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通志 - 第 57 页/共 700 页
黄芦泉在县东二十五里源出卧虎山麓宋庆厯三年尝引入城
涝水一名黒水源出浮山乌岭下合小涧沟西流经县境至城北高河入汾 源出乌岭合出龙角山之潏水高梁水又防龙神沟金水河西流至樊家庄石堰穿永利渠唐尝引入百金泊今有城东北西三渠通考有姑射山又有故尧城县潏汾沁平营五水
澐泉在县东南二十里东亢村周三畆六分古名深泉金易曰亢元易曰澐有神祠祷雨輙应有澐泉渠
古井在城内东南隅白塔寺前旱不涸
满水井在县南十里伊村五井存一不汲輙满虽炎旱亦然
马跑泉在县西南二十里周三丈深不可测
灰泉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坛底村注汾
金龙池在县西南三十里出平山下太平寰宇记晋永嘉中有韩媪者野中见巨卵持归育之得婴儿字曰橛儿方四岁刘渊筑平阳陶唐金城随筑随坏不能就募能成者橛儿应募变为蛇令媪遗灰志其后谓媪曰慿灰筑城可立就竟如所言渊怪之逐蛇至平山之麓入山穴中露尾数寸使者斩之忽有泉出穴滙为池遂名金龙
嘉泉在县西十里周六十五步
永利池一名莲花池在城西北隅周四百四十步深七寻
天井在县北五里汾河东晋将曹抽袭赵平虏卜休于此
尧井在尧庙殿前相传尧建都时凿
襄陵县
姑射山在县西十二里三嶝山北高二百丈盘踞二十里东控龙子祠南连平山西北胥连临汾山峪山胥平峰 乔宇姑射山记姑射自西北蜿蜒而来平其支石孔其阳三磴其钩带泉抱山麓而出纷纷的的如星拱然予命仆夫穴盖一石聚石而计有百十余穴流珠喷玉皓然清莹并归八渠溉襄陵西北之田四十余里而东入于汾
卧龙山在县东南四十里高千丈盘踞八十里东连翼城山峪南连乔山西控安李村北连龟山上有三峰中峰尤高山上山下胥有泉其枝附者为龙泉顶一名崇山一名大尖山隋时千尺大蛇卧其上西峤有卧龙祠巅有浮图山势旋绕一径迤逦接曲沃东北界 陈敏监邑仲威公祷雨记卧龙祠在东山谷中左肱叠嶂右瞰平川檐楹缦回地势爽垲真神栖之胜所也 唐时释昙璲宝应元年至崇山二兎引径入山巅起浮图后代宗赐号慈济云
桞沟坡在县东二里汾渡东岸
龟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卧龙山北高三百丈盘踞四十里东连浮山翼城山峪南连卧龙山西控东张村北连离凹山山脊突起似龟石纹横织有二峰北峰高其前附者为寿星后附者为少石
少石山在龟山后有石洞相传留侯辟谷地侧有黄石公洞
分水岭在县东南四十里龟山之西南北袤二十里有竒
寿星山在县东南四十里土人名南岱
乔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接曲沃境高四百丈盘踞五十里东南胥连翼城山峪西控狄家庄北连卧龙山山有二峰北峰尤高竒石裂纹直下如削
石牛岭乔山东北支也相传老子过此青牛化石盖石色多青云
白崖在赵曲镇东南
赤土坡在县南十里东柴村南土胥赤
二郎沟在县南二十里有云幽洞相传白犬出没崖山跃入崖穴田夫掘得小洞内有二神像一犬宛肖因名二沟辛珍游记邑南十五里沟名二远望之平原沃衍惟崇墉数十堵罙入中则峰峦崒嵂涧溪幽邃松柏竹卉森葱蓊郁悬崖耸壑蔽日拂云辟险而通桥路凿崖以为陶复亭台廊阁委曲轩豁不数百武而全胜如画襄陵竒观也
龙鬭峪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三四百丈盘踞五十里东控黄崖村西连乡宁山峪南连三嶝山北连华池峪峪胥平峰上有天桥赵孟頫诗天门高处两仙桥相传双龙鬭于此其中有龙鬭神祠嵚洞豁似阊阖对列三嶝山之北峪也
三嶝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后有盘龙山傍有摩云顶高三百丈盘踞三十里东控梁段村南连九龙山西连乡宁山峪北连龙鬬峪中有一峰耸峭立云表其形三磴缘级而升昔人诗未雨先占岭上云 名山志三嶝山在襄陵县西南十五里其山袤九十余里其形三嶝其北有龙鬭峪内有龙鬭神祠 万澍诗方从狼尾三盘上更到龙腰九曲看
盘龙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山势盘绕似游龙
摩云顶在盘龙山侧
