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23 页/共 35 页
姓名,与某相加谋,欲以相敌,敌却相
谋杀。臣今行阴纲,与隔解之。咒曰:
令被此不嗔,各欢相代,阻膈山海俱难。吾转天关,各指指后。欲前举心者,心身自寒,各须伏心获安。犯吾此令者,魂魄守天盘。
盘训伐罪也。
右斗上十二步,盘上三十四步。
旧说云:顺、倒一反於纲上,便为之。今之是顺、倒、反三遍。今按后圣君授方诸小童君及王君口诀云:顺、倒两遍,毕,向阳星纲头起,右散行三遍。讫,上纲左足蹑阳明星。次右足蹑阴精。又先前右足蹑玄冥,左足蹑丹元。次右足蹑北极,左足蹑天关,右足次前,与左足并,乃通气祝曰:
金木相克,木日相伐。水火相灭,铜口铁舌。前举者折,二心各退。两舌无说,二心俱伏。不相诛灭,吾出阴兵,制汝二人,心怨休歇。急急如律令。祝讫,各捻左右刀支少间。
注:刀支,上卷具注讫。此更云:在左手第五指第三节右边是诀。
此法为人修行,令怨对不相加伐,并被人谋害,自身为之。或彼人有心,此人不对,常恐来责伐我身,求请阻隔,令永不来者。以与三夜为之,不令人见之。见之即不神验也。
注:夫人行阴功阴德,其阴功阴德未成,便被阳人知见,见便即一口发言,千口动舌,却为阴过。更敢望修行其阴功助人,而复被阴官所责也。
若自行阴功,助国护身救人者,前从地纪三遍。讫
顺倒反三遍是也。
即飞天纲三遍,讫即散变三步九迹禹步,击止之。如恐不止,即十二步禹步一遍,又步十五步。存上中下三将军,领兵各三千万众,及六甲诸神,一一存如含弘图,及《流珠》中元下元等三将军图。击之三度,万事自消,亦不苦损彼人。若六度为之,彼人病,不可妄行,损己阴功。九度为之,彼立殒。
注:不可妄行之,损己阴功,以成阴过也。
禹步三等,并以图在上引中。讫今此禹步,以存作山隔断相敌之人,阵法诀步图。
右转一转,存为九重山,隔此人魂神,畏而不来也。
此名地轴禹步,存二十四地轴神,开一寸之地,而为万里江山,或万里江山,摄为一寸步之地。此禹步微妙,能伏摄於人身,腾空而不知远近也。诀在左手第一指根三横文中,是地心诀也。
注:亦得师示文理之极,露处得真诀。
步纲三遍,讫即以右手捻左手中诀,讫又踏地,举足下地心诀,及地里诀。即咒曰:
天清地平,日月顺行,人物俱泰,国得君贞。今有某人逆天喧呼,臣履禹纲,隔断常为。千山万坑不得过,过者全军身不生。以取本色石,掷之便止。
本色石,在六甲箓中看取,即得也。
此步纲非但作阴功救人,而常行之,三年立可缩地脉,往往甚速於飞空。
注:昔壶公先生姓施,名存。孔夫子弟子也。以师孔之业,求仕数不达。乃仰天而叹曰:我心犹欲,求至道至尊,玉皇上帝殿下之臣,万重云台玉京左殿卿相。何况於世人皇帝下,求一小臣,如许难得,即弃儒书,学道尊师。初遇西州赵公,遂法师学读经籍,声启朝修礼念之道,精志不休,三十七年,渐觉沈昏,困老无力。又仰天而叹曰:何幸天生我愚身,学儒儒道成而不荣,学道心志 苦而不明,岂非我身无宿因福,运命不行,奈何任老而死。须突之间,闷绝而死。死中忽见一女人,甚美貌绝世。告存曰:汝学道不逢明师,不知修行求智慧之心,坚金刚之身,劳遵花五色之藏,唯学歌音之声,诵读闲语,作小儿之学,学咔音句之能,去道渐遥。若为得道,汝可改行别学,须往少室山中,寻九灵先生,九灵先生是老君分身也。一云是老君弟子王夫人。人生善修行阴功阴德,今道已成,须以早去,勿在迟迟。於是施存得觉,便往少室山中,寻求三月日不遇。但以清净,齐心不移。