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26 页/共 35 页
《明真科》曰:春正月有本命日,秋七月有本命日,冬十月中有本命日,夜可二更时,星月明朗,以为上。如无,即移归屋下作坛,黄土布地为坛,随地关挟长短曲直而为之,明数十灯照坛,如月星之意也。后圣君告天师曰:卿欲祭醮,道法箓中将军吏兵仙灵官,并太一二仪,三元四时,五行六甲,七星二十八宿等,皆於此春秋冬孟之月,而取本命日,或拣吉日,与命相合利之日。当以晴明为上,风雷云雨星宿不见日者,是凶。卿前克日定,恐其夜风雨云暗者,以蹑地纪,顺、倒、反三遍,天纲顺、倒、反三遍。讫散为禹步三步九迹,配衣,斜指云雨之处,应时有开,捻诀,在火刀支,左手第二指第三节右边。咒曰:吾欲修行,祭醮五斗三十五星,某日是吾本命日,即仰云收雨静风靖,七曜朗明。急急如律令。须臾即晴。此法秘要,勿妄传其非人。妄为天地责罪,罪及於师也。
日与命相宜利者为上,不利者凶,不可用。凡取日者,一年之中取三本命日,春正月,秋七月,冬十月,此三月中得日为上,余月为之妄行,不依科仪,却被天地责罪。后圣君曰:若实有疾病,人命若风烛者,任觅吉日,潜自身为之祭醮。
如自身不能,道友及师。如无,夫为妇,妇为夫,子为父,父为子,总得。外人不得妄为,恐王皇知,北斗君为之得罪也。北斗尊严,及七宿官者,是女身不得往看视潜拜。如看之者,北斗君大恶之,皆身受生考,官中口舌,短促算命,不得其死。慎之。如不能,师弟父子任为,天师具撰一元中也。
本命日醮北斗,及二十八宿仪图,述之於此书中。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一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二十二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醮七星二十八宿法
饼果十一盘,
饼子须新洁,果子取枣栗时新。
酒罇杓各二杯四十五,鹿脯四十五楪,
今并脯安果拌。
香炉三具,监豉各一,拌灯八盏,
各安纂上。
三台三盘,九杯一灯,九两脯作一楪,茶十片,熟十四盏,席八领,银钱二千二百贯,
或只醮,即不用。
小经案一面,安置讫,即解秽如法,步至坛,如常法。
起平立。
先叩齿一十二通。
小醮,若三十六通,着大醮。
次发炉。
太上玄元,五灵老若。当召功曹使者,左右龙虎君,捧香使者,三一正神,速上关启三天玄元太上老君。臣今正尔烧香列案,设醮行道。愿得太上十方正真生炁,来降臣身中。为人醮即某人臣等。所启速达,径御至真无极玉皇上帝几前。毕,乃平坐。
次三上酒。
次读醮仪。
次思存,见将军吏兵一半,从天门西北来,赴醮筵座。一半从额间出赴醮。
泰玄都云云,臣则云今於某处,奉设醮礼。
谨上请北斗七星尊神君,再拜。
谨请贪狼阳明星尊神君,
谨请巨门阴精星尊神君,
谨请禄存真人星尊神君,
谨请末回玄冥星尊神君,
谨请廉贞丹元星尊神君,
谨请武曲北极星尊神君,
谨请破军天关星尊神君,
谨请三台星神君,
谨请东方七宿角亢氏房心尾箕星官,
谨请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星官,
谨请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星官,
谨请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星官。
所请星宿神官,及司命君,司录君,解厄君,解刑君,消灾君,散祸君,具官来下临飨醮礼。臣某稽首再拜。
