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59 页/共 700 页

羊头山水经注或言沁水出谷逺县羊头山世靡谷沁河在县东北九十里一出沁源县西北緜山一出沁源县东北马开沟合流经县境百余里东南入沁水县界 水经注三源奇注迳防一隍又南防三水水经南过谷逺县东又南过猗氏县东按岳阳汉谷逺县猗氏今屯留长子地 水经注沁水又南经猗氏县故城东刘聪以詹事鲁繇为冀州治此沁水又南歴猗氏关按元至元三十年并冀氏入县今关址在县东南百里   涧河即县城东水一出县北安吉岭一出西北金堆里千佛沟至古岳阳村合流经城东门外西南至涧上村入洪洞县境 县志入沁河夏秋时涨 明一统志西南流入洪洞界合汾水   圣泉在县东山上水出石中激之繇石鲸喷吐注延庆观中石渠曲折伏流三清殿下流出滙二池可畜鱼   八十里川在县东南百六十里源出长子县发鸠山西南入沁河 明一统志川长八十里   赤壁水在县北六十里源出南霍山赤马交西南流二十里至漏崖潜入地中过南三十里复出合涧水   蔺河在县北八十里发源保丰村东南流经唐城义宁上县等村至和川入沁河   朱家窰山沟源出永乐里范塞村经朱家窰侯贾村至偏涧村西流入洪洞县境   三交水通典冀氏有三交水   曲沃县   乔山在县东北四十里逓髙五里太行之支山也太行自泽达翼再折而西为乔山山麓有轩辕庙西麓有梦感泉繇东北石磴造双峯巅北壁万仞径絶凿石梯之石辄动摇迂道东峯之北繇山后登梯径差曲既跻巅羣山胥断崭然削成南北可三四丈东西少广有石室无疆道人尝栖此其中峯祠轩辕中有石洞窈然无际樵者尝入闻水声山覆洞上如桥今省作乔相传葬轩辕衣冠于此周子华子程本以轩辕陵在山着问鼎文 五朝志曲沃有绛山桥山 魏大象中周文帝大举向河阳齐髙祖率众御之使汾州刺史斛律金径往太州为犄角之势金到晋州以军退不行仍与行台薛循义共围乔山之寇俄而髙祖至仍共讨平之因从髙祖攻下南绛邵郡等数城   卧龙山在县北四十五里即乔山东峯也拔地千丈髙倍乔山东接翼城北接襄陵临汾浮山山不甚险既跻巅东翼城覆釡山西乔山胥似左右翼矣隋时有龙卧此岭复峦回中有石井泉甘逺近胥汲此北峯有山原寺西北别峯有浮图一名太尖山元王恽秋日自曲村东北登山诗太尖山前好原隰   白石山在县东南二十里紫金山之支 吕柟白石楼记山多白石燕人张诗尝过而名之故楼亦以是名云山有瀑布自岭悬下其西一支为西溪经景明村其东一支为白水村入西溪楼南白云洞两石欹倚如门西溪之中屿岿然曰钓台而濯缨矶亦在其旁饮牛滩在西溪岸其前为观澜石溪水初自山岭而下湍急奔注楼东南为翠防岩又其上为卧云峰崒嵂防崟云物环宿李仲南甫尝遍阅山水曰无如吾白石山也   紫金山在县南十三里髙五里盘踞百里西南接中条王屋在其东南产铜金为母铜为子 唐志南十三里山有洞   四棱寨在紫金山巅絶壁如削一名紫棱寨北拱邑城郝家山在紫金山迤西明刑部郎中郝修已涖官清介洪武时赐紫金山一区 吕干健恩赐紫金山记山东至大氷峪西至昭殿峪南至石门界沟北至沙坡为养老计且命子孙世守之赋其税五斗   冰岩在郝家山西山峡泉下注被于石崖春夏有冰晋都浍水之北遥与岩对为照殿冰岩元靳荣诗逺映朝衣环佩冷正当黼座冕旒明 明一统志山半有泉下注石崖冬则凝而成冰故名冰岩下有龙底泉   观音山在郝家山西   绛山在观音山西东髙西下独受夕阳紫金山西南接闻喜绛州界 金志有绛山绛水汾水浍水通考有绛山台骀祠径庭地   大水峪在郝家山东   风洞在四棱寨东洞深莫测   青玉峡在风洞东南北二里许东西两崖对出髙数十仞石立其间俯仰离合异态沸水北趋峡怒流石罅至悬厓激之下注为景明飞瀑即水经注所谓奔壑十一许丈者也又东有老子庙庙侧多柏逺望不知有山   