忽於路傍逢一老人,年可七八十许,皓首,行步如虎,力状可负别人。施存视之良久,知是神人,即走趋下情而拜。路人惊怪,问曰:拜此老人何也。众中有一人曰:真人相见,趋谒之礼也。於是九灵先生责曰:汝来何迟,吾欲将汝入王屋山,谒六甲夫人,久待汝来,天曹有符,下令授汝,修行六甲阴功,服符治身,身今已老,何不早修。於是施存伏地,叩头再拜,唯称死而再生,得遇见先生。伏愿先生教以不死之法,得延贱下之躯不死。伏为奴仆之使,使不论年月,唯愿妆录,以乞余生。九灵先生便将入王屋山,三年,教行蹑步天纲地纪之法,吞饵六甲灵飞之文,及授地轴之符箓二十四阶,常转地轴天关,阴而修满十四年,道成。已将一壶,可容二升之器,以包罗大罗天之下、太极之中世界,以入壶中。或壶为六甲营,出炁禁之术为箓,授度世人,以行阴功阴德。岂非心之至,而感神人为师,教授成道。后更游世七百年,至晋时为费长房所遇,教长房缩地脉之法,三日宿壶中受法。归早三周年,一旦太平金阙后圣玉皇上道君,使仙人玉女下迎,上升为左仙上卿之位,如世太常卿相似。果其太上大道,不违施存之愿见赐仙卿。
第三条阴功,学道法成,阴功可济。若道功着,常观世间,有凶神毒龙妖鬼,妄行狂风暴雨,伤损人物,不论水陆,步蹑天纲地纪各三遍,
具前说步天地纲图
散为禹步九迹,十二迹,或十五迹,常转配天关,举手指之三六九,
注:或三度,毒祆自止,可不损其命。六度指病,九指频死,不可妄行禁杀,非道也。须以察知实,以害人妄作祆怪三度两度,人物众皆是安,乃可动法步纲。
度其妖自止。止而即放,不可便杀。杀之即捻其龙神鬼之妖精兽等刀支,其妖兽等即三日内自死。
后圣君告《金锁流珠》掌诀,众物龙兽等用诀刀支,皆在此中。用此看验得。君曰:不可妄行,行者皆伤他命,有罪於众人物。人物不安,伤人物命,或作水旱,败伤众命,以法收斩。
注:天关所止,指是九指,是斩也。
以一命而救得十命,谓之倍功。救数满三千,白日升天。
注:风按《晋书》、《神灵异记》曰:许逊身为旌阳县宰,而学神仙禹步之道。忽蜀山大蛇三条,汉江毒蛟六条,共蛇为祟吃人,前后横江截岭,捉人为食。上天知闻,逊法成禹步,蹑迹配,转天关,收而杀之。不过九物之命,而救者十万余人。此蛇作梦於晋武帝:臣今食江淮人十五万人也。晋帝大惊。不逾二年,逊独获斩遥,敕封逊正朝宰相,固让不受。地府书奏天曹,天曹奏上帝,太平金阙后圣玉皇上道君,遣使下迎,赐逊白日升天,家口拔宅而去世也。
此之故杀而无罪,却获阴功。又或有精妖祟人,累代皆结缚不断,或是阴精邪祟,疾病人口,宅舍不安,人多疾患,代代不休者,此准太上老君符命,与符治病,病者得差。转配天关,遥指之九度,并救六甲中某日直官名,从官人数直符吏等名,急急催促。如此治病符能变为神为吏,斩彼妖祟,而其病立差。如此之功,上天为上上,玉帝遥喜。秘之,勿妄用。右六甲阴功三条。
余七条在第十四卷。
金锁流珠引卷之十七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十八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六甲阴功下
第四条阴功,老君曰:夫学道之士,於世修行之功,道法精能,符力成就。忽有百姓及官人,被时行瘟毒,瘴气疾病,染者死伤,可以捻瘟鬼目,禹步九迹三步,配天关,指某方
某方是病人居处。
