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351 页/共 1125 页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开远堡
开远堡
陕西环庆路镇戎军开远堡,咸平元年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宁远堡
宁远堡
陕西环庆路镇戎军宁远堡,大中祥符三年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太和堡
太和堡
元符二年八月二十五日,端明殿学士、中大夫、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知太原府林希为太中大夫、资政殿学士,以进筑太和等八堡寨毕工也。朝奉大夫,提举江宁府崇禧观孙览为宝文阁待制、知光州,以前知太原进筑乌龙、
神泉寨毕工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大同堡
大同堡
陕西熙河路湟州大同堡,政和六年以接应堡改接应堡:《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震武军条作「应接堡」。。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会同堡
会同堡
(荆湖路北路)[成都府路]石泉军会同堡,宣和八年以两会堡改。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三交堡
三交堡
(陕西东路)[河东路]火山军三交堡,旧三交川,元符元年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冶坊堡
冶坊堡
陕西秦凤路秦州冶坊堡,太平兴国二年置,管小寨六,曰桥子、古道、永安、四顾四顾:《宋史》卷八七《地理志》三作「博望」。、威(寨)[塞]、李子。熙宁四年废罢,五年复(见)[建]为堡。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堡寨城垒杂录
堡寨城垒杂录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此。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堡寨堡名
堡寨堡名
天禧五年七月七日,泾原路驻泊都监王怀信言,镇戎军浚壕筑堡寨工毕,诏赐将士缗钱有差。
皇佑二年六月十七日,判延州李昭亮请陕西沿边小堡寨无使臣管勾者,并更为铺。从之。
嘉佑四年二月十日,河东经略安抚使孙沔请废府州西安、靖化、宣威、清塞、百胜、中候及(邻)[麟]州横戎、神林、惠宁、肃定、镇川、临塞等十二堡寨使臣及兵马,粮草令旁近大寨番遣人守护之。复创麟州西裴家垣寨积〔粮〕草,以应接麟州。诏存府州中候、百胜、清塞清塞:原作「寨」,据《长编》卷一八九改(《长编》「塞」原误「寨」)。、麟州镇川寨,余从之。
治平四年闰三月三日,神宗即位未改元。陕西四路沿边宣抚使郭逵言:「秦州青鸡川蕃官
首(级)〔领〕药厮哥等献青鸡川地土,多展城寨,招置弓箭手。本司体量,若于青鸡川南牟谷口修置城寨,则秦州与德顺军沿边堡寨相接,足以断贼来路。已发兵夫修筑去讫。」诏逵具所修青鸡川一带大小堡寨四至、役人工(科)[料]、向去合用戍兵几何,件析以闻。
治平四年四月十八日,诏秦州、德顺军、庆州近(辖)[创]置鸡川、治平、荔原等堡寨,本为防托边界属户,通行兵马,令逐路不得多招汉户居止,常切约束,无令过一百户。
元丰四年四月九日,枢密院言:「兰州近修复金城关,系就浮桥,泾原进筑古高平、没烟峡城寨,下瞰天都不远,尚未与熙河边面通彻。如将来泾原举动进筑天都、锹镢川、萧磨移隘等处,又须两路声势相接,乃可为肘臂。宜更自熙河安西城东北青石峡口、青南讷心、东冷牟至会州以来,相度远近修建城寨。仍自会州入打绳川建置堡寨,(置)[直]与南牟会相接,即与泾原互相照应。」诏令章楶、锺传究心体访山川地理远近与控扼要害合(条)[修]筑处,如何举动可保全胜,具状以闻。
