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 第 39 页/共 55 页
《婺源县采辑 义行》
1132 金尚鏊,(清黟县)九都金村人。少商于江西。父凤鸣,府学生,年五十余,瞽且未疾。鏊弃业驰归,竭力侍奉终身。父殁,哀毁骨立,终丧乃复出为商。喜施睦族,助贫人葬及童子从师之笨脯。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孝友》
1133 许爵,字殿传,监生。(清黟县)屏山人。幼贫而孝,长商于楚,家稍丰。躬俭乐施,随力济人,帆助婚葬,襄成汉镇诸义举,赠鬻妻者金,完人夫妇。
同治《黟县三志》卷7《人物 尚义》
1134 胡正鸿(清婺源人)……幼读书。成童后,父命服贾。父殁,为弟完婚,抚孤侄如己出,克慰慈颜。伯兄晚窘,养育其遗孙。服弟早亡,优待其母子。内弟孀妻无嗣,抚恤备至。若修谱谍,葺祖莹,费皆独任。先是侨居沪城,闻香田祖祠被毁,约同宗某汇赀重建。某懋迁亏折,负所记,复命子得锦,赍八百金董成之。当发贼陷金陵,红巾踞沪遥应,甬东相继陷,鸿于沪创立敦梓堂,设粥厂,恤流亡及埋瘗局收暴骨。义举不一而足。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5 朱文煊,字锦林,(清婺源)官桥人,同知衔。读书明大义,凡遇善举,慷慨乐施。煊为紫阳支裔,尝见祠宇颓坏,输五百金修之。邑侯陈修城垣,输八百金,工峻遵例纪录三次。在粤八载,凡徽郡流寓不能归者,概给路费十金,士人倍之,每岁不下二百余金。乡人殁在粤者,众商敛费,立归原堂,首输千金购地,停棺五载,给赀归葬。同乡建安徽会馆,输银一千二百两,兼董其事。居乡时,建福泉庵,造新城庙,修晓秋岭,置义仓田,种种义举不下数千金。训子以读书为事,孙曾多列胶庠。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6 俞钧,字办泉,(清婺源)思溪人。职监。弱冠挟重赀贾粤。有同舟客某,失金所在,愤欲赴水,钧挽,沽酒劝慰,潜以己金置床下,佯惊曰:“客金固在也。”客喜,不暇辩真赝,放橐中。后舟子以分赃相殴败,客始知之。年余,钧归,舣舟入市,忽值客跪谢,告以故,一市皆贤钧。编修司徒照在粤措赀,慕钧名,谒见,慨然以三百金赠,照感激,为咏新安伟人行。他如建义渡,造石桥,育溺女,焚逋券,口碑载道云。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7 金起凤,字子荣,(清婺源)延村人。同知衔。少习举业,通经史。以父奔走四方,欲代其劳,遂弃儒服贾。尝自维扬赴金陵,收债客邸,闻哭声甚哀,询之,主人曰:“家贫债重,将鬻妻子以求活耳。”凤检橐得百余金,召其人,慨然相赠。
光绪《婺源县志》卷34《人物 义行》
1138 汪允尽,字载南,(歙县)稠墅人。居扬州,好善乐施。谙药性,施紫雪丹再造丸,一粒千金费吝。岁暮周恤孤寡,世称笃行君子。从子廷埏,字度昭。立瓜州谱济堂,活几千人。事载《两淮盐法志》。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49 程镐,字宗周,(歙县)江村人。业鹾维扬,扶孤恤寡,江舟覆溺者,尝募人拯之,行数十年不倦。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40 朱光斗,字以衡,(清黟县)紫阳里人。商于景德镇,事伯父作楹最谨。乐善赈贫,助丧葬,多义举,至老不怠。
同治《黟县三志》卷6(下)《人物 质行》
