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53 页/共 1125 页
神宗熙宁三年六月,河东安抚使冯谅言:「麟、府、丰州蕃汉义军皆贫窭,乞官为借支伍分衣甲。」从之。详见府州。
元丰元年九月十九日,内殿承制王余应乞叙归明,继袭主管丰州。诏以为麟州都监,候满二年差知丰州。
哲宗绍圣元年正月十八日,枢密院言:「河东经略司奏,知丰州、崇仪使张世永,权府州靖化等寨巡防、内殿承制张世京,府州百胜寨主、右班殿直张操,私离州寨,聚会迁葬。」诏世永、操系迁葬,各追一官,世京非应差出,(官)[宜]令河东路经略司具事因以闻。以上《续国朝会要》。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一 边 州 西凉府
西凉府
西凉州也。自唐末陷河西之地,虽为吐蕃所隔,然其地亦自置牧守,或请命于中朝。天成中,权知西凉府留后孙超遣大将拓援承诲来贡。明宗召见承诲,云凉州者东距灵武千里,西北至甘州五百里,旧有郓人二千五百为戍兵。及黄巢之乱,遂为阻绝。超及城中汉户百余,皆戍兵之子孙也。其城今方幅数里,中有县令、判官、都押衙、都知、兵马使,衣服、言语略如汉人。即授超凉州刺史,充河西军节度留后。干佑初干佑:原脱,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补。,超卒,州人推其土人折逋嘉施权知留后逋:原作「满」,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补。,遣使来贡,即以嘉施代超为留后。凉州郭外数十里,尚有汉民陷没者耕作,余皆吐蕃。其州帅失情,则众皆啸聚。城内有七级木浮图,其帅急登之,绐其众曰:「尔若迫我,我即自焚于此矣。」众惜浮图,乃盟而舍之。周广顺二年,始以申师厚为河西节度使。师厚初至凉州,奏请授吐蕃首领折逋支等官,并从之。显德中,师『HT 』』(后)〔厚〕为其所迫,擅还朝廷,贬,凉州亦不复命(师)[帅]。今即吐蕃之别种也。
太祖干德四年,知凉府折逋葛支上言:「有回鹘二百余人、汉僧六十余人,自朔方来,为部落劫略。僧云欲往天竺取经,并送达甘州讫。」诏书褒答之。
开宝六年,凉州令步奏官僧吝毡声、逋胜拉蠲二人求通道于泾州以申朝贡,诏泾州令牙将至凉州慰抚之。
太宗淳化二年,权知西凉州、左厢押蕃落副使折逋阿喻丹来贡。先是,殿直丁惟清往凉州市马,惟清至而境大丰稔,因为其所留。灵州命蕃落军使崔仁遇往迎惟清崔:原作「催」,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改。,又吐蕃卖马还回过灵州,为党项所略,表诉其事,因请留惟清至来年同入朝请留:原脱,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补。。诏答之。
四年闰十二月,以西凉府都总管、权知军府事俞龙波为保顺郎将,以阿喻丹死,奏乞真命也。
五年,西凉府左厢押蕃落副使折逋俞龙波来贡马。
至道元年正月,凉州吐蕃当尊以良马来贡,引对尉劳,加赐当尊虎皮一,欢呼致谢。
二年七月,折逋俞龙波上言,蕃部频为继迁侵略,乃与吐蕃都总管后临拽于会六谷蕃众来朝后临:《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作「没暇」,疑此误。,且献名马。诏厚赐之。是年,凉州复来请帅,诏以殿直丁惟清领州事,仍赐牌印。
