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56 页/共 64 页
【宫词】欲从弓匠问良弓,国匠谁能翊九重。捧到金槽休劝酒,至尊方戒进三钟。
【简释】《辍耕录》载,中书令,耶律文正公楚材,金亡归于我朝,从太祖征伐诸国。夏人常八斤者,以治弓见知。一日语楚材曰:“本朝尚武,而明公欲以文进,不已左乎?”楚材曰:“治弓尚须弓匠,岂治天下不用治天下匠也!”太祖闻知甚喜,自是用楚材更密益。(又)载,太宗素嗜酒,晚年尤甚,日与大臣酣饮,耶律文正公数言之,不听。一日,持酒槽之金口,以进。曰:“此乃铁耳,为酒所蚀尚致如此,况人之五赃,有不损乎!”太宗悦,赐以金帛。乃敕左右曰:“日进酒唯三钟而已”。
【宫词】一段千金付所司,紫绒翠羽斗新姿。琵琶更有西京物,同畀黄门送太师。
【简释】《山居新话》载,至元四年,天历太皇命将作院官,以紫绒金线翠毛孔雀翎织一衣段,赐伯颜太师。其值计一千三百锭金。(又)官库有昭君琵琶,天历太后以赐伯颜太师妻。
【宫词】句丽世子沐恩波,异卵惊看鸟是驼。香殿诗成同赐酒,春风醺及海东多。
【简释】《日下旧闻考》载,“高丽使列传”曰:“帝召见世子于紫檀殿,郑可臣从,帝使之坐,仍命脱笠曰:‘秀才不须编发,宜著巾。’御案前有物,大圆小锐,色洁而贞。高尺有五寸,内可受酒数斗。云摩诃钵国所献,骆驼鸟卵也。帝命世子观之,仍赐世子及从臣酒。命可臣赋诗。可臣献诗云:‘有卵大如瓮,中藏不老春,顾将千万寿,醺及海东人。’帝嘉之,辍赐御羹。”
【宫词】相臣鸳会乐无央,缔结宗枝聚众芳。兴圣宫西巫峡梦,错疑赐第是昭阳。
【简释】《元史·燕帖木耳传》载,至顺二年,为建第于兴圣宫之西南,赐鹰房百人。先是,自秉权以来,肆意无忌,娶泰定后为夫人。前后尚宗室女四十人,或有交矣,三日遽遣归者。一日,宴赵世延家,男女杂坐,名“鸳鸯会”。至是,荒淫日甚。除泰定后外,尚有亦怜真八刺皇后、忽刺皇后、也速皇后、卜颜怯里迷皇后、失烈帖木耳皇后、铁你皇后。
【宫词】宣文阁下图书静,端本堂前草木荣。记取东宫传口教,喧呼休溷读书声。
【简释】《辍耕录》载,皇太子方在端木堂读书,近侍之尝以飞放从者,辄臂鹰至廊庑间,喧呼驰逐,以惑乱之,将勾引出游为乐。太子受业毕,徐令左右戒之曰:“此读书之所,先生长者在前,汝辈安敢狎亵如此!急引去,忽召责也!”众皆惊惧而退。此乃贡尚书师泰授经,宣文阁下,日所目见之景形。
【宫词】上京秋莫赋车攻,千里凉亭正朔风。捷足旧夸鹰背犬,御闲飞豹更称雄。
【简释】《周伯奇书事诗》云:“凉亭千里内,相望列东西。”上京之东五十里,有东凉亭。西一百五十里,有西凉亭。其地饶水草,有禽、鱼、山兽,置离宫巡守至此,岁必猎校焉。
《辍耕录》载,北方皂鹏所在,官司必令穷巢探卵。如一巢三卵者,置卒守护。及其成鸟,取之与狗同养,进于朝。田猎之际,鹏则戾天,狗则走陆,所逐同至,名曰“鹰背狗”。
《湛然居士集》载,扈从东狩诗注云:“御闲有训豹,纵之以抟野兽。”
【宫词】别制新茗厌旗枪,进御琼芽赛雪香。陆羽茶经有遗憾,吴侬原未到滦阳。
【简释】《黄溍日损斋稿》载,滦阳邢君隐,以药制芍药芽代茗饮,号曰“琼芽”。先朝尝以进御。
【宫词】词臣滚滚侍彤廷,政要偏闻出授经。同列漫笑新妇老,献书图已播丹青。
【简释】《元诗选·秋宜集注》载,文宗御奎章阁日,学士虞集、博士柯九思,常侍从以讨论书画为事。授经郎揭希斯潜著一书曰《奎章政要》以进。万几之暇,每赐披览。及晏朝,有画《授经郎献书图》行于世。盖有深意存焉。虞尝谓揭诗“如三日新妇”,己诗如“汉廷老吏”。揭闻之不悦,故忆昨诗,有“学士诗成每自夸”句。虞得诗,因答以诗,并题其后云:“今日新妇老矣!”