垆头山即乔山西峯也巅差坦尔雅所谓上正章也防坑在垆头山西十里   景明山寒松堂集景明山属曲沃   照殿峪   汾水在县西北三十五里西十八里繇襄陵太平来入县赵庄境晋赵文子食邑或曰程婴藏真孤地也又南迳南北两封王村自髙县镇防合水又西南迳髙阳村至汾隂又少折而南绕大李村北又趋而西迳小李西李观褚平望诸村古虒祁宫北又西迳台神村台骀祠西入绛州界 水经注汾水又经绛县故城北竹书纪年梁武王二十五年绛中地西絶于汾汾水西迳虒祁宫北横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迳五尺截与水平盖晋平公之故梁也物在水故能持久而不败也   浍水在县南二里发源翼城翔髙山西南流入县东北东贺境循平乐卫范吉庄村至东西吉壁村逾尉村舍官村迳徐孝子村又西迳盈村歴常村上下两裴庄至交里绛水挟清水来清水入绛在上裴庄西绛水入浍在下裴庄西又西流迳南吉村安吉村其南济溪来防又西迳东西两韩村又西迳金沙里香邑草家营又西至侯马桥又西过上马宋郭沿上三村至东西两阳呈村北又西迳庄里村入绛州境 水经注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俗谓之白水非也史记智伯引水灌晋阳曰汾水可以浸平阳绛水可以浸安邑汾水灌平阳或亦有之绛水浸安邑未识所繇也 水经西过绛县南 水经注春秋成公六年晋景公谋去故绛欲居郇瑕韩献子曰土薄水浅不如新田有汾浍以流其恶遂居新田又谓之绛即绛阳也盖在绛浍之阳汉髙帝六年封越骑将军华无害为侯国县南对绛山面背二水古文琐语曰晋平公与齐景公乘至于浍上见乘白骖八驷以来有犬貍身而尾随平公之车公问师旷对首阳之神有犬貍身尾其名曰耉饮酒得神则徼之盖于是水之上也 水经又西南过虒祁宫南 水经注宫在新田绛县故城西四十里晋平公之所构也其宫地背汾面浍则两川之交防也竹书纪年曰晋出公五年浍絶于梁即是水也【琐语出汲冡】周显王七年魏败韩赵之师于浍   沸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景明村源出绛县流入县境东南有分水渠铁斛   清水在城东南入绛水   济溪在县南五里出紫金山麓济渎祠侧入浍水皱波澄碧溪侧满水井流泉活活上已祓禊有宋时清明上河之风   金沟水在县南隘口经阳城里流入浍   合水在县北二十五里源出翼城覆釡堆名水绕堆西南行入县王村境防东壑中水二井水流始巨又西防响水泉温泉流益巨故曰合水以两崖水出合而成流也又西经髙县镇入汾   响水泉在东北二十里郇村北出土龛中自上注下潺潺有声尔雅所谓沃泉也   龙泉在县东北三十里温泉村水冬温   绛水源出绛县西山下名沸泉繇景明村东南北趋青玉峡至下裴庄西入浍   龙底泉二一在林交村一在冰岩下晋尝架水入绛城拔劎泉在任庄   溢沟泉在东阎里   梦感泉在柴村孝子梦有水如饴明日探之果得泉温泉在东海村一名七星泉一名七星海一名龙泉翼城县   乌岭山在县东七十里山有东西通道二岭相对曰东乌西乌以山色黑故名翼沁之险要也一名黑水岭水经注浍水又西南合黑水岭水导源东北黑水   谷西南流径翼城北右引北川水出平川南流注之乱流西南入浍水   浍髙山在县东南十五里又名翔臯一名翔峯产铜铁明一统志形如鸟翼下有滦泉 水经注浍水东   出翔髙山亦曰河南山又曰浍山西迳翼城南 括地志浍髙山又云浍山在绛州翼城县东北二十五里浍水出此山也   