元丰七年六月十三日,赐广西路经略司度牒二百道,应副融州新招纳溪洞置堡寨。
元丰七年八月一日,荆湖路相度公事所言:「王江一带自大湴口以上接连檀溪诸蛮,与今道路相接,朝旨专委主管广西经略司机宜文字程节招纳措置。本处地里阔远,蛮已归附,须筑一堡寨以为守备。」诏节相度节相度:原无,据《长编》卷三四八补。。节言:「王江上流地
名安口,控扼诸峒,其地宽平,可建城寨。然由王口而上,经大湴口、老江口,皆生蛮猺团族,唯以略峒民板木为生。今虽 顺,各有俸给,若建城寨,亦须兵威弹压。今欲沿江及中心岭各治道路渐进,先置堡铺于吉老江,量留兵丁以防钞截粮道,然后安口可以积功。」又言:「王江一带团峒,东由王口、三甲,西连三都、乐土,南接宜州安化,北与诚州新招檀溪地密相邻比。熙宁中,尝遣承制刘初领兵丁置寨于安口,诸蛮并力杀伤官军,自此蛮情愈更生梗。今遍招纳,例皆 顺,既当开道路,置堡寨、驿铺,分兵丁防守,乃为久安之计。又缘事干两路,与诚州同时措置,庶使诸蛮力有所分,易为办集。」从之。
哲宗元佑三年十月十四日, 荆湖南北、广南西路:「朝廷疆理四海,务在柔远。顷荆湖诸蛮近汉者无所统一,因其请吏,量置城邑以抚治之。后来边臣希功,献议创通融州道路,侵逼洞穴,致生疑惧。朝廷知其无用,旋已裁减,而边吏失于抚遏,遂尔扇摇作过。然按其地,止是道路蛮人因使臣刘宗闵非理焚毁舍屋,致引若生事,伤杀兵丁,缘此自疑,不敢出首;其相近渠阳、莳竹旧管溪洞则了不相干,安堵如故。除使臣刘宗闵已追官勒停外自「非理焚毁」至「刘宗闵」四十九字原脱,据《长编》卷四一五补。,其湖北、广西见作过杨晟台等特免追讨,除存留守把兵丁外,并罢添屯兵马。其湖北所开道路,创置多星、收溪、天封、罗蒙、大由等堡寨并废,广西、湖南创置堡寨,令经略、钤辖司量度,准此。」
政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御笔:「熙河造邦,三十余岁,而居圉未全。比命偏师,扼其襟喉,乘胜板筑,以
及诸路,凡二十余堡寨,拓地二百余里。宰执可转一官,刘正夫、郑居中、蔡京并回授有服亲,兼依转官例施行。」
政和七年六月二十四日,泾原路经略使席贡奏:「应副修筑密多台、飞井坞两新寨,照管堡子七座,烽台十八座了当。契勘密多台已赐名威多寨,飞井坞赐名飞井寨。」诏席贡与转一官。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堡障
堡障
元丰七年四月十三日,鄜延路经略司言:「准朝旨,吕惠卿言新复四寨深在生界,未有保障应接,若遣人牛耕种,或见侵略,势不万全,乞候地毕了日施行。」从之。
(诏)[绍]圣二年四月三日,熙河兰岷路经略司言:「已与西人约日定疆界,其通远军、兰州皆控边要,合保障十二处,乞乘时修筑。」诏候画界毕,先筑珠龙川、纳迷川两堡,其余以次鸠工,毋失御侮。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堡铺
堡铺
元佑五年十月四日,鄜延路经略司言:「宥州移牒,称为画疆界,有诏汉界留出草地十里,蕃界依数对留。欲于蕃界令存留五里为草地,夏国于所在五里内修立堡铺。今拟到回牒,(去)[云]朝廷务敦恩信,特从所乞,应见分画界至处,许于蕃界内存留五里空为草地,汉界草地亦依此对留五里,为两不耕地,各不得于草地内修建堡铺。」从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堡垒
堡垒
绍兴七年正月十八日,吏部侍郎、充都督府参议军事吕祉言:「委官相度太平州采石渡、建康府宣化渡、靖安镇,措置修筑堡垒防托,已相视到逐处地形,见委官措置修筑。契勘靖安镇堡垒周围长一千二百九十六步,内七百三十步依山修筑,比之创筑,极省工力。其采石渡周围长六百五十四步,有古城基址,因仍接筑地步,工力比靖安镇减一半。」诏令吕祉催促疾速修筑。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城堡
