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111 页/共 142 页

谓言相濡沫。未足救沟渎。吾生如寄耳。何者为祸福。不如两相忘。昨梦那可逐。   上书得自便。归老湖山曲。躬耕二顷田。自种十年木。岂知垂老眼。对此金莲烛。   公子亦生还。仍分刺史竹。贤愚有定分。尊俎守尸祝。文章何足云。执技等医卜。   朝廷方西顾。羌卤骄未伏。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羡君真将家。浮面气可掬。   何当请长缨。一战河湟复。   原选者评。似不经意而出。然句如坚城。而气极和厚。盖其老年诗境。造平淡如此。   刘克庄。西园雅集图跋。曰。本朝戚畹。惟李端愿。王晋卿二驸马好文喜士。世传孙巨源。三通鼓。眉山公。金钗坠。之词。想见一时风流酝藉。未几。乌台鞠诗案。宾主俱谪。   邵长蘅曰。唐书令狐为学士承旨。夜对禁中。撤金莲花炬。送还院。按先生时为学士。   尝召对便殿。宣仁撤御前金莲烛。送归院。或自述其事欤。   次韵刘贡父叔侄扈驾   玉堂孤坐不胜清。长羡枚邹接长卿。只许隔墙闻置酒。时因议事得联名。   机云似我多遗俗。广受如君不治生。共托属车尘土后。钧天一饷梦中荣。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遥遣试春衫。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钅巢醉翁。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次韵黄鲁直画马试院中作   少年鞍马勤远行。卧闻龁草风雨声。见此忽思短策横。十年髀肉磨欲透。   那更陪君作诗瘦。不如芋魁归饭豆。门前欲嘶御史骢。诏思三日休老翁。   羡君怀中双橘红。   原选者评。此格乃。禁脔。所谓。促句换韵。者。唐诗惟岑参有之。后人遂以此为。岑嘉州体。要其源固出於秦碑也。是须适然得之。不由作意。令转换承接。不可增减。方称人妙。此篇次韵自然。又且奇气勃窣。实较黄庭坚原唱为更胜。   余与李廌方叔相知久矣。领贡举事。   而李不得第。愧甚。作诗送之   与君相从非一日。笔势翩翩疑可识。平生谩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我惭不出君大笑。行止皆天子何责。青袍白纟宁五千人。知子无怨亦无德。   买羊沽酒谢玉川。为我醉倒春风前。归家但草凌云赋。我相夫子非臞仙。   原选者评。养疴漫笔之语似不足取信。观诗中。笔势翩翩疑可识。一句可证。以试正人。岂肯於糊名易书之时。暗通关节。以示恩者乎。委之於天而勉之以无怨。且期之以。夫子非月瞿仙。切磋之谊。爱恋之忱。不当如是耶。   养疴漫笔曰。元祐中东坡知贡举。李方叔就试。将锁院。坡缄封一简。令叔党持与方叔。   值方叔出。其仆受简。置几上。有顷章子厚二子。曰持。曰援者。来取简。窃观。乃。扬雄优於刘向论。一篇二章。惊喜携之以去。方叔归。求简不得。知为二章所窃。怅惋不敢言。已而果出此题。二章皆模仿坡作。方叔几於搁笔。及拆号。坡意魁必方叔也。乃章援。第十名文意与魁相似。乃章持。坡失色。二十名间一卷颇奇。坡谓同列。曰。此必方叔。视之乃葛敏修。而方叔竟下第。坡出院。闻其故。大叹。恨作诗送其归所。谓。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空迷日五色。者是也。   庆源宣义王丈。以累举得官。为洪雅主簿。雅州户掾。   遇吏民和家人。人安乐之。既谢事。居眉之青神瑞草桥。   放怀自得。有书来求红带。既以遗之。且作诗为戏。   请黄鲁直。秦少游各为赋一首。为老人光华   青山半作霜叶枯。遇民如儿吏如奴。吏民莫作官长看。我是识字耕田夫。   妻唬儿号刺史怒。时有野人来挽须。拂衣自注下下考。芋魁饭豆吾岂无。   归来瑞草桥边路。独游还佩平生壶。慈姥岩前自唤渡。青衣江畔人争扶。   今年蚕市数州集。中有遗民怀衤夸襦。邑中之黔相指似。白髯红带老不癯。我欲西归卜邻舍。隔墙拊掌容歌呼。不学山王乘驷马。回头空指黄公垆。   原选者评。分明表出阳城。何易于一辈人物。非此笔力。莫能传其人。   。王直方诗话。曰。与王庆源诗起六句山谷云。庭坚最爱此数韵。   林子仁曰。谨按苏叔党所作王元直墓表云。初季父庆源官於雅州。以论事不合取官长怒。即谢病去。诗中云刺史怒指此。   送钱穆父出守越州二首   簿书常苦百忧集。樽酒今应一笑开。京兆从教思广汉。会稽聊喜得方回。   若耶溪水云门寺。贺监荷花空自开。我恨今犹在泥滓。劝君莫棹酒船回。   原选者评。钱勰出守越州。因坐奏狱空不实。亦由与安石辈不相能。故前作以赵广汉。郗忄音为比。次作点窜李诗语。无穷清新。   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   是日苦寒。诏赐官烛法酒。书呈同院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分光玉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原选者评。方回曰。中四句。气焰逼人。   