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辅通志 - 第 770 页/共 974 页

夙称制胜之区洵宜仍分直州治但所辖之新乐  县既归府属则该州止有曲阳一邑体制不称查保  定府属之深泽县与定州东南接壤相去仅九十余  里改属定州亦为近便保定府原辖二十州县前虽  曽请以涞水县改隶易州今即再去深泽在保属尚  有十七州县已不为少而定州则西有曲阳东有深  泽控制其中形势规模亦足相称似此一转移间诚  如古人所云地因其宜天运其施而王政惟时悉合  荡平正直之轨度矣再查正定府属之平山县虽系  山僻之邑与晋省连界西北至五台县一百八十里  西至盂县一百五十里皆系迭嶂层峰险峻深逺匪  类易于藏且平邑营治稻田三万余亩多系晋人  垦种往来杂沓与昔不同稽察尤当严宻而县治偏  在东南往返动须数日实有地方空阔鞭长莫及之  势从前平邑下口村原设巡检一员后经裁去今查  离城六十里之洪子店系五台盂县分道而来之总  汇民居稠宻立有市集应请复设巡检一员移驻此  地凡西北两路交界处所责令稽查巡缉于地方更  为严宻以上事宜 臣  复与布政使王謩按察使窦启  瑛公同酌议相符如 皇上俞允则各州县止须改所属刑名钱粮各照定例   统辖毋庸再有更动其晋州知州臧珣虽系直州   缺但年已望六过于忠厚仅堪供职毋庸改补表帅   之任至平山县复设巡检应请注为要缺选调咨部   补授所需官俸弓兵役食及给与衙署各项另容核   定咨部合并声明粗浅之识是否有当 臣  谨具  题伏乞 皇上睿鉴勅部议覆施行 臣  未敢擅便谨题请 钦颁 朱批谕恭谢 天恩疏              李 卫   钦惟 皇上  清明在躬  志气如神  知周万物而无遗  道济天下而不过固已合唐虞三代之治以为治而超   迈尧舜禹汤文武于万古者矣今 皇上将厯年 朱批督抚各臣奏折刋刻  颁赐 臣  跪读之下有不胜其欢欣鼓舞而俯首心服者   伏思人之才识各有限量或偏于一隅或狃于常习   或仅计虑于目前或祗规为于小节惟 皇上圣度闳深 睿照髙逺见微知着即始贯终凡为 指示所及悉皆逺大之深谋近可行于一日久可垂于万   年极千百之思议以为万全者而一经 圣明指导无不爽然若失非天下之至髙其孰能与于此   且九州岛万国之遥异俗殊方情伪百出 皇上端拱九重而于疆域之险易文武之控制巨细精粗   坐照靡遗规画措施纎悉必当非天下之至精其孰   能与于此夫事机之来恒伏于不可见昧者临时而   罔觉明者亦偶测而未然惟 皇上于朕兆未萌形声未着之时烛照数计若合符节非   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至于诸臣之中气禀各   异刚者毎虞于鋭进柔者或虑其因循有为矣或喜   事而纷更有守矣或褊小而矫激同官之意气偶乖   先后之辙迹殊轨甚或彼此互相标榜是非易淆穷   其情实谈何容易 皇上洞烛微因人而施由与求之进退就勇怯而分师   与商之过不及以中行为准辨曲直于微茫务折衷   于公正非天下之至明其孰能与于此知人则哲惟   帝其难茍非圣贤谁则无过 皇上于诸臣才品心术灼见底里一事不能欺一语不能   饰小误则为指大过则加申饬许其改悔之路开   其迁善之门诱掖奬劝反复启迪不啻再三至于无   可如何而始行罢斥犹不忍于弃置凡能自知濯磨   者仍为録用是以内外大小臣工无不激昻奋励以   求自効非天下之至仁至知至勇其孰能与于此 臣     前于毎次 陛见侍直时曽 皇上赐观已发诸臣奏折面承 圣训不胜钦服今得尽读全帙恍如窥见宫墙登泰岱之   髙而羣峰皆为培塿临河海之深而江湖悉属细流   口不能形容其美善笔不能刻划其精微惟有什袭   珍藏朝夕敬读口诵心维身体力行以期于万分中   稍得一二以报 皇上髙厚洪恩于无斁耳理合恭疏具  题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具题 闻    请定经界疏         李 卫   窃惟州县各有疆理文武管辖攸分京师为 畿甸重区向有五城御史及巡捕京营该管地方与州  县互相交错或地属州县而汛系京营或汛辖外营  而地为城属即如长新店等处街属城房后属县毎  逢雨水道路泥泞往来阻滞而街非县管呼应不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