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513 页/共 737 页

《魏氏秦秋》曰:孔融被诛,二子棋而不起。左右曰:“尔父见报,不起何也?”二子曰:“安有巢毁而卵不破者乎?” 《蜀志》曰:费与来敏围棋,于时羽檄交驰,人马擐甲,严驾已讫。而留意对戏,色无厌倦。至,敌遂退。 《吴志》曰:孙权太子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弈,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也。”後群僚侍宴,言及博弈,以为妨事费日,而无益於用,劳精损思,终无所纪,非所以进德修业、积累功绪也。人情犹不能无嬉娱,嬉娱之好,亦在饮宴琴书射御之间,何必博弈可以为欣?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於是中庶子韦曜退而奏论,和以示宾客。时蔡款好弈,故以讽之。 《吴录》曰:严武,字子卿。围棋莫与为辈,谓之八绝。 《晋书》曰: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又曰:贾谧尝与太子弈棋,争道。成都王颖在坐,正色曰:“皇太子,国之储君,贾谧何得无礼也!” 又曰:苻坚率众号百万,次于淮淝,京师震恐,加谢安征讨大都督。兄子玄入问计,安夷然无惧色,答曰:“已别有旨。”既而寂然,玄不敢复言。及令张玄重请,安遂命驾出墅,亲朋毕集,方与玄围棋赌别墅。安常棋劣於玄,是日玄惧,便为敌手,而又不胜。安顾谓其甥羊昙曰:“以墅乞汝。” 又曰:王导与其子悦弈棋,争道。导笑曰:“相与有瓜葛,那得为尔耶?” 又曰:祖纳为军谘祭酒。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以忘忧耳!” 邓粲《晋记》曰:阮籍母死,与人围棋如故。对者求止,籍不肯,留决胜焉。 《晋中兴书》曰:王恬,字敬豫,与济阳江霖俱善弈棋,为中兴第一。 又曰:陶侃在荆州,见佐吏博弈戏具,投之於江,曰:“围棋者,尧、舜以教愚子;博者,商纣所造。诸君并怀国器,何以为此?” 《晋起居注》曰:镇东司马颜延之,坐围棋免官。 沈约《宋书》曰:羊玄保为黄门侍郎,善弈棋,棋品第三。太祖亦好,玄保数蒙引见。与太祖赌郡,戏胜,得补宣城太守。 又曰:徐羡之沉密寡言,不以忧喜见色。颇工弈棋,当世以此推之。 又曰:谢弘微性无愠色。末年与人围棋,西南有棋死势。有人曰:“南风急,或覆舟。”人悟,救之。弘大怒,投局於地。识者知其莫年。 《齐书》曰:能棋人琅琊王抗为第一品,吴郡褚思庄、会稽夏赤松第二品。赤思速,善於斗棋。宋文帝世,与羊玄保戏,因制局图,还於帝前覆之。太祖使思庄与王抗官赌,自食时至日暮,一局始竟。上倦遣还省,至五更方决。抗睡於局後,思庄达晓不寐。世或以思庄品第致高,缘其用思深久,人不能对也。 又曰:武帝好围棋,棋甚拙,去格七八道,物议共欺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愈笃。 又曰:武陵王晔,少年时,贫无棋局。乃破荻为片,纵横以为棋局,指点行势,遂至名品。 《燕书》曰:罗腾,字叔龙,工围棋,究尽其妙,独步当时。俄而右北平乐抄少携出,与齐焉。 《後魏书》曰:甄琛举秀才,入都积岁,颇以弈棋弃日,至乃通夜不止。有苍头者,常令秉烛,或时睡,即大加责杖,如此非一。奴後不胜楚痛,乃白琛曰:“郎君辞父母,仕官京师,若为读书执烛,不敢暂非;乃以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之意?而肆加杖罚,不亦非理乎?”琛惕然惭感,遂从许赤虎假书研习,闻见益优。 《陈书》曰:梁武帝诏校定棋品,到溉、朱异已下并集。陆琼时年八岁,於客覆局,由是京师号曰神童。 《唐书》曰:顺宗朝,罢翰林阴阳、星卜、医相、射覆、棋弈诸待诏三十二人。