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60 页/共 974 页

一子牙河 臣  等  奏请自王家口分流之处障其西流约束归一又寻求   清河夹河月河等故道开决分注以缓奔放之势部   覆奉 依议钦遵在案今再四查勘清河夹河月河故道久湮   难以开决而王家口以下至黄岔又分二支虽尽行   障塞使之东归独流大坑然下流转入羊分港仍若   淤垫终非久计 臣  等别有规画另折具  奏   一永定河壅淤清流 臣  等面奉 圣谕着引浑河别由一道入海 臣  等钦遵相度请自栁岔   以下导之北流遶王庆坨而东随复细加筹度犹恐   水势抝折宣泄未顺委令永定河道明寿自武家庄   挑引入王庆坨北之长河又虑河身浅窄难以合   流委令笔帖式布纳等开扩深广其郭家务以下两   堤偪窄之处亦令明寿扩堤改流今堤工已成新河   将次告竣从此淀池无阗淤之害清流得朝宗之路   矣    一 钦堤一道回环千里乃数十州县生民田庐之保障也岁   久倾圮奉 命 臣  等修筑自保定之清苑至河间之献县派委人员   逐段分修六月间汛水骤至飞檄各员并力抢旧   有漫口日月堵筑荷 皇恩得免疎虞其安州新安霸州文安一带堤工两面皆   水尤为险要夫役捞取泥垡尺积寸累工力维艰所   幸三伏晴霁入秋暄暖得及时完工数百里内禾黍   秔稻尽获收获    一  畿南诸府 臣  等奉 命查勘所有情形已缮折具  奏部覆奉 依议钦遵在案但时已入夏麦汛将来各处工程俱未   领帑兴修惟南北二泊水口淤塞正顺广大诸河宣   泄无路有不可以一日缓者是以臣等先委人员将   南泊之穆家口淤河四十里疏瀹寛深并修筑桥堤   以防漫溢而任县隆平始有宁宇矣北泊之黄儿营   营上村等处大加展挖使泊水畅流入滏二泊迭相   传送积涝积消虽雨水稍多并无旁溢之患至滹沱   一河迁徙靡定去年决州头而东束鹿深州皆被其   害官民环诉望救孔亟虽难骤言永图亦须权为补   救已委员于第四沟开引导入木邱寻蹑旧河由焦   罔而注之滏水束深之间不虞冲压矣   一  京东州县工程甚多臣等厯勘  奏请部覆奉 依议钦遵在案今武清县之鳯河自髙各庄分流至堠  上村而归故道逐段疏浚引入淀地野水藉以消涸  而武漷沮洳之区尽成沃壤 香河县之牛牧屯以  上旧无堤堰运河泛溢为灾今斜筑长堤一道以资  捍御不惟香河无运河之患而宝坻亦免波及矣  宝坻为众涝所归通州之窝头河夏店之箭杆河为  害尤剧今俱已疏导分流各依县治南北而于八  门城达于蓟运河积涨全消污莱可艺还乡河源峻  流纡屡年冲决今已于刘钦王木匠等庄最曲之处  各开直河俾与旧流分泻而沿河堤岸展阔筑坚从  此无复冲溃矣 滦州之别故河疏涤淤沙导自庙  山遶城南而入滦水不惟城闉无浸啮之患而负郭  皆腴田也  一营治稻田必须次第经理 臣  等委员于玉田等处  率先营治以为农民之倡今据各员详报玉田县营  田七十五顷迁安县营田十二顷七十八亩滦州营  田十三顷五亩蓟州营田五十余顷毎亩收稻榖三   四石不等而民间之闻风兴起自行播种者安州则   五十七顷七十一亩新安则一百一十五顷十一亩   任邱则一百一十顷二亩保定则三十六顷九十九   亩霸州大城各二十顷文安则至二百四顷二十七   亩之多以上稻田共七百一十四顷九十三亩此实   从前所未见者民心欢庆咸称 皇恩髙厚不惜帑金为之规画经营遂使积洳之区坐获   美利但水在堤内者消涸有时皆求设法留水以资   灌溉夫直之所患者水也去之惟恐不速今纔享   收获之利即思为灌溉之计所谓用之则利弃之则   害者非虚语也 臣  等现在委员相度开渠建闸以备   旱涝庶小民长享乐利永戴 皇仁于无既矣   以上工程除已经报完者委员稽查确核外其兴修   未竣及尚未动工之处统候明春催督修理所有用   过钱粮俟工完造册奏销 臣  等才识短浅 皇上委任夙夜兢兢常恐贻误工程有负 皇上爱养元元之至意惟有勉竭驽钝悉心经理但直属   地方辽阔尚有应行修筑之处容 臣  等查明绘图进   呈仰恳 皇上指示所有本年修过工程理合  奏 闻并各处所种稻田样米另折恭呈 御览为此谨  奏    恭进营田瑞稻疏      怡贤亲王   窃 臣  等奉 命于雍正四年营过稻田共七百十四顷九十三亩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