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52 页/共 1125 页
折令图以献。又『HT 』』(以)〔下〕岚州,(杀)迁崇仪使。
六年,府州外浪族首领来都等来贡马。
雍熙二年六月,府州女乜族首领来母崖男杜正等内附,命迁居茗也族中。
九月,以崇仪使折御卿领成州刺史。
端拱元年,以六宅使、诚州团练使、知府州折御卿为府州团练使,兼麟府浊伦寨巡检使。
淳化三年二月,迁御卿府州观察使。
四年四月,御卿上言,银、夏州管内蕃汉户八千帐族悉来归附,录其马牛羊万计。
五年五月,制授御卿永安军节度,充麟州兵马都总管、夏银府绥都巡检使。御卿世有功于朝廷,尤能厘肃部伍,西蕃颇惮之,故有是宠。
至道元年正月,府州言:「契丹万余众入寇,节度使折御卿率兵击败于子河汊,斩首五百级,获马千匹,虏将号突厥太尉、司徒、舍利死者二十余人,生擒吐浑首领一人,大将韩德盛仅以身免。」帝召使者于便殿问状,谓左右曰:「此戎小丑,轻进易退,朕常诫边将不与争锋,待其深入,则分奇兵以断其归路,因击杀之,必无遗类也。今果如其言。」左右皆呼万岁。厚赐其使,因遣内侍杨守斌往府州画地图来上,因遣问御卿:「向者戎人从何而至 」御卿曰:「虏由山峡间细径而入,意臣出巡,谋入剽掠。臣先谍知之,预遣内属戎人邀其归路,因纵兵疾击,虏败走,尘起迷失本路,人马坠崖谷死者
相枕籍,不知其数。皆圣灵所及,非臣之功。」帝甚嘉之。
十二月,御卿卒,诏赠侍中,以其子惟正为洛苑使,知州事。御卿被病,虏谍知之,韩德威为李继迁所诱,复率众入寇,以报子河汊之役。御卿舆疾而行,德威闻其至,顿兵不敢进。会疾甚,其母遣亲信召御卿归就医药,御卿曰:「家世受国恩,虏寇未灭,御卿之罪也。今临敌,安可弃士卒自便,死于军中,是其分也。」翌日而卒。
二年三月,入内副都知宋思恭上言:「得府州管界五族大首领折突厥移状,称父折文御授官告,补充五族大首领。今文御已死,府州以突厥移承父勾当,乞赐真命。」诏折突厥移授安远大将军,依旧充府州管界五族大首领。
六月,府州勒浪族副首领遇兀等百九十三人归附,贡马七匹。遇兀旧隶契丹,淳化初迁族帐于府州界,东至河百五十里,南至府州三百里三百:原作「三十」,据《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改。,至是始来贡。帝召见慰劳,赐锦袍、银带。遇兀言:「部族多良马,今始来朝,所贡未备。」帝曰:「吾嘉尔忠顺之节,慕化来归,固不以多马为意也。」
七月,以李继隆出讨贼迁隆:原无,据《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补。儿族大首领党移、没儿族大首领莫末移、路乜族大首领越移、细乜族大首领庆元、洛才族大首领罗保、细母族大首领杂保保乜凡十族敕书 ,赐麟府州兀泥巾族大首领突厥罗、女女杀族大首领越都、女女梦勒族大首领越移、女女忙族大首领越置、女女儿」原作「儿婴儿」,「越移」原脱「越」字,「杂保保乜」原脱一「保」字,并 「兀泥巾」原脱「巾」字,「女女杀」原作「安女杀」,「据《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改、补。,招怀之。
三年八月,诏府州折惟正归明,以