因伏席,思请神降在座上,三上酒上香。
次长跪曰:
臣某谨上启
北斗七星真人府君尊神,及诸星官。臣某肉人庸微,叨预道炁,得居荣禄,久积岁年。今年若干岁某月某日生,本命胎炁,不知善恶。行年支干,不测吉凶。幸蒙冥佑,以至今日。但为形神衰弊,疹疾侵染,魂魄不宁,梦寐虚妄。或前身宿衅,今身以来,积值凶害之气,多处刑杀之中,致有四杀,兼并,五刑交集,三丘五墓,天年岁杀,悬尸六害,孤辰寡宿,九宫八卦,绝命刑祸,天罗所缠,地网所绕,深恐身命,不能保全。自非玄恩拯拔,莫之得免。臣某归心至诚,启祈恩福,辄营醮礼,仰希照纳。伏惟
七星北斗斗中真人,及某所属某等星尊神,歆纳薄礼,昭允诚请。臣某稽首再拜。
三上酒上香。
臣某谨上启北斗星君一切尊神,
臣某如为人醮,即称彼人名。
立身以来,心迹愆过。或违礼教,或多伤杀,为四司所纠,三官所罚,书记罪名,日加深重。因今醮谢,辄乞哀原。伏惟
北斗七星尊神,二十八宿,三十五星官,司命君,司录君,解厄君,解刑君,消灾君,散祸君,一切诸神君,为某上消天灾,下灭地祸,调理阴阳,改易凶咎,解除年命厄会,三五刑克,非灾横祸,官私口舌,恶人凶鬼。乞蒙道炁,常保贞吉。臣某稽首再拜。
三上酒上香。
臣某谨上启斗星天宿阖座威灵,臣凡愚不闲仪轨,陈词谊杂,犯性威灵,千罪万过,并希矜恕。唯乞长生久视,臣某乙谨稽首再拜,奉送。
伏席,思神忽然上升。
次读内神咒曰:
臣设醮事讫,向所出臣身中将吏,功曹使者,一切诸官君,各从众妙门而入,在左还左,在右还右,各还宫室,缠身绕骨,弥纶天地,经卫百脉,无令错互,须召复出,一如故事。
次起,把取章函,诵复炉咒三:香官使者,左右龙虎君,侍香诸灵官。当令臣此设醮之所,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众真百灵,交会在此香火炉前。当令臣学道得道,求仙得仙,举家受福,天下蒙恩,十方仙童玉女,侍卫香烟,传奏所言,径诣至真无极玉皇大天帝御前。然四散酒食,即手把取简起,退步,还从束南角出,先右脚着履,揖辞坛。
次咒曰:
出阴入阳,万事开通。关启事竟,各备仙宫。讫,任意束西,当房宅内,十二之神,门丞户尉,宅舍将军,井灶之神,普同饮飨。与臣罗列,镇守房宅,使灾不过门,疫不过户,邪精鬼贼,莫敢当向。大道盟威,正一秘法,事在不轻。若守镇有功,兴福助善,三会吉日,同章举迁,不得懈怠,依法弹纠,一如天师律令。散酒食。如忽有急切,及疾病事,须祈解一不可待本命,即用此日。
注:此不写,已有在《醮本命仪》第二卷同。
杂使天关助国安家护身出灾度厄救人济物众法
太上老君曰:夫志人
凡志人学道,常以切心谨慎,师事於师,视师颜色,常恐师不教妙用之法诀。得诀志若穿石,不移习,不休转,尚年深,至诚不退,谓之志心取道,道不负人。今人有口无心,用心不真,非道无神。
修学志道生明,驱使七星北斗之法。法以助国安家护身,救人济物通神。是以万兵不能执,百鬼不能欺,千灾自灭,万祸敢为,入水入火,不溺不烧,惊畏之地莫测,心皆预知,通灵通神,成仙无疑,所愿皆得,志人不为。
夫志人心切慕道,不为诸法,除救人疾病之外不行。
后圣君曰:大道之使者,莫过於中斗也。
下界人呼为北斗是。
有九星,不见二星。常在斗中,一星名帝尊,是天地罚恶记善,万星之主。
经云:中斗九星,二星不见。一星主天地之星,使应大道,名曰帝尊。但九野中星,除五行六甲大星之外,总是帝尊一星君差为使,所主使也甚要。执权一星,是名玉帝,主天地之间星宿,天神地只,人神龙鬼,精邪奸祆,皆是此星君所部主也。有善功於天地人物,尽主也。有善功於天地人物,此星君勑天关使者关奏,上启玉皇上帝道君,以善功立,数迁阶进品禄,非独长生仙人,世之官将人民,皆所主也。若有凶恶祆逆之罪,亦主之。即令天关使随罪轻重,贬杀之也。天关者,上将也。
