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笈七签 - 第 41 页/共 151 页

此章十句,七十言。   咸美辛酸五藏病,津味入牙昏心境。   但是五味入牙,皆通於两眼之穴,散沾於百脉之内,使谷气坚实,藏腹停留。若求速达,请卓然断绝也。   致令六腑神气衰,百骸九窍不灵圣。   为神气不凝於丹田之中,灵光不照於藏府之内。   子能慎守十旬终,诸脉洞然若明镜。   使功满十旬,神气自当凝实,灵光焕耀如烛,无不洞达。   六腑明神不隐藏,与子言语说心境。   五藏神自见也。   滞子神功去路难,大都谷实偏为病。   若谷气不除,即不见幽玄至理也。   谷实精华章第八   此章六句,四十二言。   谷实精华与灵隔,缠罗六腑昏诸脉。   谷气精华化为涎膜,缠罗五藏六腑、关节筋脉,故不可知。但是服气人经五六十日后,见肠胃中滓尽,将谓更无别物,不知谷气精华殊未出也。所以有思食虑散之意,反使情切心悬,不可堪忍,亦为尸鬼所祸也。自后但有物如脓如血,或若坏脂,或若鸡鸭粪,此乃谷气欲出,有此状也。后更三二十日,又有异物如涎如膜,此则谷实精华之状也。若先曾兼食服气,或断或绝,经历岁余,一旦顿绝,还校便成。若无此物,亦不怪也。但无谷气,则诸脉洞达,反照如烛。《大洞经》云:初服气,人亦觉肠中滓尽,又见所食汤水,旋於肠中出,谓腹内更无别物,不知谷气未出也。谷气若尽,想更有何所思?形神如归,豁然安泰,情无虑思,寂寞瘦弱等患疾亦何惧?退败不进之忧必审而思之,无得退也。若能顿绝汤水,得三十日已来,却退不能坚持,即若穿井及垦,见水而不取也。一何痛也!   元神不返欲何依?子心未达焉能测?   谷气未除於藏腑之间,神气不守於丹田之内,故道者昧然无知神功在近也?   可惜玄宫十二楼,那知返作三虫宅。   若不修炼形神,身上宫室皆为三虫之窟宅。   三虫宅居章第九   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三虫宅居三部里,   此虫常在三丹田内。   子能运用何忧死?   但依圣人之言,用心修行,何殃累之所及也?   漂然郁郁常居此,   元气常引内气周流身中,即却复丹田之内也。   自辩元和九仙气。   谷气尽,即自辨识元气也。   九仙真气章第十   此章十二句,八十四言。   九仙真气常自灵,三虫已死复安宁。   《大洞元经》曰:三虫亡,神气昌。内照五藏中气,使之如神,若居世游隐法,具在《胎息章》中说。   由子运动呼吸生,   神气若足,呼吸运动,兴起云雾,自然得成,隐化无滞。   居在丹田内荧荧,   服气成者,居在丹田中,凝结若鸡子,炳焕如烛,光照数里,内无不见,是为三丹田气,自然如此也。   筋骨康强体和平,   《三光经》曰:炼髓如霜,换骨如刚。服之千日,力倍於常。后能日驰千里,奔马不及也?   心识怡然自畅情,思逸神高心彩明。   食气成者,心神常自畅悦。情高思逸,弃贱人间也。   却闻五味觉膻腥,   观五味,见滓败。示五香,闻腥坏。寻苗见根,故有是闻,自然如此。为天气达也,俱有此见。   肌肤坚白筋骸清。   《胎息章》中自有炼骨法,具载也。   地府除籍天箓名,坐察阴司役神明,内合胎仙道自成。   入胎息至五百息,当入异境。地籍除名,三天录仙。至千息,魂游上境。   胎息真仙章第十一   此章四句,二十八言。   胎息真仙食气得,却闭真气成胎息。   服气二百日,五藏虚疏,方可学入胎息。准《九天五神经》云:先须密室无风,厚软毡席,枕高四指,才与身平。