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锁流珠引 - 第 21 页/共 35 页

水行符   右第四火行符,以水命人带,去土害炁。   土行符   右第五火行符,以土命人带,去木害炁。   老君告司命韩君   注:名信向上,黄帝时韩信,非汉韩信也。上古信上,三天司命。汉时信为齐楚燕秦地之司命之官也。后英雄死者不继,得韩信司命,信汉将。   曰:五行之中,二行好人生成。东方九炁,主好生。南方三炁,主好成。今大道之教,以重生成。阴鬼之教,以重休废。休废属阴。   注:阴者,古谓之地教。近周朝,西国出胡神,姓释,号佛,称世尊,以盛阴教人龙鬼,中国名儒以号阴教。通人龙鬼之教,甚能劝善行心,诀与道同。且不合令劝人早化早生,如此之见,以重休废不虚。即不似重生成之义而为大。   阳神之教以重生成,生成属阳。   注:阳者,古谓之天教。本无别名。三皇之世,众尊无名,平等之教,强名名之大强。乃至黄帝之时,帝重大强,其名似不合大道之教律,改名曰天道。近禹代之时,而取正名,曰太上大道也。   阴与月为喻,喻命不用久长。   注:月即为三十日,十五日喻圆,十五日喻渐阙,以称阴之主。   阳以日为言,言长生久视。故阴阳二时,行木火好生成。是一二义。行金水好休废,是一义。又一行顺吉凶。   注:故土行顺吉,亦顺凶。是故云吉王顺吉凶,或顺凶。   我此之教,虽喻阴阳始生而作,回出阴阳炁,去吉凶之道,履斗步星,登上仙阙。后圣君告尹喜真人曰:太上虚皇,传此五行符於火者。火属夏热,能育成万物,又能火炼去尘灾,   注:金银炼去尘之染以出光,火炼去灾厄以出疾,是以火炼百功,故书火行。所传於火行也。   太上道君告老君曰:卿何命人也。老君对曰:臣木命人也。道君曰:吾火命人也。与卿俱已出於水火,已无忧   注:此二上真尊以身出於五行,身无败坏之期,故言者。所以忧下真上仙,难离於水火,身虽有延驻,不过千岁,水火轮回,衰苦相临,自当败坏,所生所杀,非道不救。故以师弟二尊,论於水火。后圣君告天师曰:吾闻至真二大天尊,论於水火,何也。缘其五行之中,水火相刑,甚多病疾败力,崩坏天地。何况人身,有不败坏之身难。且其火星精荧惑之星,顿散於阳炁,为火败毒。大风吹水,水之精辰星,顿散炁阴,为雷雨二物,并行相攻相伐,故为天病。受此狂风暴两,天被之崩石落星,地被之折树崩山,人被之败藏亡身。为此能病三才,所以上真高尊论意,欲得下真上仙之人,受听此言,以受法於内心。心须不受水火之灾败,兼身心令以得度,以得度出五行之路,求三清之心。水火之性,自然无忧,不被水火之灾厄。是故前圣三尊,将水火之喻,以诫下真上仙。令得度水火之灾,入无为之性,自然成真,道身坚体,净天地也。   於身,   具前注。   有忧於人。   亦具前注。   卿为人天之师,可传水火之符,度下真入上仙,令出水火之病。   注:夫志人修道,皆无水火之性,栖宿山林,精诚恳志,香火诵经,不休之者。或有烧炼金石服饵之者,或复绝壳服炁之者,数等之人,学道积有,岁年虔若,皆不出於水火,病衰老死,而无所得至多。太上道君令老君,教度志心之人,出於身中水火病,及过度天地五行水火病,致祝诀注解《流珠》中五星法要,故出此书,并后圣君传天师法,三五《流珠》之经,制太上三五正一符箓,八十一阶,护卫身家,出水火之灾也。   第一水符。   注:符在《 灵宝五符》中。大者云:是北帝符,墨笔书之,佩於背上。其五行总有符,老君授与黄帝者是真本,禹於荆山及再修行者小本,非老君亲手书本。即稍似,不如大本验灵。   第二火符。   注:此二符同在《五符》中,此不具书出。老君告南极真公曰:卿年多少。真公曰:年已一百一十七岁,须行即行,须走即走,炁力不退,须发白不再黑。君曰:发白是闲,卿身未离水火。云初不识,后自思量良久,方知。顿首再拜求请,伏望太上大慈,恩济枯朽之骨,得见长生之道。