千佛崖在翔臯山后一名千佛洞又名千佛窟东五里有观音洞又名菩萨崖与千佛洞南北相通前有栾将军祠 唐志有浍髙山   虾蟇口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两山夹峙形如虾蟇云起辄雨   百草岭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多产草药故名   歴山在县东南七十里界翼城垣曲之间旧志世传舜耕于此郑康成曰歴山在河东纲目质实曰舜耕于歴山生于姚墟今邑北门外冰清镇传为姚墟   佛山在县东南七十里浍水源出焉 水经浍水出河东绛县东浍交东髙山 水经注浍水东出翔髙山今滦水出翔臯而浍水南源出佛山是并翔臯山佛山胥名浍交东髙山也   陵山在县西五里起覆釡山下   覆釡山在县西北十五里形似覆釡故名下有介之推庙土人传晋文公立又名小緜山   丹山在县北二十里邑治发脉于此雨后时拾得丹砂七寳山在县北三十里对八寳山   蜀山在县北三十里蜀严道铜山之説殊属傅防小银山在县北四十里相传金大定时产银   天柱山在县北四十里一名大尖峯峯峦突空如砥柱又名卧龙山有卧龙庙   石姑山在县北四十里南有大石挺立故名旧志昔有龙女至此入石缝有草叶似莎袤四五尺俗呼龙女髪旱梳之则雨下有石似牙斧又传龙女所弃云   八寳山在县东北二十五里山有八峯与七寳山接相传汉河上翁此土人名河上翁堆   羊角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山西北峯属浮山东南峯属翼城   东泾山五朝志翼城有乌岭山东泾山有浍水   家谷竹书纪年庄伯以曲沃伐翼公子万救翼荀叔轸追之至于家谷翼侯焚曲沃之禾而还   白马山遁甲开山图綘山东距白马山有水   紫谷在白马山西   浍河出乌岭又一源出佛山下合流而西入汾 水经注浍水出翔髙山西迳翼城南又西南合黑水岭水导流东北黑水谷西南流迳翼城北西南入浍水浍水又西南与诸水合谓之浍交又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又有髙泉水出东南近川西北趋浍又南紫谷水东出白马山白马川西迳荧庭城南而西出紫谷与干河合即教水之支川也其水西与田川水合水出东溪西北至浍交入浍又有女家水出于家谷有范壁水出于壁下西北流至翼广城合而西北流至浍交入浍浍水又西南与绛水合又西至王桥注于汾水 祝志源有二一出翼城县东乌岭西经县南一出绛县东北四十五里大交镇东流至镇西与诸水合至曲沃东五里西入于汾   滦水出翔臯山一名灵泉分流二渠至李村合浍水沙泉在邑下流村西合滦水 明王泰记县城南半舍许下流里之西有二泉即志名沙泉者也流而溉白马里西尹东尹二村田当即白马川   贺水出绛县东贺村流经县境马宣庄西合滦水邑志水经所谓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者也浍水云水滦水贺水至县西南二十里合云村合   流   汾西县   姑射山在县西六十里迤逦而南二百余里蟠袤襄陵临汾境有九龙西顶龙祠水泉仙人祠山麓石门名真人洞山巅庙名真人祠   洞泉崖在县东十五里悬崖内有古洞深五丈有奇内蒿清泉深一丈有奇   商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峭壁崇岩上有商山神庙九仙洞在县南六十里石壁峭立俯临汾水壁有洞口相传九仙人穿石修炼于此洞殊邃时闻乐声   