初,王叔文以棋待诏,既用事,恶其与已侪类相乱,故罢之。 《江表传》曰:吕范讨山越还,白事于孙策,从容独与围棋,因论军旅。 《西京杂记》曰: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又曰: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常以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户竹下围棋,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疹病,取丝缕就北辰祈求延命,乃免。 《述异记》曰:朱道珍常为孱陵令,南阳刘廓为荆州参军,每与围棋,日夜相就,局子略无暂辍。道珍以宋元徽三年六月亡。至九月,廓坐斋中,忽见一人以书授廓,云:“朱孱陵书。”廓开书看,是道珍手迹,云:“每思棋聚,非意致阔,方有来缘,想能近领。”廓读书毕,失信所在。(失其书信。)寝疾,寻亡。 《孟子》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抱朴子》曰:葛洪体钝性驽,素寡玩好。见人博戏,曾不目ツ,至今不知棋局几道。 又曰:善围棋者,世谓之棋圣。故严子卿、马绥明有棋圣之名也。 《淮南子》曰: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 《尹文子》曰:以智力求者,喻如弈棋:进退取与,攻劫放舍,在我者也。 《陈留志》曰:阮简,字茂弘,为开封令。县有劫贼,外白之甚数。简方围棋长啸,吏云“劫急”,简曰:“局上劫亦甚急!”其高率如此。 扬子《法言》曰:围棋击劫,反目胲形,亦皆自然也。 《博物志》曰:尧造围棋,丹朱善之。 《新语》曰:世言围棋,或言兵法之类。上者张置疏远,多得道而胜;中者务相遮绝,争便求利;下者守边隅,趋作。(古买反,线间方田也。)犹薛公之言黥布反也,上计取吴楚广地,中计塞成皋遮要争利,下计据长江以临越,守边隅趋作者也。 《俗说》曰:羊玄保作吏部郎,数被召见。後有传诏来,始入门,其儿灵孙年十许岁,见传诏,语其父云:“儿知也,正当围棋耳。” 《语林》曰:王中郎以围棋是坐隐,亦以围棋为手谈。 又曰:王武子与武帝围棋,孙皓在侧。武子问孙:“归命何以好剥人面皮?”皓曰:“见无礼于君者,则剥之。”乃举棋局下,故讥之。 又曰:豫章太守顾劭,是丞相雍之子,在郡卒,时雍方盛集僚属围棋,外信至,而无儿书,虽神意不变,而心料有故。宾客既散,方叹曰:“已无延州之遗累,宁有丧明之责耶?”于是豁情散哀,颜色自若。 《方言》曰:围棋者,自关东齐鲁之间谓之弈。 班固《弈指》曰:北方之人谓棋为弈。弘而说之,举其大略,义亦同矣。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体明德也。其有黄黑,阴阳分也;骈罗列布,效天文也。四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法则臧否,为仁由己,道之正也。 《梦书》曰:梦围棋者,欲斗也。 魏王粲《围棋赋序》曰:清灵体道,稽谟玄神,围棋是也。 魏应《弈势》曰:盖棋弈之制,所由来尚矣。骆驿雨集,鱼鳞雁峙,奋维阖翼。固卫边鄙,寇动北叠,备在南尾。 晋刘恢《围棋赋序》曰:司空从事中郎庾仲初,性好围棋,终不达棋旨。言文则触类而至,对局则冥然而穷。何所解如彼之易,所碍如此之难哉? 投壶 《礼记》曰: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壶,射之类也。)主人请曰:“某有枉矢哨壶,(哨,且醮切,不正貌。)请以乐宾。”宾曰:“子有旨酒嘉肴,既受赐矣;又重以乐,敢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既赐矣,又重以乐,敢固辞。”