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会要辑稿 - 第 287 页/共 1125 页
园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玉津园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在南熏门外,夹道为两园,中引闵河水别流贯之。周显德中置,宋朝因之,以三班及内侍监领,军校兵隶及主典凡二百六十六人。岁时节物,进供入内。仲夏驾幸观获麦,锡从臣宴饮,及赏赉园官、啬夫有差。又进麦穗三百秉,麦十斛,面百囊,命分赐中外。凡契丹朝贡使至,皆就园赐射宴。又掌秦象,及种秣象茭刍,蓺蓝沤淀,各有岁课,凡皇城南诸园池入官者皆属焉。
真宗景德元年五月,诏京城四面园苑所收(田勺褕)杂草,三司籍其数以供用。先是,三司每岁于畿县科率收市(田勺褕),人民输纳,极为劳费。诸园苑大有收积,而官司不籍其数,故有是命。
十一月,三司言:「依谢德权所请废内园司,令逐处自领其事。」从之。
天禧元年五月,诏四园苑自今不得更将榆柳林地土出掘窠木租赁与人。
四年四月,知京西留府事薛映言:「皇城诸园苑见有内园司兵士,更于州县差百姓六十余人洒扫栽种,望令并放归农。如兵士数少,即量与增益。」从之。
十二月,提举诸司库务司言:「玉津等园,欲乞自今二年一次科斫,如有枯 及倒折,合添植柳椿,即依数采斫。」从之。
五年十二月,诏诸园苑自今三年一度科斫。
仁宗天圣三年三月,臣寮言:「宜春、琼林苑、玉津、瑞圣园有殿宇池亭田
土,及管下小园池至多,全藉干力使臣监领。近年多是皇亲或势要子弟陈乞勾当,不能总领课种修葺,是致园苑荒废,岁课不登。乞依刘承珪、谢德权奏请,四园苑各差三班使臣一人勾当,更不许陈乞。」诏差洛苑副使、内侍省押班江德明充提点在京四园苑。仍每园苑选差内臣一人勾当,不兼别职务及非时差出,与兵士五人当直,替日校课升黜之。仍令三司本案判官同共提点,每月遍至园苑巡察违犯以闻。是月,诏三班院,自今差四园苑勾当,并须选曾任监押、巡检使臣充。
九月,诏四园苑自今殿宇、墙屋、花架损动,即申三司,立便差人检计修盖。
五年七月,玉津园监官孙可久言:「养象茭草,逐年府县和买,园苑种(时)[莳],甚费钱本及搔扰人民。今玉津园颇有旷土可种,约岁用外别为储廥,准备阙乏,及斥卖以钱入官,充人牛工价。」从之。
九月,诏:「自今除后苑宜圣殿、玉宸殿阙园子,依旧(列)[例]抽差外,诸处并不得抽四园苑人充。」
七年十月,诏皇城司,自今如抽差后苑雄武兵士,即选新拣到下都少壮亲事官能种莳者对替。
林木实数,如诸处取移及科斫,画时上历。或有枯死,即随时依本色添种,亦件折入帐收系。 庆历七年三月,诏诸园苑提举司给印历,籍花
是月,诏京城四面祀坛一十八座,并令四园苑管勾,如有摧塌处,画时修贴。坛堑隔上及堑外,依时栽植柳榆。仍令太常寺提
举。
八年三月,诏园苑勾当使臣应有改更擘画,并申提点所,不得专达。
神宗熙宁二年二月十六日,诏:四园苑近已选差官提举,更不令隶三司并提举司,仍差权发遣三司盐铁判官张道宗同提举。
孝宗淳熙三年四月十九日,诏玉津园人兵有年老难以执役人,依仪鸾司、修内司人匠例在司养老,作额外人数,依旧于本司历内批勘请给。今后准此。
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枢密院干办玉津园张思温等申:「本园兵士数多,全藉有心力合干人部辖,乞于步军司选差有职名、能部辖厢军二人,割移名粮,充玉津园东西南营典首,请给本园兵士历内帮勘。其见今管营却充各营副典首,同共管干。」从之。
十三年七月九日,玉津园状:「手分章藻在园实及一十九年,乞依太一宫、佑圣观等处体例,补授出职。」诏与补进武副尉出职,今后手分及一十五年以上准此。
十四年四月十五日,诏玉津园减役兵十人。先是,玉津园手分二人,兵士一百六人,除差五十人赴德寿宫祗应外,见在五十六人。于是司农少卿吴燠乞减冗食,下 令所裁定,而有是命。
(宁)[光]宗绍熙元年七月十八日,诏玉津园人兵内长行,每年春冬所请折衣等钱,自今年冬衣为始,将(令)[今]请数目并令临安府全支本府紬绢绵等,仍免折钱,与随厢禁军日限,毋致过期。今后准此。
庆元五年二月九日,诏玉津园吏额二名,诸色人兵照淳熙十四
年裁定人数九十八名外,养老七名,系是溢额,见帮请给,且令依旧以为定额,日后不许增添。以从《庆元中外会计录》裁定故也。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园 〔瑞圣园〕
〔瑞圣园〕
瑞圣园在景阳门外道东,初为北园,太平兴国二年诏名含芳,以三班及内侍监领,军校兵隶及主典凡二百一十二人。大中祥符三年,监官王承勋言:「初,泰山天书至都,奉安于此,乞加崇饬。」诏改今名。九月丙子朔。岁时节物,进供入内。孟秋驾幸,省敛谷实,锡从臣宴饮,赏赉园官、啬夫有差。凡皇城诸园池入官者皆属焉。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垂云亭
