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 第 288 页/共 603 页

宗 曰:芸苔不甚香,经冬根不死,辟蠹,于诸菜中亦不甚佳。   时珍曰:芸苔方药多用,诸家注亦不明,今人不识为何菜?珍访考之,乃今油菜也。九月、十月下种,生叶形色微似白菜。冬、春采苔心为茹,三月则老不可食。开小黄花,四瓣,如芥花。结荚收子,亦如芥子,灰赤色。炒过榨油黄色,燃灯甚明,食之不及麻油。近人因有油利,种者亦广云。   茎叶   【气味】辛,温,无毒。大明曰:凉。   《别录》曰:春月食之,能发膝痼疾。   诜曰:先患腰脚者,不可多食,食之加剧。又损阳气,发疮及口齿病。胡臭人不可食。   又能生腹中诸虫。道家特忌,以为五荤之一。   【主治】风游丹肿,乳痈(《唐本草》)。破症瘕结血(《开宝》)。治产后血风及瘀血(《日华》)。   煮食,治腰脚痹。捣叶,敷女人吹奶(藏器)。治瘭疽、豌豆疮,散血消肿。伏蓬砂(时珍)。   【发明】藏器曰:芸苔破血,故产妇宜食之。   马志曰:今俗方言病患得吃芸苔,是宜血病也。   思邈曰:贞观七年三月,予在内江县饮多,至夜觉四体骨肉疼痛。至晓头痛,额角有丹如弹丸,肿痛。至午通肿,目不能开。经日几毙。予思《本草》芸苔治风游丹肿,遂取叶捣敷,随手即消,其验如神也。亦可捣汁服之。   【附方】新七。   赤火丹毒:方见上。   天火热疮,初起似痱,渐如水泡,似火烧疮,赤色,急速能杀人:芸苔叶捣汁,调大黄、芒硝、生铁衣等分,涂之。(《近效方》)。   风热肿毒:芸苔苗叶根、蔓荆根各三两,为末,以鸡子清和贴之,即消。无蔓荆,即以商陆根代之,甚效也。(《近效方》)。   手足瘭疽,此疽喜着手足肩背,累累如赤豆,剥之汁出:用芸苔叶煮汁服一升,并食干熟菜数顿,少与盐、酱。冬月用子研水服。(《千金方》)异疽似痈,而小有异,脓如小豆汁,今日去,明日满:用芸苔捣熟,湿布袋盛,于热灰中煨熟,更互熨之,不过三、二度。无叶用干者。(《千金》)。   豌豆斑疮:芸苔叶煎汤洗之。(《外台秘要》)。   血痢腹痛,日夜不止:以芸苔叶捣汁二合,入蜜一合,温服。(《圣惠方》)。   肠风下血   子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梦中泄精,与鬼交(思邈)。取油敷头,令发长黑(藏器)。行滞血,破冷气,消肿散结,治产难、产后心腹诸疾,赤丹热肿,金疮血痔(时珍)。   【发明】时珍曰:芸苔菜子、叶同功。其味辛气温,能温能散。其用长于行血滞,破结气。故古方消肿散结,治产后一切心腹气血痛,诸游风丹毒热肿疮痔诸药咸用之。经水行后,加入四物汤服之,云能断产。又治小儿惊风,贴其顶囟,则引气上出也。《妇人方》治产难歌云:黄金花结粟米实,细研酒下十五粒。灵丹功效妙如神,难产之时能救急。   【附方】新十二。   芸苔散: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冲心刺痛。将来才遇冒寒踏冷,其血必往来心腹间,刺痛不可忍,谓之血母。并治产后心腹诸疾。产后三日,不可无此。用芸苔子(炒)、当归、桂心、赤芍药等分。每酒服二钱,赶下恶物。(杨氏《产乳》)。   产后血晕:芸苔子、生地黄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姜七片,酒、水各半盏,童便半盏,煎七分,温服即苏。(温隐居《海上仙方》)补血破气:追气丸:治妇人血刺,小腹痛不可忍。亦可常服,补血虚、破气块甚效。用芸苔子(微炒)、桂心各一两,高良姜半两,为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淡醋汤下五丸。(沈存中《灵苑方》)。   肠风脏毒下血:芸苔子生用,甘草炙,为末。每服二钱,水煎服之。(《圣惠方》)。   头风作痛:芸苔子一分,大黄三分,为末, 鼻。   风热牙痛:芸苔子、白芥子、角茴香等分,为末。 鼻,左 右,右 左。(《圣惠》)。   小儿天钓:芸苔子、生乌头(去皮、尖)各二钱,为末。每用一钱,水调涂顶上。名涂顶散。(《圣济总录》)。   风疮不愈:陈菜子油,同穿山甲末熬成膏,涂之即愈。(《摄生众妙方》)。   热疖肿毒:芸苔子、狗头骨等分,为末,醋和敷之。(《千金方》)。   伤损接骨:芸苔子一两,小黄米(炒)二合,龙骨少许,为末,醋调成膏,摊纸上贴之。   (《乾坤秘韫》)。   汤火伤灼:菜子油调蚯蚓屎,搽之。(杨起《简便单方》)。   蜈蚣螫伤:菜子油倾地上,擦地上油掺之即好。勿令四眼人见。(陆氏《积德堂方》)   菜部第二十六卷 菜之一   菘   (《别录》上品)【释名】白菜时珍曰:按:陆佃《埤雅》云:菘性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   今俗谓之白菜,其色青白也。   【集解】弘景曰:菘有数种,犹是一类,只论其美与不美,菜中最为常食。   宗 曰:菘叶如芜菁,绿色差淡,其味微苦,叶嫩稍阔。   颂曰: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或若 ,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疑即牛肚菘也。   时珍曰:菘(即今人呼为白菜者)有二种:一种茎圆浓微青,一种茎扁薄而白。其叶皆淡青白色。燕、赵、辽阳、扬州所种者,最肥大而浓,一本有重十余斤者。南方之菘畦内过冬,北方者多入窖内。燕京圃人又以马粪入窖壅培,不见风日,长出苗叶皆嫩黄色,脆美无滓,谓之黄芽菜,豪贵以为嘉品,盖亦仿韭黄之法也。菘子如芸苔子而色灰黑,八月以后种之。   二月开黄花,如芥花,四瓣。三月结角,亦如芥。其菜作菹食尤良,不宜蒸晒。   【正误】恭曰:菘有三种:牛肚菘叶最大浓,味甘;紫菘叶薄细,味少苦;白菘似蔓荆也。菘菜不生北土。有人将子北种,初一年即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将芜菁子南种,亦二年都变。   土地所宜如此。   颂曰:菘,今南北皆有之。与蔓荆相类,梗长叶不光者为芜菁,梗短叶阔浓而肥腴者为菘。旧说北土无菘,今京洛种菘都类南种,但肥浓差不及尔。   机曰:蔓荆、菘菜恐是一种。但在南土,叶高而大者为菘,秋冬有之;在北土,叶短而小者为蔓荆,春夏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