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958 页/共 1125 页

多少,拨入本监。今指定,若永罢补试,止拨省试下进士,即四方未曾得解士人,更无可以入学之望,难以杜绝士人词诉。欲乞遵用隆兴元年三月七日旨挥,候省试了毕日开补。仍乞以本学在籍过省人数为额取放,立为定制,委是合得祖宗旧法。」从之。 二年六月十四日,礼部言:「太学补试,人数猥多,遂致喧竞。欲遇省试年分,将当年诸州请到文解到省试下,并以前曾经得解之人,许行补试,仍将太学过省阙额补填取放。即不得额外别行增添名数。待补国子生,欲将有期亲在朝作清要官,谓太学博士馆及监察御史以上。许牒子弟作待补国子补试,别号考校外,如在学太学生遇有期亲在朝作清要官,却改作国子生取应,仍〔别〕号考校。若国子生所随亲替移,亦依此改作太学生。」从之。 四年八月九日,国子监发解所状:「勘会已降指挥,满年不满年国子、太学生孤经应乞析分混试,及有避亲孤经别试所牒还太院收试之人,并依已降指挥,止避所避之官,互送别位,依次考校。今来本所发解,若有似此之人,乞依前项已降指挥,许行附试。」从之。 十一月十一日,国子监言:「元许见任职事官以上牒大功以上亲,作待补国子,赴发解试,即干道五年国子补试,合依上项待补国子解试,属牒送施行。所有召保替移许牒等事,一依国子发解条法施行。」从之。 五年四月二十二日,礼部言:「宁国府免解进士宋佖乞放行补试。契勘宋佖系是藩邸州军,曾该覃恩免解,即系曾到省人。欲比附已前得解试下之人,(今)[令]赴国子监补试一次。如有似此之人,亦乞依此收试。内有陈乞补试,不曾给到本府公据,又无申拨之人,乞令召保,放行收试。如试中,行下本州岛勘会,或有诈冒,亦乞驳放殿举施行。」从之。 六年六月二十三日,诏:「太学武学生员见有阙额,特与放行今年秋补一次。仍不以得解人为限,并依干道二年以前指挥体例施行。其武学增作一百人为额。今后太学阙二百人,武学阙三十人,取旨试补。」 七年正月九日,国子监言:「契勘绍兴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已降指挥,补试中选学生,取旨,下所属给降素白绫纸付监,依仿祖宗制度,赞词书填给付。照得自复兴太学,补中学生其赞词有『复兴太学』四字,今来已是兴复日久,乞许令本监重别改撰赞词书填。」从之。 三月八日,著作佐郎刘焞除国子司业、兼太子侍读。宰臣梁克家奏曰:「刘焞久在馆阁,以拘资格,除郎不行。乞稍迁擢,以重官僚之选。」上曰:「郎官外更有何官可迁 」虞允文奏曰:「国子司业见阙。缘隆兴并省指挥,不许添与祭酒并除。」上曰:「司业乃祭酒之贰,并置何妨 可特除国子司业。」 十一月二十三日,诏国子监复置书库官一员。 八年正月 二日,诏:「应国学进士不曾请举、该覃恩免解之人,后来如实得解,并曾经外路请举、后来入学、该覃恩免解之人,并理为一免。」 五月一日,国子监言:「据太学正、录所申到正特奏名、唱名、长假等共二百一十七人阙额,并据湖州州学生刘谦等状,伏 朝廷常年省试后放行太学补试一次,乞早赐放行。本监契勘,既太学申到阙额共二百一十七人,欲依干道六年已降指挥,开补施行。」从之。 九年六月十二日,中书门下省言:「国子博士旧系一员,太学博士旧系三员,今各止一员;正、录见共六员。」诏沈揆、梁汝永并改除太学博士,其退下太学正、录阙,更不除人。 淳熙四年六月十五日,以国子监新建太上皇帝御书石经阁成,是日,监学官赴和宁门外,奉迎御书「光尧御书石经之阁」八字碑至国子监。参知政事李彦颖等率文武百官于监门外立班奉迎,至阁安奉。 十月三日,国子监言:「乞下临安府,于本府见任不厘务使臣内踏逐一员,充本监监门,兼管石经阁并本学指使祗应。除合支请给外,日添支食钱三百文。」从之。国子监旧有指使一员,系本监长贰奏举小使臣充,后减罢。至是,本监以新建石经阁,故有此请。 十三年十二月九日,诏国子监减贴书一人。以司农少卿吴燠议减冗书食,下敕令所裁定,故有是命。 光宗绍熙四年四月二日,国子监补试所言:「承已降指挥,本院有合避亲之人,并送别院收试。若将来别试所有避亲孤经发回(大)[太]院收试之人,欲乞从自来试院体例,止避所避之官,互送别位,依公精加考校。」