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52 页/共 402 页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脱肛痔证候   宜用丹石散、胜雪膏等涂之肿处甚佳,服黄连解毒汤,苦参汤洗,又用防风、荆芥等煎汤洗。或用密陀僧、白矾、冰片末敷上亦妙。又用蓖麻子研成膏,贴顶上,肠即入,急洗蓖麻子去之。及用苦参汤洗亦效。凡肠头作痒即有虫,可用生艾、川楝根煎汤熏洗。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脱肛痔证候   龙骨散 治婴儿大肠虚肛门脱出。   龙骨(二钱半) 诃子肉(煨) 没石子(二枚) 赤石脂 罂粟壳(去筋醋炒。各二钱)为末,米饮调化,食前服。   涩肠散 治小儿久痢,大肠头脱出不收。   诃子肉(煨) 赤石脂 龙骨(各等分)为末,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以帛揉入。治痢,木通汤调下。   丹石散 治外痔如神。   黄丹 滑石(各等分)为末,新汲水调涂,日上五次。   胜雪膏 治坠肠,翻花等痔,热痛不可忍,或已成疮者并治。   脑子 铅霜(各少许)以好醋研成膏,涂之愈。   苦参汤 治脱肛并痔。   枳壳 黄连 大黄 甘草 荆芥 苦参 芍药 黄芩(各等分)上咀,每剂半两,车前子、茅草同煎,熏洗。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脱肛痔证候   小儿脱肛,灸百会,穴在顶心旋毛间。灸三炷,如小麦大立止。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五软五硬候   (第二十五)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五软五硬候   五软证,名曰胎怯。良由父精不足,母血气衰而得。有因母血气弱而孕者,有受胎而母多疾者,或其父母贪色,体气虚弱,或年纪已迈而复见子,有日月不足而生者,或服坠胎之剂不去而竟成胎者。   耗伤真气及降生之后,精气不充,筋骨痿弱,肌肉虚瘦,神色昏慢,致使头、项、手、足、身体软弱,名为五软。歌曰:禀气元虚髓不充,六淫之气易来攻。头兼手足身羸弱,此证名为五软同。   五硬证,头哽不能俯视,气壅胸膈,手足心冷如冰而硬,名曰五硬。又有肚大青筋而不宽,宜去积之剂,心腹硬者亦是。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五软五硬候   泻青丸 治五软五硬。(方见前。)贴项散贴五软。   附子(制) 南星(制。各二钱)为末,姜汁调,摊贴患处。   五加皮散 治项软,三岁不能行。   五加皮为末,酒调敷头骨上,以酒服治行迟。   虎骨丸 治脚软行迟。   虎胫骨(酥炙) 生地黄 酸枣仁 茯苓 防风 川芎 牛膝 肉桂(各等分)上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酒送下或木瓜汤下。   牛膝散 治小儿三岁不能行。   五加皮(六钱) 牛膝 木瓜(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米饮调,次入酒二、三滴服。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白虎证   (第二十六)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白虎证   小儿有白虎一病,不可不察。据《统天历游年图》云:白虎在太岁前一辰也,假如太岁在巳,则为白虎在辰,太岁在申,则白虎在未,余仿此。其神所值之方,小儿不知禁忌,出入居处,稍有触冒,便能为病。其状身微热,有时少冷,啼叫,屈指为数物,手足不螈 是也。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白虎证   集香散 治白虎病。   绛真香 沉香 乳香 檀香 安息香 人参 茯神 甘草(炙) 酸枣仁(各等分)上咀,水煎,麝一字调入。不拘时服,药渣房内烧。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病证   (第二十七)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病证   ,小鬼也。小儿所以有 病,因其母未及周年即有胎孕,小儿乳之,故曰 病。其证令儿寒热,黄瘦,骨空发落,日渐羸瘦是也。治法,速与断其乳,温平胃气,调和血脉,自然而愈。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病证   龙胆汤 治小儿 病。   龙胆草 钩藤 柴胡 桔梗 芍药 川芎 茯苓 甘草(炙。各一钱) 人参(五分)大黄(蒸,钱半)上咀,每服二钱,用井水煎,食前服。仍夜用红纱袋盛夜明砂与佩之吉。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龟胸龟背证   (第二十八)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龟胸龟背证   胸高肿突,其状如龟,此肺受邪,喘久所致,亦有乳母多食五辛,有感于儿。背高伛偻,此为风寒客入脊骨,或坐早而然,多成痼疾。间有灼艾收功。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龟胸龟背证   百合丹 治小儿龟胸高起。   百合 天门冬 杏仁 木通 桑白皮 甜葶苈(炒) 石膏 大黄(三分,焙)上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食后临卧熟水化下。   枳壳防风丸 治客风入背而高耸。   枳壳 防风 独活 前胡 麻黄 当归 大黄(煨。各一钱)上为末,面糊丸,黍米大。食后米饮下。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龟胸龟背证   肺俞 膈俞 小儿中指中节灸,艾如小麦炷三壮,治龟背。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语迟候   (第二十九)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语迟候   《保幼须知》云:言,心之声也。小儿在胎时,其母卒有惊怖,邪气乘心,故儿感受母气,心宫不守,舌本不通。四、五岁而不能言者,菖蒲丸。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语迟候   菖蒲丸石菖蒲 人参 麦门冬 远志 当归 川芎(各三钱) 乳香 朱砂(各二钱)上为末,炼蜜丸,麻子大。每服十丸,粳米饮下。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齿迟候   (第三十)   卷之九十 幼幼汇集(下)   齿迟候   聂氏云:禀受肾气不足者,则齿生而迟。齿乃骨之余,骨乃肾之候,肾不足故骨不长,而齿生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