真宗咸平元年十一月一日,河西军左厢副使、归德将军折逋游龙钵来朝将军:原脱,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补。,献马二千疋。游龙钵四世受朝命为酋,虽贡方物,未常自行,今始来朝。河西即古凉州,东至故原州千五百里,南至雪山、吐谷浑、(萧)州界三百五十里,西至甘州固城界六百里,北至部落三百里。周回平川二千里。旧领姑(藏)[臧]、神乌神乌:原作「神岛」,据《通典》卷一七四、《长编》卷四三改。、蕃和、昌松、嘉麟五县,户二万五千六百九十三,口十二万八千一百九十二。今有汉民三百户。城周回五十里五十里:《宋史 吐蕃传》作「十五里」。,如凤形,相传李轨旧治也李轨:原作「李范」,据《宋史 吐蕃传》改。。皆龙钵自述云。六日,诏以龙钵为安远大将军。游龙钵诣崇政殿谢恩,因言本土造浮图乏
黄金、五彩装饰,令各赐之。
三年十月,授西凉府六谷大首领折逋游龙钵等将军、郎将、司戈。
四年十月,以西凉府六谷大首领潘罗支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都巡检使。先是,知镇戎军李继和上言,潘罗支愿戮力讨继迁,请授以刺史,仍赐廪给。又经略使张『HT 』』(济)〔齐〕贤请封六谷王兼招讨使、灵州西面都巡检使,俟其立功则授节钺。诏宰臣议其事。咸曰潘罗支已为酋帅,傥授刺史则名品太轻;未付节旄而先极王爵,则典制非顺。招讨使号不可假于外夷,请授防御使,俾兼都巡检之职。从之。命殿直、合门祗候李振辞假崇仪使,为加恩官告使,殿直金会假从仪副使副之。
十一月,以西凉府六谷左厢副使折逋游龙钵领宥州刺史,又以其督六族首领褚下箕等三人并为怀化将军。时西凉使又言,六谷分左右厢,游龙钵为左厢副使,崔悉波为右厢副使,朝廷所降符命龙钵(惠)[悉]掌之,庶事与首领潘罗支同共裁制。朝廷方务绥怀,故有是命。
十二月,以如京副使宋沆为西(京)[凉]府安(于)[抚]蕃落使,太常丞、直集贤院梅询副之。沆等未行,帝谓宰臣曰:「朕看《盟会图》,颇照吐蕃多反复狼子野心之事。今已议令王超等领甲马援灵州王超:原作「王起」,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改。,若难为追袭,即灵州便可制置,沆等不须遣,止走一使以会兵告之。」
闰十二月,镇戎军李继和上言:「得潘罗支书,见发兵讨迁贼,部下李万山愿得王师援
助。」诏继和谕罗支,朝廷有出师之期,当即诏报,宜整旅以俟。
五年十月,潘罗支遣使上言:「李继迁送铁箭诱臣部旅,已戮一人,絷一人,以听朝旨。」诏褒之,所絷戎人听自处置。
十一月,潘罗支贡马千疋,诏厚给其直厚:原作「第」,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改。,别赐彩百疋,茶百斤,仍宴其部族。
十二月,西凉府与咩逋族各遣使来贡。帝曰:「灵州河外贺兰山则有小凉、大凉,部族甚盛,旧与贼迁修好,朕虞其合势为患。近累得边奏,知与继迁有隙,迭相攻掠。今西凉、咩逋使来,可召问其委曲,因其归,俾赍诏招谕,令助讨迁贼,俟立功则重赏之。」
敌。泥埋二子,长即成逋,次曰屈子,如闻彼方之人皆畏成逋 六年正月,泾原总管陈兴上言:「潘罗支差咩逋族蕃官成逋驰骑至镇戎军,乞会合天兵同讨李继迁。本军遣人部送赴本司,在道防御过严,至安国镇,成逋奔窜,坠谷而死,其防送使臣寻枭首级以至。」帝览奏,伤悼久之,谓曰:「成逋乃咩逋族泥埋之子,两曾诣阙,皆召对与语,厚加恩渥。盖念此人父子忠勤,累与迁贼闻:原脱,据《长编》卷五四补。,盖有材力而负智勇故也。镇戎军防备太(察)[紧],遂致奔逸,及其死也,忍又枭其首级。」即遣使臣乘传按鞠,仍令渭州以礼葬之。