主人曰:“枉矢哨壶,不足辞也,敢固以请。”宾曰:“某固辞不得命,敢不敬从?”(不得命,不以命见许。)宾再拜,受,(宾再拜受矢也。)主人般还曰:“辟。”主人阼阶上,拜送,(拜送,送矢也。)宾般还曰:“辟。”已拜受矢,进即两楹间,退反位,揖宾就筵。司射进度壶。间以二矢半,反位。设中东西,执八算兴。(设中亦宾也。八算于中横委,其余于中西执算而立,以请宾俟投。)请宾曰:“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不胜者。正爵既行,请为胜者立马,一马从二马。三马既立,请庆多马。”请主人亦如之。(请犹告也。顺投,矢本入也。比投,不舍也。胜饮不胜,言以能养不能也。) 《礼记》曰:壶颈修七寸,腹修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壶去席二矢半。矢以柘若棘,毋去其皮。(取其坚且重也。或言去其皮节也。) 《左传》曰:晋侯以齐宴,中行穆子相。晋侯先。穆子曰:“有酒如潍,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中之。齐侯举矢曰:“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 《东观汉记》曰:祭遵薨,范淑上疏曰:“遵为将军,取土皆用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魏略》曰:邯郸淳,字元淑。作《投壶赋》千馀言奏之,文帝以为工,赐帛十匹。 又曰:游楚好投壶自娱。 《晋书》曰:石崇有妓,善投壶,隔屏风投之。 《王弼别传》曰:弼性和理,乐游宴,解音律,善投壶。 《崔宴传》曰:投壶者,皆以多算饮少筹。 《西京杂记》曰: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为矢,不用棘也。古之投壶,取中而不求还,故实小豆,恶其矢跃而出也。郭舍人则激矢令还,一矢百馀反。语之为骁,言如博之坚,于辈中为骁杰。每为武帝投壶,辄赐金帛。 《献帝春秋》曰:袁绍闻魏郡兵反,与黑山贼等数万人共覆邺城,杀郡守。坐中家在邺者,忧怖失色,或起而啼泣。绍观督引满投壶,言笑容旨自若。 《晋阳秋》曰:王胡之善於投壶,言手熟闭目。 《神异绝经》曰: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与一玉女投壶,没有入不出者,天为之笑。(张华曰:天笑者,开口流光。) 《艺经》曰:投壶法,十二筹,以象十二月之数。 《投壶变》曰:谓之投壶者,取名(他由切。)薮。渐而转易,铸金代焉。逮之于後,人事生矣。壶底去一尺,其下笋以龙玄。(玄,月中虾蟆,随其生死也,犹日狗龙蛇之类。)运之以キ(平表切。)虾(谓龙下キ螭也。)燕尾。(燕识候而归人,来去有恒。投而归人,自数之极也。)矢十二,(数之极也。)长二尺八寸。(法于尚矣,古用柘棘。)古者投壶,击鼓而节,带剑十二,(入礻佥颊二带,谓之带剑。)倚十八,(倚,并左右如狼尾状。)狼壶二十,(令矢圆转西于壶口。)剑骄七十。(入带剑还如后也。)三百六十筹得一马,(言三百六十岁功成也。马,谓之近党同得胜也。)三马成都。 魏王粲《棋赋》曰:夫注心锐念,自求诸身,投壶是也。 晋傅玄《投壶赋序》曰:投壶者,所以矫懈而正心也。 晋李尤《壶筹铭》曰:投壶筹礼,揖叙先後。通风月数,分为王部。 卷七百五十四 工艺部十一 博 《说文》曰:博,局戏,六箸十二棋也。 《论语》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家语》曰:哀公问於孔子曰:“吾闻君子不博,有之乎?”孔子曰:“有之,为其二乘也。”公曰:“有二乘,何为不博?”孔子曰:“为其兼行恶道也。” 《史记》曰:宋闵公与南宫长万博,争。公怒辱之,曰:“吾始敬若,(若,汝。)今子鲁虏也!”长万病此言,遂以局杀闵公。 又曰:魏王与信陵君博。