三度,然后与符帖,一一救之,立差。其家有十人,三人四人五人见染,顿重欲死者,与符吞之,立差。未病者带一符,令共一林坐卧,炁不相染易永,令病者得差不死,未病者不相染易。一家有十人得十功,一家二十人得二十功,此符法阴功之大也。秘之,勿妄传非人。言功十条,此条要验,并后圣君授章,於六甲及六甲夫人。
章在《流珠上篇》。
后圣君告天师道陵:六甲之中,十条言功,治除瘟鬼救人条,其功甚大。卿可自身及弟子,观世人中有被者,急与治之。世人甚畏此疾,唧能救之,万民喜欢,皆言功力微妙,可以闻於上天。一生身障之罪,应言消灭。可宝而秘,勿传非人。
昔张天师未行此术之前,中国人民往彼故师求治,往彼者皆灭门,非咒术小小力之所能及也。
注:昔西国胡人师第三人,入中国咒此鬼,此鬼不伏,行炁冲杀其师。第三人具《流珠中篇》具述,不复重耳。
其瘟鬼诀目,在左手第四指第三节。
瘟鬼诀目节上右边,欲近指甲,是瘟鬼刀之。
注:捻鬼目,鬼自伏走去。捻鬼刀支,鬼三日而死。大验。昔左慈字元放,江东人。善禁鬼。魏文帝闻之,诏禁瘟鬼。鬼知来哭而相谓曰:江东左君,以铜爪捻我目,我当去耳,不去欲以刀刺,我当即死。大哭而俱去。三日之内,宫中病者差,不病者永健,不相染易也。
太上老君授八蛮箓中,有治鬼符吏, 存之如图符,瘟鬼自走。不走即死。大验。能助阴功。第五条阴功,老君曰:夫志心之人学道,本以慈心,济拯人物为本,制邪结正为心。若有邪,正炁不行不降。如能行符药,治邪妖之精,不干正。且之心邪者,亦与一符两符,与吞正之。如有久染邪疾,缠绵昏沈之者,十年五年,此是老精鬼魅,狐狸鼠獭之精,以符帖追斩之,无妨。救一人是一功,诛精是二功。诛之法以蹑地纪,飞天纲,各一遍。散九迹禹步一遍,配衣七星,转天关,而指某乡里某人家。三六九指,即存中下元六将军,在彼人宅上,放水放火,领兵三千万众,出如图到彼。如中元三将军在流珠经图中,存到门捉鬼收诛之,大叫绕宅。往往如此,三度思存,其精自死,疾病便差。此阴功亦可为大,世人敬爱。
第六条阴功,修行之人功力已备,坐救千里,可能以符,救人征伐,带之於人身上,辟去刀剑,不伤害己者。可取六甲日,呼六甲之神,步禹步三步九迹,奉以配衣,手指之三下,即给行军火符与带黠永不被贼伤害此身也。如若是大将军求,欲为国杀灭彼贼众,即与之万胜神符与带之,能使刀剑不能伤害。欲令带符军强为国者,可以步地纪九遍;天纲三遍,散禹步九迹三遍,十二迹三遍,十五迹三遍,讫配衣,转天关,指之法,望彼贼之方,指之九过,捻彼方人刀支,
注:看贼在东方,木人刀支。西方,金人刀支。南方,火人刀支。北方,水人刀支。四季,土人刀支。一云:亦随方配金水木火土用之,亦得。此两法同前。
并随方用水洒之,彼众自败。此法要秘,不可妄行。前圣君出此法者,所以救有道。之子难,并助有道之国难。不可轻用,非子之命,立在须臾。前圣君又告:雄黄赤色者,书大劫二符,
符在立法中,故不具。
又书入军符及六甲阴符六通,带之入兵,万不伤一。
符在《流珠中外篇》兵法中。
第七条阴功,天久雨不晴,百姓频被灾潦伤损,州县乡里人物漂损者,可以夜於隐密之室,蹑地纪三遍,飞天纲三遍,讫散为禹步九迹,至十二迹,十五迹,配衣,转天关,三指黑云暗处,三度讫,便出符牒彼社庙,限某日某时晴,即晴,捻龙目。
注:目在左手第一指第二节上左边近爪甲边,急捻之也。
第八条阴功,天久不雨,亢龙所为,百姓种植焦枯,田苗焦死,若此的非天命令旱者。
注:天令旱,不可妄为,损龙之命。上天赐龙罪,应时天诛也。
前帖土地龙神所为不肯行雨者,即夜於中庭无人之处,步地纪天纲各三遍,散为禹步,三步九迹三遍,配衣,转天关,三指深水之溪潭。