二月,以潘罗支为朔方军节度使,充灵州西(南)[面]都巡检使。先是,罗支遣蕃官吴福圣进奉到阙,赍蕃书奏状,且云:「潘罗支感朝廷恩信,愤继迁倔(疆)[强],累夺到蕃人。继迁因此数 ,结集人马,与之格
放回陷阵蕃人,今悉收系,以听朝旨。」又言:「继迁铁箭令罗支附,称已纳朝廷,未知虚实。罗支见集骑兵六万,乞会王师,收复灵州。愿改一官,量给衣甲。」帝召其使询之,又与宰臣参议,帝曰:「贼迁未平,常虑西胁诸蕃,益烦御备。只如契丹伪封继迁西平王,虽戎狄之命不足比数,然便授之王爵,今来朝廷授潘罗支亦空名耳。」遂有是命,仍赐人马铠甲,以吴福圣为安远将军,收系之人只委罗支便宜从(之)[事]。
三月,以咩逋族首领锦州团练使泥埋为锦州防御使,充灵州河外五镇都巡检使。帝谓近臣曰:「泥埋与潘罗支自来同力讨贼,部族居止密尔河外,又遣男成逋远告事宜,坠谷而死,可特与转改,委以河外都巡检之任,庶与罗支掎角宣力也。」
四月十四日,潘罗支遣使铎论来贡,且言六谷聚兵,愿会王师击继迁。诏所请会兵,如至乌白池、盐州已来,即为进师。
罗支屡请王师助击贼,时议以西凉去渭州限河路远,不可预约师期,第诏令常为之备,俟贼侵轶,即命边兵掎角。至是,复有此奏,帝曰:「继迁常在地斤三山已东斤: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改。,每来寇边,官军才出(到)[则]远遁,或六谷部族近寨捍御,与官军合势,亦国家之利。苟以为难,必不敢复有陈请,且不失其欢心也。」
二十四日,以西凉府厮邦族首领兀佐、马家族首领渴东、周家族首领厮那叱、的流族首领个罗、赵家族首领阿斯铎、嗟厮波、日姜族首领铎
论,并为怀化郎将,从潘罗支之请也。
八月,西凉府者龙族都首领遣使贡名马十七疋。帝以其常与潘罗支协力抗贼,命优待之。
十一月,继迁攻西蕃,入西凉府,知州丁惟清陷没。潘罗支伪降,未几,集六(合)[谷]诸豪及者龙族合击继迁,〔继迁〕大败,中流矢死。
景德元年正月,遣使厮完、押衙郑延美以六谷蕃马三千疋来贡,且献捷。厮完即潘罗支之甥也。潘罗支又言洪元寺坏,乞给工匠及赐金碧绢彩修缮之。诏以尚方工匠难以远去,余从其请。
三月,潘罗支上言,本道番族首领阎藏请赐虎皮翻披,从之。西蕃之俗,(受凡)〔凡受〕赐者族人推奉,故有是请。
六月,又遣其兄邦逋支入奏,且言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与蕃贼李继迁战,大胜之,然被劫却牌印、官告、衣服、器械,今以良马修贡,乞再颁赐。且欲更率部族及回鹘精兵直抵贺兰山讨除残孽讨:原作「计」,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改。,愿发大军援赐。诏曰:「卿忠顺朝廷,保庇部族,誓戮凶斯久,杀获颇多。每念尔诚,不忘朕意。所乞会合大兵,掩杀迁贼,朝廷近知继迁已死,未经殡葬,所以未欲讨除。今卿等既领师徒,远平雠敌,免为后患,甚是良图。所乞会兵,即缘地里稍遥,月日未定,今议候卿等才集诸族人马起离西凉,即差心腹人走马来报泾原镇戎军总管司。已令至时不候朝旨,率兵前进,至咸泊、两萧关、天都山已来牵制贼徒,伏截道路贼界,定须两面 狂之党,益坚臣子之心。远率种人,同拒迁贼,战
救应。如此邀击,必可成功。彼中诸事,更窃审详,伫静边陲,永保富贵。」时朝廷所赐潘罗支牌印、告 、国信物悉为继迁所劫去,至是罗支贡马,请别给赐,从之。