九龙山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三嶝山南高三百丈盘踞四十里东控贾朱村南连太平侯村峪口西连乡宁铺头峪口北连三嶝山山胥平峰山脊九曲似游龙之夭矫
狼尾坡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三嶝山南多石磴
青石坡在县西南三十五里
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双峰似两乳乃乡宁之界也仙人坡在安李村西南相传赤脚大仙至此石上有足迹
平山在县西十二里姑射之支山也高二百丈盘踞二十里东控龙子祠水源南连伯王坡北则姑射山也山胥平峰山下出泉分十二官河山麓建祠曰勅封平水泉之神
华池峪在县西十五里高百丈盘踞三十里东控浪泉庄西连谷家山南连龙鬭峪北连王庄峪口中有一峰峪内有石洞滴水如珠辄雨
焦石岭在县西十七里临汾乡宁岐路口山石紫黄色上有龙祠祷雨多应
马颊谷在姑射山文中子游马颊之谷遂至牛首之谿登降信宿从者乐姚义窦威曰夫子遂得潜乎子曰潜虽伏矣亦孔之昭喟然遂歌正月终焉阮逸注晋州有马颊河牛首山
龙泉顶即崇山之支也高阜有石泉
朝阳洞在故关涧北崖高四丈好事者穴之道院梁古宾名曰朝阳元卢希古记
汾水在县东一里繇临汾南入县境又南入太平境水经注汾水又南歴襄陵县故城西晋大夫郤犨之邑也故其地有犨氏乡亭矣县盖即陵以名氏也王莽更名曰干昌也 水经汾水又南过临汾县东水经注天井水三泉竒发西北流总成一川西迳尧城南又西流入汾 金志有浮山汾水潏水
灵泉在县东十里深泉村平地涌出一名温泉
满水井二一在东南十里鱼池村一在东南四十里张相村
三交水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崇山至兴光村西合邓水梁水为一波纹潆绕其即水经注所谓天井之水三泉竒发而总成一川者耶又西入于汾
巢溪在县东南三十里即三交西注之水也至荆村入汾一名洗耳河一名頴水相传巢父洗耳处水中石子如鳞潺湲细响侧有土阜名箕山
石盆沟在县东南四十里龙泉顶侧巨石如盆碧水常盈
饮虹涧在县南二十里上有飞虹桥下通二郎沟南涧在县南三十九里
丹朱泉在县西南十里景村相传丹朱插劒得泉娥英泉在县西南十里薛村里东入汾相传娥皇女英游此
八眼井在县西南十八里薛村里八井相连因名传为宋时所凿
系罗泉在县西南十里浪泉村一名圆河
九龙沟在县西南三十五里九龙山麓
防溪在县西南元张着号溪尝记训义门曰予所居之里西南俯溪独东一方有门而当于山凡旦夕出入者率繇是门焉予名之曰训义 张着防溪山居诗十里如相望五里如相亲
莲花池在城西北隅【明一统志在襄陵县按察分司内池上有亭】
平水在县西北十五里平山下一名晋水分流经城北梅月桥东入汾发源姑射之麓千派万壑胥成锦纹绮縠而襄陵民食水泽尤深于临汾
灰泉在县北二里泉底胥灰也水殊清
梅月泉在屏霍门外上有晋桥相传仙客过饮桥畔题梅月于壁
晋水在屏霍门外源出姑射山东入于汾
洪洞县
霍山在县东北四十里霍州东南山东有观塠峰下有泉砌为池南北袤十八丈东西广四丈二尺深八尺螭口喷吐锵鸣叶韵山上有浮图为级十有三高二百六十尺
观塠峰上圆其形势视霍若背视赵若弃独南顾洪洞翔环抱山西秀峰盈千
九箕山在县东十三里东北接霍山之麓高二里盘踞三十里有竒南北袤十里东西广二十五里状类箕南向者九故名相传许由此下有洗耳泉弃瓢池遗址一名土山【按晋箕山当属箕氏邑路史崇春秋之箕崇小国赵穿侵崇者非崇侯国此亦可证箕氏之多采邑矣】
饿虎崖在县东三十里
宝崖在县东南七里四壁嶻嶭俯瞰涧水樵牧时获钱宝故名明嘉靖间建堡其上
洪崖在南门外一里东西广五十里壁立百尺涧水绕其麓昕夕冲激少徙而南
壶口在县西南一名蜀山
英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圏头村西望娄山南连天石上有娥皇女英祠故山以英名
娄山在县西三十里娄村西南北接赵城罗云山南连临汾天石山最为孤秀上有娄山神祠 元庚辰歳元帅左监军攻洪洞西山斩首六百余级即娄山分水岭间也
分水岭在县西五十里乃蒲县临汾之界也
世尊峪在西山有泉
玉峰山在城北玉峰门外自九箕山来东望霍岳西面汾川南对洪崖
古洞在县北五里北洞里
洪洞岭旧唐地理志洪洞汉扬县至隋不改义宁元年改为洪洞取县北岭名