注:潭中计合有龙有神灵水府之郎,即得当时应验雨下,速於水火之急也。
平旦书直日符,及九龙水符,连牒牒土地社庙,
注:古无城隍今事,须先言城隍神官,及地界社庙水府灵官,与直日神官集众,令便画时下雨。急急如律令。
所由神官,速画时下雨,约限若干日内,通润百川,应口手之验。
老君曰:吾授此法,於世流行,以与修行志道之人,出世救人,以着大功。救得一天下人物,皆得安心喜乐者也。不可思议,承此功德,进益仙阶。此第八条中一切圣真,皆久以留心志学,学得此法,积功易满,是径门得道也。后圣君授告龙符三道,二道是六甲箓,中直日神之符,
注:在《六甲箓》中,用检取。
一符正告龙符、以依法行之,速於水火。
告龙符
右使龙诀,在左手第二指第一节是也。
太上老君曰:夫人学道之验者,未能知此使神役龙伏鬼之法,去道渐远,不可妄行。其道佐佑人身。吾见今时学道之人,唯以声像为道,
注:风见上古无为之教,今正入有为。今人闻声,耳目俱虔诚,见像,心神俱起,信诚归心。虽一时起善,不合道源,与道俱乖,徒修造弥天积山之功,身老自败而散。故上智之人,不以声像为教。故是小人嘻咔之功,徒行於世也。
以识性为德,
注:老君此言,训学者。言当今之人,以强作知识之性真,名有为德之心,不是无为之德性也。
终老一生,虚以困苦求修。如此之人,世间论万,无一成。吾常叹此,故留阴功之条有十,此条为上。昔舜帝时天旱一百日,帝命群臣乞雨。五十日日中,曝人以渴乏,死者甚多,广遍九州,山热草死,石同火炭,不可立人。忽有二仙人因行之,次叹曰:此等何人,为此苦热中作乐,何也。对曰:请乞雨降。仙人曰:雨是龙行,岂关人请。官人对曰:请龙下降,乞行雨也。仙人曰:子见龙识否。曰:识。子既道识龙,龙在何处,不请行雨。於是官吏一时下拜,请示龙。仙人忽尔,以手指一人脚,龙行虎步,
注:手指是转天关也。脚为龙虎行步,即今之禹步。
行三遍讫,叱叱何不行雨。是时龙走起拜,拜讫曰:天不许行雨一百八十日,某早两度潜行救人,皆被地府欲奏。此度不敢行,行即被奏,奏闻上帝,必天符下诛龙身。仙人即觅纸笔,书天符帖,帖社庙神官与龙同行雨。当时社庙神龙,领得符帖,应时行雨,雨限一日内限足。
注:按限一日内足,此法太辛苦,龙神急切行雨,须以狂风白雨,吹拔树木。此仙本意潜行雨,须令急速,恐天禁雨潜行,取遍罪任责龙。如上帝不责龙,即得命。如责龙,恐损也。此时不责,为是仙人慈悲,救一切世界人之,故不责龙罪。却得赏社庙及龙神八部,江海水府灵官众,得迁阶。讫来一一谢此仙人。
今若得此道,但限三日五日内雨足,却为大功。神龙人俱喜,依限雨足,须迁赏。其功效决在法师,以量功举,可赏酒乐。后有三会日,别表醮言功。
注:有一法不醮,但上言功章状,此不可也。其三会日,是大醮日,合设将军史兵之日,如世天子命诸侯臣,案领三军相似。每年事须春冬二时设,不可不为,不为违国之命令。此三元箓,总取三元日醮,并与一状,与言功即得。不必要须奏章事事,恐烦上帝道君。
第九条阴功,太上老君告方诸男真王方平、韩非正,女真李夫人、王夫人、紫微夫人等,七十二大真人日:夫世有志人,修行阴功,其大者莫过救人济贫,喜神理墓修坟。
注:理墓者,昔黄帝因巡於太山,路有埋尸,被水冲地以崩裂,中有数千露曝尸骨。帝见命以众民,一一与收板隔地,以高山取不植之地,深孔而埋之,筑土高三尺,名之曰坟也。因此之后,世人以学黄帝。此埋葬法,四片大板,隔四边土,一片大板,当上盖之,此是造冢之法也。乃至今人以棺器为板椁,转加新奇,号曰墓。后梦中有一千余人来见,谢言曰:陛下治人有道,治鬼有德,今臣某等约有一千七百余人,伏蒙陛下赐天恩,为屋盖着,得免某等曝露尸骨,某等昨日已上天曹通辞,言蒙陛下赐恩,移埋尸骨之功,天曹与为倍功之数。从此之后,四十五年,白日上升云天,当为上等真仙也。后果如所言。