【宫词】西宫巍焕并东宫,上苑莺声睍睆同。白发词臣无赋卖,谁将冷暖问春风。
【简释】《元史·后妃传》载,伯颜忽都皇后,宏吉刺氏。性俭节,不妒忌,动以礼法自持。第三皇后奇氏,素有宠,居兴圣西宫。帝希幸东内后无几,微怨望意。
《萨天锡西宫春日诗》云:“九重春色金银阙,冠带将军尽羽林,上苑春莺随柳啭,西宫午漏隔花深,天开阊阖收金锁,帘卷奎章听玉音,白发儒臣卖词赋,长门应费万黄金。”
【宫词】妒宠曾教犯火星,闲翻彤史问仪型。花笺细劈春膏滑,不写禅经写孝经。
【简释】《庚申外史》载,太师女伯牙吾氏,为后。见帝宠祁氏,心不平之,日夜捶础。一夕,又跪祁氏于前,加烙其体。翌日,司天奏:“昨夕火星犯后妃”!帝虽不言,心甚责之。祁氏,即奇氏。
《元史》载,顺帝后奇氏,高丽人,主供茗饮。及后遇害,立为第三后,居兴圣官。后故能矫饰,每暇则取女孝经、史书,访问历代皇后之贤行者为法。
《辍耕录》载,皇太子在端本堂。忽一日,帝师来启母后曰:“向者太子学佛法,顿觉开悟,今乃习孔子之教,恐坏太子真性。”后曰:“我虽居深宫,不明道德。尝闻自古至今,治天下者须用孔子之道。舍此他求,即为异端。佛法虽好,乃余事也!不可以治天下,安可使太子不读书?”帝师赧然而退。
《潜确类书》载,元有“春膏”、“冰玉”二笺,多写大藏经,传于世。
【宫词】富贵浮云过眼忙,百年歌舞乐偏长。烟霞自掌琼花洞,七贵联翩共遣光。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顺帝自称“玉宸馆佩琼花第一洞,烟霞小仙”。于万岁山筑垣,号“紫霓城”。建玉宸馆,迭石为琼花洞,居焉。(又)载,与诸嫔嬉戏后宫,常曰:“百岁光阴,等于驰电。日夜为乐,犹不满十万。况其间,疾病相侵年寿难,必如白云有期,富贵皆非我有矣!何为自苦,虚度一生乎!”由是,长歌大舞,自暮达旦,号曰“遣光”。(又)载,宫嫔进御,无纪佩夫人印者,不下百数,。淑妃则龙瑞娇、程一宁、戈小娥,丽嫔则张阿元、支祁氏,才人则英英、凝香儿,尤其宠爱。官中称为“七贵”。
【宫词】宫袍大小品阶分,针线亲操课绩勤。手内共擎三套缬,肩头先比四垂云。
【简释】《辍耕录》载,针线殿,在寝殿后,周庑一百七十二间。侍女直庐五所,在针线殿后。又有侍女室七十二间,在直庐后。
《丹铝总录》载,元时,染工有夹缬之名。别有“檀缬”、“蜀缬”、“浆水缬”、“三套缬”、“绿丝班缬”诸名。
《元史·顺帝本纪》载,帝有“云肩合袖天衣”。云肩制有四垂,云青丝黄罗五色嵌金为之。
【宫词】日上龙墀乐队开彩幢宝盖护楼台。千官鹄立天颜霁,殿下徐牵舞象来。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九龙墀,龙形九曲,金髯玉鳞。