黄麓山在东村东北王永命黄台山诗序予读书东村不数里有黄麓山黄麓泉时游栖焉
松平山元庚辰元帅左监军攻松平山破之贼堕崖死以万计
汾河在城西拱汾门外二里繇灵石迤南山峡屈曲至赵城石子村南流入县界五十有五里又南入临汾界水经汾水又南过扬县界 水经注汾水西流入于临水汾水迳扬城西不于东矣魏土地记曰平阳郡治扬县郡西有汾水南流者是也 明季县志旧河面不甚广今七倍于古一望无涯渐徙而东去城伊迩
清泉在县东十里发源董寺村西尚家泉
华池泉在县东十里李保村南一名甘露泉一名五龙池泉水湛碧视之深黑土人传内藏苍龙西流入清泉渠
涧河在县南安流门外发源岳阳县有二一出县北安吉岭一出县西北金堆里千佛沟西南至故岳阳村合流西入县郭盆村境经苏堡蜀村董寺李堡诸村至城西南角四曲三湾转而北至城西合汾水县界凡三十里 水经注汾水出谷远县西山西南迳扬县霍山南又西迳故城北晋大夫僚汾去安之邑也应劭曰故扬侯国王莽更名有年亭也其水西流入于汾水
双泉在县南二十里寳师村北
深泉在县南三十里侯泉村东
寳泉在县南三十里侯泉村南
东坡小泉在县南三十里孙保村东
羊獬河在县南引岳阳山水西至羊獬桥入河
普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百步水混出
普济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北百步水混出无底泉在县东北十八里坊塠村隂晦则浊晴霁则清【土人传为海眼】
英泉在县西二十五里英山西南麓一名神泉水出石窦深不盈尺汲饮不竭
霍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发源霍山南麓广胜寺下泉源似臂又似刀泉涌成池池流成河唐贞元间导两渠一名北霍一名南霍宋庆厯时立分水碑 金大定二十九年池湮重濬 金志有霍水汾水 通考有霍山霍水
黄麓泉在黄麓山
浮山县
龙角山在县南三十五里东西二峰高峙云表一统志以形似名 翼城志西北峰属浮山东南峰属翼城唐志武德二年析襄陵置浮山县东南有羊角山
四年以老子祠更名神山 唐武德三年县人吉善行言于羊角山下见白衣父老曰为吾语唐天子吾为老君而祖也诏以地立庙 县志旧名羊角山唐武徳间更名龙角下有珍珠洞深不可测东峰巅有华池上建嘉侯左伯桃庙西峰巅建孚祐将军羊角哀庙 崔元明龙角山庆唐观金箓斋颂于铄兹山防神之防西对姑射北邻天柱实通仙之秘府也正殿肃穆广庭森沉峰峦左右松栝交阴总虚无以静深也石坛重阶瓴甓环甃诀参伍洞章防持三元表辰八月降诞每至是日展法于斯修金箓斋啓玉帛印道家之寳王者之仪靡盛于此矣 唐李用德晋州羊角山庆唐观记一卷
珍珠洞在龙角山深不可测屡着灵迹孙景文天圣宫碑初庆唐观之东南其峰峭拔藤萝盘屈素有洞宫名珍珠多歴年所唐大厯中尝勅以玉简金龙捘于此洞至晋天福间有奉使新罗者及至其国见向之二寳俱泛出水中既还长安因表以进之又其洞之内每风恬雾霁徃徃闻笙箫管磬之声若钧天九成彷佛在耳
尧山在县东八里即中条之西麓上有帝尧祠老君祠金范櫜帝尧庙记神山县东有尧山栢树森然回
环十数里其巅有尧祠在焉
天坛山在尧山南三里上有石坛三级坛东有龙井横岭在县东四十里南通翼城东乌岭北逹岳阳草峪岭而其东支遥接沁河界
司空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原名风穴因上建司空庙故易名山腹空虚过者行步有声相传巅旧有穴樵者纳衣于穴中少顷即出唐时有虎害异僧伏之今山东北偏地犹名虎儿殿云
呜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南连银洞北接司空天欲雨山飒然有声
银洞山在县东南四十里西北连龙角下有金河水南逹翼城相传山上有鑛暨硃砂石碌土人因以名山而侈之为银洞云
北谷在龙角山宋建隆二年七月晋州神山县北谷中有铁随水流出方二丈三尺其重七千斤
月山在县西南二十里南接卧龙西距漫天岭上有金轮庙殆以垂拱故名月山也
壶口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西接卧龙东连龙角绵亘数十里潏水出其下 壶口山当即巢山水经注潏水即巢山之水水源东南出巢山东谷是也一名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