且崎常蒙师言,汝身未出水火之灾,岂得神仙之任。不知将何出於水火,其水火皆称坏劫之年,复是何年即到。老君笑良久,而言水火之劫,汝身也。身若不出水火,即皆败坏,故谓之劫坏。岂天地有坏崩之期。乃告水火之义符诀,此卷与之。行九年,道成,至今为南极真公。郑子崎,字仁安。《本行经》云:南方赤帝郑仁安是也。至今犹佩此二符,并五符带佩。   第三金、木、土符。   注:此三符,志修行人,随季带佩服朝礼,月三为之。又本命、庚申、甲子日为之。余日不用带佩,谓之五行符。其水火行者,常戴之头上,永不除,二年一换。书皆本师亲署名,书皆有日。后圣君告尹先生曰:五年,灵宝五符书各有日。东方青符,以立春日,请本师书,带之於肘后。南方赤符,以立夏日书。西方白符,以立秋日书。北方黑符,以立冬日书。中央黄符,以冬至日书。及春用清明日,夏以端午日书。各以依节候正气日书。不能依节修正炁日书,即五月五、九月九、十月十。此三月书之,亦得。夫书此符,本师书,清净,设斋素,方以日中时,授与弟子,应带佩是。木符左肘后,火符戴头上,金符右肘后,水符扶肚中,土符佩於背上。其五符上,须各以锦袋盛之。一书五年换。如无本师、老弱不解书者,即保举师书。如无,即众中法箓高三五足者,代书。得此人名,出五行之诀。不可妄行,令不禀灵炁之人书,及知之,五星五帝不伏也。   各以本师,传五法五符之日书之,与箓同,各授唱弟子,唱授明度法。如师不知五法是出五行之要诀,度大劫小劫之灵文,即应不别书符同度。即以立春日起首,   具前注中。   请明师书之,随季带佩。如恐五行灾有相临,即吉日书,或五月五日、九月九日,此二日是续命消灾之日,书得。   广成君五月五日,书水火二符,朝授黄帝。日中又授金木土三符,帝再拜请问,对曰:前除水火,后出五行。   注:天下真上仙之人,身虽得神通自在,犹未出於水火。心虽出得水火,身即未出。身心俱出天地,水火未出。夫言水火之灾,身心与天地俱出者,谓除水火,离三界,即中真大仙也。夫三界,金木土也。金,俗儒依佛,喻金玉珍奇七宝可女音乐不受。土,俗儒喻官爵荣贵、守土之骄富不受。木,俗儒释喻楼合台殿不坐,心无所着爱,谓之心出三界之外。此依道科,此名心出身犹未得出。身失败后,当来世身,却受荣之贵,正在三界之中,五行所管着,谓之身不出五行之中内。我得中真之要,除水火之灾,出五行之外,超三界之上,身心俱住,经天地水火,不能害及於身心。   行佩一年,五苦九厄自消。二年,能去万毒,降伏五兵。三年,却死来生。四年,受职人世一名书玉京。五年,得离水火。   注:离其灾非,是便不食水火之炁,其炁不能有毒,中於佩符之人。太上老君告尹先生曰:佩水火符,五年,水火不能害。佩金木土符,金木不能克,土木不能贼,五等离身,身坚久长生,不入下等神仙品位也。   六年、七年,渐更妙力。二七年,白日上升。   注:五行总妙,水火为先,是主生成疾败之宗也。   老君告诸大真曰:水火二字,非但下界人物,所畏成败。   注:缘人有命信,食饮於水,故以出成除败为难,故以畏者也。   乃至高真大仙常修行,次亦用诀步,不休於本生。   注:生,命也。道君寅生火命,常以丙寅,捻水,次火诀,以求取获长生。何况世人,不求长生,须以本命日记为。   命日土行初起,世土是镇星散炁宫。   注:宫,地皇也。姓宫,名风。   地皇以土德行世,积土为台,坚石为柱,筑土为穴室。   注:高筑土为山,百丈有余,四向穴孔为宫室居活,用此穴为宫字姓。 何以宫字重口。故宫室筑土为之,高台作数重,掘穴以安养人口,重累义所作宫字,故重口也。此台岁月久,上掘穴,崩坏损下。人皇观之,知上崩下损宫室,故以书害字,如宫相近,故作上口破损势。下口之所以用此字,行世记之,上克下也。因此则世流行害字,上应土星,即多害克之炁,行损人物病死也。   室大号曰宫,宫而为姓也。   今人以宫姓为长,起地皇之意重人,故尊土姓而为长,五行之初也。