求一志人,同心为道侣。然后捐舍心识,握固仰卧。情无所得,物无所牵。灵气渐开,心识怡然。初闭息,经十息至五十息、至百息,只觉身从一处,如在一房中。只要心不动移,凡一日一夜十二时,都一万三千五百息。故《太微升玄经》云:气绝曰死,气闭曰仙;魄留守身,魂游上天。至百息后,魂神当见。其魄缘是阴神,常不欲人生。其神七人,衣黑衣,戴黑冠,秉黑玺。《洞神经》曰:为之玄母。此神是阴尸之主。若见此神,子当谨心存念,咒曰:玄母玄母,吾尸之主。长骨养筋,莫离尸户。吾与魂父,同游天去。次当见魂父,三人各长一尺五寸,衣朱衣,戴朱冠,秉朱玺。当引上元宫诸脑神百余人出。子当身见三丹田中,元气如白云,光照洞达。当呼三魂名:一曰爽灵,二曰胎光,三曰幽精。得此三魂,阳神领脑宫神引子元神游於上天。初出之时,只觉身从一黑房中出,当见种种鬼神形容:或伟大者数丈,或微小者如骛雀,或披发若乱蓬,或开眼如张电,为上界道路,皆是鬼神之过路。子但安心,无生惧意,亦须得良伴相助。缘元气上与魂神相应,若有惧心,元气当自口鼻出,即子身不得去也。但一夕之中,令傍人自记喘息数。至息已,子当与三元神同游上界也。其道当成,以后即不得微有泄漏。大慎大慎!但不顾於物,鬼神伏德。   羽服彩霞何所得?皆自五藏生云翼。   后炼形上升,自成五色羽衣。《中天羽经》曰:轻轻状蝉翼,璨璨光何极。蝉为饮气乘#3露,故生羽翼。人服元气,而天衣不碍於体,即可知也。   五藏真气章第十二   此章十四句,九十八言。   五藏真气芝苗英,   《太华受经》曰:元气含化,布成六根。吉凶受用,应行相从。内气为识,胎气为神。子能胎息,复还童婴。反魂五藏之始,先布於水。内有六府,外应六根。   肝主东方其色青。   《太明五纬经》曰:肝主於木,生於水,克之於土。来自东方,其色苍,受之於阳。潜伏此气,千息生光。但常用气,未至胎息。当存想青气出之於左胁,但六时思之不辍。自子时常隔一时,至五十日,当见此气如青云。用此气可治一切人热疾、时行臃肿、疥癣、急瘦。但观前人疾状,量其浅深,想此气攻之,无不愈差。如观前人肝色枯悴,不可治也。   子但闭固千息经,青气周流色自成。   胎息经:千息为内养,此气青色,当自凝结。   心主南方其色赤,伏之千息赤色出。   《太明五纬经》曰:心主於火,生之於木,克之於金。来自南方,其色赤光,受之於朱阳,为夏天也。潜伏千息,当出心堂。常服气,未至胎息。每日午时,想赤气在心,大如鸡子,渐渐自顶而出自散。咒曰:南方丙丁,赤龙居停。阴神避位,阳官下迎。思之必至,用之必灵。自此三咒之,能常行此气,存想五十日不阙,当有赤气如火光自见。用此气可治人一切冷病。当用气攻前人病时,其人面色带青即不治,阴气不可治。凡存神气法,并不欲得遣人知。   肺主西方其色白,服之千息白色极。   《太明五纬经》云:肺主於金,生之於水,克之於木。来自西方,其色白,澄净微芒。功达千息,光彻洋洋。常服,每至丑时,存想肺间有气,状如白珠,其光渐渐上注於眉间,后乃咒曰:西方庚辛,太微玄真。内应六府,化为肺神。见於无上,游於丹田。固护我命,用之成仙。急急如律令!存念一遍,如此四十九日,肺中有气如白云自见。此气照地下一切宝物,及察人善恶,示表知里。如不行存想五气法,服气三年,方见五藏内事。此缘不具真行,使用不辨相克相生。如寒用心气,缘是火气。如热用肾气,缘是水气。不辨用气,即无效也。《九气经》中亦不言气法,寥廓尚秘,况是人间也?   脾主中央其色黄,服之千息黄色昌。   《太明五纬经》云:脾主於土,生之於火,克之於水。来自中方,其色黄。闭气千息,不敢伏藏。