其弟内园使惟昌代知州事,兼麟府浊轮寨都巡检使。惟正少有狂易病,不可治州事,故命之。
十一月,知府州折惟昌等奏:「臣父尝奉诏,归投蕃部中有怀二者,便令剪除,未敢遵奉施行。」诏如有蕃部委实违背者,依蕃法例行遣。
真宗咸平二年八月,河西蕃族叛戎黄女族长蒙异保及府州叛去熟户啜讹引继迁之众寇麟州万户谷,进至松花寨,知府州折惟昌与从叔同巡检使海超、弟供奉官惟信率兵赴战于城。会惟昌矢中背坠马矢:原作「午」,据《宋史》卷二五三《折德扆传》改。,官军小衄,海超、惟信没焉。奏至,即日遣内侍劳问,赐金丹、法酒、锦袍、金带、名马、器币。
九月,继迁之党万私保移埋(没)[复]入寇府州之埋井寨,惟昌与洛苑使宋思恭、西京左藏库副使刘文质赴之,战于横阳川,斩获甚众,夺牛马 驼弓矢。
十一月,惟昌又与宋思恭、刘文质发兵渡河,破契丹界言泥族拔黄太尉寨「族」原脱,「拔」原作「扷」,据《宋史》卷二五三《折德扆传》补、改。,焚器甲、车帐数万计,斩千余级,获所虏生口三百余。诏书奖之。
六年五月,唐龙镇上言,镇有贸易于府州者,为州人邀杀,尽夺货畜。乃诏府州自今许令互市,(窃)[切]加存抚。
八月,府州八族都校明义等言,屡于麟州屈野川击迁贼,及缘边立大栅防遏,皆有克获。诏奖赉之,仍令府州常以劲兵援助,勿失机便。是月,赐内园使折惟正祖母路氏诏书、茶药。时惟正请告诣府州省觐,帝闻路氏常训子孙以忠孝之事,故劳赐之。
景德元年二月,惟昌上言:「臣
与钤辖张志言、宋恭率兵入蕃界,破贼寨,获人口、牛马、 驼、衣甲、旗 四万余,又获刍粮,至麟州。」诏赐锦袍、金带, 书奖谕。
闰九月,北界破大狼水寨,斩首俘获甚众。是月,诏府州自今勿擅发兵入唐龙镇管内剽掠,如蕃汉人亡逃在彼,须追究者以闻,当令遣还。
二年八月,诏:「府州蕃汉杂处,号为难治,宜令审官院、铨司慎择通判、录事参军通判:原作「通州」,据《长编》卷六一改。。」
三年正月,诏以文思使、知府州折惟昌为兴州刺史,依旧知州事。是年,惟昌上言:「兀泥族大首领名崖从父盛佶为赵德明白池军主盛佶:原作「盛佑族」,据《宋史》卷四九一《党项传》改。,密遣使谕名〔崖〕,云德明虽外托修贡,然点阅兵马尤急,虑劫掠山界,名崖以告。」帝嘉之,降诏抚谕,就赐名崖锦袍、银带。
大中祥符二年春,惟昌表求赴阙,许之。
六月,惟昌率所部首领名崖等四十七人来朝,贡名马。帝亲加劳问,宴赐甚厚,命中使馆伴,内侍副都知窦神宝检校之。及还,赐内府物,遣内侍宴饯于苑中。惟昌又上言:「先臣御卿蒙赐旗三十竿以壮戎容,岁久故暗,望别给赐。」从之。
七年五月,惟昌卒,其母千乘郡太夫人梁氏乞令次子供奉官、合门祗候惟忠继知州事,诏可,即以惟忠为六宅使、知府州。命入内供奉官张文质驰往(获)[护]葬,所须官给。又录二子继芳、继麟,并为奉职;弟借职惟崇为殿直,侄继猷、继符并借职。
天禧元年七月,诏府州置纳质院。
仁宗天圣五年五月十一日,管勾麟府路军
马王应昌言:「麟州界外西贼以(水)[冰]合渡河,入岚州劫掠,窃虑异日或深入为寇。乞下并代总管司,令每至河凌合时,差兵屯戍巡托,以遏奸谋。」从之。