与征姓而通婚,生子六人。长子改姓风,二子姓工,三子、四子、五子、六子,已上四姓风也。征姓妻亡,又再与商姓子通婚,又生六子。长子改姓公孙,二子改姓力,三子改姓飞,   注:今改姓湛任是也。   四子、五子、六子,总承宫姓。且地皇有一十二子,以取土炁之盛。与五姓而同居通婚,子孙甚至王,象土星之轮回,逆行周天之意。故取土之寄王四季也。常以此土害炁,周行四季不停,以人命被临者,被十日即有其病。知之人捻木诀,步木斗,   注:东宿七星是木斗。   以消之即止。故土偏畏木,木能克土。土常扶木,木为之所畏。修行人若是土命,即捻金诀,止木灾。若木命人,即捻火诀,止金。若是金命人,即捻水诀,止火。若是火命人,即捻土诀,止水。若水命人,即捻木诀,止土。故立五行之中,唯土行最多刑害之炁。故以五行相生相克,皆附土行之中。又土星三十五年一周天,九野管五行。今五音之中,皆宫为首。若据飞步咒说,即金为首。二说不同。   注:按《三才论》云:天地人,谓之三才。从有天而即有地,地立之后,土是地生。所生前土,而土生金,故合为首。按《尹先生记》:《神灵具录》云:老君母金命,而生老君。老君复上升,迁后圣天尊位,故告命三官北斗咒曰:金水火木土,亦理不失缘。五行皆所以生,而以居地上,后圣君取金为首也。   夫土者,是三界之长也。   老君告诸帝君曰:吾常念下真上仙,学道不离於三界,何由可得不生不灭。卿等既明三界,何不起心,度於后未晓之人,令得永达,度出三界,不为魔贼所障。即出三界之上,三清之中,而为至真。岂非慈力济度之功。而益身无上之德也。火是三界之男人,无火而命不全。故须假炁以熟,生养身根长命之脉也。水是三界之妻,人无水而即死,人得水而即生,生死且须得水,水能养万物,何况独是人乎。   后圣君符告命三界魔王言:卿部三界,人物皆归。非三界不生,非三界不育,非三界不长。长成生死轮回,而不知其返。水火无停,生灭归土,无贵无贱,老少俱同,来去迷心,不知心从何,而出得我三界。魔王众俱稽首再拜,乞求出於三界之上,而心俱爱,不知令去水火,此身即饿顿而死。非水火而食不能熟,非土而水火不能居住相成。故知某等之人,寸步不得离苦,何为出得三界。   后圣告曰:出三界有六等法,若能依行,身心自出三界。何用禁食於水火。夫水火是阴阳之真炁,土是五行之主,何用而即除之。且上圣天仙,其用俱别。我今一一示卿,须听受之。一法,身心受教,离水除火。   注:水火二性也。夫水火之性利人,人谓之德。若起水火刑於人,谓之贼。是名二法。   天即不能祸,地即不能灾。   注:心除水火之性,天不能害,地不能败,身安也。   二法,身心土镇锁津   注:喻身上仙者精也。志人行房帷之事,闭精不泄,泄即损神,少津败身。能存归神,溢津润身通多,且行不陈,自有经旨,而得天真。   三法,制金理火。   注:本命日从地纪一遍,后散为禹步,捻金诀,在左手甲为火,五指指金星三遍,讫即诵金木咒,咒金木相克,云云。   四法,制木理金。   注:本命日从天纲一遍,后化为禹步,捻木诀,在左手为金斧,指木星三遍,讫即蹑三度,诵五行祝,曰天纲中咒,金水木火土,金木相推,七星焕焕,天纲最威,云云。   已上四法,是消三界之灾害,五行之相人於难克。若依此法,行之一年,身中五苦八,九厄百病,自能除之。此即是顺。本师履地纪,蹑斗,传度时受讫。今即本命日修真,出三界五行之法也。   注:按《太平经□内品修真秘诀》云:上清大真人未升天以前,皆一一取本命之日,修行四等法诀,后步履斗星,镊地纪,升登天门。便入金阙玉台,而后圣君也。   五法总制五行,於身之外,身出五行之上。   注:后圣君曰:授天师诀,制五行於身之外法。六甲有六旬,六旬之中,皆有本命日。先蹑地纪,讫即蹑三台,即履五星,各须五遍。诵五行咒十八篇,《流珠》上卷是诀。即步火纲三遍,顺、倒、反三遍是也。亦诵顺倒、反三等咒。