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 - 第 333 页/共 479 页

◇保靖州军民宣慰使司东至辰州府镇溪所界一百八十里,西至施州卫大田所界三百里,西南至四川酉阳司界一百八十里,东北至永顺司界四十里。自司治至布政司一千九百七十里,至南京三千八百里,至京师七千三百里。   《禹贡》荆州之域。自汉以后,为武陵郡地。隋为辰州地。唐为溪州地。宋为羁縻保靖州。元因之,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明初,置保靖州安抚司。洪武六年,升军民宣慰使司,隶湖广都司,领长官司二。   司四山环抱,涧水中流,控御苗蛮,与川、黔之酉阳、铜仁,相为表里,山薮藏疾,功在刊除矣。   五寨长官司宣慰司南百八十里。唐时,为宋沱洞、乌引洞、庐荻洞、杜望洞、白岩洞五寨,命田氏世官之,以控蛮裔。宋以来仍旧。明初,五寨官田文归附,因置是司。   ○密峰寨在司东。嘉靖三十四年,督臣冯岳言五寨在麻阳、保靖之中,宜移镇参将驻此,以便控制。且寨东有密峰寨,西有牛拗脚,又诸田出入之冲,宜各立哨堡一座,分兵防守云。   子坪长官司宣慰司南百五十里,永乐三年置。   茅冈隘冠带长官司成化以后置,属保靖宣慰司。下仿此。   两江口长官司。   镇远臻剖六洞横坡等处长官司本属贵州境内镇远卫。《通志》云:新置,属保靖宣慰司。俟考。   ○乌牌寨在司西。《志》云:子坪叛苗二十七,洞头、中略、留绞、亚保、谷耻、大略、琴图、盘营、回寨、大塘、爆木、岩口、盘那、孟瘦、大唐、池已、乌牌、小五、恶党、古藏、板栗、冷水、排那、瘳铁、乌巢、老菜、岩洞等寨是也。   阴隆江镇在司境。《志》云:保靖境内有阴隆江、杜望、滑石江三巡简司,俱隶湖广都司。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江西方舆纪要叙 江西方舆纪要叙   江西之有九江也,险在门户间者也,此夫人而知之也。江西之有赣州也,险在堂奥间者也,此夫人而知之也。弃门户而不守者败,争门户之间而不知堂奥之乘吾后者败;弃堂奥而不事者败,争堂奥之内而不知门户之捣吾虚者败。然则重门户而固堂奥,遂可以必不至于败乎?曰:不能。何以知其然也?重门户,人知我之专事门户也。强邻压吾西,劲敌扼吾东,欲于门户之外辟方寸之地而不可得,则门户为无用矣。固堂奥,人知我之专争堂奥也。墙垣沟池,可以阻寇之来,而寇亦即限我于墉垣沟池之内,甚且或伺其旁,或乘其隙,堂奥可终恃乎?且以十万之众萃于江沱,以十万之众顿于岭下,自大庾至浔阳,南北悬绝千八百有余里。而饶、信诸州以东,袁、吉诸州以西,敌来之路凡十余处。四面拮据,必有一懈,懈则敌乘之而入矣。且夫转输则农业废,救援则兵力疲;陆行病于沮泽之多,水行苦于滩险之远。敌纵未入吾境,而我先坐困。犹谓江西之地,可以坐保一隅而无患哉?然则战乎?曰:以九江战,则局于水滨;以赣州战,则崎岖于山谷。战未可以必胜也。然则何取于江西?曰:以江西守,不如以江西战。战于江西之境内,不如战于江西之境外。何以知其然也?从来善用兵者,如风如雨,如雷如霆,如猛兽之发,如鸷鸟之击,而后可以言战。敌人备武昌,我则攻皖口;敌人备皖口,我则攻武昌。我方攻武昌,皖口之防未密,我即下皖口。我方攻皖口,武昌之备必疏,我即下武昌。事在金陵,则不攻武昌,不攻皖口,而疾卷金陵,可也。不然,出淮东以震山左,出淮西以动中州,可也。或沿江而下乎?或溯江而上乎?或逾江而北乎?我之所攻者一,敌之所备者十,敌必不能以备我矣。然则江西遂弃不守乎?曰:非不守也。守易而战难。以九江、赣州城高池深,苟得其人,虽疲兵败甲,犹可守也。次则袁州、广信,各留数千人守之,与南昌互为形援,足矣。且我方提兵四出,横行中原,敌必心慑气沮,未暇为潜师入境之谋。即或有之,吾平日之节制,尚足以维持于不败。甚而败焉,吾得淮南、山左之一郡,不以易江西之全壤也。且与其以守失之,毋宁以战失之。向使举一二千里之地,数十万之人,而束戈刃,置之于无所用,如赵括之于长平,马谡之于街亭,求与敌一战而死,亦不可得,不亦哀哉!然则可战之势,独在九江乎?曰:然。自昔用九江者,其成其败,亦灿著矣。吾独怪刘宋之子勋,其举事于江州也,亦既有四方之全势,而卒死于江州,则子勋幼稚、邓琬庸下之过也。近时陈友谅之用江州也,吾滋惑焉。友谅以徐寿辉之欲迁隆兴为非策也,既杀寿辉,遂都江州。当其初恣雎暴横,气吞江东,似乎知用上流之势,即师徒再丧,西据武昌,亦未为失计。何以举军而东,不争江州,而争洪都?自速其亡也!使友谅疾击江州,东扼湖口,洪都必震。更或顺流直下,径袭安庆。吾意是时安庆方恃江州之蔽,备必稍怠,袭之可得也。既得安庆,江州友谅故都尔。翻城相应,事所宜有。