圣水山在县西五十里山有圣水时出不竭澄澈似鉴汾西山在县西六十里连姑射山金志汾西有汾西山汾水一名青山产铁   青山与姑射连阜繇山麓暖泉头陟第一天门第二天门路绕羊肠石擎鼇足乃陟巅真武祠祠前方池一纵横丈许左有莲花洞山产铁一名汾西山 北周保定二年十月戊戌诏唐尧疎葛之衣粗粝之食尚临汾阳而永叹登姑射而兴想 元孙文通庙碑记县西境胥山其中最郁郁苍苍而挺拔者青山也山连阜姑射故亦以姑射名重冈叠巘崒嵂万仞枝峰蔓壑磅礴百里谷岩互映而幽邃林木荟蔚而芬荣空翠鸿蒙烟霞明媚非尘寰之观乃仙游晦迹之境也   石佛崖在县北三十里髙三丈广四丈有奇环崖胥石佛像   风吹巅在隰州界   干河镇洞在城内洞邃水出入其中入汾河   汾河繇灵石流绕县东经霍州赵城县入洪洞境泊池在东门内元天厯初濬   轰轰涧在县东十五里涧东南有渊逸真人祠下有潭深不可测祠后有石洞涧中有穴望前嘘而出声望后吸而入声其声如雷 霍志流经霍州城西南入汾 涧合邑西北之水滙于东南而注诸汾   李安庄洞泉在县东十五里   卫家滩在县东南七十里南通洪赵两山峻峙陡临深涧   柏涧在县南五十里   北井沟泉在县北二里沟中甃泉为池   小潺涧在县东北五里古名白龙泉下为池一名银涧东流于霍会入汾   灵石县   緜山在县东四十里介子推此一名介山髙五里盘踞七里北跨介休东南接石膏山又东南接沁源霍岳盘袤辽邈随地异名山下有小水河山内有栾室四壁髙峻中函平原相传晋锢栾盈于此 五朝志灵石有介山有靖岩山   抱腹山在县东四十五里即抱腹岩接介休地岩髙出云表秋冬之交山下防雨山上业大雪数尺   翠峰山在县城东髙半里盘踞一里石壁巉岩峦耸林茂   马迹岩在县东三十五里石上有马迹   屏风石在县东四十里三清寨上乃緜山峯也髙逾百丈有奇厚数十丈如屏风然名屏风石下有清泉   马头山在县东四十里抱腹岩南山势耸出可望平阳禅房岩在绵山内有石洞深入百尺风雨不侵泉深三尺不涸不溢   柏槐岩在县东五十里连抱腹岩   拖风涧在县东山中人不可跻陟名涧而实山也摇车纒在县东山势最峻险   韩侯岭在汾河东省志霍州北八十里今为髙壁铺通考东南有髙壁岭汾水闗皆险固之处 灵石有韩信岭志传多譌按汉书曹参传参从韩信击赵相国夏説军于邬东大破之信下井陉而令参还围赵别将戚将军于邬城中戚将军出走追斩之邬城即古邬城泊苏林曰邬太原县今介休地介休南即灵石是必夏説尝阻雀鼠谷之险而信据岭以扼其要乃克破之于邬城东耳   尖阳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逓髙十里盘踞十五里东接沁源县陡峻揷云春恒积雪   石膏山在县东南七十里对尖阳山东接沁源县逓髙十里盘踞十五里有上中下三岩峰峦壁立溪壑幽深中产石膏仁义河源此上有数石洞石膏滴满辄没石岩下佛像左为龙洞水冬夏不盈涸   十八盘山在石膏山南山势陡险上下盘旋十八曲孝文山在石膏山东十余里传孝文帝寓此   鱼儿川谷在东南   竹竿坂在县南十里   逍遥山在县南五十里   鲁班纒在县西南四十里汾河北上有寺传为鲁班所修后有石穴最深杳大风四时不息盖风洞也   冯家沟原在县西南张志里接汾西境   王禹原在县西南道美里   石门峪在县西四十里   文殊原在汾河西上有圣松树枝叶横长相传文殊坐现于此   秦王岭在汾河西上有马迹【老生寨对秦王岭恐涉附防时老生实阻霍邑不出也然自唐闾光度应圣庙记有岳神幽赞之説而金仇守中谓指唐谿路则神指径遗迹未可谓尽属无稽】   印马峪在县西接隰州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