庆历元年八月,麟州言,元昊攻围州城逾月。麟、府皆在河外,因山险。初,转运使文洎以麟州饷道回远,军食不足,乃按唐张说尝领并州兵万人出合河关,掩击党项于银城,大破之,遂奏置麟州,此为河外之直道。自折德扆世有府谷,即大河通保德,舟楫邮商,以便府人,遂为麟之别路。故河关路废而弗治,洎将复之而卒。其后子彦博为副使彦博:原作「产恃」,据《长编》卷一三三改。,遂通道银城,而州有积粟可守。故元昊知城中有备,解围而去。复兵攻府州,城中官军六千一百余人,居民亦习兵善战。城东南各有水门,崖壁峭绝,下临大河。崖腹有微径,贼攀缘石壁,鱼贯而前,城上矢石乱下,贼死伤殆尽。攻城北,而士卒力战,伤者一千余人,贼乃引退。
十一月,管勾麟府路军马张亢言:「府州城外并无蕃汉居人,尽为贼境,戍守之人辛勤 命,乞量支干粮钱,少以慰劳。」从之,候路通即罢。
四年四月八日,帝谓宰臣曰(曰)废此郡,其利安在 」章得象等对曰:「麟州四面蕃汉人户为元昊所掠,今无耕民,河东之民困于远馈。欲迁麟州于府州近处,其旧州改为城寨,以减远馈之费。」帝曰:「麟州不可便废,但量留守兵,其余军马退于府州近处,别置一城以驻之。」宰
臣已下称:「如圣谕,则于边事为便。」
十一月,麟、府州民吏僧道等诣阙,请益兵以御西贼,召对于便殿,赐茶、彩以慰遣之,僧道乃赐紫衣、师号。
嘉佑元年十二月,以〔如〕京使、知府州折继祖领康州刺史,仍赐钱五十万。以继祖改葬其父而请借月俸,因以推恩也。
二年二月二十七日,庞籍言:「麟州屈野河西地土为西人侵耕,非蹂践苗稼则无由止绝。然贼马必却来汉界钞盗,常须添兵御敌。至时人户惊扰,守边将佐各加罪责,乞降指挥。」从之。
四年十二月,知麟州王庆民上麟、府二州图。
五年九月,遣中使赍诏抚谕知府州、如京使、康州刺史折继祖。初,继祖欲解去州事,下知并州梁适体量,而言折氏累世承袭知府州,本族仅三百余口,其部缘边蕃族甚众,凡犒劳皆以俸钱,而所用不给,于蕃部借牛耕莳闲田,以收获之利岁赡公费。且朝廷俾之承袭,即与内地知州不同。比年监司一以条约绳之,尤为烦密,以致内不自安,遂欲解去。乞密加抚存之。故有是(治)[诏]。
神宗熙宁三年六月,河东安抚使冯京言:「〔窃〕见麟、府、丰州所管蕃汉义军人马,最处战地,(听)[器]用衣甲,例合自备,然皆贫窭。三州所管七千四百余人,马一千四百余疋,今乞官为借支五分衣甲,送管辖城寨,每有事宜,将官分给,所贵可以应敌。」从之。
四年十月,录故西□□□□□□□□州防御使、知府州折继祖男□□□□□
□殿直克静各转一资,孙可致、可□□□□□□继祖尝有□□□□□□府州,继祖请受其兄之子□□□□□□之而有是命。
元丰元年二月七日,文思使、知府州折克柔领忠州刺史。以河东路经略使韩绛言,克柔承袭已及六年,乞依折继祖例优与迁官故也。
六月三日,河东经略使韩绛言:「麟州银城寨熟户蕃部命子元入西界刺事银城寨:原作「银戍寨」,据《长编》卷二九○改。,为戎人所获,其子莽乜已补十将。今子元逃归子元:原缺,据《长编》卷二九○补。,乞与近上名目,免追夺莽乜恩命。」诏补子元十将「补子」二字缺,据《长编》卷二九○补。,莽乜免追夺。
四年七月二十三日,诏麟府都巡检使、知府州折克行点兵三千,选择有官子孙部押,隶张世矩等。以高遵一奏乞克行领蕃兵别为一军,而朝廷以克行守郡不可行故也。
哲宗元符二年三月十七日,河东路经略司言:「知府州折克行捉到西界伪钤辖令王皆保「令」上原有「路」字,按「令王皆保」乃人名,《长编》卷五○七亦有此条,清人改译为「哩旺札布」,亦无「路」字,今删。敌擒获,缘 ,乃先归顺人供奉官移亲兄。虽系(王)[正]当诱胁招纳之际,乞令其弟移等保管令王皆保,止于府州居住,存抚北界首领,使图归顺。」从之。
