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 第 43 页/共 55 页
按:据《休宁西门汪氏宗谱》载,汪良举的家族“世殖淮扬间”,为富贾。
1223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尔汪应亨乃南京应天府通判起英之父。大隐隐市,良贾贾仁,雅有儒风,惟尔少工儒业,绝无利习,惟尔原薄利谋,急人急,以能周人,用归如流水。……兹特赠尔为承德郎,南方应天府通判。”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天启四年三月《京兆应亨公暨金安人敕命》
1224 (汪)心如,名父子,秉训读书,笃挚有道谊人也。其父参军公与伯父比部公大衾长枕一室,分甘蔼如也。乃心如善过庭,能效父子兄弟法,弱冠随父游闽,已解取赢术。壮益鼓箧橐,东底东粤,北走燕京,凡征歉物转之必盈之,征贱物转之必贵之,所至操奇有声。参军公筮仕得莱州首领,当委,解及京,诖揽商误。会值魏窃法,琐举毛织,主者督过,几不免。心如在粤,获状疾走八千里,冲冒于风涛沙碛间,至则大出所赍,不问劳费,而以急脱为务,顷之得解去。寻升襄阳卫参军,不欲赴,悬车谢事。……仲尧俞有才誉,补博士弟子员,参军属之。心如曰:“仲读书,冀光承父志,某愿以羡私佐夜膏。”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候选郡幕心如六秩寿序》
1225 汪汝蕃,字生伯,(清休宁)西门人。少孤贫,倜傥贫(有 )奇略。携家维扬,镇师高杰争驻扬州时肆屠掠,蕃慷慨抵营开陈,杰为怒解,扬人赖之。筹运奇中,鹾商群推祭酒。……(子)楫受特恩,以词臣加一级服册封琉球。时蕃届八十,琉球君臣制诗文为寿,远近荣焉。性峭直,遇非礼不肯宽假,姻戚寓维扬,待以举火者多人。
康熙《休宁县志》卷6《人物 孝友》
1226 刘正实,(歙县)向杲人。邑田赋旧例,排年、总催,弊端丛积。自康熙丁酉至雍正己酉,积欠逾二万两。正实之弟丰年时就粤西州牧,谒令赴官,令具言民困状,丰年慨然自任代捐,归告正实。正实自忖合兄弟之资尚有不逮,姑至淮南谋于邑之业鹾者,庶易成,否则当破产以集事。已而淮众感正实真挚,且首输为倡。邑令汪文坦并将无业有粮之户丁、匠丁班额税均平摊入田亩,邑困大苏,永无逋累。正实尝过江宁,镇有夫鬻其妇偿负而哭之哀者,即为捐金赎还,又捐设救生船于京口,其余修桥葺亭善事甚多,以营田例授知州。丰年亦以廉明称。
民国《歙县志》卷6《人物 义行》
1227 程士秀,号实夫,(婺源)渔潭人。……仲弟元瑞官江右,秀每商于粤必诣之,谆谆以洁已奉公相碑。见有善政,则喜曰:“是足慰先人于地下矣。”
《婺源县采辑 孝友》
按:程士秀乃清道光时人。
1228 (江)偕寿公号仁庵,……多才能,善会计,富甲郡邑,乐善好施。……洪武初,征取天下富户,以苏州沈万山为首,公等数人随之同入京师。公奉诏建水西门及西门大街廊房,工费数十万。工成,旌为博士。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恩奖博士偕寿公传》
