙,只合居三百、二百、一百之者。司命司录君三十六符。考召正法师,   九州考召法师,是正师之位。   居三十六符。分巡各随位圣给符数,不得轻泄。   后圣君告大王君曰:正考召法师,加一十三符。   并前二十六符,都计四十九符也。, 其符有名,在拔宅下卷中。   分巡如给九符,加以金铜造之,带以冶人重疾,病出。兵用之法中,皆以重封锦袋盛之与人。勿令人见视,视即无神验之力。   缘其符性直,并又粗凶,不欲人见其形。见之所作神通,腾空勇猛,却损其病人,准前病发,不可能忍。慎之慎之。   上清三景弟子,可给七符五法。灵宝可给六符,正一盟威可给五符。若法极三元六式,为世足法,可准太上老君律,计给三十六符。后圣君法给四十九符。授此各依仙官大小高下等级,不得妄受行,天地不许。   昔仙葛玄本师,受金符一十丰道,以木书作文,用为法术,幻惑世人,及取金铜符,用印纸上作术,用杀害鬼神,及幻惑人物变化之事,甚多也。地府奏天曹,天曹启太上后圣,大恶之,退仙二阶,但与不死之道。为使道不真,无功於人,实虚害鬼。后学者慎勿为此也。   出引用符治病护身镇厌除害却祸消怪等事   诸法用事,皆须为之。   老君曰:夫有行道法之人,世号曰道士尊师,须得消其尊师二字。学与官人百姓书符,不给符引,妄书妄给,都不言其指归社庙神官,亦不知人受佩符信。如此符檄,为精祆反欺,为社庙总不闻知。若为令朱墨及故纸耳,岂能治得其疾病。如此之人,妄称道士,亦甚可嗟可叹,痛哉耳。   前三五句,是老君言,后是罗天师所说。   符引,言符若干道,往某乙家治病,限若干差。讫,报右仰社稷直符,随人送往。讫,报年月日时,引考召某官法师某乙。罗天师曰:吾受老君口诀,若与人符,须有过止,印署如法。   过止,今之引是。   给讫,即捻禁鬼诀,蹑地纪二遍,咒三遍。咒曰:   太上老君,先天地生。被照九炁,罢废群精。社公等祟,生无其形。世人死者,假易姓名。不上鬼录,合被诛刑。闻我符牒到,即变真形。但以汝是山鬼,不得枉害疾病,中伤道民某甲、三魂七魄,催遣急还,佩其真形,形如太上。急急如律令。诵此咒讫,其符甚验。疾病若是有鬼为祟,应口差愈。即为通灵道士,方可求仙。   罗天师言。   见世有道士,自身不能救治其疾病,而犹服其药,何况更欲救治他人。如此之流,犹尚望觅其仙道,笑痛之甚,笑痛之甚。   治救病疾禁止鬼神追捉妖祟出牒等法   《太上老君金口科玉条正律》曰:律,正邪制鬼,伏神佑人。   金科有三百六十科,正条有玉律三十卷,一万五千条。制止神人龙鬼,精魅妖邪之气,不正之鬼。各条律科罚罪诛斩行禁不轻。   本玉条有一万五千,分为六十卷。今於六十卷中,略出要行用者,三十六要咒法,於第九条中书出,行用救人制鬼伏神出牒符。   条中出牒帖,於三官中天神地只等制止,收捉勘问,决断罪善恶轻重之事以着功,安佑生人,制止鬼神,不为祟害。   第一,术法为国除凶恶,   凶人恶鬼也。   以发正牒某地界神,头首第一行石:考召法师,牒某岳某神官,   云云,须得兵神姓名号。   牒得某郡国地主某人状,有某贼姓名等,作某事於某,云云。   一依阳官公事文牒相似,唯后件即言:依法事须牒某社庙,不言依检事须云云,且太上老君行法,唯言法字也。   第二者,收鬼神为祟病人法,此小鬼神,即帖社庙及此人宅神,禁之永断。即云考召法师,帖某县杜稷,   今李天师先言添城隍神官。   右得百姓   若官人等,即云某官某乙。   状云:男女妻   但病人姓名号某乙。   去某年月日得某病,稍似有邪气在身,缠结不差,某乙以百方治救差损,今无处依投,以虔诚切心,归依大道,救治禁止鬼贼之病差损,伏乞处分者。考召法师   今封奏上玉皇上帝,请改考召法师号,为考召正使,天下鬼神具以知伏。   判云云。判语尽,即云:依法事须差直日符官,把帖追捉为祟鬼贼,科决云云。   罪重即言诛斩,罪轻即言央杖,收禁令病限若干日差。讫报上者后云。   某年某月日时典赵芮帖。   赵芮,是汉安帝时张天师弟子赵升之子,学道成,能禁术万端,不以道用杀人,常以将法,於人中戏弄之用。闲追鬼神诛斩,虽溥救人疾病,不以为功。常行诛害鬼神,闲禁蛇竭虫蛟虎豹,死者成群。能禁河断流,桔树生花叶,履水如地,结芦叶为船,过江以载数十人而已。其人在水中看船似船,及人上涯侧,是芦草之叶。