《续文献通考》载,元乐舞,用“乐音王队”。男子三人,戴青面具舞蹈。次为“飞天夜叉队”,舞蹈而进。又以妇女二十人,执牡丹花舞唱,又以妇女摇日月金腔稍子鼓,舞唱相合。次男子五人,作五方菩萨相。一人作乐音王,相歌舞。其“寿星队”,用男子执金字牌,或执梅、竹、松椿石,或作飞鸦之像,具各歌舞而进。又有执宝盖、日月棕毛扇,或渔鼓简子、龙竹犁杖,齐唱舞而前。“礼乐队”用童子五人,执香花,妇女二十人,分为四行,鞠躬拜兴舞蹈,或执孔雀幢,舞唱。男子八人,披金甲、执金戟。一人冠平顶冠,执圭,齐唱舞而前。《闲中今古录》载,元顺帝时,有一象,宴朝臣时,拜舞为仪。
【宫词】凤麟宝锦出龙梭,左掖门前万段罗。绣市人来争认帖,谁家丽色得春多。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淑妃龙瑞娇,贪而且妒。帝尝赐金帛,比他妃有加。麒麟、凤凰、白兔、灵芝、双角五爪龙、万寿福寿字、赭黄等缎,以巨万数。娇乃开市于右掖门内,发卖诸色锦缎。如有买者,仍给一帖,令不相禁。宦官牛大,辅掌之时,呼为“绣市”,又号“丽色多春”之市。
【宫词】缥缈轻袍翠欲流,昆仑巾上蝴蝶稠。月宫仙子饶天巧,进御亲裁绞布裘。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丽嫔张阿元,性号机敏。私制一昆仑巾,上起三层,中有枢转。又制蜂蝶杂处其中,作攒蕊之状。又制飞琼流翠之袍,趋步之际,飘渺如月宫仙子。又为帝制绣丝绞布之裘,雪迭三山之履,以进御。帝服其裘,穿其履,冠“春阳一线巾”。巾乃方士所进,云是“东海长生公”所服。
【宫词】水上迎祥动乐歌,九龙华盖映澄波。爽心宴里群争宠,妒杀夭桃戈小娥。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每遇上已日,令诸嫔妃,祓于内园迎祥亭之漾碧池。上置紫云九龙华盖,四面施帏,帏皆蜀锦为之。跨池三桥,桥上结锦为亭。中匾“集鸾”,左匾“凝霞”,右匾“承霄”。三亭雁形相望。又设一横桥,接三亭之上,以通往来。祓毕,宴饮于中,谓之“爽心宴”。池旁有潭,曰“香泉”。池中置温玉狻猊、白晶鹿、红石马等物。嫔妃澡浴之余,则骑以为戏。或执兰蕙,或击球筑,谓之“水上迎祥之乐”。唯淑妃戈小娥,体白而红,著水如桃花含露。帝曰:“此夭桃也!”遂呼为“赛桃夫人”,宠爱有加焉。
【宫词】龙炬辉煌簇凤楼,柏香堂里为勾留。天厨已设开颜宴,玉笛还封圆聚侯。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程一宁未得幸时,尝于春夜登翠鸾楼,倚阑弄玉龙之笛,吹一词云:“兰径香销玉辇踪,梨花不忍负春风,绿窗深锁无人见,自碾朱砂养守宫。”帝忽于月下闻之,问宫人曰:“此何人吹也?”有知者对曰:“程才人所吹。”帝虽知之,未召也。及后夜,帝复游之,又闻歌一词云云:帝遂乘金根车至其所。宁见龙炬簇拥,遂趋出叩头俯伏,帝亲以手扶之。曰:“卿非玉笛中自道其意,朕安得至此!”携手至柏香堂,命宝光天禄厨,设“开颜宴”。笑谓宁曰:“今夕之夕,情圆意聚。然玉笛,卿之三青也!可封为‘圆聚侯’!”自是,宠爱日隆,改楼为“奉御楼”,堂为“天怡堂”。