1229 君讳一麟,又名文征,字从周,姓汪氏,号东川,休宁人。……按状汪为休西城巨族,……(一麟)高祖思美,曾祖希仁,咸以输粟给边,例得赐冠服,旌其门曰“尚义”。祖麟祥,敦善乐施,郡守揭名“旌善亭”。父福坚,号西潭……(一麟)少习举子业,因念其世殖淮扬间,寡兄弟可托,遂弃儒就之。……与伯氏子分产,腴薄罔计。见人贫必贷,不能偿即焚券不责,乡党称为善人。邑大夫每造其庐敬礼之,表其堂曰“世义”云。君慕古嗜学,尤耽墨缯。游洪都,诸藩闻君名,屡召见,辄以布衣辞。益府因授以良医冠服。……年几四十即退隐,日惟课诸子学业,优游自适。(嘉靖)庚申六月忽婴毒,……于是月二十七日卒,距其生正德甲戌正月某日享年四十有七。
《休宁西门汪氏宗谱》卷6《处士一麟公墓志铭》
1230 许禾,字本中,(明嘉靖间歙县)东关人也。至性诚笃,轻财好义,家族乡党多倚赖之。缘善贾,故业浸饶。思所以为义者,则无若先奉先而后逮下。于是捐二千余金,鼎建宗祠,恢其堂楹,而辟其路径。建高阳里石坊,巍然特起。更捐若干置义田,捐若干置义舍,捐若干置义塾,捐若干置义冢,复储若干以资不能婚者,储若干以资不能葬者,其于义举无一缺,而义声大振矣。卒年七十余。
有弟谷,倜傥负大略。常上十三策,皆疆事。先谒守令,所尤急者三事,一城歙,一置监司,一练材官。守令虽壮之,而不能上达。无何倭寇起,数十众突出界,谷奉太守陶公命为守东门。史令奉母入城,谷不即启,要与城城,得其坚誓而后许。贼由间道遁。而城议兴,始谷策,终谷功也。
《重修古歙东门许氏宗谱》卷9《许禾传 附弟谷》
1231 凌仲礼,号梅川(明歙县丰南人)。少随父游,之龙游,道拾遗橐数十金,虽行李困乏,觅其人数日,而卒还之。后游金陵,得龙江关河西之浒家焉。龙江乃陪京要津,为吴越闽楚艘舫之总汇,榷政司自水部监以直指,往来商旅之应榷者恒苦滞泊,公为之条上便宜于直指,得嘉纳行之,以故商与官两益,两国课用饶。当事者皆心膂任公,公一以结客四方,名大噪江湖间。生平不事诗书,每喜敦崇儒术,宾礼师友。诸如族侄孙民部公曾以侨寓之膏火待佐于公,而他可知也。晚年买山半亩于城北卢龙之阳,构精室,额曰“尺猊”,莳名花修竹,掩关自娱。年八十有八。奉恩例进服以荣之。
《沙溪集略》卷4《文行》
1232 黄世权,字仲谋,(婺源)潢川人。在襁而孤。长,佐叔兄三凤挟赀游四方。性慷慨有大度。顺治戊子,以厚赀畀故交,贩木于闽,其人不戒,尽洗其橐,仍以余赀往接济之。适入闽,兵荒,道诠相望,竟散金市义而还。康熙癸卯,客江右,遇假逃人肆害,乡民病之。权竟执之,白诸当道,正其辜,群凶为之敛迹。甲寅岁,额附石大将军建营房千间于京口,当事仓皇无措,大将军知权名,召见之,悉以委权,未匝月而工告竣。将军嘉其才义,锡之袍帽,待以礼,润州士民咸德焉。至其孝友性成,哭父早背,敬事孀母,友爱诸昆,人无间言。邑令刘公光宿、王公晟俱礼致宾筵。
光绪《婺源县志》卷31《人物 义行》
1233 黄金印,字函五,(休宁)居安人,浙江籍。尝游濡须,值顺治己亥,海寇告警,不惜倾赀佐军需,城获保全,长老至今犹颂其义。
嘉庆《休宁县志》卷35《人物 尚义》