至宣帝、成帝三朝重之,封为硕侯,以咸阳公主嫁之,转加雄、用。如此七十余年,天下鬼神被役使不停,鬼神怨怒闻天,太上后圣君大嗔,追责退仙二阶,赐与不死之命,罚一千五百年为考召法师下书史。风奏请为典者名目,因此风再奏,赐身归中岳修行,名为考召使,使行法救人疾病急难灾厄,以补其杀物命之过,后必得大仙。今且被责年数未满,代代传,后学得道力,勿妄行用,慎之慎之。风以常欺,以上仙葛玄之流,皆不免有此之过、失也。   第三,天下久而不雨,百姓种植田农枯损,实有燃旱死者。潜行法,劫龙牒社庙,遣行雨救之,甚有功德。老君曰:天下久不雨,实有损伤者,可以夜静,室中蹑地纪三遍,顺、倒、反。飞天纲三遍,顺、倒、反。即散为三步九迹禹步。讫,咒曰:太上李老君,在九重天上,万重彩云之中,骑麒麟。有勑令下界大真王乔出帖,帖龙王差直月直具直时三龙吏等,行雨。咒讫,即配衣归,右手为天关,指有龙溪潭中。指讫,使人将帖牒   有近潭大庙,即牒。无大庙,即作帖发遣龙行雨。   潭中龙,应时下雨,速於水火之相灭。   有认在掌诀中,细看检取,本师口受。   第四,天久雨不晴,淹浸种植,此名天病,神龙淫乱之故,作法取晴。老君曰:夜静,窒中无人见视之处,蹑地纪三遍,即飞夭纲三遍,讫,下纲,散为禹步三步九迹,配衣,左手为天关,指万里云气九度久讫,咒曰:   太上李老君,金口所勑。今日某时遣晴,即消冶天病。天地清白,日月照行。讫,下将,令书吏书帖,直日符官把帖,帖-城隍社庙神,共把帖勑龙王将吏风伯雨师,令速收云卷雨,今日某时仰晴,亦速於水火。   第五,忽有大狂风,吹折树木,倒落屋舍,算非天神   天神行虽作风雨,而无损伤也。   过者,可作法收之便止。老君曰:告禁天大将军赵伯禽曰:   赵伯禽,是楚人,能禁天上龙麟羊豹虎等。   太微帝作步虚章云:天兽三百名,师子巨万寻。诸兽禽凤凰,鹏翔金翅等。皆一一禁捉,下地上科决,放令再上。并及风云雨雪霜露等,令不生,令便降生,总得随心应念,立止大验也。夫天上有灵禽兽者,正助天正气,道之念也。此兽亦能佐道正气,而常卫护有道之人。不可妄行禁制。禁制即不能雄猛,腾空云路力便日衰,   夫兽物之能雄猛勇力,被禁之后,不能勇力雄猛,腾空云路便日渐衰因而死。   渐至困死。妖兽妖禽,不可不禁。不禁下界作妖变,怪祟人物,人物不安,故合可禁止之。而若不为妖祟,不可妄有禁制,禁制是反天也。慎之。后圣君曰:龙有妖龙,虎有妖虎,天兽皆有妖怪之者,可须禁之,勿令为妖,祟害人物。禁之法,先须从地纪蹑三遍,即飞天纲三遍,各从咒遍。   地纪十八咒,天纲十二咒。咒讫,为禹步,配衣,转天关,而指之九下,即发牒随兽,使相类之者捉之,立到道场,而随罪责之。   咒讫,散为禹步,配衣,转天关,而指之九度,差合类使者,把牒而追捉之到,问罪科决,却放,勿得妄杀。止狂风法,老君曰:先蹑地纪三遍,后飞天纲三遍,诵咒。   阴咒,不得高,令人耳闻,闻则天龙神不伏也。   太上告命,北斗七星。天地之中,大道正平。神正无凶,龙正无精,鬼妖不得动,不正不敢行。何忽狂风,吹动天庭,树木摧折,屋舍倒倾。太上捉汝,符牒俱并。缚汝凶神妖龙等,辄不得风生。急急如律令。诵咒讫,即散为禹步,前三步九迹,次即变为十二迹,次即变十五迹。即配衣,转天关九度,转指之,阴出牒差日神与式神兵马,领社稷神所由兵,捉行风神龙鬼,科央,应时便止绝,速於水火。捻诀,诀在左手第二指上第三第二等节,捻之即止。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三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四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伏虎使龙禁蛇法   此樊刘二真所重,人间有毒虎豹,天上有毒龙等,用此禁之。   老君曰:使龙者,夜於净室   无女人之处,即得。若有女人近左右,呼之不来也。   之中,勿入女子室,女莫入男房之中,三日,即可蹑地纪,飞天纲,   各三遍也。   散禹步九迹,捻目,   龙虎目也。   左手把符招九下,立到。   一云:更配衣,转天关,只得来也。   龙虎总得,各自有符在前者。   