从之。 宁宗嘉泰四年二月十三日,吏部言:「国子监申,长贰岁各举书库官一员改官,即无冲改。兼书库官系是独员,其举状别无人搀夺。缘近降指挥,限年受荐。窃见六部架阁官见经部陈乞施行。今本监书库官改官事体,与架阁一同。乞本监长贰岁各举书库一员改官,免拘限年受荐之法。本部窃照国子监长贰岁举书库官一员,既是专举,即无人搀夺。若拘近降指挥,少有应得前项指挥之人,举员遂成虚设。乞将先次照应嘉泰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指挥,听从便荐举。」从之。互见六曹杂录。 嘉定七年五月二日,臣僚言:「国家开设学校,收拾四方寒畯之士,教育以成其材,冀为异日之用。如闻近时多事燕集,迭石起山,凿池建阁,修饰外观,迭务矜胜。为费既广,才用易乏,于是士之初参者,率皆责以苛礼,贫无从出,未免奔走假贷,迟回数月而未敢前。是岂国家教养之本意 窃闻淳熙初,萧之敏为祭酒,立定初参则例, 牓炉亭,颇得中制。岁月寖久,更改任情,但欲求多,不念贫窭,因仍成风,士以为病。乞行下国子监,谘访老成,捡寻旧例,削去后来所增之数,庶俾天下寒士纔得预选,便 可参学,以仰副治朝作成人才之意。」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八 监学教授 监学教授 【宋会要】 宋朝置国子监直讲,以掌教授。至道二年,邢昺、张雍、林镐、孙奭于京朝幕职州县官中荐儒术该博、士行端良,堪充国子监直讲者十人,太子洗马张隶等试经义于学士院而命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八 广文馆 广文馆 【宋会要】 广文馆,旧《会要》不载,今附于国子监。 哲宗元佑七年六月十三日,都省言:「开封府遇科场岁,多有四方举人冒贯畿县户名取应;及太学生员依条须在学及一年,方预就试,其间有未及年之人,亦不免有寄贯取应之弊。检会旧制,国子监取应举人,先于广文馆补试,给牒取应。今欲复置广文馆生员,令礼部立法。」既而礼部修立一十九条:一,开封府举人投下取应文字,限试补广文馆生员,锁院前纳毕,违者更不在收接之限。如有事故服制,即日拘碍。若至八月一日合该投下文字者,许令家人亲属投状,召命官二员委保,亦听收接。一,试补生员试:原无,据下文补。,以二千四百人为额。一,解额:开封府一百人,如投下文字不及千人以上,即每十人听收一名。广文馆二百四十人,以补中生员每十人发解一名。一,试补生员于科场岁六月五日锁院,委主司定日引试。一,进士愿补生员者,并召命官二员委保,连家状经本贯投状。勘会不碍贡举条制,保明给公据收执,同家保状、试卷赴国子监投纳。若不在本贯者,经所在移文勘会其见住处。有品官系有服之亲,即召承务郎以上二员保实别无违碍,听免勘会,亦给公据就试。一,进士殿限未满,及 因屏斥出学未及三年者,并不得就补生员。一,试补生员三分以上为保,谓非兼容隐人及缌麻以上亲。一,试补生员家保状、公据、试卷,限锁院前一月纳毕,五日前长贰集保引验。有疾故者,锁院前投状再引。一,引试生员三场,第一场:习经义者,大经义二道,《论语》或《孟子》义一道;习诗、赋者,试律诗、律赋各一首。第二场:并论一首。第三场:并子史时务策一道。并取文理通者为合格。一,缘试补生员条所不载者,并依贡举法。一,给生员公据,国子监候封到合格名籍,依籍内姓名,照家状年甲、三代书凿给付。一,生员公据,并注乡贯、三代、年甲。自补中榜出后,限十日各正身(付)[赴]监请领,违限勿给。一,生员假借买卖公据取应者,杖一百。许人告,赏钱五十千。一,生员若去失公据,不在别给取应之限,因水、火、盗贼毁失者比。一,生员于开科场年七月内,赍元授据赴国子监照验,投纳家状、试卷请解,其公据并行毁抹。如请解不中,即别听试补。一,生员取原家保状、试卷,国子监置簿受纳,点检卷及家状中间如不同,或不依式者退换,至锁院日封送试院。一,生员所纳家保状卷首并卷纸之类,并依国子监进士例。一,举人诈冒开封府户籍取应者,杖一百。许人告,赏钱五十贯。虽已及第,并行驳放。保官及本属官吏、里邻书铺知情,并与户籍令诈冒者,并与同罪,同保人并殿二举。