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51 页/共 402 页
通神丸 治小儿夜间通身多汗。
草龙胆(不拘多少)为末,醋糊丸,绿豆大。每服五、七丸,米饮下。
又方 治睡中汗出,用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食前米饮调服。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诸淋候
(第十九)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诸淋候
小儿诸淋者,肾与膀胱也。膀胱与肾为表里,俱主水。水入小肠,下于胞,行于阴为小便也。膀胱津液内郁,水道不通,停积于胞,热则涩,故令水道不利,小便淋沥,故谓之淋。
其状小便出少,小腹急痛引脐是也。有石淋、气淋、血淋,名虽有五,总属于热。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诸淋候
治淋之法,金沙散立效,五苓散、木通散、八正散、导赤散等剂服之,亦与大方脉相参用药。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诸淋候
葵子散 治小儿诸淋,小便不通。
葵子 车前子 木通 瞿麦 赤伏苓 桑白皮 栀子 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每服二钱,葱白二寸,煎,乳食前服。
八正散 治心经蕴热遗于小肠,口燥咽干,五淋之证。(方见大人门。)导赤散 治小儿血淋。(方见热门。)冬葵子散 治小儿小腹急闷,小便淋漓。
冬葵子(一两) 木通(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灯芯一束煎服。
车前子散 治小水不利。
茯苓 猪苓 香薷 车前子 人参(各等分)上末,每服二钱,灯芯汤下。
尿血方生蒲黄 生地黄 赤茯苓 甘草(各等分)上咀,每服一钱,煎调发灰,食前服。
金沙散 治小便淋沥不通。
郁金 海金沙 滑石 甘草(各等分)上末,每服二钱,煎木通、灯芯汤下,或冬瓜汤下亦可。
局方五淋散 治诸淋,小便血尿如豆汁,如膏。(方见大人门。)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白浊门
(第二十)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白浊门
小儿尿白者,由乳母乳哺失节,过伤于脾,故使清浊不分,而尿白如米泔也。久则成疳,亦心膈伏热而得之。宜实脾土;消食化积,通利小便也。茯苓散、三棱散、厘清饮子可选而用之。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白浊门
茯苓散 治小儿尿白,状如米泔。
三棱 莪术 砂仁 赤茯苓(各半两) 青皮 陈皮 滑石 甘草(各二钱半)上为末,每服一钱,麦门冬汤调下,或加灯芯煎。
三棱散 治小儿尿白,久而成疳。此药实脾土,消食化疳积。
三棱(炮) 莪术(炮。各一两) 益智仁 甘草(炙) 神曲(炒) 麦芽(炒) 陈皮(各半两)上末,每服二钱,灯芯汤调下。
厘清饮通心气,补漏精,治小便余溺,赤白浊。
益智仁 川萆 石菖蒲 乌药(各等分)上咀,每服二钱,灯芯煎,可加茯苓、白芍各等分。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遗尿门
(第二十一)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遗尿门
小儿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夫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津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府,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衰弱故不能约制,其水出而不禁,故遗尿也。又有尿床者,亦由膀胱冷。夜属阴,小便不禁,胞里自出,谓之尿床也,宜破故纸散、益智仁散、鸡肠散服。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遗尿门
鸡肠散 治小儿遗尿床。
鸡肠 牡蛎 白茯苓 肉桂 龙骨(各二钱半) 桑螵蛸(炒。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姜黄汤调服。
鸡 散 治小儿遗尿。
鸡 (一具) 鸡肠(烧) 猪胞(炙焦)上为末,每用一钱,酒调服,男雌女雄。
又方破故纸(一两)炒为末,每服一钱,热汤下。
一方益智仁、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空心米汤下。
一方五倍子半生半炒,为末,米糕丸,空心,白汤下一钱。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大小便不通候
(第二十二)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大小便不通候
小儿大便不通者,乃是肺家有热在里,流入大肠,以致秘结不通,乃实热也。当以四顺清凉饮加柴胡,或神芎丸、大柴胡汤以流利之。小便不通者,皆因心经不顺,或伏热、或惊起。
心火上炎,不能降济,肾水不上升,故使心经愈热,而小肠与心合,所以小便不通也。宜木通散主之,甚者,八正散服之。小便不通,脐腹妨闷,心神烦热,宜栀子散主之。又有伤寒体热,头目昏沉,不思饮食,夹惊夹食,寒热,大小便皆闭涩不通,烦躁作渴,冷汗妄流,变积伤滞,膈满胀急,青黄体瘦,日夜大热,及伤风、伤暑、惊痫、客忤、筋骨肾脏疳气等热,大小便不通者,并宜脱甲散、大连翘饮加大黄、神芎丸皆可服之。小儿惊风、积热、大小便闭涩,用掩脐法,以连须葱不洗带土、生姜块、淡豉二十一粒,盐二匙同研烂作饼HT 子,烘热掩脐中,以绵条札定,良久气通自利。不然再换一剂,如不通,服药。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大小便不通候
木通汤 治小儿小便不通。
木通 滑石(各一两) 黑豆(炒,半两)上咀,灯芯、葱白煎服,量大小,以意加减。
栀子仁散 治小儿小便不通,脐腹妨闷,心神烦躁。
栀子(五枚) 茅根 冬葵子(各半两) 甘草上咀,每服二钱,不拘时煎服。
掩脐法海狮(四十九个) 黑豆(七粒) 葱根(七个) 盐(少许)上烂捣细作饼,烘热着于脐上。
八正散(方见淋门。)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便血脏毒
(第二十三)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便血脏毒
论曰:小儿初生,七日内大、小便有血出者,此由胎气热盛所致也。母食酒面炙爆热物,流入心肺,儿在胎内,禀受热毒,亦传心肺。且女子热入于心,故小便有之;男子热入于肺,故大肠有之。血出淡淡有水,胚红色,盛则其血鲜。凡有此证,不可以他药,只以生地黄取自然汁,入蜜少许和匀,温服自愈,男女皆效。甘露饮兼服茅根及茅花汤煎浓服亦好,犀角地黄汤可服。脏毒,聚金丸、地黄丸主之。瘀血,桃仁承气汤主之。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便血脏毒
甘露饮 治小儿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或肌烦不欲饮食,及赤目肿痛,不住凉药,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及治身面皆黄,肢体肿,大便不调,小便涩黄并治。
熟地黄 麦门冬(去心) 枳壳(炒) 甘草(炙) 茵陈 枇杷叶(拭去毛) 石斛黄芩 生地黄 天门冬(去心。各等分)上咀,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服。
聚金丸 治大便下血,发热烦躁,腹中热痛作渴,脉来弦数。或惊热,目赤昏涩;或有酒毒去血,并治之。
黄连(一两,水浸晒干,一两炒,一两泡,一两生用) 黄芩 防风(各一两)上末,面糊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白汤下。
千金地黄丸 治心热肠风,脏毒去血。
生地黄(半斤,研,取汁连渣,二味拌匀晒干) 黄连(四两)上未,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二十丸,食后麦门冬汤下。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脱肛痔证候
(第二十四)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脱肛痔证候
小儿蜕肛者,皆因久患泻痢得之。大肠头自粪门出,宜用葱汤熏洗,令软送上。先服止泻药,然后服槐角等药,又用五倍子煎汤,入明矾末熏洗而缩上。有兼痔证肿痛,此为乳母所伤,浓味爆 感之而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