1234 汪燧,字遂有,(歙县)瞻淇人。家贫,竭力养亲,所欲无不致。中年贾于浙,业稍振,念两兄贫犹昔,所入辄分与之。里党孤贫赖以举火者甚众。康熙六十一年,岁饥,散积谷五百石以振族人,凡设义渡一,创祠宇三。子绂,字方来,太学生。以父老代治盐策,鹾使者知其才,举为浙甲商,益体父志,务为善,凡以泉布授人,必置奇羡,俾周其宗族亲友。郡邑有大役,急公恐后,邑中逋赋积至二万八千两有奇,诸绅士倡义举,分年代输,绂与焉。名载邑令汪文坦《绅士公输旧粮碑记》。尝居吴,族有为贵官所衔者中之,以盐法乞援于绂,绂慨然曰:“吾罪也。”即诣吏自诬。贵官怒,械系之,濒死者数。会有白其冤者,责修苏城,狱乃解。时人称其义侠。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35 徽多高赀贾人,而勇于私斗,不胜不止,又善行媚权势。
《大泌山房集》卷66《何中丞家传》
1236 (方)原生,字功杰,一名庆师。直谅方刚,处事果断。商游汴梁,王公巨卿器重,而能敬以持身,怒以接物,誉播郡邑,惠遍乡间。生明洪武乙亥,卒成化丁亥,享年七十有三。
《方氏会宗统谱》卷14
1237 (方)念宁,字自静(歙县人)。修质干才,雅善言语。从父商游荆楚,为名家巨族相推敬。卒葬谷城县倒流堰。生明永乐乙未,卒正统己巳。
《方氏会宗统谱》卷10
1238 (嘉靖间,郑月川)遇人有贫乏必周给之,虽数不厌。与人交,务倾倒其情,一有所属必尽心力而为之,人咸德其厚。下至臧获之贱,处处亦有恩信。其所历吴越江淮齐鲁江右之间,虽以贾行,所至遇文人魁士,往往纳交,多为诗文以赠之。
歙县《郑氏族谱》
1239 一个徽州商人……只在扬州开当种(中)盐。……(该商收江爱娘为义女)等待寻个好姻缘配着,图个往来。……恰好凑巧,韩侍郎带领家眷上任,舟过扬州,夫人有病,要娶个偏房。……元来徽州人有个僻性,是乌纱帽、红绣鞋,一生只这两件事不争银子,其余诸事悭吝了。听见说个韩侍郎娶妾,先自软摊了半边,……巴不得就成了。韩府也叫人看过,看得十分中意。徽商认做自己女儿,不争财物,反赔嫁装。只贪个纱帽往来,便自心满意足。韩府仕宦人家,做事不小,又见徽商行径冠冕,不说身价,反轻易不得了,连钗环首饰段匹银两,也下了三四百金礼物。徽商受了,增添嫁事,自己穿了大服,大吹大擂,将爱娘送下官船上来。侍郎与夫人看见人物标致,更加礼仪齐备,心下喜欢,另眼看待。……到了京中,不料夫人病重不起,一应家事尽属爱娘掌管。爱娘处得井井有条,胜过夫人在日。内外大小无不喜欢。韩相公得意,拣个吉日,立为继房。恰遇弘治改元覃恩,竟将江氏入册报去,请下了夫人封诰,从此内外俱称夫人了。……那徽商(被)认作干爷,兀自往来不绝。
《二刻拍案惊奇》卷15《韩侍郎婢作夫人,顾提控椽居郎属》
1240 海阳为新都上邑,故多贤豪,悬簿击钟,户相望也。其东南略吾歙则程氏世家。次公席故饶用贾起富,故独折节国士。其婚姻皆郡中名公卿。……次公善贾则陶朱公,藉令为士,则鬻熊、姜牙,无让廷尉。谓次公厚积而有裨于时。
《太函集》卷16《海阳程次公七十寿序》
1241 (叔)并以王父贾盐策。王父往往,即跬步毋敢猗,王父释业归,叔翩翩豪举矣。始则以声伎蹴荬为侠少游,遂倾诸侠少;既则修爵无算为酒人游,遂倾诸酒人;久则诸贵仕乐从叔游,辄以贵游而倾东省。其后盐策使者立为贾人正则,折节而操正论,游大人而为名高。
《太函集》卷44《先叔考罗山府君状》