一,开封府举人已于本府投下文 字,更不得就补广文馆生员。违者依贡举两处法。」从之。 绍圣二年三月二十八日,臣僚言:「以广文馆二百四十人解名散于逐路解额,除五路外,淮、浙、福建、荆湖、川、广等共一十三路,计一百七十余州军,逐处应举人数不齐。若只据人数增添,即一州所添甚有过多。如欲 及,即每州军只添得一人,或至两人。兼本监亦曾将外路就试二十五人解一人处约量增添,及将诸州军人数比较,终是未得均当。窃虑施行之后,多寡不均,邻路比州互相攀援。今欲乞将来科场,罢广文馆解额。其开封府诸科解额,依熙宁、元丰条例存留在本州岛,及将国子生四十人发还国子监。」从之。 职官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九 〔少府监〕 文思院 宋会要辑稿 职官二九 〔少府监〕 文思院题下原批:「寄案:徐辑《永乐大典》本《会要》阙少府监,其官属见此。」 文思院,太平兴国三年置,掌金银、犀玉工巧之物,金彩、绘素装钿之饰,以供舆辇、册宝、法物及凡器服之用,隶少府监。监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班充。别有监门二人,亦内侍三班充。领作三十二:打作、棱作、钑作、渡金作、 作、钉子作、(王)[玉]作、玳瑁作、银泥作、碾砑作、钉腰带作、生色作、装銮作、藤作、拔条作、洗作、杂钉作、场裹作、扇子作、平画作、裹剑作、面花作、花作、犀作、结条作、捏塑作、旋作、牙作、销金作、镂金作、雕木作、打鱼作。又有额外一十作,元系后苑造作所割属,曰绣作、裁缝作、真珠作、丝鞋作、琥珀作、弓稍作、打弦作、拍金作、玵金作、克丝作。计匠二指挥,提辖官一员,通管上、下界职事。上界监官、监门官各一员,手分二人,库经司、花料司、门司,专知官秤、库子各一名。分掌事〔务〕:修造案,承行诸官司申请,造作金银、珠玉、犀象、玳瑁等,应奉生活文字。库经司、花料司,承行计(科)[料]诸官司造作生活帐状,及抄转收支赤历。专知官,掌收支官物、攒具帐状,催赶造作生活。秤子,掌管秤盘,收支官物。库子,掌管收支见在官物。门司,掌管本门收支出入官物,抄转赤历。下界监官、监门官各一员,手分三人,库经司、花料司、门司、专副、秤、库子各一名。分掌事务:修造案,承行诸官司申请,造作绫锦、漆木、铜铁生活,并织造官诰、度牒等生活文字。库经司、花料司,承行计料诸官司造作生活帐状,及抄转收支赤历。专、副,掌管收支官物,攒具帐状,催赶造作生活。秤子,掌管秤盘,收支官物。库子,掌管收支见在官物。门司,掌管本门收支出入官物,抄转赤历。 真宗咸平三年三月,诏文思院打造内中金银器物,并送内东门司看验,交纳三司。所造金银,令左藏库别将一两赴三司封记为样。每料内凿一只年月、工匠、秤子姓名、色号,赴三司定样,进呈交纳。其支赐金银、腰束带、器物,类定金分厘秤比。所管工匠,委监官点检,趁逐功课,不得辄借影占。违者许人陈告。 景德四年八月,诏文思院销镕金银,令本院差人员工匠赴左藏库看拣一等金银,封样归院。监官当面看验,别无不同,即销镕打造。及置帐别贮七等金样,每内降到金银,各差行人看验,即不得支次金、杂白银。每月轮不监作员僚一名,在大门与使臣搜检。 十一月,诏:「文思院销镕所每百两金破大耗二钱半,银破五钱。」 大中祥符元年正月,诏文思院打造银器,每百两给木炭七秤,乌梅四两。 三年八月,三司言:「文思院造契丹使及臣僚金银带、蹀躞等,自今并封定逐样,于左藏库送纳。所(责)[贵]止绝弊幸。」从之。 仁宗天圣三年十二月,诏:「皇城司差亲事官四人,于文思院销镕所把门搜捡,更不差本院工匠。」 四年二月,勾当文思院李保懿言:「乞依拱宸门外西作例,差识字亲事官与在院人员同共监作,主掌官物,随界交替。内打、钑、棱、 、镀金五作各一人,钉子、拔条、场、裹剑四作共 二人,生色、装銮、洗、腰带、杂钉、扇子、平画、碾砑、藤、漆、小木、牙、玉、旋、校、糊粘、结绦、错磨、铁、玳瑁、花面、花、真珠、银(尼)土、雕木二十五作共三人。及依旧例,令监门使臣二人分监中大门,至晚放作绝后,一人止宿者,却管句两门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