【宫词】荡桨西湖月色澄,玉泉深处冷于冰。翻冠飞履香儿舞,一派歌声唱采菱。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凝香儿,本部下官妓也。以才艺选入宫,遂充才人。善鼓瑟,晓音律,能为“翻冠飞履”之舞。京城北,有玉泉山。帝于夏月,尝避暑于北山之下,曰:“西湖者,其中多荷蒲菱芡!”帝作采菱小船,命宫娥乘之以采菱,为水戏。时香儿亦在焉,帝命制“采菱曲”,使篙人歌之。
【宫词】十六天魔舞袖垂,穆青阁里斗腰肢。夜深密秘传心法,共学西僧演渫儿。
【简释】《元史》载,顺帝荒于游宴,以宫女三圣奴、妙乐奴、方殊奴等十六人按舞,名:“十六天魔舞”。首垂发数瓣,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大红销金长短裙,金杂袄,云肩合袖天衣。(又)载,重建“穆青阁”。帝行西僧秘密运气术,号“演渫儿法”。又以宫女十六人,作天魔舞。遇宫中赞佛,则按舞奏乐。宫中非受秘密戒者,不得与。
【宫词】鲁班天子擅奇才,宵旰亲操斧削耒。屋样描成颁匠氏,九重尺木起楼台。
【简释】《庚申外史》载,帝尝为近侍建宅。自画屋样,又自削木构宫。高尺余,栋、梁、楹、榱宛转皆具。付匠者,按此式为之。京师遂称“鲁班天子”。
【宫词】东国名姬貌似花,中宫分赏大臣家。衣衫尽仿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斜。
【简释】《庚申外史》载,祁后宫,多蓄高丽美人。大臣有权者,辄以此女送之。自至正以来,宫中给事使令,大半为高丽女。以故,四方衣服、靴帽、器物,皆依高丽样子。
《元张昱宫中词》云:“宫衣新尚高丽样,方领过腰半臂裁,连夜内家争借看,为曾著过御前来。
【宫词】玉女金神报漏迟,百花宫里昼长时。宰臣莫守移宫例,地道巡游未许知。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顺帝自制宫漏,设玉女捧时刻筹。时至,辄浮水而上。左右立二金甲神人,一悬钟,一悬钲。夜则神人自能按更而击。
《庚申外传》载,建“清宁殿”,外为“百花宫”环绕殿侧。帝以旧例,五日一移宫,不厌其所欲。又酷嗜天魔舞女,恐宰相以旧例为言,乃掘地道,盛饰其中。从地道数往,就天魔舞女,以昼作夜,外人初不知也。
附:伪周
伪周,张士诚,泰州白驹场人。至正十三年,陷泰州,据高邮,僭王号,称周。十六年,元兵急围之,溃围走。轻兵袭破平江,据之,分陷浙东西诸州。后降元,拜太尉。二十六年,自称吴王。二十七年,徐达讨平之,执送金陵,自缢死。改元一(天祐)。
【宫词】白墡阶墀似雪明,玉鳞攒簇浪花生。观风楼上开灯宴,自定新诗望太平。
【简释】《垄起杂事》载,四飞山产白墡,腻滑精细。士诚取之作阶面之饰,有“水云白”、“雪浪花”、“玉鳞墀”等名。(又)载,元夕张灯,士诚登“观风楼”,开赏灯宴,令从者赋诗,号“望太平”。