十月十七日,诏故西凉府六谷都大首领、朔方军节度、灵州管内观察使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灵州西面缘边都大巡检(蕃)[潘]罗支,可追封武威郡王,遣使赙恤其家。以其弟厮铎督为盐州防御使,兼灵州西面缘边都大巡检使。时押赐罗支国信使臣焦赞上言:「昨离渭州,至龛谷、懒家族,问得都首领尊毡磨壁余龙及诸路族首领便嘱等言「毡磨壁余龙」五字原脱,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补。,去岁六月中李继迁攻者龙族,罗支率随身百骑赴之,(仪)[议]并兵攻讨继迁,而族帐养迷般嘱与日逋吉罗丹者先自(断)[继]迁所亡归者龙族,因率其属杀罗支于其帐。者龙凡十三族,而六族附养迷般嘱及日逋吉罗丹。西凉府既闻罗支被害,遂率龛谷、兰州、宗哥、觅诺诸族来攻者龙六族,六族悉投窜山谷。臣先奉诏,令沿路安抚诸族蕃部,其者龙六族已谕旨安集。兼西凉府六(合)[谷]首领议立罗支之弟厮铎督,言厮铎督刚决平恕,每会酋豪,设觞豆饮食必先卑者,犯令虽至亲不贷,凡再率众攻继迁部族,虏获甚众,颇有威名,为一境所伏。」帝以迁贼未平,藉西凉为腹背,故奏入有褒赠之命,而以罗支旧秩授之。
二十三日,以厮铎督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灵州刺史、充朔方军节度、灵州管内观察处置营
田押蕃落使、兼灵州西面缘边都大巡检使、西凉府六谷都大首领,封西平郡开国侯,食邑千户。帝以迁贼未平,藉西凉腹背攻制,遂以罗支旧秩悉授之。
其年,泾原路言陇山县王、狸、延三族归顺。
所获人马之数来上。帝召见慰谕,优加赐与。又言蕃帐周斯那支有智勇,久参谋议,请授以六谷都巡检使。帝以嘉奖之,诏从其请,赐茶、彩。 二年二月,厮铎督遣外生呵昔与凉州教练使贾人义以名马来贡,并具与赵德明战
三月二十四日,西凉蕃部样丹族求市弓矢归蕃族:原空,据《宋史》卷四九二《吐蕃传》补。。有司旧例,弓矢兵器不入外国,帝以其宣力西陲,委之捍寇,特令渭州给赐,仍别赐其酋厮铎督。
二十五日,以潘罗支子潘失吉为归德将军,仍赐银彩。者龙七族悉补其首领,月给千钱。时厮铎督又贡马,求易金彩修洪元佛寺,诏如所求赐之,还其马直。四年,厮铎督又遣使献马。
二年四月,西凉府蕃部(州)[周]斯那支为六谷都巡检使,赐茶彩。那支有智勇,戎人畏之,厮铎督言其久参谋,乞授此职故也。
三年正月,诏以西凉者龙族舍穷波等七人、渭州党宗族业罗,并为检校太子宾客,本族首领;又以厮罗督姨弟秃几筵厮哥为安化郎将。
五月,西凉府龛谷、懒家、宗家、者龙、当宗、章迷等十族朝见,进马,犒以酒食,赐与有差。是月,厮铎督遣安化郎将路黎奴来贡。黎奴病于馆,特遣尚医视疗。及卒,帝怜之,厚加
赠给。时铎督又遣人上言部落多疾,乞赐蕃物白龙脑、犀角、硫黄、安息香、紫石英之类凡七十六种,并求弓矢,皆可之。药同而名异者,令译人辨之而给,来者感悦而去。是月,诏加厮铎督检校太傅,又以厮铎督蕃部马咸山、渴龙、刑家、纳迷、水马波、乞当、龛谷、懒家、小龛谷、章家、心山、王家、者龙诸族及李波逋等四十九人并为检校太子宾客,兼监察御史,充本族首领并郎将。
六月,厮铎督遣蕃部波机进马,因上言积官俸半年未请,乞就京给赐,市所须物。从之。
七月,令秦翰因便谕意西凉府厮铎督,令诸蕃部严斥堠以备赵德明。以鄜延路总管石普入奏,德明信约未定,点集蕃部也。
十二月,厮铎督遣吐蕃左右厢副使曰逋速鹘鹦等来贡马,且乞优给马价,犒设蕃部。从之。