洪都之去金陵千五百余里,道路悬隔,势不相救,不且为友谅囊中物哉?计不出此,乃以舟师悉指洪都,前有坚城之拒,后有湖口之隘,使我得从容赴救,一战而毙之。兵法:师虽深入,还道宜利。友谅固未之前闻也。或曰:洪都邻接武昌,友谅攻之,似为肘腋虑,使友谅既东,洪都举军而逾修水,越西塞以争武昌,奈何?曰:吾又知其不然也。自洪都以西,道皆僻远,势未易达,友谅虽东武昌,其根本之地,守亦必严。且友谅既长驱江上,兵力雄盛,为洪都者,亦自固不暇,何暇攻武昌哉?曰:赣州于南昌如何?曰:赣州又非九江比也。宸濠以南昌之众,夺南康、九江,疾趋而东,是也。使不攻安庆,竟掩金陵,王守仁虽举勤王之兵,自吉安而北,复南昌,向九江,而濠之势已成。天下向背,正未可知。幸天夺其魄,周章狼戾,一至此也。然则赣州于南昌,有时可以不虑;南昌于江西,有时可以不守。赣州有变,固守南昌以拒之,可也。甚则急扼湖口,力固寻阳,使不得轶出于大江,而后图所以制之,可也。昔华歆以豫章败于孙策,何无忌以豫章败于徐道覆,操师乞以豫章败于刘子翊,林士弘以豫章败于萧铣,钟匡时以洪州败于秦裴,南昌不必为险固之地也。林士弘失豫章而保余干,恃彭蠡之阻也。又弃余干而保虔州,恃赣石之险也。然赣州自守或易,攻人亦难。五代卢光稠据虔州而事中朝,支吾不过数年,及谭全播之时,卒并于淮南矣。徐道覆出南康而北,陈霸先出南康而北,萧勃之众亦出南康而北,时势各殊,成败迥异,未可同日语也。王守仁之出赣州,亦时势宜然。论者不察,谓赣州与南昌有不两存之势。呜呼!何其暗于大计哉!唯九江在江西,诚为噤吭之地。自三国迄今,从北而南,未有不得寻阳而可以图洪州者。太祖一克江州,而隆兴以南,望风款附。陈友谅越江州而攻洪都,一败而不复振矣!呜呼!知赣州之可不虑,而后可以用南昌也;知南昌之可不守,而后可以用江西也;知用江西者,不徒战守于赣州、九江之间,而后可以有事于天下。呜呼!可不鉴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卷八十三 卷八十三   ◎江西一   《禹贡》《周·职方》皆扬州地。春秋时,为吴楚之交。战国时属楚。其在天文,斗分野也。秦并天下,属九江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亦为扬州地。后汉因之。三国时为吴地。晋初,亦属扬州,后割荆、扬二州地,增置江州《宋志》:惠帝元康元年,始置江州,领十郡,治豫章。成帝咸康六年,移治寻阳。参考王敦、温峤诸传,皆治武昌。《通释》:惠帝始置江州,傅为刺史,治武昌。是江州初置于武昌,其后或移豫章,又移寻阳也。宋以后因之。隋仍属扬州。大业末,为萧铣及林士弘所据。唐分十道,此属江南道。开元中,分置江南西道治洪州,今境内州郡悉属焉。唐末,并于淮南,后属于南唐。宋属江南路。天圣中,亦分为江南西路仍治洪州。绍兴初,尝移治江州,寻复旧。元置江西等处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置。十五年,移省于赣州。明年,复还龙兴。十七年,并入福建行省。十九年,复故,后陈友谅窃据其地。明洪武九年,置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领府十三、属州一、属县七十七总为里九千九百五十六里有奇,夏秋二税约二百六十一万六千三百六十九石有奇,而卫所参列其间。今仍为江西布政使司。   ◇南昌府属州一 县七   南昌县附郭  新建县附郭  丰城县  进贤县  奉新县靖安县  武宁县   宁州   ◇瑞州府属县三   高安县附郭  上高县  新昌县   ◇南康府属县四   星子县附郭  都昌县  建昌县  安义县   ◇九江府属县五   德化县附郭  德安县  瑞昌县  湖口县  彭泽县   ◇饶州府属县七   鄱阳县附郭  余干县  乐平县  浮梁县  德兴县安仁县  万年县   ◇广信府属县七   上饶县附郭  玉山县  弋阳县  贵溪县  铅山县永丰县  兴安县   ◇建昌府属县五   南城县附郭  南丰县  新城县  广昌县  泸溪县   ◇抚州府属县六   临川县附郭  崇仁县  金溪县  宜黄县  乐安县东乡县   ◇吉安府属县九   庐陵县附郭  泰和县  吉水县  永丰县  安福县龙泉县  万安县  永新县  永宁县   ◇临江府属县四   清江县附郭  新淦县  新喻县  峡江县   ◇袁州府属县四   宜春县附郭  分宜县  萍乡县  万载县   ◇赣州府属县十二   赣县附郭  雩都县  信丰县  兴国县  会昌县  安远县宁都县  瑞金县  龙南县  石城县  定南县  长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