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65 页/共 974 页
新又征其旧 臣 恐非积贫之民所能堪也虽曰丰年
所入几何谷价又贱其值无几私债之迫索者衣服
之典当者已去其大半仰事俯育仍忧不足又可责
其兼完新旧之粮乎若非
皇上曲加垂恤 臣 恐地方有司惟知考成之是急不顾民
力之难胜甚非
皇上蠲免之初意此 臣 所目击地方情形不敢不为
皇上陈之伏祈
睿鉴施行
请开河间府水田疏 李光地
窃惟河间府昔称九河下流近代因运河堤岸南北
横亘出海之口更窄其水自西南来者大水如漳滏
滹沱小水如大陆泽所受之水及正定诸山水皆合
流并势由献县河间经青县静海以入于淀而与十
五河之水并出于西沽之一线源大末小势易横流
是以直水道之宜讲者惟河间为最 臣 近因修子
牙河及筑大城河间献县等堤岸采摭见闻参考形
势此一带原属洼下水乡虽复岁治堤防但足补苴
万一倘遇溃决仍付淹没非有变通之终非永赖
之计查南方水田之法行之北方往往有效曩者涿
州水占之田一亩鬻钱二百尚无售者后开为水田
一亩典银十两即今淀中浮居村庄岁收蒲稗菱藕
之利无旱暵之忧其资生未尝减于髙地也 臣 愚谓
静海青县上下一带水居之民正宜以此利导之其
可兴水田者敎之栽秧插稻之法其难以成田者则
广其蒲稗菱藕之利使民资水以为利则不患水之
为害矣至于献县交河等与正定接壤之处系盐河
之上游若能修治沟洫杂兴水田则水势渐分将下
流之水势亦日减是资水之利即以除水之害也然
举行方始若非有熟识情形厯经试用之人使之实
心任事恐托之空言无禆
圣政查管河同知许天馥籍贯江南谙晓农事现居河职
源委周知前曽任文安知县敎民修治水田闻此数
年文安水田殆且半县乞
皇上将许天馥特授河间府知府即令于职事之暇兴举
水利三年之后课其成效以为功过或有微绩以广
圣世爱养之方于万一也伏乞
睿鉴施行
覆马厂疏 李光地
该 臣 看得八旗马厂地亩 臣 先经与守道髙必
同各都统 臣 佟吉辛玉等分翼查勘复奉准部文称
除二十二年丈过准其纳粮地外将现今厂内开垦
地从何年开有无纳粮行令查明等因随檄守道仍
照原案清查除东翼马厂余地数目未经各都统查
明 臣 业咨准部覆另行扣限完结外其西翼正黄正
红镶红镶蓝四旗厂内余地原系 臣 同都统查清之
项 臣 专委河间府知府许天馥亲查该府亲至沧州
盐山静海青县天津文安大城霸州武清杨村等各
州县卫会同地方官细查余地一项有现在水占不
可开垦者又有从前无知愚人舎自己碱薄之田偷
垦余地因无收获旋抛者更有三十八年秋后搜掘
蝻种于蝻子生发之处遍地耕犁竟似开垦无人承
认者除此等地土外其可耕余地河间府知府许天
馥因去年十二月内奉
耕过地亩马厂无益马匹能有几日牧放已经耕种地
亩仍着给民耕种钦此该府遵布
皇恩劝民不必惊惧偷垦之罪投首认垦现在民人认垦
余地三万二百一十六晌零至部臣行查开垦情由
查无知愚民因自种粮地碱薄洼下舎自己之田偷
垦余地原未多占漏粮所当仰恳
皇恩寛小民从前开荒之罪使之各安耕种照前输粮至
现今水占及旋耕旋抛翻掘蝻种等地现今无人承
种容 臣 檄各该州县相视有可耕者陆续召劝择地
报垦照垦荒之例升科目下转盼东作除东旗查明
另题外应将西旗查出愿耕余地先行奏请使小民
及时兴农以副
皇上忧恤黎民之至意者也再查正黄旗余地今年四月
间 臣 准都统移送启奏清折开地系三万四千五百
九十五晌零随据地方官册报地数相符续准户部
咨开余地系三万七千三百二十五晌零今知府许
天馥查报地亩正与四月间都统移 臣 存案清檔及
地方官册报数目符合又镶红旗余地四月间都统
移送启奏清折开地系六万五千六百七晌五亩随
据地方官册报余地六万六千五百七十九晌零续
准户部咨开余地六万九千八百七十四晌今知府
许天馥查报地亩正与四月间地方官原报数目相
符此二旗余地部咨所开数目与当日文原奏及
地方官册报少有不符 臣 已咨开户部将都统原奏
清折抄译咨覆以便备细核对在案应俟查明之日
彚入本案完结除将已经认垦余地花户起科粮银
细册俟查造到日送部并将现在分别已垦未垦余
地总册咨部查核外理合具题伏乞
睿鉴施行
覆漳河分流疏 李光地
臣 等钦奉
皇上面谕漳河现在分流须令永久分流纔好若并而归
运则与漕道有妨并归子牙河则民田受害尔等再往
详看来奏钦此 臣 等遵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