木山并引   吾先君子尝蓄木山三峰。且为之记与诗。诗人梅二丈圣俞。见而赋之。今三十年矣。   而犹子千乘。又得五峰。益奇。因次圣俞韵。使并刻之其侧。   木生不愿回万牛。愿终天年仆沙洲。时来幸逢河伯秋。掀然见怪推不流。   蓬婆雪岭巧雕锼。蛰虫行蚁为豪酋。阿咸大胆忽持去。河伯好事不汝尤。   城中古沼浸坤轴。一林瘦竹吾菟裘。二顷良田不难买。三年桤木行可槱。   会将白发对苍山献。鲁人不厌东家丘。   原选者评。次梅诗韵。即效其体格。炯炯清立。   。艺苑雌黄。曰。木山诗三年桤木。行可槱。桤字人少有识者。遍寻字书。亦皆无之。蜀中多此木。询之蜀人。则相传以为区宜切。按。杜陵有。觅桤木诗。云。饱闻桤木三年大。注。蜀人以桤为薪。三年可烧。又。堂成。诗云。桤林碍日吟风叶。注。桤木下材。止可充薪而已。惟蜀地最宜种。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   治生不求富。读书不求官。譬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君看庞德公。白首终泥蟠。   岂无子孙念。顾独遗以安。鹿门上冢回。床下拜龙鸾。躬耕竟不起。耆旧节独完。   念汝少多难。冰雪落绮纨。五子如一人。奉养真色难。烹鸡独馈母。自飨苜蓿槃。   口腹虽累人。宁我食无肝。西来四千里。敝袍不言寒。秀眉似我兄。亦复心闲宽。   忽然舍我去。岁晚留余酸。我岂轩冕人。青云意先阑。汝归莳松菊。环以青琅玕。   桤阴三年成。可以挂吾冠。清江入城郭。小圃生微澜。相从结茅舍。曝背谈金銮。   原选者评。一篇大旨。起四句。道尽预想归田之乐。说到曝背谈金銮。津津有味。   卷三十九   眉山苏轼诗八   次韵王定国得晋卿酒相留夜饮   短衫压手气横秋。更著仙人紫绮裘。使我有名全是酒。从他作病且忘忧。   诗无定律君应将。醉有真乡我可侯。且倒余樽尽今夕。睡蛇已死不须钩。   书王定国所藏烟江叠嶂图   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   川平山开抔麓断。小桥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   使君何从得此本。点缀毫末分清妍。不知人间何处有此境。径欲往买二顷田。   君不见武昌樊口幽绝处。东坡先生留五年。春风摇江天漠漠。暮云卷雨山娟娟。   丹枫翻鸦伴水宿。长松落雪惊醉眠。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还君此画三叹息。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   原选者评。竟是为画作记。然摹写之神妙。恐作记。反不能如韵语之曲尽而有情也。君不见以下。烟云卷舒。与前相称。   。许诗话。曰。画山水诗。少陵数首。无人可继者。惟东坡。烟江叠嶂图。一首差近之。   王晋卿所藏。著色山。 二首录一首   漂缈营丘水墨仙。浮空出没有无间。尔来一变风流尽。谁见将军著色山。   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   语特奇丽。因复次韵。不独纪其诗画之美。亦为道其出处。   契阔之故。而终之以不忘在莒之戒。亦朋友忠爱之义也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屈居苇屋啗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嫮夸连娟。   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   原选者评。王诜和诗有云。爱诗好画本天性。辋口先生疑宿缘。会当别写一匹烟霞境。   更应消得玉堂醉笔挥长篇。盖亦自得意於诗画之工也。及轼复和此诗。诜亦复有答谢之作。   有云。玉堂故人相与厚。意使嫫母齐联娟。岂知忧患耗心力。读书懒去但欲眠。又云。更得新诗写珠玉。劝我不作区中缘。佩服忠言匪论报。短章重次木瓜篇。特以答其不忘在莒之戒焉。诜自远谪还朝诗。故举囚山赋以相戒勉。其云。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则所以誉之者亦至矣。   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诗百余首读至夜半。书其后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难呼孟浩然。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   愁侵砚滴初含冻。喜入灯花欲斗艳。寄语君家小儿子。他时此句一时编。   原选者评。能使人愁。能使人喜。非好诗那得有此。故曰。可以参禅。   。诗人玉屑。曰。东坡。跋李端叔诗。卷云。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盖端叔   诗用意太过。参禅之语所以警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