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学案 - 第 327 页/共 437 页
沈民献,鄞县人,清遐居士文彪子。清遐尝别筑亭馆,招慈湖讲学其中,命先生执经问难于其间。(补。)
朝请刘宝山先生厚南
刘厚南,字子固,慈溪人,沈清遐也。与民献皆事慈湖。嘉定进士,授瑞安尉。邑濒海,多盗,先生政慈惠,盗遂息。慈湖出守温州,以其勤于奉职,奏之,累阶进秩,皆有能声。以国子博士召馆下,喜得师。会日食,诏求直言,上疏有云:「陛下自登大宝,今将二纪,凡惧灾罪己,导人使谏,不知几诏,叩阍投匦,应诏来谏,不知几疏,求言于今日,人未必不指为玩,献言于今日,人未必不视为常,惟因言以见于用,尊闻以行所知,斯为得之。」言极剀切,帝加奖谕,迁著作郎,转朝散大夫,知台州,转朝请大夫致仕卒。(参《宁波府志》。)
(云濠谨案:先生号宝山。见程抚州士龙所作行状。)
舒先生铣(别见《广平定川学案》。)
方先生溥
方溥,字成大,乐平人。慈湖有「诚确正直」之誉。(补。)
王先生子庸
王子庸,钱塘人。慈湖为浙西抚属,先生问学,自谓有疑。慈湖告以「不假更求,本无可疑。」先生曰:「非不知之,而疑自若也。」积十八九年,淑景扬辉,跃然如脱,从此不复疑矣。再见请益,慈湖曰:「云何﹖」先生曰:「意犹有所未尽。」慈湖曰:「习气之未易消释也。如此犹有未尽者,意也,先圣之所止绝也。止绝此意者,又意也,又先圣之所止绝也。即疑即意,何思何虑,纵心尽意,匪动匪止,孝于亲,友于兄弟,信于友,恂恂于乡里,自先圣曰:『吾无知也。』而某亦安得所知以告子庸也﹖」
主簿马先生朴
马先生应之(合传。)
马先生燮(合传。)
马朴,字季文,乐平人,主广昌簿;犹子应之,字定翁;子燮,字敬叔,俱受学于慈湖。许以「有得」。且曰:「武城宰得人矣。」敬叔尤得于持敬之说。
学官王先生琦
王琦,字表文,与余永之元发皆乐平人。慈湖称先生为直友,而永之亦有志者。先生为学官,永之亦以荐入仕。
舒先生益
舒益,字裕父,乐平人也。慈湖尝训之曰:「孔子且发愤忘食,况后学之昏。能无随物而迁,其日夜思省己过,兢兢而已。」其后慈湖称之,以为度越流辈。(补。)
县令洪先生简
洪简,字子斐,(云濠案:一作子裴。)乐平人,忠宣公皓曾孙也。以任子知茶陵县。慈湖先生称之曰:「子斐于道有觉,若在孔门曾父子之俦也。」(补。)
舒先生衍(别见《絜斋学案》。)
吴先生埙
吴先生垧(合传。)
吴埙,字仲和,乐平人。与弟垧,俱学于慈湖。尝曰:「埙敏,不踰月而至矣。垧踰年亦当知德。」垧字仲郊。(补。)
庶官余先生元发
余元发,字永之,乐平人也。学于慈湖。母卒,不能举葬。洪文敏公赠之《序》曰:「永之葬母求助,而于士夫不仁之栗,又以义不受,以故仆仆经年。予为之悲伤其意。昔李方叔亦以葬亲之故,乞怜于东坡。东坡以一马与之,且为立券曰:『如有好事能周君,肯捐二十万钱,则并券付之。』予老退无闲马,又不能虚立二十万券,坐视元发之急,叹息而已。」后以荐入仕。(补。)
学录锺了斋先生宏
锺宏,字远之,一字子虚,乐平人。慈湖为邑宰,从之游。嘉定进士,官太学录。(云濠案:《江西人物志》:「先生以进士主建德簿,再任贵溪丞,着惠政。同门袁蒙斋表诸朝,称其学有渊源,实得故阁学杨简之传。由两浙漕属入为太学录。供职甫一月,谒告省亲,累擢皆不起。」)所著有《论语约说》、《了斋缀■》。
县尉曹先生正
曹正,字性之,乐平人。锺宏称其「寂静弗忘,酬应非扰」。亦慈湖高弟也。官永明尉。(补。)
邵先生甲
邵甲,寿昌人也。慈湖弟子,尝与陈北溪论学不合。(补。)
(梓材谨案:谢山所补■底,载先生号顾斋。又言其门人曰郑棠,字景召,明初尚存。考《严陵志》,顾斋乃先生子大椿之号,郑为顾斋门人,为慈湖三传弟子,不得为
◆先生门人,故别载之。)
附录
北溪与之书曰:「贤者讲鬼神之事,偏执异端死而不亡之说,滞而不化,续出江西至言,乃知贤者病根所在,而于诸老先生之言,枉用许多工夫。」(补。)
王先生震
王震,严陵人。陈北溪称其九岁已能文,十二三已志道。又言其学渊源祖象山。北溪寓严陵郡学,先生欲往四明求师,北溪因作「谨所之」以赠之。(参《北溪文集》。)
附录
北溪与之书曰:「四明持敬苦行一节为可美,而学术议论只是一老禅伯,看之不破,宁无溃乱,极为良资美质痛惜。」(补。)
郑先生节夫(别见《岳麓诸儒学案》。)
顾先生平甫(别见《槐堂诸儒学案》。)
直言张荃翁先生端义
张端义,字正夫,郑州人也。居于吴,即朱长文乐圃故址。少读书,兼习技击。尝师项平斋于荆南。一时耆艾如慈湖、说斋、鹤山、菊坡、习庵皆从之游,而尤服膺其中表叶元吉,亦慈湖高弟也。爱作诗,兼工词。其《赋蜨》云:「不因花 退尽,必是梦残时。」极为时所传诵。书其圃曰「江湖旦过」,用浮屠家所谓旦过寮也。端平更化,应诏上第一书。次年,再应诏,上第二书。三年,明堂震,应诏上第三书。有诏龙州安置。执政谓:「诏以直言,罪以直言,非祖制。」得免。乃自笑曰:「故事,宰执、侍从用安置,庶官用居住,土子用听读,军将用自效,予小臣,而用大臣之法乎。」晚自号荃翁。所著有《荃翁集》,亡矣。又有杂记曰《贵耳集》,今存。顾其论真文忠公晚节不终,失民望,则有足与《黄氏日钞》相证明者,惜其亦惑于浮屠之言耳。(补。)
王先生晋老
王晋老,字子康,乐平人,枢密刚中孙也。以任子仕。从慈湖游。
州守何先生元寿
何元寿。(补。)
谢山《司马温公光州祠堂碑跋》曰:「宋绍定中,州守何元寿所建,节推叶佑之为之记。佑之乃慈湖先生门人也。元寿向但知其为吴产,而不知其渊源。及读佑之碑文,有云:『苏公焄蒿凄怆之论,固也。诗曰:「凫鹥在泾,公尸来燕来宁。」佑之因是诗悟中庸之旨,曰:「微之显,诚之不可揜也。」慈湖夫子叹以为千古不传之妙。夫子没,绝口不敢道者,五年于兹。何侯亦夫子之门人也,因公之祠,敢复诵之。』乃知元寿亦出慈湖之门。」
傅先生正夫
傅正夫,佚其名,建昌人,象山高弟,子渊之从子也。为慈湖门人。慈湖卒,将葬,先生不远千里,访真西山于粤山之麓,以铭为请。(参《真西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