北境举烽火,言赵寇入界。信陵君曰:“臣有客,能知赵王阴事,言赵王猎,非寇也。” 又曰:剧孟好博,多少年之戏。 又曰:蔡泽说范睢曰:“君独不观夫博者乎?或欲大投,或欲出分功,(班固《弈指》曰:“博悬于投,不必在行。”崔る曰:“投琼也。”)此皆君之所明知也。” 《汉书》曰:孝文帝时,皇太子侍,博争道,不恭。皇太子以博局提吴太子,杀之。(或云提音抵。抵,掷也。) 又曰:吾丘寿王,字子赣,少年以善格五召待诏。(苏林曰:博之类也。孟康曰:格者,行杵相周,故已言各。或曰:塞法,至立各不得,故云格五也。) 又曰:陈遵祖父遂,字长子。宣帝微时,与遂有故,相随博弈,数负债。及宣帝即位,遂稍迁至太守,赐遂玺书曰:“制诏太原太守,官尊禄厚,可以偿博债矣。” 范晔《後汉书》曰:耿恭为戊巳校尉。恭至部,移檄乌孙,示汉威德。昆弥以下皆喜,遣使献名马,及奉宣帝所赐公主博具,愿遣子入侍。 又曰:客星经帝座,或问袁延。延因上封事曰:“河南尹邓万有龙潜之旧,封为通侯,恩重公卿,惠丰宗室,加礼引见,与之对博,上下渫(音薛。)黩,有亏尊严。” 《魏略》曰:孔桂性便妍,晓博弈。太祖受之,每在左右。 又曰:杜畿与卫固少相狎侮,共博争道,畿曰:“我今作河东也!”固发衣骂之。及畿之官,而固为功曹。 《晋中兴书》曰:桓玄强与人博奕,取其田宅。 《穆天子传》曰:天子北入邴,(邴,郑邑也,音枋。)与井公博,三日而决。(疑井公贤人而隐者,故王就戏。) 《梁冀别传》曰:冀好格五六博。 《神仙传》曰:中山卫叔卿服□母得仙。汉武使其子度世,往华山求之。度世望见父,上有紫□,白玉为床,与数人博戏。度世问:“父所与博者是谁?”曰:“洪崖先生、许由、巢父也。” 《秦记》曰:吕光破龟兹,始获鸠摩罗什。光死,子缵立,戏弄罗什,或共棋博,乃杀子,云“斫胡奴头”。什曰:“不斫胡奴头,其胡奴斫人头。”後缵弟越字胡奴,果斩缵头。 《凉州记》曰:吕光太安二年,龟兹国使至,献宝货、奇珍、汗血马。光临正殿,设会文武博戏。 《西域胡》曰:诸博戏,取人牛马财物者,胡俗皆陪偿。 《述征记》曰:极西南端门外有石,石色青而细。修之作博棋,以遗江东,甚可珍玩。 《西京杂记》曰:许博昌,安陵人也,善六博。窦婴好之,常与居处。其术曰:“方畔揭道张,玄究屈高,高玄屈张。”又曰:“张道揭畔方,方畔揭道张。究屈玄高,高屈究张。”居三辅,儿诵之。法用六箸,或谓之究,以竹为之,长六分。或用二箸。博昌又作《六博经》一篇,今世传之。 《庄子》曰:臧与谷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策读书;问谷奚事,则博塞以游。事业不同,其亡羊均也。 《列子》曰:虞氏者,梁之富人也。登高楼,大路,设乐饮酒,击博楼上。 《抱朴子》曰:南阳文氏,求食入山,见高岩上有数人对博。 《淮南子》曰:善博者不欲牟,(博以不胜为牟。牟,大也,进也。)不恐不胜。平心定意,投得其齐,(齐,得其适。)行由其理,虽不必胜,得筹必多。 《韩子》曰:薛公之相魏昭侯也,有阳胡蕃者,於王甚重,而不为薛公,薛公患之。於是乃与之博,与之百金,令与昆弟博戏,俄又益之二百金。 又曰:齐宣王问匡倩曰:“儒者博乎?”对曰:“博也者贵枭,胜者必杀枭。”是杀其所贵也,儒者以为害义,故不博。 《尹文子》曰:博者尽开塞之宜,得周通之路。 杨子《法言》曰:或问:“侍君,子博乎?”曰:“侍坐则听言,有酒则观礼,焉事博乎?” 《说苑》曰:秦始皇时,ぢ骄奢。後与帝左右博,争行,乃目大呼。 又曰:晋灵公骄奢,造九层之台,谓左右曰:“敢谏者斩!”孙息(孙息即荀息也。)闻之,求见公。曰:“子何能?”孙息曰:“臣能累十二博棋,加九鸡子於其上。”公曰:“吾少学,未尝见也,子为寡人为之。”孙息即正颜色,定志气,以棋子置於下,而加九鸡子於其上。左右慑息,灵公俯伏,气息不续。公曰:“危哉!”孙息曰:“公为九层之台,三年不成,危甚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