1242 两宫初兴,钻刺请托,蚁聚蜂屯,公(贺凤山,时为工部侍郎)一概峻绝。……惟有徽州木商王天俊干人,广挟金钱,依托势要,钻求札付。买木十六万根,勿论夹带私木,不知几千万根;则此十六万根木,逃税三万二千余根,亏国课五六万两。公深鉴前弊,极力杜绝。天俊等极力钻求,内倚东厂,外倚政府,先捏洛金源妄奏,奉旨,工部知道。幸工科给事中徐公观澜抄参,公得呈堂立案不行。前商复令吴云卿出名再奏,而买木之特旨下矣。于是奸商人人意得气扬,谓为必得之物,可要挟而取之。……公乃呼徽商数十人跑于庭,谓之曰:“尔自谓能难我耶!我如不能制尔,尔则笑我矣。今买木既奉特旨,我何敢违,然须有五事明载札付中,今明告尔,勿谓我做暗事也。一、不许指称皇木,希各免关之税。盖买木官给平价,即是交易,自应行抽分各主事,木到照常抽分。一、不许指称皇木,磕撞官民船只,如违,照常赔补。一、不许指称皇木,搀越过闸。一、木到张家湾,部官同科道逐根丈明,具题给价,见今不能预支。”于是各商失色,佥曰:“必如此,则札付直一幅空纸,领之何用 ”……各商知公不可夺,又惧此事一行,后日路绝,遂皆不愿领札,向东厂倒赃矣。东厂大怒,遣缉役公事于原籍中,而不悦者从旁煽祸,必欲置公于危地。……
《冬官记事》
1243 吾徽之人不讳贾,以故豪长者多游于吴越荆襄间。其最能喜施分乐,慷慨躬行仁义者,人人诵李古溪云。古溪公家称巨姓,其先自严田迁于万椿,因世居焉,子孙繁衍。公生而性醇谨,幼笃孝弟。壮客江湖,善心计,决算多奇,晋纳于贤士大夫,每以名显,彬彬质有文哉。其居乡也,蔼然若和风,怡然若甘雨。与人无兢,即囊不甚饶,然好行仁义。
婺源《三田李氏统宗谱 万椿古溪李公六旬叙》
按:李古溪乃万历时人。
1244 严分宜败后,乃子世蕃,从粤东之雷州戍所私归,偕其密友罗小华龙文游乐于家园,广募壮士,以卫金穴,物情甚骇。其舍人子,更多不法,民不能堪,诉之有司,不敢逮治。袁州推官郑谏臣者,稍为申理,辄罹其诟詈,且有入奏之语。郑乃与上巡江御史林润谋,直以闻之朝,谓世蕃招集劲勇,图不轨,且与龙文日夜诅上。时世宗方在斋宫祈长年,见疏大怒,直批就著林润拿来京,疏下时林已自差归署。而先大父为仪郎,同乡孙简肃植在南台掌宪,素相知,偶谒之,乃密告曰:“昨三更林御史警门而入,出劾世蕃疏相示,即统兵星驰入江右矣。”南中尚未有知者,而蕃子绍庭,尚在锦衣,已先填得报之,即偕龙文南返戍所。甫至雷州,林追兵蹑至就缚,龙文至梧州得之。至都,用叛臣法,与龙文俱死西市。林以告逆功,升光禄少卿,寻以都御史抚江南。……罗小华故徽州人,有才慧,因为世蕃入幕客,入制敕房为中书,凡通贿皆属其道地,因致巨富。后亦同严籍没。其子名六一者,林劾其通倭。诏下捕之,因逃去,后赦还,尚不敢名龙文子,敢姓名为王延年,从楚中吴明卿先生学诗,侍游吴越间,以鬻骨董自给,有父风。
《万历野获编》卷八
按:罗小华系徽州商人,精于制墨,胡宗宪曾使之招降倭寇首领徐海。事见《歙事闲谭》第13册。
1245 浙省城南班巷,徽商吴某寓焉。商只一女,女及笄,择配,未谐所愿。万历乙酉仲秋望后,梦龙戏爪水中。次日姚江徐应登,以儒士应试毕,偕友过商门。友指谓徐曰:“此家赀财巨万,有女求配,意得佳士,不计贫富也。兄纵未第,应试入学,非佳士乎 我素识其人,请为作伐。兄少俟。”遂入言于商。商虽口诺而意未允。其友曰:“此兄在外,试一觇之。”送及门。徐适濯手水瓮中。商以符所梦,欣然许之。遂请友玉成。友语徐,徐欲候归,具礼聘之。商乃出金使质焉。乃放榜,果中式十一名。辛丑成进士。
《坚瓠九集》卷2《濯手倚松》