亭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垂云亭
有垂云亭,在汴。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达观亭
达观亭
宋亭名,在汴。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泛羽亭〕
〔泛羽亭〕
泛羽亭,在汴梁原批:「此二条俟查。」。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婆罗亭
婆罗亭天头原批:「绿漪亭移此。
」按指移于婆罗亭之前。
《京都杂录》:西京大内长春殿有柱廊,后殿以西即十字池亭,其南砌台冰井。婆罗亭,贮奇石处,世传是李德裕醒酒石,以水沃之,有林木自然之状,谓之婆罗石,故以名亭。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源清亭
源清亭源清亭:原无此题,据原批移入。
泰定四年原批云:「泰定为元代年号,疑『嘉定』之误。」,同李汉杰新创亭于州之鼓角楼城门外,扁曰源清,以壮观州治。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绿漪亭〕
〔绿漪亭〕
有亭名绿漪原批:「绿漪亭。移前。」。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瑶津亭
瑶津亭瑶津亭:原无此题,据原批移入。
《京都杂录》:东京(太)[大]内有瑶津亭,像瀛山池。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亭 后 苑
后苑原批:「此条移外苑后。」
淳熙十六年九月九日,后苑言:「人吏旧以二十人为额,缘节次裁减,止有一十人,又于内差拨四人过重华宫祗应,委是阙人。」诏特与添入额贴书一名,守阙贴书一名,作一十二人为额,其它官司不许援例。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苑 琼林苑
苑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琼林苑
琼林苑,在顺天门外道南。太祖干德二年置,兴国中凿金明池于苑北。以三班及内侍监领池苑,兵校军隶及主典三百三十三人,岁时节物进入。每岁驾幸金明池,则并至苑中。上巳、重阳,唯中书、密院或宗室及殿前诸司选胜赐宴。遇发榜,进士闻喜宴于此。凡皇城司园池入官者皆隶焉。
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十月十日,幸琼林苑。
雍熙四年四月,幸金明池观水嬉,遂习射琼林苑。
淳化三年三月二十二日,宴琼林苑,作诗。
真宗景德三年八(月)
神宗元丰七年三月二日,太师、潞公西归,诏宰相、执政官、三省、近臣、学士、待制宴饯于琼林苑。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外 苑
外苑
祥符五年四月,诏以诸国所贡狮子、驯象、奇兽列于外苑,谕群臣就苑中游宴。
淳化五年二月癸卯,南海商人献吉(具)[贝]布(尽)[画]海外蛮国及猩猩图、玉带,上于此苑召近臣观之此条后原批:「后苑条移此。」。
方域 宋会要辑稿 方域三 堂 继照堂
堂原无此题,据天头原批移入。
继照堂按此条乃录自《玉海》卷一六一。
在开封府廨东。真宗尹京府日,太宗命创射堂习射。太宗淳化五年九月壬辰,以皇子襄王行开封尹事,后以府尹廨舍为潜龙宫。
祥符三年《宝训》作二年,误。闰二月二十四日丁卯,上幸开封射堂晏射,谓从臣曰:「朕昔尹京兆,先帝为创此室,俾之习射。」周览久之,多所感慕。又至堂阅太宗御书图画数十轴,遂宴射于射堂。上作七言诗,从臣毕赋。上中的者七。
戊辰,制曰:「昔东汉之隆,过宛陵之故第;贞观之盛,临庆善之旧宫。所以申恺乐之私,宣优裕之泽。朕顷在储邸,获尹神京,用修相圃之仪,遐拟宣猷之地。」知枢密院事王钦若上《驾幸旧邸》七言三十一作二十。韵诗,上作歌以答,仍诏褒之。
甲戌,诏曰:「朕顷在储闱,久厘京邑,仰承训导,幸底密宁。爰就公庭,载营完址,俾因听讼之暇,用为习射之仪。入纂邦基,载移星律,乘青阳之布令,拥法从以来临。感庆兼深,惠赉胥洽。式徇宰司之议,易兹题榜之名。庶增焕于黄图,永流芳于元一作婴。圃。其开封府旧射堂宜名曰『继照堂』。」是日,设帟张乐,许士庶游观三日。麻温其进《继照堂颂》。初营是堂,西有井,将塞之,上曰:「必有神龙潜蛰。」命覆巨石。未几,果有龙跃出。至是,八作使张文遨叙其事。
祥符六年八月丙寅,继照堂芝草生,上作歌赐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