一星名玉帝君,上主关奏,启太上无极大道玉皇帝大道君也。故众官呼为玉帝星君。
主前注说。
老君曰:夫欲转天关,伐凶逆,助国安人之法。先带入兵虎符,入靖室中,以蹑地纪,顺、倒、反三遍,飞天纲三遍。
顺、倒、反三遍也。
讫,下纲,散为禹步三步九迹,又反为十二步,又再为十五步,足下纲配衣,左手把出军符,转天关,九指有逆国贼之方贼众,大呼其贼名。
近则呼声小,及人多亦如之。
即咒曰:恶逆某乙,为贼逆君,妄集妖群,盗劫财物,损杀平人。太上不许,大恶大瞋,令勑消转斗关津,三度九指,杀灭某贼群,一切禁制,口令传臣。命臣行法,转斗摄杀。急急如律令。捻刀支诀,诀随五方算,东来木人刀支,云云。一日之中,三度指,不逾百日,自败。此法甚验妙。
昔黄石姿用教太公姜子牙,用之甚验。太公后不传此法,有诀,诀在后注中。
老君曰:人者是五行所生,六甲始运,有盛衰。盛则南斗所主,衰则北斗所主。
南斗六星,故曰六甲。北斗七星,故曰七宿。南斗主生,北斗主死,故曰生死属二斗所管也。若人犯恶非违,便北斗所转天指也。
人之衰盛,皆属二斗所察。若造恶恶贯已满,天必诛之,则南斗落名,北斗斩形。
人造恶,皆是北斗之所杀也。
今若有五恶,反道背师,反君背父,如此之者,天早自知。更有志善之人,为国君,为师父,收凶逆,灭祆恶,行正道,安人物,其功可大可久,太上喜之,上补仙官,同治十天之任,位登上清太真之位。
余行用救身家,约此行用,用符术前法。
老君告司命隶君曰:
上古司命是隶君,非后隶君也。今韩君替,是此君位也。
中斗与南斗、北斗,此三斗性直,不爱无故干乱,启告求福,反招其祸。学道之人,须内自知之为上。
昔有志学之人郭声子,日夜烧香,礼念北斗不绝。如此一七年,被北斗君追责之曰:我北斗是纠察之官也,正直行法,一日一夜,回巡九天。若有星宿有罪有善,我皆先知,然始奏於上帝。帝频勑天使仙官,听察纠司,恐行不正偏党之事。我等九司,常惧罪及於己。汝是何人,如许凡愚,夜夜烧香,公天启於我等,求觅何物。令我九星之众,交见不安。今见上动五行,下惊二十八宿,总来问我,此人无事,妄以淫乱,天司纠察,何不前杀而后奏。我缘汝是凡下,不晓之故,不是故行毒心所有。声子再拜谢之,声子死罪之有余,将以烧香,供养斗君,求觅功德,及长生之福。不知反招其罪。但以拜谢,死不敢辞。仁恐罪及於上仙。北斗上真君曰:此是汝招罪有三。一入妄,无故无疾病厄难,救告天关,令转关使者瞋责,何人何物。二常烧香,遥礼北斗,斗君恐被辰星所纠,纠举我即入通人私受之罪。三北斗女星君是女性,以沉重静而清洁难犯,犯触枉杀子身。及北斗帝尊君、玉帝君,此二星性直难犯。今且放汝归,辄更勿为。声子得放再活,早死经五日,亲友问故,都更不言。后书於醮七星及二十八宿文仪中,令后人不为。
如有急难,被贼围宅,县官口舌,及病重启告。启告讫,步纲蹑纪,转天关,消之无妨,甚有应验,速於水火。后圣君告大王君曰:中斗、北斗有急难之心,求救有应,妄白祸生。
具前注说。
夫修至道心人,先以助国济人物以为上。如国不清,
有妖气也。
人不安,道不行,行道不能,如此用心,即非志道心之人。
此亦是老君言也。
昔伏夏子
是伏牺之小弟也,学道得仙。
学在人间,取小竹排以吹之,学凤声。
今之笙也。
有仙人下看,看讫告夏子曰:汝有兵厄也。夏子起再拜,而请问出兵厄之法。仙人曰:汝可以龙回,
龙回是令蹑地纪法之步也。
虎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