获感通神。
注:《黄帝本章》出从立冢深埋死人之法,教世。世人学之,后以功弥满世界,神鬼喜欢。人死之后,或有精魂强智者,得为天神、地神、社神、稷神,不强者为鬼。鬼中亦有上中下三等之号。上等鬼以福佑人善行,报人之德。中等鬼不以福佑人,亦不以祸加人。如此二等,早得托生,於人天之报,名善鬼。太上喜念之,不令受道法箓之人所损,恐其鬼失生天之路。下等鬼常以行祸害祟人,行疾病於人世,太上后圣二君大嗔责之,常令受道之人,以法诀收而诛之。一被道科之后,鬼魂入北帝幽岳,系连年不决断,纵得诀断,不得人身托生。唯淮天科,以托生为毒虫蛇蝎之类,百死十生,不复人身。人龙庆贺,百川灵兽献上瑞图,四海龙鳞进於珠玉,岂非帝行阴功之德感通也。
又老君告苦行真人郭晋卿等曰: 卿行苦行救人,莫过种福,果熟於后人,赐宝赐薪,给於见乏,如此之功,可大可验,得道也。又以烧炼铜铁,而作假色金银,须薄取半直,
注:半直,真金十贯一两,假色者本是铜铁,而一两可於半中取半,则二千五百价一两。而上亦屈於本人,不可妄为。而此法是前圣后圣,教有道之士为之者,供自身衣粮,及家口等。并以布帛作衣服,於路诈作遗失之衣服,将布施贫病之人,以求阴德之福。昔有数真人为此之行。
给身家之用,兼救贫病,此亦为大功。不可妄惑於世,称为真金,重计珍宝高深价融惑世人之忠平者。如此之罪甚深,不可更觅阴功之报,慎之。
注:昔阴长生假金钱,让作遗失,以救贫乏,往往如此,以获阴功也。今人妄以将此道,诳惑平人云:烧得此金为药,天下奇绝,堪为仙药。岂有仙人行此於世。且仙人皆受轻身之法,可以意量肯,食金石之药,轻身飞腾,甚失见也。
第十条阴功,杂言真人行阴功,及师弟行阴功之德。
金锁流珠引卷之十八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六甲阴功下之下
老君告东来子曰:
注:东来子,是禹之子。学道不行阴功,唯行阳功,功心巧好,造楼於空野之地,上像道家形影,欲将此为一生之德,欲乘此功德,图身得道。称我造十万余功,合得大仙。一旦,忽二冥使追赴太山门下,被问何因造台,妄杀生命,祭於川野之鬼,牛猪羊驴数十头疋而言汝也。汝答承伏杀他,我即出汝之罪。若不伏,即当禁身责问。为汝父理水有功,今为太极真人,不可咒受杀生之罪。我当为汝,减父之福,以当救汝得放,当归世俗,作阴功过度他生命,即得成人,百劫千生,不复来觅命也。来子应曰:承伏。毕,推官果与谘太山君,君放即还死,经七日而活。活后常以直心,不害物命,常以己财帛,赎合死者生命,放之无限,往往如此。或以人禁系鸟兽,常行欢心令放。或以施食及衣,於禁狱之囚。如此三十年间,先杀者牛羊猪驴马畜等,总托生为人,永无怨对。如此之小功着,上感太上老君,示见正说阴功,行步履天地纲纪之法,施此六甲之功。一旦忽通神威,感天地,惊动人物仙人也,老君再降,赐告大阴功。
卿立身,先是好起楼台,杀生祭祀神鬼,将此以欲治身求真。
具前注。
既因冥使告知,今心知悔过,今当正教子着阴功。功之有十,一则服六甲真符,以治身疾。二则真心,不损不害,不杀不伤,不邪不淫,
注:自有妻妾,不合妄更侵淫他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