【宫词】香桐芳蕙绮罗丛,春锦园中望幸同。一曲采芳齐鼓,歌声飞入锦帆风。
【简释】《垄起杂事》载,丞相士信守湖州,妆二美姬以进。士诚起“香桐”、“芳蕙”二馆居之。又选三吴良家女八十余人充内使。时宫阙未备,就于府。后起重楼实用邃阁数十间,以为闺帷之所,总名之“春锦园”。(又)载,城内淤川,士诚尝以彩漆金花舟,施锦帆,载美人泛此。列妓女于上,使唱“寻香采芳”之曲。
【宫词】廷专心重女灵氛,手折桃花插鬓云。无那三蛆繇未协,虚教撰册命参军。
【简释】《金姬传》载,姬名金儿,章丘人,李素女也。父精于医卜,悉以其术授之。遂自极元妙,言人祸福,皆验应。父死从母,为金姓。张士诚陷泗州,李生一家,均被游兵所掠。金儿时年尚未及笄,分配伪太妃曹氏帐中,为侍儿。帐中以金儿言验,称为“姑姑”。(又)载,士诚追忆金儿占验之语,使人召之。时士诚见金儿于狼山,属军旅遽匆,危疑未安。又为金儿危言所恐,心窃敬畏,未敢他有所论。及金儿入舟,发容明丽,进止端庄。帏幄侍御,人人自失,不觉心动,试之曰:“我已默有所祷,汝试卜之。”金儿为卜吉卦,却得大畜之观。进曰:“卜辞不协,不敢以告!”士诚曰:“试举其词。”乃以繇进曰:“三蛆逐蝇,陷坠釜中,灌沸殪,与母长诀。”士诚曰:“吾闻神龟知吉凶,而骨植空枯,卜可尽信哉?”自起,取桃花簪其鬓,笑曰:“以此为聘!”金儿曰:“吾卜处吉凶,别然否,多中于人。昔献公贪骊姬之色,卜而兆有口象,其祸竞流五世。主公方将受命,而岂忍心以妾为骊姬乎?”士诚不听,尽出所得曹氏珠翠锦绣赐之。立命参军王敬夫,撰册金姬词。且曰:“俟他日,加妃号,位次刘氏。”金儿苦辞不可,忽轻翠已罗体矣,知不能免,乃悉召其父母所亲,各叙讫。忽就舟中,启其故匣,出香焚之。向天列拜,长跪私祝,须臾闭目,奄然无语。父母所亲惊抱齐呼,已绝气息矣!
附:伪汉
伪汉,陈友谅,沔阳渔家子。初事徐寿辉。至正二十年,陷太平,杀其主寿辉于舟中,僭号称汉,徙居武昌。二十三年,兵败于鄱阳,中流矢死。子理,奔武昌,仍僭立。二十四年,明太祖讨降之,封归德侯,后徙高丽。友谅改元一(大义)。
【宫词】红粉从军思不禁,苕华妆驾受恩深。无情最是猴溪水,呜咽犹如奏月琴。
【简释】《云蕉馆纪谈》载,友谅爱姬苕华夫人,善月琴。友谅出师,必以随,呼为“妆驾”。未几,物故,葬于右耳峰猴溪桥侧,树石月琴,以表之。至今人名“月琴冢”。
【宫词】鹿囿临江锦绣明,金鞍纷缀瑟珠缨。宫人花下肩舆出,剪彩春风散满城。
【简释】《云蕉馆纪谈》载,友谅蓄鹿数百,于南昌城章江门外,谓之“鹿囿”。尝自跨一角苍鹿,缀瑟珠为缨络,缕金为花鞍。群鹿皆锦绣,遨游江上。(又)载,友谅在江州时,尝以春暮,结彩为花树,自府邸夹道,植至匡山。又剪绣于道上,与宫人乘肩舆而行。黄信诗云:“锦绣铺张春色满,小车花下丽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