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336 页/共 603 页

下部虫 ,病患齿龈无色,舌上白,喜睡愦愦不知痛痒处,或下痢,乃下部生虫食肛也:桃仁十五枚,苦酒二升,盐一合,煮六合服之。(《肘后方》)。   崩中漏下不止者:桃核烧存性研细,酒服方寸匕,日三。(《千金》)。   妇人难产,数日不出:桃仁一个劈开,一片书可字,一片书出字,还合吞之即生。(《删繁方》)。   产后百病:《千金》桃仁煎:治妇人产后百病诸气。取桃仁一千二百枚,去皮、尖、双仁,熬捣极细,以清酒一斗半,研如麦粥法,纳小项瓷瓶中,面封,入汤中煮一伏时。每服一匙,温酒和服,日再。(《图经本草》)。   产后身热如火,皮如粟粒者:桃仁研泥,同腊猪脂敷之,日日易之。(《千金方》)。   产后血闭: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藕一块,水煎服之良。(唐瑶《经验方》)。   产后阴肿:桃仁,烧研敷之。   妇人阴痒:桃仁杵烂,绵裹塞之。(《肘后方》)。   男子阴肿作痒。用桃仁炒香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仍捣敷之。   (《外台》):小儿卵 :方同上。   小儿烂疮,初起肿浆似火疮,桃仁研烂敷之。(《秘录》)。   小儿 耳:桃仁炒研绵裹,日日塞之。(《千金方》)。   风虫牙痛:针刺桃仁,灯上烧烟出吹灭,安痛齿上咬之。不过五、六次愈。(《卫生家宝方》)。   唇干裂痛:桃仁捣和猪脂敷。(《海上》)。   大便不快,里急后重。用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盐、茱,每嚼桃仁五、七粒。(《总录》)急劳咳嗽烦热。用桃仁三两(去皮尖),猪肝一枚,童子小便五升。同煮干,于木臼内捣烂,入蒸饼和,丸梧子大。每温水下三十丸。(《圣惠方》)。   冷劳减食,渐至黑瘦。用桃仁五百颗,吴茱萸三两,同入铁铛中,微火炒一炊久,将桃仁一颗去皮,看似微黄色即渐加火,待微烟出,即乘热收入新瓶内,浓纸封住,勿令泄气。   每日空心取桃仁二十粒去皮嚼之,以温酒下。至重者服五百粒愈。(《圣惠方》)。   预辟瘴疠:桃仁一斤,吴茱萸、青盐各四两,同炒熟,以新瓶密封一七,取出拣去茱、盐,将桃仁去皮尖,每嚼一、二十枚。山居尤宜之。(余居士《选奇方》)   桃毛   毛桃实上毛也。刮取用之。   【气味】辛,平,微毒。   【主治】破血闭,下血瘕,寒热积聚,无子,带下诸疾(《别录》)。   疗崩中,破癖气(大明)。治恶鬼邪气(孟诜)。   桃枭   【释名】桃奴(《别录》)、枭景(同上)、神桃。   《别录》曰:此是桃实着树经冬不落者,正月采之,中实者良。   时珍曰:桃子干悬如枭首 木之状,故名。   奴者,言其不能成实也。《家宝方》谓之神桃,言其辟恶也。千叶桃花结子在树不落者,名鬼髑髅。   雷 《炮炙论》有修治之法,而方书未见用者。   曰:鬼髑髅,十一月采得,以酒拌蒸之,从巳至未,焙干,以铜刀切,焙取肉用。   【气味】苦,微温,有小毒。   【主治】杀百鬼精物(《本经》)。杀精魅五毒不祥,疗中恶腹痛(《别录》。颂曰:胡洽治中恶毒瓦斯蛊疰有桃枭汤。治肺气腰痛,破血,疗心痛,酒磨暖服之(大明)。   主吐血诸药不效,烧存性,研末,米汤调服,有验(汪颖)。   治小儿虚汗,妇人妊娠下血,破伏梁结气,止邪疟。烧烟熏痔疮。烧黑油调,敷小儿头上肥疮软疖(时珍)。   【附方】旧三,新五。   伏梁结气,在心下不散:桃奴三两为末,空心温酒,每服二钱。(《圣惠》)。   鬼疟寒热:树上自干桃子二、七枚为末,滴水丸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侵晨面东井华水下,食。(《圣济总录》)。   五种疟疾:《家宝》通神丸:用神桃(即桃奴)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以冷水和丸梧子大,朱砂为衣。发日五更念药王菩萨七遍,井华水下一丸,立瘥。不过二次,妙不可言。(王隐君《养生主论》)妊娠下血不止:用桃枭,烧存性,研,水服取瘥。(葛洪方)盗汗不止:树上干桃子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茎,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水二钟,煎服。(《经验方》)白秃头疮:干桃一两,黑豆一合,为末,腊猪脂调搽。(《圣惠》)。   小儿头疮:树上干桃烧研,入腻粉、麻油调搽。(《圣惠》)。   食桃成病:桃枭烧灰二钱,水服取吐即愈。陆光禄说有人食桃不消化作病时,于林间得槁桃烧服,登时吐出即愈,此以类相攻也。(张文仲《备急方》)   花   【修治】《别录》曰:三月三日采,阴干之。   曰:桃花勿用千叶者,令人鼻衄不止,目黄。收花拣净,以绢袋盛,悬檐下令干用。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杀疰恶鬼,令人好颜色(《本经》)。   悦泽人面,除水气,破石淋,利大小便,下三虫(《别录》)。   消肿满,下恶气(苏恭)。治心腹痛及秃疮(孟诜)。利宿水痰饮积滞,治风狂。研末,敷头上肥疮,手足 疮(时珍)。   【发明】弘景曰:《肘后方》言:服三树桃花尽,则面色红润悦泽如桃花也。   颂曰:《太清草木方》言:酒渍桃花饮之,除百疾,益颜色。   时珍曰:按:欧阳询《初学记》载:北齐崔氏以桃花、白雪与儿 面,云令面妍华光悦,盖得本草令人好颜色、悦泽人面之义,而陶、苏二氏乃引服桃花法,则因本草之言而谬用者也。桃花性走泄下降,利大肠甚快,用以治气实人病水饮肿满积滞、大、小便闭塞者,则有功无害。若久服,即耗人阴血,损元气,岂能悦泽颜色耶?按:张从正《儒门事亲》载:一妇滑泻数年,百治不效。或言:此伤饮有积也。桃花落时,以棘针刺取数十萼,勿犯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