四年五月,厮铎督遣(兵),故择名马修贡。命中使就礼宾院犒设之。是月,渭州通事何忠至西凉府,得厮铎督印纸,令臣填书告朝廷诸事。因诏自今并须蕃书用印,无得以印纸给与诸色人,令赴阙奏事。
九月,遣渭州指使、借职李仁义赍诏赐厮铎督茶药、袭衣、金带,其部下蕃族赐赉有差。仍令约回鹘为援,以备赵德明。时边臣有上言德明谋袭西凉及回鹘,帝以六谷、甘州久推忠顺,思抚宁之,且以仁义谙西鄙事天头原批:「『鄙』疑『邮』」。按此「鄙」字自通。,因遣使焉。
十二月,厮铎督遣使来贡。
大中祥
符元年六月,赐西凉府进奉僧法满紫方袍。
十二月二十三日,厮铎督遣蕃部厮铎奴等贡马。二十八日,制加厮铎督检校太尉,食邑千户,食实封三百户。
二年二月,厮铎督遣使来贡。十一月,又遣使贡马五疋。
三年五月,赐觅诺族(可)[首]领温逋药,以所部瘴疫,从其请也。
十月,厮铎督及潘罗支男失吉又遣使贡马。有司言厮铎督马三疋,估直百七十贯;潘失吉马三疋,百一十贯。帝曰:「厮铎督与诸蕃不同,常宜优奖,所进马每疋赐银五十两,失吉马共赐百五十贯。」仍赐锦袍、银带、衣着遣之。
四年三月,西凉府吐蕃潘毒石鸡等来贡。
九月,泾原钤辖曹玮上言:「赵德明军校苏守信无故领兵攻西蕃乞当族,其首领厮铎督会诸族御之,大败其众。」
十月,厮铎督遣僧兰毡单来贡,赐紫方袍。
十一月,以厮铎督子为怀化郎将。
五年十一月,厮铎督遣其子来贡马,及求赐药物。
七年四月,厮铎督遣使来贡。
十一月,六谷蕃部来贡。
八年五月,厮铎督遣蕃部钦盘等来贡马。
七月,西凉府僧惊讹失罗来朝,赐紫方袍。
十月,西凉府哥蕃部厮铎督来贡马十二疋,其侄又献马三疋。
天禧四年三月,诏西凉府回鹘自今贡奉,并由秦州路。秦州言蕃部阿厮铎纳欸归顺。
仁宗天圣四年正月,者龙族首领厮铎督、舍钦波遣蕃部厮铎完于贡马,赐衣服、银带遣之。
蕃夷 宋会要辑稿 蕃夷一 辽上
宋会要辑稿 蕃夷一
辽上
【宋会要】
契丹,匈奴之种也。世居潢水之南,南距幽州千七百里,本鲜卑之地。君长姓大贺氏,有八部。唐光启后,其王钦德乘中原多故,侵略诸部,达靼、奚、室韦咸被驱役,由是(放)[牧]帐浸盛。钦德政衰,别部酋长邪律阿保机代其位。先是,八部互立为主,三年而代,至阿保机,遂怙强不受代。后唐天成元年卒,伪谥大圣皇帝。次子元帅太子德光立,二年,始私建年号曰天显,陷营、平二州。晋祖起并州,藉其兵势,割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云、应、寰、朔、蔚十六州以报之。又改元会同。少帝末,南牧渡河,伪称大辽。死,伪谥嗣圣皇帝。兄突欲子永康王兀欲立,号天授皇帝,改元天禄。立五年,为燕王述轧所杀。述轧立,虏众不附,共推德光子齐王述律袭位,杀述轧,时周广顺六年也,号天圣皇帝,更名明记记:原脱,据下文补。,改元应历。述律好睡,国中目为「睡王」。自世宗平三关,虏气遂衰。治平二年十二月,改今国号。
太祖建隆二年十月,诏北面诸州禁边民无得出塞盗马。先是,五代以来,募民盗戎人马,官给其直自「其直」至本条末,原脱,据《宋史》卷一九八《兵志》一二补。。时方留意抚绥,诏禁之。
开宝七年七月本句及下「以契丹降人」,原脱,据《长编》卷一四所述文意补。原文差异较大,今仅取其文意可通而已。,以契丹降人东头供奉官刘琮为西头供奉官,赐袭衣、银带、器币。
十一月,契丹伪涿州刺史邪律琮以书遗知雄州孙全兴,诏全兴以书答之。书云:「琮滥受君恩,猥当边任。臣无交于境外,言则非宜;事有利于国家,专之亦可。切思南北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