徽宗政和五年三月十日,太原府路都监、知府州折可大奏:「伏 皇太子受册礼成,伏闻凡宫闱大庆,虽郡邑小臣于法不许称贺。臣家亦尝贡方物,或遣母妻入觐,盖祖宗眷遇特厚。今欲乞将己俸进马二十疋,庶 臣子之恭。臣已将马价钱赴州军资库送纳讫,切恐有司不知有此体例,不为收接,伏望许令投进。」诏依所乞。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一 边 州 丰 州
丰州
丰州本河西藏才族都首领王□居之,契丹补左千牛卫将军。太祖开宝二年,率众归顺,又命其子承美为丰州衙内指挥使。四年七月,命承美为天德军蕃汉都指挥使,知丰州事,以其父卒也。五年,授承美丰州刺史。承美遣军校诣阙上言,愿诱退浑、突阙内附,有诏褒谕之。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承美上言:「每奉诏勾招市马,今年已招勾千七百余疋赴阙,昨为契丹移文当州,蕃汉不得于中国进卖。臣以本界属中朝,不当得止,契丹即发兵打劫当州西关以西蕃部三百余帐。」
七年二月,丰州大首领黄罗外弟乙革长等以良马来贡。是月,诏赐承美锦袍、银带,以其屡贡奉也。
闰十二月,承美遣其弟承乂上言,契丹日利、月益、没细、兀瑶等十一族七万余帐内附,斩首二千余级,获伪天德军节度使韦太及生口羊马万计韦:原缺,据《宋史》卷二五三《王承美传》补。,以俘馘来献。赐承乂锦袍、金带,绢百疋。
八年三月,承美上言,破契丹万余众,斩首二千级,追奔逐北百余里。至青冢,降者三千帐,获铠甲数万,羊马万计。
四月,诏以承美为本州岛团练使,又以本州岛没细都大首领越移为检校太傅、怀化大将军,瓦瑶为检校太保、归德大将军瓦瑶:原作「元瑶」,据《长编》卷二四、《宋史》卷五三《王承美传》改。,耶保、移邈二族首领弗香克浪买,乞党族首领岁移,并为归德郎将,赏功也。
淳
化元年七月,藏才三都都判啜尾卒,其子啜香因过曰来请命,诏以父棺授之。
二年十二月,承美来朝,诏遣复还本任。
四年正月,藏才西族大首领罗妹等十八人来朝,贡马十八疋。
五年四月,藏才东族首领岁罗啜先遣其子弟朝贡。
至道二年四月,丰州河北藏才东族蕃部首领啜喈、都判连埋伊也、香埋也、啜克泥等各遣蕃部弟及男诣阙进奉。
真宗咸平二年十一月,丰州河北藏才族以大首领皆赏罗等以名马来贡。
五年六月二日,赐丰州团练使王承美银器百两、绢百疋、茶三百觔。承美自内属,止依蕃官例给俸,至是麟府总管言其(贪)[贫],故有是赐。
八日,以河北黑山北庄郎族宁远将军龙移为安远大将军,昧克为怀化将军。
边奏,云迁贼屡为龙移昧乞所败,此族在黄河北,数万帐,东接契丹,北接达靼,南至河,与大梁、小梁相连,或号庄郎昧克,并语讹尔。常以马附藏才入贡。是岁,令有司差丰州推官张仁珪及藏蕃官乙啜访其事,因诏奖慰之。〔是〕月,麟府路宋思恭上言:「王承美乞益屯兵,望依所奏,仍于三班选官充丰州监押。」帝曰:「是州本州岛补置土人以为扞御,今更益兵置官,即与内地无异,河东之人,供馈劳止,不可从也。」 六年正月,诏赐丰州龙移昧乞族。真宗累
景德元年四月,承美表请朝觐,从之。承美自帝践阼,未尝入朝故也。
八月,以承美为本州岛防御使。承美守边岁久,故擢之。
大中祥符二年正月,
诏丰州防御使王承美月别给钱五万。自承美奉土内属,以蕃官例赐禄,至是特给焉。
