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67 页/共 974 页
圣徳神功蟠天际地
深仁至泽积厚流光
垂令绪于无疆千秋永式
肇贻谋于有道万世为师我
皇上事事缵承念念继述发政施令纎微必契于
圣心布诰敷词模楷咸征夫
祖训
穹苍昭格于大孝
祖考黙其精神在昔噶尔丹小丑陆梁
圣祖统六师而奏凯今兹准噶尔游魂飘忽
皇上举一怒而安民谅彼螳臂当车不过逞鼠窃狗偷之
技见我龙骧整旅遂立成兽奔鱼骇之形只骑不归
丑逆从兹而灭迹全军无恙边彝羣动其欢声惟指
授皆出于
庙谟悉循
圣祖平定朔漠之方略斯呼吸上通于
帝座又锡
景陵特产瑞应之嘉祥一本挺生托灵根于白石四枝毓秀
焕异彩于紫霞左为抱而右为环兰芽茁茁金其相
而玉其质瑞霭纷纷覩兹
眷佑之独隆益颂
孝思之不匮 臣 幸际
昌期屡承
睿训刻感
恩施之厚常懐敌忾之思闻大捷而欣忭非常聆瑞征而
欢呼不已仰
武功之赫濯来同于侯甸要荒景
文徳之诞敷讫声敎于东西南朔矣正在缮疏间复据直
布政使司布政使王謩按察使司按察使窦启瑛
会同具详忱悃相同 臣 曷胜瞻
天仰
圣踊跃欢忭之至恭疏庆
贺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具题
闻
请留四路捕盗同知所辖兵丁疏 李 卫
该 臣 等会看得巡察顺天等府台臣黄佑条奏请裁
四路捕盗同知所辖兵丁归营管理一案奉
旨黄佑所奏交与该督提酌议具奏钦此随经转行确查
核议去后兹据布按二司霸昌道同议详前来 臣
等往还咨商公同酌议伏思事当谋始以虑终弊必
防微而杜渐方今
圣治光昭海宇宁谧直附近
京畿之处旗庄皆知守法宵小渐觉潜踪刼案较前稍
减似乎捕盗兵丁可以无藉其力而不知从前设立
之时正值盗风甚炽之际
圣祖仁皇帝先据御史徳珠等条奏令九卿议题覆上厪
宸衷以并未确察事理根源详加斟酌妥当
严纶申饬驳查覆奏前直隶抚臣于成龙亦有条陈一并交
与
廷议始定添设四路捕盗同知之例又奉
旨派出明白司员前往同于成龙确议临行复传
谕旨指示机宜凡经四次详议而后设此官守又经三次
题请而后定此兵额
睿谟逺大其慎其难固非轻举而径行者也嗣后萑苻渐
熄成效已着 臣 等再就近日事势悉心筹划环京各
邑虽设有八旗驻防星罗碁布但禁旅止资弹压管
兵操练而外地方匪盗均无责成兼之各有五城及
别邑所辖犬牙相错旗民杂居影射藏奸彼此掣肘
惟四路同知分辖二十六州县督捕缉挐事权归一
且东路驻札通州运漕之粮艘彚集西路驻札芦沟
往来之商旅纷纭他如南路之黄村北路之沙河或
外府通衢或军需要路地处冲繁逃旗奸宄易集其
不敢骤然进京者多潜藏于城外使无专司捕务之
兵弁随同本官先时分散巡查遇警互相追捕而以
数十州县之道路村庄俱责成于数名额设之捕役
欲期盗熄民安实有鞭长莫及况此四路同知之设
原令其躧缉勾擒与外省员止司司捕提比者有
间若尽去其爪牙岂足供夫臂指此其大势之不可
裁并者也至于台臣所称兵丁同居一城遣之逺出
既虑滋事及地方被失未经分汛之兵无从查比得
以脱然事外等语查营汛防兵皆设于通衢大路其
四散村庄不能离汛游巡惟四路弁兵平时皆分拨
各州县于逺乡僻壤访缉巡查遇有某县失事即立
限查挐逾期严比非因未曽分汛不为查比若虑其
滋事不使逺出则与设兵之意相左此条似毋容议
又称四路兵丁并无副叅等官训练凡布数组营连
环鸟鎗之类皆在不习字识书办占领钱粮百名中
复八九名等语查兵丁固在操演技艺而因事分设
如河兵防河捕兵缉盗各有专重当其事务稍闲未
尝不加操练但恐日久懈弛应请严饬各该同知按
期训练 臣 就近常加督率不时调验使之弓马优娴
鸟鎗纯熟即可御盗缉凶布数组营人数既少尚非
所急未可因饐废食遽行议裁至估饷造册势必需
人现在确查每路止三四名亦未如许滥糜粮饷又
称各路营兵皆有饷解犯差遣四路兵丁从不应
差劳逸不均等语查从前设立此兵原以佐州县缉
捕所不及非为各营兵差遣分劳且其穷厯山陬分
巡道路隆冬盛暑昼夜奔驰与饷解犯其劳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