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565 页/共 603 页
骨
【气味】有毒。
【主治】烧灰和醋,敷小儿头疮及身上疮(孟诜)。止邪疟。烧灰和油头疮、阴疮、瘭疽有浆如火灼。敷乳头饮儿,止夜啼(时珍。出《短剧》、《外台》诸方)。
头骨
【气味】甘,微寒,有小毒。
藏器曰:头骨埋于午地,宜蚕;浸于上流,绝水蜞虫。
【主治】喜眠,令人不睡。烧灰,水服方寸匕,日三夜一。作枕亦良痛。烧灰,敷头、耳疮(《日华》)。疗马汗气入疮痛肿,烧灰敷之,白汁出,良(时珍)。
【附方】新三。
胆虚不眠:用马头骨灰、乳香各一两,酸枣仁(炒)二两,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服。
(《圣济》)大。每服三十丸,竹叶汤下。(《圣惠方》)小便洗数次,搽之。
胫骨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存性,降阴火,中气不足者用之,可代黄芩、黄连(朱震亨)。
悬蹄
(赤、白马俱入用)【气味】甘,平,无毒。
甄权曰:热。
【主治】惊邪螈 乳难,辟恶气鬼毒,蛊疰不祥(《本经》)。止衄血内漏,龋齿。赤马者治妇人赤崩,白马者治漏下白崩(《别录》)。主癫痫、齿痛(《蜀本》)。疗肠痈,下瘀血,带下,杀虫。又烧灰入盐少许,掺走马疳蚀,甚良(时珍。
疟(孟诜)。
【附方】旧四,新四。
血化为水也。(《刘涓子鬼遗方》)妇人血病:方同上。五色带下 白马左蹄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三。(《外台》)痛:其状两耳叶甲错,腹痛,或绕脐有疮如粟,皮热下脓血。用马蹄灰和鸡子白涂,即拔毒气出。(《千金》)虫蚀肛烂见五脏则死:以猪脂和马蹄灰,绵裹导入下部,日数度瘥。(《肘后方》)龋齿疼痛:削白马蹄塞之,不过三度。(《千金方》)小儿头疮出脓,昼开夜合:马蹄烧灰,生油调涂。(《圣惠方》)小儿夜啼:马蹄末,敷乳上饮之。(《普济》)辟禳瘟疫:以绛囊盛马蹄屑二两佩之,男左女右。(《肘后》)
皮
【主治】妇人临产,赤马皮催生,良(孟诜)。治小儿赤秃,以赤马皮、白马蹄烧灰,和腊猪脂敷之,良(时珍。出《圣惠》)。
毛
(即鬃也。一名鬣)【气味】有毒。
【主治】小儿惊痫,女子崩中赤白(《别录》。思邈曰:赤用赤马,白用白马)。
服止血,涂恶疮(《日华》)。
尾
【主治】女人崩中,小儿客忤(时珍)。
【发明】时珍曰:马尾,《济生方》治崩中,十灰散中用之。又《延寿书》云:刷牙用马尾,令齿疏损。近人多用烧灰揩拭,最腐齿龈。不可不知。
【附方】旧一,新一。
小儿客忤:小儿中马毒客忤。烧马尾烟于前,每日熏之,瘥乃止。(《圣惠方》)腹内蛇症:白马尾切,酒服。初服长五分一匕,大者自出;次服三分者一匕,中者亦出;更服二分者一匕,小者复出。不可顿服,杀人。(《千金方》)
脑
【气味】有毒。
诜曰:食之令人癫。
【主治】断酒,腊月者温酒服之(孙思邈)。
血
【气味】有大毒。
诜曰:凡生马血入人肉中,一二日便肿起,连心即死。有人剥马伤手,血入肉,一夜致死。
汗
【气味】有大毒。
弘景曰:患疮人,触马汗、马气、马毛、马尿、马屎者,并令加剧。
诜曰:马汗入疮,毒攻心欲死者,烧粟秆灰淋汁浸洗,出白沫,乃毒瓦斯也。岭南有人用此得力。
【附方】新二。
黥刺雕青:以白马汗搽上,再以汗调水蛭末涂之。(子和)饮酒欲断:刮马汗,和酒服之。(《千金》)
白马溺
【气味】辛,微寒,有毒。
【主治】消渴,破症坚积聚,男子伏梁积疝,妇人瘕积,铜器承饮之(《别录》)。洗头疮白秃,【发明】时珍曰:马尿治症瘕有验。按祖台之《志怪》云:昔奴死剖之,得一白鳖,赤眼仍活。以诸药纳口中,终不死。有人缩。遂以灌之,即化成水。其人乃服白马尿而疾愈。此其征效也治之。
【附方】旧二,新七。
肉症思肉:用白马尿三升,空腹饮之,当吐肉出,不出者死(《千金》)。
食发成瘕:咽中如有虫上下是也。白马尿饮之,佳。(《千金》)伏梁心积:铜器盛白马尿一升,旦旦服之,妙。(《短剧》)妇人乳肿:马尿涂之,立愈。(《产宝》)小儿赤疵生身上者:马尿频洗之。(《千金》)虫牙疼痛:随左右含马溺,不过三五度瘥。(《千金方》)利骨取牙:白马尿浸茄科三日,炒为末,点牙即落。或煎巴豆点牙亦落。勿近好牙。(鲍氏)狐尿刺疮痛甚者:热白马尿渍之。(《千金》)痞块心痛:僵蚕末二钱,白马尿调服,并敷块上。(《摘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