1141 余席珍,字聘卿,(清婺源)沱川人。邑痒生。……承先人遗业服贾景镇,其市廛为五方杂处,客死者多。徽商会馆向设义渡、义棺、义冢,赀竭难敷,珍集六邑绅士捐置田产,为长久计。并倡义瘗会,每岁雇工培土,泽及枯骸。又兴惜字会,建文昌官,筹画备极周详。居乡禁赌博、养杉苗、立茶亭、修桥路、息争讼,济人之事靡不勉力为之。……以孙丽元官浙江巡道,诰赠通奉大夫。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2 李焯春,号胜祥,(清婺源)理田人。贡生。少居贫,嗣贾金陵,创兴产业。尤殷于族谊。凡里中乡试者,均住其家,旅费不敷,量力资助。与戚友交易,或亏折赀本,悉焚券不较。其余善举亦乐襄助。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3 汪肇基(清婺源人)……嗣经商在外十余年,获奇赢以归。乡人劝买田为孙计,基曰:“吾虽未读书,独不闻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乎 ”尽分财以周恤村邻。族夫妇某,供给至老。助王某完婚。凡施棺、救灾诸义举,皆不惜损赀,年六十,仅存薄田数亩而已。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4 金城,字润偕,(清婺源)延村人。少业儒,试屡踬。就商于景镇。育婴、义渡、会馆、义举均城领袖醵赀,不取薪水。众商感城之力,为立木主,时祭归胙,以酬其劳。晚归,储谷贷贫。
光绪《婺源县志》卷39《人物 质行》
1145 张启明,字德新,(婺源)尚源人。监生。少失怙恃,祖母抚育成人。比长服贾江北。每获赢余,必缄寄供甘旨。中岁家饶,建庵宇,证祠地及修佛儿岭一带道路。族遇催科,贫户逋赋,概垫赀代完。咸丰间,发贼扰攘,村民令籴,独出数百金,往外运济。生平慷慨好施,遇孤寡寒酸,尤如意厚恤。
光绪《婺源县志》卷33《人物 义行》
1146 程双元(清婺源人)……家贫,经商金华。其地多同里人,每有囊空羁留,或死无殡者,双元悄然集同里友捐金立心义会,凡有困乏,生给之归,死施棺焉。
光绪《婺源县志》卷38《人物 质行》
1147 施文德(婺源人)……咸丰间,发逆陷苏常,江北团防严密。时德侨居石港场,有湖广客商船二十余艘,避寇泊岸,逻者疑为奸宄,白当道,将执置之法,德廉得其冤,请以一家身命保,乃获全。他如建桥、葺路、恤嫠、抚孤、赈贫、瘗暴难以枚举。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8 (吴宗擘),字芗岩,花桥人。性孝友,好施与,尝业易水术。侨寓姑苏,每岁必寄重赀莛族,又尝捐千余金集吴中同志,设义厂施桨粥棉衣。平居雅淡自喜,精琴、工诗,著有《绿绮真诠》二卷,《砚云草堂诗集》四卷。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49 俞承绪,字缵三,(清婺源)西谷人。同知衔。少业儒,工书。比长服贾吴楚间,慷慨好义,凡遇窘急相投者,无论远近亲疏,靡不勉为周济。辛酉岁发逆蹂躏,里闾贫乏多不能自存,绪倾囊量给。越五年卒于汉阳。
光绪《婺源县志》卷35《人物 义行》
1150 (章定春),字应茂,居(绩溪)御头。幼极贫,为人食牛。长贸于浙之孝丰,家稍裕,不居积贮,好以修本村路及胡乐司路各数百余丈,大河口观音庵捐资助茶,复置田为永久计。邑中善举,无不倾橐乐输。遇年荒施粥倍于常。……凡穷者及无人祭祀者,治钱、米、纸箔之惠者尤多。卒年八十二。
绩溪《西关章氏族谱》卷24《家传》