存想黄气,但一日一想,不限时节,亦无咒。其脾藏存之四十九日,自见此气,已后能用,可将身入墙壁,人尽不见。   肾主北方其色黑,服之千息黑色得。   《太明五纬经》曰:肾主於水,生之於金,克之於火。来自北方,其色黑,微芒。伏之下元,主持命房。内有真白,守之不忘。此五藏神气,但至五更初,各存想气色都出於顶上讫,即止。亦不假一一别存想,兼不用咒亦得,只是较迟,满百日方有效验也。   驱役万灵自有则,   服气心志正,兼行内行,内外相扶。一年后,应是人间鬼怪、精魅、及土地神祇,并不敢藏隐。所到去处,地界神只先出拜跪,常随卫道者。阴司六籍,善恶具知,然亦不可便将驱使,缘未具三天真箓,虑有损折。若入胎息得升身诀,且要游人间,但依此经尸解法,然可#4游世,即无遮碍。不尔,未可忘道。若不务此衍,但务化人矣,自他俱利。   乘服彩霞归太极。   《胎息伏阴经》曰:内息无名,唯行想成。若不行戒行入胎息,未得合神。《太微灵隐书》曰:凡人入胎息,游人间,行尸解术,随物所化,故有托衣衾所化者。常以庚辛日取庚时,於一净室内焚名香一炉,於所卧床头兼须设机案,上着香炉,下着所拄者龙杖及履鞋等物,尽安置於头边。身衣不解,以衾盖之,首西而卧。自念身作死人,当阴念此咒七遍,咒曰:太一玄冥,受生白云。七思七召,三魂随迎。代余之身,掩余之形。形随物化,应化而成。急急如律令!此存念一食间,但依寻常睡。如当存念之,起一食久,辄不得与人语,若与人语,其法不成。如此常行四十九日,渐渐法成。后要作,不问行住坐卧,阴念此咒七遍,随手捉物,身便别处去。众人只见所把之物,身将以死矣。后却见物还归本形。此法即可以下界助身,不可以便行非法之事。大须护慎其法,大须隐默。若卧在床上,但以被覆身,隐念一遍,便却出入,只见所卧衾被是身,不见被形。若於财色留心,当为神理销折矣。   太极真宫章第十三   此章七句,六十三言。   太极真宫住碧空,绛阙崇台一万重,玉楼相行列危峰,   上界宫馆,生於窈冥,皆有五色之气而结成。下界土地,皆是水气横凝扶住,故不得自在,不得坚长,不得平正。上界以八珍为土地,七宝为用器。至于宫殿,七珍合成,有自然不运之力,无人功兴动之用。上界以七珍精气为日月,下界以阴阳纯气为日月。下界言一年三百六十日,是上界一日十二时也。《太黄经》曰:不食土地精,生居太一城。为形神俱得去也。   瑶殿荧光彩翠浓,   为七珍翠彩焕烂,光彻内外无隐碍。千阁万楼,互相影对,太仙真人犹居此外也。   红云紫气常雍容,玉壁金梁内玲珑,   《玄宫玉堂经》曰:白玉为壁,黄金为梁,青珊为架,红璧为床。进以九霄之膳,酌以八琼之浆。   凤舞鸾歌游咏中,   上界有天凤舞鸾霄之歌,并是曲名也。   玉馔金浆意任从,   《九宴玄厨经》曰:一日十进九霄之膳,七献八琼之浆,一日十进食,八献酒。   九气真仙位列崇。   胎息得列九真上仙。   九气真仙章第十四   此章十句,七十言   九气真仙衣锦衣,销谷云裳蝉带垂,   真君衣琼文锦、蝉毂之衣也。   天冠摇响韵参差,   冠摇众佩,响韵五音,为自然也。   九文花履锦星奇,   九文锦为履,其花零乱如众星钻壁也。   却佩霓裳朝太仪。   霓服,仙官朝裳。人初得仙,皆朝太仪真君九天主也。   十方彩女执旌麾,百灵引驾玉童随,前有龙幡后虎旗,   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皆是百灵之数。   羽服飘飖八气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