1246 吴尔襄,字赞公,(清歙县)丰南人。以养亲服贾豫章,往来临川乐安间。时值滇闽变乱,贼犯乐安,尔襄倡设防御,邑人得免残戮。教谕许君以妻孥相委,而殉难以死,尔襄为厚敛,资给妻孥归其榇。临川告急,尔襄往偕邑令誓诸生于学,募丁壮固守,贼莫敢犯,两邑全活甚众。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47 凌和贵,字礼容,襁褓失恃。……弱冠,游三衢,尚气谊,好施与,舍己济人,贸易累千金,辄复散去。自达官绅士以及氓庶,无不以礼相交接。与地方长吏过从款洽,然终未尝干以私也。长沙陈侍郎鹏年,初任西安县事,严正不滥交一人,独慕君名而交焉。咨以一方利弊,君从容论议,陈为之倾倒。
《沙溪集略》卷4《文行》
1248 方熬,字山企,(歙县)灵山人。少孤,性敏悟,尝贾楚汉间,桑梓流寓,概周恤之。观察某诖误,将入京,贫不能办装,熬厚赠资斧,后复原任,好义之名遂噪两湖。箬岭被蛟水冲坏,涧深路险,行者危之。熬伐石为梁,并招僧葺宇于其上,煎茶以饮行旅,至今名方家桥。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249 兆炜公,字赤文,佐桢公长子。……长佐叔父于姑苏创置店业,高才卓识,一时钦服。而持躬方正,秉性端庄。燕闲之地,必正衣冠,终日无嗓容,尤乐与名流往来。……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司马兆炜公传》
1250 江君兆炯,字秀成,号晓村,……年十四以父命随其叔若兄于吴门佐理世业,沉厚宽博,然诺不欺,众心悦之,用未厥任,家日以隆。吴郡繁盛天下,风靡俗淫,客者忘返,君痛绝之。……吴中贤士大夫与四方知名士争以交君为叹。人有贫苦乏绝不能自振者,咸归君,君靡不为之尽计。他若豪猾贵重相构陷,得君一言立解。……自奉节约,而勇于信,坐是致困,凡负君金累千百,毫毛视之。故闻君名,咸以古义侠者流。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州司马兆炯公原传》
1251 梅公字仲和,号雪堂,若山公次子。……弃儒服贾,贸易吴门,一切经营力为担荷。……重交游,乐与贤大夫款洽。姑苏为冠盖往来地,慕公名者恒造庐以访。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清候选州司马梅公传》
1252 程壁,徽州人,侨居江阴。(清顺治)乙酉年南都不守,大兵逼江阴城下,壁散家资充饷,而身乞师于吴淞总兵官吴志蔡。志蔡返,壁遂不返。
《徽志补遗》
1253 天启公,字云章,号觉宇,又号少溪。……家世业鹾淮扬,时称巨贾。值世乱,乃收资财,济贫周急,一诺而挥数千金无难色。有长安官宦家女以得罪豪右,身没为妓,誓不受辰(娠)。公怜其志,力为脱籍,一时传颂高义。
歙县《济阳江氏族谱》卷9《明叙州府知事天启公传》
1254 郑为虹,字天玉,(歙县)长龄桥人,居江都,郑超宗弟也。在复社有名,后殉义于仙霞关,详见县志。余由(黄)宾虹处,值一画幅,款书“郑弃疾作”,印曰“师山后学”。宾虹言此画得于扬州程兆熊之后嗣,云即天玉所为,弃疾其化名。且言天玉在甲申后所作画,皆不署真名也。因程与郑为世亲,其家相传如此。……国变后愤而不书真名,或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