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31 页/共 437 页
絜斋学案表
袁燮 (子)肃
(东莱、复斋、象 (子)甫 (孙)徯 (曾孙)裒
山门人。)
(白水、玉山、三 洪扬祖(别见《慈湖学案》。)
山、芮氏、襄陵
再传。) 陈宗礼
(元城、龟山、谯氏、武夷、紫微、横浦三传。)
真志道(别见《西山真氏学案》。)
(涑水、明道、伊 朱元龙(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川、荥阳、了 史弥忠
翁、廌山、和靖 史弥坚
四传。) 史弥巩
史弥林
史守之
史定之(并见《慈湖学案》。)
胡谊
胡谦
朱震
徐愿
舒衍
孙枝(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朱介
魏
洪扬祖
傅正夫(并见《慈湖学案》。)
郑节夫(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邵叔谊(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袁韶 (曾孙)桷(别见《深宁学案》。)
(私淑)真德秀(别为《西山真氏学案》。)
刘宰(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陈傅良(别为《止斋学案》。)
舒璘
沈焕(并为《广平定川学案》。)
杨简(别为《慈湖学案》。)
赵师渊(别见《沧洲诸儒学案》。)
(并絜斋讲友。)
絜斋学案序录
祖望谨案:慈湖之与絜斋,不可连类而语。慈湖泛滥夹杂,而絜斋之言有绳矩,东发先我言之矣。述《絜斋学案》。(梓材案:絜斋学派,梨洲本亦附《金溪学案》,谢山始别为《絜斋学案》。又案:絜斋一作洁斋。洁,经典多作絜,省文尔。)
◆吕陆门人(汪、许再传。)
正献袁絜斋先生燮
袁燮,字和叔,鄞县人,知处州毂之玄孙也。先生生而端粹专静,乳媪置盘水其前,玩视终日,夜卧常醒然。少长,读东都《党锢传》,慨然以名节自期。干道初,入太学,时陆复斋九龄为学录,先生望其德容肃然,亟亲炙之。同里沈叔晦、杨敬仲、舒元质皆聚于学,朝夕相切磨。登淳熙辛丑进士第,授江阴尉。宁宗即位,为太学正。是时党禁兴,朱文公及赵忠定汝愚等相次去国,先生亦以论去。久之,历司封郎官,因对,言:「陛下追思彭龟年,临朝太息。今正人端士不乏,愿常存此心,急闻恺切,崇奖朴直,天下何忧不治。」为国子祭酒,延见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笃实为道本。每言人心与天地一本,精思以得之,兢业以守之,则与天地相似。闻者竦然有得,士气益振。为礼部侍郎,史弥远主和议,先生与同乡相好与力争,被论罢。后知温州,进直学士,奉祠卒。疾革,犹著述弗倦。或劝之少休,先生曰:「吾以此为笙镛筦磬,不知其劳也。」初,先生遇象山于都城,象山即指本心洞彻通贯,先生遂师事,而研精覃思,有所未合,不敢自信。居一日,豁然大悟,因笔于书曰:「以心求道,万别千差,通体吾道,道不在他。」慈湖与先生同师,造道亦同,而每称先生之觉为不可及。学者称之不以爵氏,而曰絜斋先生。赐谥正献。子甫。(云濠案:先生伯子乔,尝录家庭所闻,为《絜斋家塾书钞》十卷,《四库》收入经部,厘为十二卷。又《絜斋集》二十四卷。
(梓材谨案:真西山为先生行状云:「东莱吕成公,接中原文献之正传,公从之
游,所得益富。永嘉陈公傅良,明旧章,达世变,公与从容考订,细大靡遗。」是先生尝师东莱,友止斋,而究其所归宿者,则象山也。先生训语为建昌傅正夫所录,见《西山文集》。)絜斋粹言
人生天地间,所以超然独贵于物者,以是心尔。心者,人之大本也。此心存,则虽贱而可贵;不存,则虽贵而可贱。
大哉,心乎!与天地一本,精思以得之,兢业以守之,则与天地相似。直者,天德。
人所以生也,本心之良,未尝不直。回曲缭绕,不胜其多端者,非本然也。
《中庸》曰:「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大雅》曰:「上帝临汝,无贰尔心。」维此大本,不必他求,卓然不贰,万善咸具。古人所以兢兢业业,不敢少懈者,惧其贰也。
心本不偏,制行而原于心,斯不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