四年正月,丰州北藏才西族、中族首领奴移、横全等遣其子罗儿、埋保来贡马。
五年,丰州王承美请于州城内置文宣王庙,从之。
五年十一月,麟府路上言,承美被疾。诏遣中使押翰林医官往视之,日具增减之状附驿以闻。
十二月,诏以承美子文玉为防御,代知州事,又赠承美恩州观察使,录其子文宝为奉职,孙德钧为借职,仍谕其妻折氏入谒禁中。
八年二月,以左侍禁王文恭为供奉官。文恭,承美之嫡长子,从仕离家十余年。承美卒,时文恭监军沂州。初,承美奏文恭之子怀玉为子,改名文玉,奏补殿直,常以自随。及是藏才族首领上言,文玉晓军政,请以承袭,蕃汉定议,故从其请。既而文恭表诉,特诏迁秩。
九月,赐知丰州王文玉钱帛、米面、羊酒等,以承美葬故也。
天禧四年三月,以西头供奉官、知丰州、勾当蕃汉事王文玉为内殿崇班。文玉知州事八年,特迁。
仁宗天圣二年二月,麟府路上言:「内殿承制、知丰州王文玉卒,得其母乐安郡(君)并职员蕃部众状,乞以文玉长子余庆勾当。」诏钤辖高继忠与府州折惟忠密切体量,如王余庆若未经历,即于文玉本家长成子弟中定名以闻。既而蕃官王遵等乞差殿直王怀信知州事。
八月二十二日,河东转运使周好问与高忠等上言:「得折氏状,文玉初
卒,众情举王余庆承父任。后承美孙天门关巡辖马递铺、殿直王怀信擅离本任,到州造酒,与教练使王勋聚会,及于王遵家管役蕃汉杀犬立誓,求于食禄儿男之内保举一人。今有三班奉职、晋州监盐怀(钩)[钧]儿,文玉父婆当房亲弟文诱男,堪充知州,所有孙男余庆,乞与一班行丰州监押。又据文玉遗表,称长男余庆素习武艺,稍谙道理,欲乞起复官资,依例差知本州岛。其第三男余胜、第四男余应,乞于三班安排;第二男余懿,昨蒙补充(齐)[斋]郎,不谙文墨,亦望改授班行。」(治)[诏]王怀钧转右班殿直,差知丰州,余庆授三班借职。仍除合得请受外,每月特增钱三贯文。
三年八月,右班殿直王怀信上言:「兄知丰州文玉昨身亡之时,蕃官首领举臣继领州事,为府州折惟忠抑逼蕃官,改差臣第怀钧。窃缘怀(钩)[钧]未甚历事,不知蕃汉人情,勾当八月之中,走却蕃汉七户,藏才族不来进奉,深虑蕃情不顺,望差官体量。」诏河东转运使亲往体量,具诣实因依、有无不便件析以闻。
康定二年八月,诏以丰州危急,发(经)[径原]路三万人入界牵制,而陕西都总管陈执中言,丰州城垒极为隘陋,亦无储峙,民居不及面西面中等一寨,西贼攻围者,恐设诡计以诱西路兵马。即诏本司更不令(经)[泾]原路出兵。
庆历六年十月一日,河东经略安抚使、知并州郑戬言:「相度沙宁浪等四处并在故丰州南,深在府州腹里,西人若以此为
界,麟府必难守御。乞且依旧封疆,去横阳河界《长编》卷一五九作「以横阳河为界」。。」诏以郑戬所奏画,一面令张子奭,候到彼,与西人商议,详誓诏内元初除去「诸处」二字,麟、府、丰州地界自合依旧全属汉界,别无分定。如西人坚意不肯,即将横阳河外昨因西人侵占耕种住坐处汉地三四十里定为禁地,两界各不居占。如更不肯,即说与西人,假如元初不曾除去「诸处」二字,只用所进誓书见今蕃官住坐中为界,亦只可将横阳河外三四十里地中心为界。再三商议不行,即依郑戬所请,以横阳河〔为〕界,此外更不得别许近南立界。近降附张子奭事节内,丰州地界立作禁地一节更不施行。以上《国朝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