讫即出东南地户上立,面西北,存思将军吏兵。先存中元三将军,领吏兵如图。中元主人。次下元三将军,领吏兵,主地。宫奏身有功,修行不阙。次上元三将军,领史兵下迎。次五德将军,次天公雷公等将军,各领兵马百千万众,五云飞空,金刚力士引身,上朝太平金阙帝晨后圣君。存之如三元将军图,具冠简,紫衣,如法诸卫从,如含弘等三图。存之,唯加具衣冠简。   六法,常以庚申初夜,   注:初夜一更是。己未日初夜,入五更是。庚申日定之也。   思存出,如含弘图。以断截三界灾厄,三尸六魔,三官九地,落灭罪根,添益寿算,落除三官死簿,注上生历神真之位。毕,叩齿三十六通。握固,即捻本身司命诀,服去三尸之符。   注:符在《五十将军灵书》中。   毕,即任安卧。卧起五更二点前后。又思存,一如前法。一度讫,吞符。行之一十二度,三尸虫永去,死亦不敢来,便是上真之人,可贵可保。此法微妙,不可妄传非人,殃及七祖矣。   金锁流珠引卷之十五竟   金锁流珠引卷之十六   中华总真大仙宰王方平张道陵赵升王长司命李仲甫茅盈许玉斧等系代撰述   中华仙人李淳风注   六甲阴功上   六甲者,五行之子也。   注:道生元炁,一生二,阴阳是。二生三,三元是。三生四,四时是。四生五,五行是。五行生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六甲生七星,七星生九精,九精生十干,十干生十二支,十二支生二十八宿。二十八宿生三十五神官,三十五神官生四十九星,四十九星生六十四卦星,六十四卦星生八十一极数星,星数阴阳,故之曰小数之极,故号古法,数极八十有一。今此八十一生万象周天,不可知极之数也。   有三等。上等符书入上元,   注:号之老君六甲符,今服者是也。   谓之老君内秘,三符六甲箓。世人遇之者,志心修行有功,去百病,来六神。   注:一神六甲将军,二六甲直日人官,三六甲玉童玉女,四直日神从官,五直符,六符吏等六神也。使捕邪检精,无不通灵。学道步蹑,无此不成。如有志心好乐之人,皆须先攻修服符,安魂定魄,镇藏固形,永得长生之根元,得道之门户,关启章奏,无不呼存行用,是告启使者之首,部领三官之主将也。   《老君六甲符》序云:天地万神,皆六甲之部使也。   注:大天地之中,有千神万灵,千邪万精,皆六甲之所部录,亦六甲之所使也。所以世人知之,故受六甲箓,服六甲符,带六甲直神牌子,所以言功深浅,欲驱万神,助国救人。   上古修道之人,无不从六甲得道。   注:六甲是前圣老君后圣玉皇上道六,皆将六甲为首,修行之门户,出入之径路也。   中等六甲,号曰灵飞,管一千三百六十玉童,二千四百四十玉女。其老君秘符六甲,有大将军十一人,从官千二百人,玉童玉女符吏等九百七十人,兵兽使等,足可一十二万人为上等。太上老君置为天地六甲,军有六营,营有四处。一在人身,   后具有注。   灵飞为中等,   入上清数。   五行六甲为下等,此名三等六甲也。其三等六甲,学道之人皆须修奉。   注:上中二等,每日服之,一十四年登仙。下等六甲,推身出厄,算衰王之事也。   后圣君告方诸童君夫人:欲修身长生者,先修服六甲神符。前圣所秘重,世号之老君六甲秘符。服之法,每诵直官名,呼符吏旬将,及玉女名字。呼之必诵前圣长生咒两遍,即吞符。吞符三年,即服灵飞六甲符,同吞前吞老君六甲符。讫,次即吞灵飞六甲符。符皆记神直官符吏玉女等名,一一呼之。   师曰:诀曰:六甲神多有重名重姓,不能一一记得。以竹木为小牌子,书其神名将吏玉女名,一一记之。记带行住坐,皆记神名。防急疾事呼吹驱使,救人制鬼,收邪去兵,唇齿厄出牌子,便呼之,立应验也。唯夜卧若入女室,即挂之安静处壁上柱上,即得。莫挂安门户上,门户神恐畏,使彼不安。须以心记之。   应急驱使,如手应心,如心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