城堡
元丰四年八月六日,荆湖北路转运司言:「已招怀辰州上溪蛮,当渐筑城堡。缘本属生蛮地,全藉兵威弹压,辰州雄略指挥今戍桂州,乞追回应副防托。」上批:「荆湖北路昨应副沅州谢麟于归州蛮界置堡寨,民力已困远输,岂堪更有兴作 转运司更上承准朝命招安,遂乃妄意谋立城栅,若不严与诫约,则希功小人浸淫越职,为国生事。已令高镈分析。」后镈上言:「昨与转运使孙颀、权知荆南王临同乞招谕上溪诸蛮,量益戍兵,所贵诸蛮即降,遂谋筑塞。缘前奏已开陈,故有此请。」诏释之。
绍圣二年正月十八日,枢密院言:「请沿边城堡镇寨应有公使钱处,并依例策供馈本处有职事官及犒设汉蕃使臣、兵员,如敢于例策外辄有馈送,并知而受者,并坐违制,委逐路经略安抚、钤辖司逐季点检。」从之。
绍兴二
十六年十二月十三日,臣僚言:「成都府、夔州、泸州路嘉、叙、黎、雅等州有阙城堡等寨屯戍人兵,控制诸蛮,其知城寨(言)[官]多是制置安抚司因私谒更互差权,类皆营私苟且,不恤边事。欲乞严差辟之法,定资任之制。」上谕辅臣曰:「蛮夷桀点,从古而然,唐以前屡被侵优入川。属自太祖兵威抚定,以大渡河为界,由是不敢猖獗。然沿边控御兵官,岂可非人 」汤思退奏曰:「欲下吏部措置,令本路安抚司选择差官,申制置司体量,庶革前弊。」上曰:「甚善。」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 诸 堡 筑立小堡
筑立小堡
元丰四年十一月九日,泾原路转运判官张大宁言:「自兜领以北山险,可就岭南相地利建一城寨,使大军自镇戎军截粮草至彼,更于中路筑立小堡,以相应接。如此,则可省民力之半。」又言:「臣观葫泸河一川,南北平坦,地皆沃壤,若有堡寨可依,则其田尽可募弓箭手,广令垦辟。止以遣回空夫并力修筑,若堡寨既成,则地基酒税并可经画,资助军费。」上批付卢秉曰:「张太宁奏乞城萧关故城以为根蔕,成 已见于熙河。自城兰州及展置戍垒之后,羌人相继降附者已数万帐,迨今效顺接迹不绝,卿其早图为之。」
衡家堡,陕西环庆路环州通远县衡家堡,旧麦泾堡。
威宁堡,陕西环庆路环州通远县威宁堡,旧青川堡此后原批云:「按此二堡,原稿无年月。」按此二堡本卷前文已有。。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一 边 州 府 州
宋会要辑稿 方域二一
边州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府州
折氏世为云中大族。唐有折宗本者,补振武缘河五镇都知兵马使。宗本子嗣伦,麟州刺史。嗣伦子从阮,自晋、汉以来独据府州,控扼西北,中朝赖之。仕周至静难军节度兼侍中。从阮子德扆,嗣知州事。世宗建府州为永安军永安军:原作「永平军」,据《旧五代史》卷一一四、《通鉴》卷二九二及《宋史》卷二五三《折德扆传》改。,以德扆为节度,亦尝入朝,后遣赴镇。其地险绝,实捍西戎。后朝廷疑其强盛,别置军马一司以视其举动,而后力弱,非初置折氏居河西之本意也。
太祖建隆元年正月,加德扆检校太师。
六月,德扆破河东沙谷寨,斩首五百级。
二年,德扆来朝,复遣赴镇。
干德元年冬,德扆败太原军数千于城下,生擒伪将杨璘,诏褒之。
二年八月,德扆赴行在,假诏差弟礼宾副使德源押赐茶药,仍遣医官一人往彼。
九月,德扆卒,诏赠侍中,以其子衙内都指挥使御勋为起复云麾将军、汾州团练使,权知府州事。
三年,加御勋府州防御使。
开宝三年二月,太祖亲征太原,御勋不候诏朝行在,帝嘉其意,即以御勋为永安军节度观察留后。及还,厚赐遣之。
四年十月,以郊祀来朝毕,遣还镇。
九年,郊祀西洛,复来朝。未几,改镇花海。是年,以府州马步军都指挥使折御卿为闲副使、知府州。御卿即御勋之弟。
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太宗征河东,诏御卿与监军尹宪领屯兵同攻岚州。又破苛岚军,杀戮甚众,并擒伪军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