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注 - 第 158 页/共 171 页

唱者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轮断差别。   四者者。诸法无有诸行。谓诸行既空故。徧摧差别。   唱那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得无依无上。   五那者。诸法无有性相。言说文字皆不可得。谓性相双亡。故无所依。能所诠亡。是谓无上。文云以那字无性相故者。字无有诸行。者字无有诸行故。跛字无第一义。跛字无第一义故。啰字无尘垢义。以啰字无尘垢义故。阿字法本不生。阿字法本不生故。那字无有性相。汝知是要当观心。是本来清净。无染无着。离我我所分别之相。遮那经中字义。与此无殊。下多依彼经及阿目佉所译。而其梵音轻重有殊。释义无别。   唱逻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离依止无垢。   六逻字。悟一切法离世间故。爱有因缘。永不现故。离世间故无依。爱不现故无垢。   唱柂(轻呼)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不退转方便。   七柂字。悟一切法。调伏寂静。真如平等无分别故。方为不退转方便。   唱婆(蒲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金刚场。   八婆字。悟一切法离缚解故。方入金刚场。   唱荼(徒解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曰普轮。   九荼字。悟一切法离热矫秽得清凉故。是普摧义。   唱沙(史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为海藏。   十沙字。悟一切法无量碍故。如海含像。   唱缚(房可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生安住。   十一缚字。悟一切法言语道断故。能徧安住。   唱哆(都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圆满光。   十二哆字。悟一切法真如不动故。不动则圆满发光。   唱也(以可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差别积聚。   十三也字。悟如实不生故。则诸乘差别积聚皆不可得。   唱瑟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光明息烦恼。   十四瑟咤字。悟一切法制伏任持相不可得故。普光明即能制伏。住持烦恼。即所制伏息。即伏义。   唱迦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无差别云。   十五迦字。悟作者不可得。则作业如云。皆无差别。   唱婆(苏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降澍大雨。   十六婆字。即时平等性。   唱么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大流湍激众峰齐峙。   十七么字。即我所执性。我慢高举。若众峰齐峙。我慢则生死长流。湍驰奔激。   唱伽(上声轻呼)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普安立。   十八伽字。即一切法行取性。   唱他(他可反)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真如平等藏。   十九他字。即是处所性。   唱社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入世间海清净。   二十社字。即能所生起。   唱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念一切佛庄严。   二十一锁。字即安隐性。   唱柂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观察拣择一切法聚。   二十二柂字。即能持界性。   唱奢(尸荷切)字时入般若(至)随顺一切佛教轮光明。   二十三奢字。即寂静性。   唱佉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修因地智慧藏。   二十四佉字。即如虚空性。   唱叉(楚我切)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息诸业海藏。   二十五叉字。即尽性。   唱婆(苏纥切)多(上声呼)字时(至)蠲诸惑障门净光明。   二十六娑多字。即任持处非处。令不动性惑障为非处。开净光明为其处。   唱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作世间智慧门。   二十七壤字。即能所知性。   唱曷攞多(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生死境界智慧轮。   二十八曷攞多字。即执着义。性执着为生死境义。即智慧轮。   唱婆(蒲饿切)字时入般若(至)一切智宫殿圆满庄严。   二十九婆字。即可破坏性。圆满之言。不空译为道场。然此婆字。宜蒲饿切。诸本多云蒲我切。则与第八不殊。   唱车(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修行方便藏各别圆满。   三十车字。即欲乐覆性。   唱娑(苏纥切)么字时入般若(至)名随十方现见诸佛。   三十一婆么字。即可忆念性。   唱诃婆(二字皆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令出生无碍力。   三十二诃婆字。即可呼召性无缘。召令有缘故。   唱縒(七可切)字时入般若(至)修行趣入一切功德海。   三十三縒字。即勇健性。   唱伽(上声呼)字时入般若(至)持一切法云坚固海藏。   三十四伽字。即厚平等性。   唱咤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随愿普见十方诸佛。   三十五咤字。即积集性。   唱拏(奶可切)字时入般若(至)观察字轮有无尽诸亿字。   三十六拏字。即离诸喧诤。无往无来行住坐卧。谓以常观字轮故。   唱娑(苏纥切)颇字时入般若(至)名化众生究竟处。   三十七娑颇字。即徧满果报。   唱娑(同前音)迦字时入般若(至)无碍辩光明轮徧照。   三十八娑迦字。即积聚蕴性。   唱也(夷舸切)娑(苏舸切)字时(至)宣说一切佛法境界。   三十九也娑字。即衰老性相。   唱室者字时入般若(至)於一切众生界法雷徧吼。   四十室者字。即聚集足迹。谓聚集即一切众生。法雷即是足迹。   唱侘(耻加切)字时入般若(至)以无我法开晓众生。   四十一侘字。即相驱迫性。谓无我晓之。即为驱迫。   唱陀字时入般若波罗蜜门名一切法轮差别藏。   四十二陀字。即究竟处。所谓此究竟。含藏一切法轮。然新译乃是茶字。去声引之。上来从娑字来。皆上有悟一切法。下有不可得言。今并略之。若具皆如瑟咤字耳。其中难者。已如上释。余以经疏相对。文并可知。更有对会及修观仪。所得功德并别章具也。   △三总结示。   善男子我唱如是字母时(至)般若波罗蜜门。   结云四十二门者。谓表四十二位故。故智论中诸位圆融。明初阿字。具后诸字。   △四谦己推胜。   善男子我唯知此善知众艺(至)无沉没无不现证。   推胜即就其所知众艺。寄胜推之。不舍世俗。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会同般若之门。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   △五指示后友。   善男子此摩竭提国(至)彼中有城名婆咀那。   此云增益。以无尽三昧能出生故。   有优婆夷号曰贤胜。   贤犹直善。无依道场。直善之最。   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六恋德礼辞。   时善财童子头面敬礼(至)绕无数匝恋仰辞去。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四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一百一十五(入第七十六经卷末)     清凉山沙门 澄观 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