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55 页/共 64 页
《元氏掖庭记》载,延香亭春时,宫人各折花,传杯于此。《元史·泰定帝纪》载,泰定元年十二月,新作“棕殿”成。二年闰月,作“棕毛殿”。
《蒲庵集·燕京杂咏》云:“阿刺声高檀板急,棕毛别殿宴春回。”
《周定王元宫词》云:“梭殿巍巍西内中,御宴箫鼓奏薰风。”(又)云:“内园张盖三宫宴,细乐喧天赏牡丹。”
【宫词】鸳鸯翡翠戏兰苕,小景林塘笔细描。御服盘龙翻旧样,彩丝绣出满池娇。
【简释】《丹丘生稿宫词注》载,天历间,御衣多为池塘小景,名曰“满池娇”。(又)载,御服多以大珠盘龙形,嵌以奇珍。曰“鸦忽”,曰“喇”者,出自西城。有直数十万匹者。
【宫词】门前插艾酒斟蒲,重午三宫拜宠殊。丝扇绒绦犹未品,御诗独制赐皇姑。
【简释】《丹丘生稿宫词》云:“玉碗调冰涌雪花,金丝缠扇绣红纱,彩笺御制题端午,敕送皇姑公主家。”皇姑者,指“鲁国大长公主”,皇后之母也。天历二年端午,上赐甚厚,并御诗赠之。
《滦京杂咏》云:“酬节凉糕犹末品,内家先散小绒绦。”端午,也称“重午”。
【宫词】瑶宫春暖碧云遮,球阁花亭跸路赂。一颗珠光秋月满,夜游同望五云车。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宫中制五云车。车有五箱,以火树为槛,式鸟棱为轮辕,顶悬明珠。中箱为帝坐,外四箱为嫔妃坐。每晦夜,游幸苑中。御此以行,不用灯烛。陈刚中《云车夜游》诗云:“金根云盖辂移玉,露花不坠瑶草绿,明珠照乘秋月悬,天风吹下箫韶曲,万年枝上青光满,八鸾导引双龙管,夜深如昼翠华来,三十六宫碧云暖。”
《故宫遗录》载,苑西有翠殿、花亭、球阁。
【宫词】琼岛花深隐绣扃,采芳馆内玉为棂。暑天博得斑虬壳,睡起凉生六角屏。
【简释】《元氏掖庭记》载,顺帝为“英英”,起“采芳馆”于琼华岛,内设唐人满花之席。重楼金线之衾,浮香细鳞之帐,六角雕羽之屏。(又)载,尾洒夷,得一物,如龙皮鳞。鳞攒簇玉色可爱。暑月对之,凉气自生。遣人进贡,时无识者。胡僧曰:“此斑花玉虬壳也!”
【宫词】殿前队仗引旍旄,夹陛花明五色袍。御座红尘飞不到,幨幨黄幔护床高。
【简释】《元史·舆服志》载,殿下旗杖,分左右以列。左前列,建“天下太平旗”。右前列,建“皇帝万岁旗”。每旗执者一人,护者四人。皆五色絁生色宝相花袍。
《乃贤宫词》云:“御床不许红尘到,黄幔长教窣地垂。”
【宫词】宫门晓启腰舆出,日照云屏七宝光。导至垩涂齐倒卷,紫衣小队夹成行。
【简释】《元史·舆服志》载,腰舆制以香木,后背作“山”字,牙嵌七宝妆,云龙屏风。
《元史·礼乐志》载,元正受朝仪,引进使同内侍官,引宫人、擎执、导从入至皇后宫庭。皇后出阁升辇,导至殿东门外,引进使分退押直,至涂垩之次,引导从倒卷出。
《元史·舆服志》载,中宫导从,宫人凡二十二人,各分左右行。冠凤翅缕金帽,销金绯罗袄、紫罗衫。
《山居新话》载,《萨都刺宫词》云:“深夜宫车出建章,紫衣小队两三行。”擎执宫人紫衣,大朝贺则于侍仪司法物库关用,平日则无有也。
【宫词】内廷视草拜恩新,翰院班中寄扫邻。八府员皆称宰相,从知勋贵异群臣。
【简释】《元史·百官志》载,内八府宰相,掌诸王朝觐傧介之事,遇有诏令,则与蒙古翰林院官同译写而润色之。谓之宰相云者,其中似侍中,其近似门下,故特宠之。以是名。
《山居新话》载,皇朝设内八府,宰相八员,悉以勋贵子弟为之。禄秩章服,并同二品。寄位于翰林院官扫邻,所职视草制词。
《辍耕录》载,星拱门南有御膳亭,亭东有拱宸堂。盖百官会集之所,曰“扫邻”。
【宫词】大成雅乐律初融,暖入长春柳色同。太上来歆应降福,箭韶新奏玉华宫。
【简释】《元史·礼乐志》载,中统五年,以新制雅乐,定名曰“大成”。(又)载,乐队皆奏《长春柳》之曲。(又)载,皇庆二年,秋九月,用《登歌乐》祀太上皇睿宗于真定玉华宫。自是,岁用之。