1151 汪涛,字亦山,(歙县)西溪人。本郡试院岁久倾颓,独力更新,费不下万金。又尝贾于台州,其地滨海,值颠风怪雨,则败冢枯骸多狼藉斥卤中,涛捐裒瘗之高地。俗贫多弃子女弗育,涛醵金建育婴堂全活甚众。邑古关至西溪岭路,证石为坦途,行者称便。其他置义学、义冢、赈贫、恤孤善行甚多。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2 汪景晃,字明若,(清歙县)西溪人。业贾三十年。年五十,以生产付子孙,专务利济。族之茕苦者,计月给粟,岁费钱百五六十千。设茶汤以待行旅,岁费钱六七十千。冬寒无衣食,给之衣,岁费钱约五十千。疾病无医药者,给以药。贫不能亲师者,设义馆,岁费钱约二十千。死而无棺者,给之棺。岁岁行之,至年九十时,所费以万余计,给三千余棺。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3 汪良蛟,字尔升,(歙县)北乡狮山人。幼丧父,服贾青阳。生平多义行,族有二家贫无嗣,良蛟买妾以赠,皆得有后。又有鬻子偿债者,为赎其子。表兄弟黄泰兴临死托以孤。时青阳土寇窃发,有诬黄通贼者,良蛟诉于官,身任其罪,市人感其义,共泣诉公庭,为陈其抚孤代死状,邑令义而释之,旌其门曰:“大义抚孤”。友有失偶者,良蛟抚其幼女,为择婿嫁之。友有买良家子为妾者,良蛟代偿身价,令其妾得归。良蛟又尝买一僮,僮自云世家子,即纵之使还。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4 吴凤翔,字紫庭,(歙县)丰南人。商于汉,其族人之在楚者,生馆死殡,惟凤翔是赖。置地于朝阳庵大悲阁西,以葬旅榇之无所归者。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5 吴瑞鹏,字雪谅,父以盐策起家,瑞鹏慷慨喜负气。内收宗党,外恤闾巷亲交,赴人之急,即质剂无少德色。尝请其兄收债于楚,兄返,簿所收归之,不受,遽持为兄寿。
民国《歙县志》卷9《人物 义行》
1156 乐善堂在(芜湖)县西北鸡窝。光绪十九年歙人汪守藩等倡捐建屋六楹,举办施棺惜字等善事。
民国《芜湖县志》卷12《建置志》
索引:
220 234 235 237 251 265 273 279 347 360 364
371 410 438 480 482 497 505 508 510 534 541
553 556 560 561 564 565 566 569 592 617 618
658 678 709 712 714 757 759 766 784 797 812
871 878 902 916 946 1013 1018 1019 1020 1022
1026 1040 1045 1052 1074 1077 1084 1086 1087
1089 1092 1094 1096 1100 1101 1102 1103 1104
1226 1253 1280 1306 1343 1374 1410 1411 1428
第六节 奢侈性消费
1157 吴雅士者,海阳太学继可也。继可字幼时,直指使者下檄旌其门曰雅士,人因称之。……(少入南雍习儒)嗣之广陵部署什一之业,则曰:“先君子规画具在,奉之无失,又何加焉。”任人而因时,无欲速,无见小利,而业起矣。广陵高赀贾人无不盛宫室、美衣服、侈饮食、饰舆马仆从及诸摊钱之戏。幼时去其泰甚而不溪刻自处。……
《大泌山房集》卷71《吴雅士家传》
1158 (新安盐商)连屋列肆,乘坚策肥,被绮毂,拥赵女,鸣琴砧屣。
《震川先生集》卷3《白庵程翁八十寿序》
1159 新都据深阻,保顺成,谷量丁夫,泽量商旅,民物充躲,甲于万方,盛之至也。且也田居则劳,市居则佚,佚则淫志,讵能思初人之情也。若镇盖万家之市,次公居焉。
《太函集》卷14《潘次公夫妇九十寿序》
1160 吾乡业贾者什家而七,赢者什家而三。第蒙故资,大都以奢溢而快一逞。其或纤啬为政,直将坚虏守而弃人伦者。
《太函集》卷16《兖山汪长公六十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