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66 页/共 974 页

谕查看得现在漳河分为四支一支自直大名府之   魏县元城县流至山东馆陶县地方归卫入运一支   由直广平县至山东邱县地方复分为二其一俗   呼老漳河自邱县东北分流经直之威县南宫枣   强景州武邑阜城交河等地方至青县杜林木村与   完固口之支流合至鲍家嘴归运又其一俗呼小漳   河亦自邱县西北分流经直之巨鹿广宗平乡至   宁晋与滏河又经束鹿冀州与滹沱河由衡水   至献县完固口复分为两支一支自完固口流至青   县会老漳河至鲍家嘴归运一支经河间大城为子   牙河出王家口归淀查漳河现在末流所分四支三   支归运一支归淀然归运三支水势颇弱其归淀一   支水势独强约其水势三支之水仅可以敌一支是   则此时漳水一半归运一半归淀运道既无难受之   虞子牙河亦得分杀之势诚有如 圣谕所云者 臣  等窃观此时水势惟经宁晋冀州滏河   滹沱河一支最为深通其归馆陶及青县入运之两   支水势颇浅或恐将来淤塞 臣  等议得应令所经由   各地方官每年于水未发时分段挑浚 臣  等按季察   视务令此两支俱疏通无滞以杀小漳河之势如遇   水大时仍用挑水坝等法逼水分流庶几北不至挟   滹沱以侵田南不至合[卫河]以害运 臣  等愚陋之识   未必有当伏乞 皇上训诲指示遵行    请兴直水利疏       李光地    臣  惟  畿辅荷 圣慈浚河筑堤蠲租除逋连年五谷洊登虽下洼之地俱   免湛溺白叟黄童无不歌讴 圣徳窃绎今春 圣训深虑天行难恃申饬 臣  等豫为之谋诚古帝王儆戒   无虞之盛心也 臣  惟屡丰者天心眷顾之常而备豫   者人事绸缪之责查北方土性往往苦旱为多然麦   谷黍豆之类原属旱种稍得浇灌便获收获非若南   方纯赖稻田必日日浸润者比也直泉源甚众随   处可以通沟灌田若近河乡地则又可筑坝逼水引   渠广溉至于无泉无河之处劝令民间凿井亦足以   济水利之穷再如正定府之隆平宁晋冀州顺徳府   之任县广宗巨鹿广平府之成安广平肥乡大名府   之内黄南乐浚县等处又苦于地洼水多各有应修   应浚大小河道必并去水之害然后可以兴水之利   也顾此兴利大事必邀 圣谕下颁乃可鼓舞吏民课其成效中间更有旗民乡绅   豪富之地故意阻格者又有接连邻省地界愚民争   执不容修浚者如系奉 事宜自然遵行不敢违挠又通沟凿井修河等事虽出   民力然多有贫民开浚无资者敢乞 圣谕暂借道库量行资给如借至十五万以上则容 臣  等   三年捐俸补还十万以下二年补还五万以下本年   补还再查近  京处所通衢平野驼载所经不便多行开凿至于各府   州县穷乡僻壤似皆可一例施行但事闗通属利病    臣  愚陋之见恐无足采伏乞 圣明裁定谨题    广平县不可筑堤疏      李光地   恭惟 皇上念切民生修防水利近以永定河清河各处工完沿   河田亩渐次涸出复念广平县当漳水之冲其田土   多有被淹特差 臣  等察勘此诚已溺已饥之盛心也    臣  等察勘得广平县系厯年积水所占田地抛荒颇   多 臣  今亲看得该县东西水淹之地长六十里广七   里俱生短杂芦苇百姓厯年未能耕种经今道府县   丈勘查明被淹田共二千一百四十一顷零但该县    一带土松河深从来漳河迁徙不定开河则旋淤筑   堤则旋坍询之乡绅士民咸称不可筑堤且厯考漳   河经由之处所淹不过一县如以前曲周肥乡成安   等县水淹地方今皆已涸出共成沃壤不过目前被   水之县耕种维艰该地方官民惟有仰希 圣恩于被水乡村暂除一年钱粮容其将就食近县之民   招回垦种如明年河道迁流水势消涸则所淹田亩   悉可耕种下年即行照旧起科如明年水势未消则   仰乞  圣恩再蠲一年总以荒田垦种之年即为起科之限而一    邑数十乡村之民可以稍苏矣 臣  等愚昧所及伏乞  睿裁谨题     恭庆 景陵瑞芝疏             李 卫    钦惟  皇上   明作有为   惇大成裕   本道揆以昭法守府修事和   崇祖述而表宪章礼明乐备   九重樽俎久已静夫尧衢   万国共球莫不陈于禹甸祥麟威凤近畿屡着其庥征    景星庆云遐方迭呈其瑞兆河清海晏史不胜书岐    穗嘉禾美难尽述兹盖伏遇 圣祖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