昔后汉灭魏初,有樊刘善召使之。   按《樊夫人正传》云:樊夫人者,本汉高祖时有功臣樊哙十二代女孙也。外氏王郇,王乔十七代孙,继代有炁禁之术。夫人自小失母,以外祖郇收养,少小好读书,外祖教之。年一十三,即休学,常自读《六甲》及《礼》《易》。忽於王氏家上十三代祖,秘法文书函中,见是老君《六甲符书》七卷,《七星步纲仪》十卷,及此《引书》二十余卷,所以日日盗开,看读於宅外林木之间。去宅百步,或五十步,往往如此。三年,忽见林木之际,有一女人甚年少。问曰:汝好道耶。对曰:某年虽小。甚好道。伏看此书,教人长生不死之术,后当得仙。此世界罕闻有此之语,世人不知此道书,世必绝无。所以小年甚好爱其说,读三五遍,方始定记得文字。女仙曰:我是仙人阿王小,教汝读书。汝但今后闲时,即港来此。我与汝上过,并教汝行用之诀。如此一依仙人所教,日日中时,辄独潜往。如此二年,外祖母异之,潜逐往见於林下读书,有女人共在。甚喜之,不告於大小。听之三年,学读道成。使鬼神如奴仆,如手顺心,通灵,追摄虎豹,百无不得。魏文帝时,天大旱七十余日,赤日无云,帝百方求雨无应。郡县举王郁外女孙,学道术成,追摄虎豹,骊使鬼神,必能求请。帝命内妃赵丹斋书锦帛,令以求请乞雨。夫人时在室,多羞不欲为之。妃因言喻,某是王家生,由是外表春情,何以讳借。当今天旱如此,救人皆得功德,天下人物得安,何以秘惜。夫人即作书与龙王,令人送之深潭水中,应时下雨。后年一十五,方事刘家,随夫为官,天下经过。后夫刘纲知,以礼求请,将此书十卷教之,授以三元六甲七星之图。后五十余年,夫妻俱得仙,会稽东山白日,妻坐云驾龙之车上而去,夫上皂荚树上,随妻俱去。玄即拜为仙官,中位下真也。   考召法师及志道之人等家每年正月-日早朝人未起前自发牒符保护身家令平安无疾疫法   太上老君金口勑《女青韶书保护身家正律》曰:天是吾志心,弟子及与吾行考召科援平直,救济人物疾病灾厄   灾厄者,有十种之灾。一天行瘟夹,与教得有功,天不责。二时行但禁决无妨。三官中非横事。四火,五水,六兵图。七被鬼注祟,八穷困,九聋盲,十内鬼等也。   之者。可是吾考召弟子,即每年正月一日早朝,书六甲中六十日,送恶鬼名,并女青律,总在鬼律中,於牒头三通,牒帖社庙阴司宅上三通。一周年,身家永无灾瘴疾厄,口舌之类自消。更须蹑地记,飞天纲,各三遍,散为禹步九迹。咒曰:   摄毒摄毒,摄毒摄毒,摄病摄病,摄邪摄邪,摄鬼摄鬼,摄蛇摄蛇,摄口摄口,摄摄舌舌,摄摄蛇蛇,摄摄鼠鼠,摄摄耗耗,摄摄散散,摄摄水水,摄摄金金,摄摄火火,摄摄土土,摄摄木木,摄摄奸奸,侯侯人。已上一百二十摄,摄急急急,摄消散。急急如律令。   此咒声高读之时,把文符牒於左手,右手捻都监诀,一一摄摄,须手招一下,甚吉。上真高仙,皆每年为之不绝。   老君曰:学道有门,求真有路。得门曰通。   通神也。夫人学道得门,皆威。力能使鬼神天地应通,谓之威。感动天地,未见人物,号曰神通。   得路曰仙。   仙,真人位。修真人行得此书三十余卷,洞晓金箓,后圣号《金锁流珠经》,通三元,出上清,包正一,谓之道路以通,必能乘龙驾空,名修道之路以通。后能乘龙蹑空,逍遥紫府,位近仙公。   但行之九年,永一家人口无病。行之二十年,举家得道力。此法颇入拔宅法。   按:此法欲作,法皆在旧年十二月二十六七日,书此牒帖符诏书鬼律,法师押署,讫即取正月一日早朝五更三点之中,勑读咒,今人不用读牒上言语,唯闻咒。   为-切官人保护身家口发牒住处杜庙及宅保一二年合平安法   亦有旧章法,在新章仪中也。   老君告徐法师曰:   徐来勒,是保护度灾厄法师,今是张替,号云三天正一法师。今又是小张,继大张为天师。   夫教弟子,欲为国师,为国家保护内宫,及安远镇州府百姓者。先奏天书六通,   后圣改号章文,为章书也。   上帝然,给符牒五岳四渎,都邑社庙,有大檄符书三十六卷。二十四卷镇内宫殿,五卷五行山,   后圣号为五岳山,即五是五行,木火土水金之数是也。   余七卷,六卷投名山洞穴,一卷投水府。已上皆是仪,读诵之低小声,不得音乐之响奏闻。此皆入阳法,人间之科诫。贤识   贤识呼、斋为社,撰习为功,音响之文,非仙真上圣所造,声呗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