【宫词】有谁说法落天花,新入燕姬鬓似鸦。名註乐音王队后,纤腰稳称锦袈裟。
【简释】《元史·礼乐志》载,说法队、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官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八人,冠僧伽帽,服紫禅衣皂条。次妇女一人,服锦袈裟。
【宫词】绣帽宫人口诏传,听差常过御楼边。象牙牌子腰间挂,那许金吾禁不前。
【简释】《贡师泰滦阳纳钵即事诗》云:“绣帽宫人传旨出。”
《张翥口号》云:“教坊日日听差回。”
《杨允孚滦京杂咏》云:“羊汤内膳曰差排,红帖呼名到玉阶,底事金吾呵不住,腰间悬得象牙牌。”
【宫词】教坊有旨趣兴和,凤管鸾笙宛转歌。一曲凉州翻旧谱,海东青下攫天鹅。
【简释】《元史·百官志》载,教坊司秩从五品,掌承应乐人,及管领“兴和”等署。
《滦京杂咏》云:“为爱琵琶调有情,月高不放酒杯亭,新腔翻得凉州曲,弹出天鹅避海青。”这里所云“天鹅避海青”乃曲调名也。
【宫词】圣驾春搜出近郊,采旗队护柘黄袍。外人指道中书令,龙种由来胜凤毛。
【简释】《元史·兵制》载,冬春之交,天子或亲幸近郊,纵鹰隼博击,以为游豫之度,前锋树皂纛,或施彩旗。
《元史·百官制》载,中书令一员,银印。太宗以相臣为之。世祖以皇太子兼之。至元十年,立皇太子行中书省令。大德十一年,以皇太子领中书令。延祐三年,复以皇太子行中书令。置属监印二员。
《萨天锡观驾春搜诗》云:“日奏云间紫凤箫,春随天上柘黄袍。”又云:“侍游亦有中书令,七宝雕笼看绿毛。”又云:“宫娥不识中书令,笑问谁家美少年。”
【宫词】一年纳宝几营盘,龙虎台前暑欲残。驾到黑围天步转,飞龙原避上枪竿。
【简释】《滦京杂咏》载,龙虎台,纳宝地也。凡车驾行幸,宿顿之所,谓之“纳宝”,又名“纳钵”。(又)载,黑围,地名,大驾经由之所。俗云“龙上枪竿,由是,御驾不经此处。
【宫词】火失毡房络绎开,车如流水滚香埃。行人竞避南坡路,駞鼓声声夹跸耒。
【简释】《滦京杂咏》载,“火失毡房”,乃累朝后妃之宫车也。(又)载,南坡,纳宝地也。故游人罕至焉。(又)载,文宗曾开宴于南坡。駞鼓,乃骆驼鼓也。
《元史·兵志》载,凡行幸,先鸣鼓于驼,以威振远迩。
【宫词】羽猎归来献白狼,金钗开宴绮罗香。贡余分得皆珍味,不数山阴橘绿羊。
【简释】《滦京杂咏》云:“羽猎山阴射白狼,太平天子狩封疆。”(又)云:“淋漓未了金钗宴,中使传宣御酒来。”凡御膳及民间者,谓之“贡余。”
《滦京杂咏》云:“皮囊乳酒罗锅肉,奴视山阴对羊角。”对角羊,亦“橘绿羊”。或四角、六角者,谓之“迭角羊”。以其角之相对,故曰“对角”。毛角虽奇,香味稍别,故不升之鼎俎。可见元朝之玉食不等差也。
【宫词】芍药生苗入馔初,东风吹暖遍穹庐。内园花发红如斗,共道扬州逊不如。
【简释】《滦京杂咏》载,草地芍药初生,软而美,居人多采食之。(又)载,内园芍药多植“迷望亭”。亭直上数尺许,花大如斗。俗云“扬州芍药称第一”,较之莫如上京也。
【宫词】望陵马酒洒遥山,连日西风催驾还。助祭人来同缟素,骏奔原是世臣班。
【简释】《周伯奇立秋日书事诗注》载,国朝岁以七月七日,或九日,天子与后,素服望祭北方陵园,奠马酒。执事者皆世臣子弟。是日,择路南行。
【宫词】七宝浮图耀日晶,重楼复道接蓬瀛。大安阁是熙春阁,谁向滦京忆汴京。
【简释】《周伯奇扈从上京学宫纪事诗》云:“曾甍复阁接青冥,金色浮图七宝楹,当日熙春今避暑,滦河不比汉昆明。”大安阁,故宋汴京“熙春阁”也,元时迁建上京。
【宫词】恩颁衣币下丹墀,试院开宴赏有资。得士庆逢麟凤榜,天颜喜动唱名时。
【简释】《周伯奇纪事诗》载,至正十一年,岁辛卯,二月十二日,礼帷揭榜,传宣开宴,各赐衣币。榜魁曰“李国凤”、“赵麟”,故称“凤麟榜”。又有三家兄弟联中,故称“棣萼榜”,皆前所未有也。
【宫词】碧眼黄须拜玉除,拂郎款塞贡龙雏。丹青奏入慈仁殿,奴视曹生九马图。
【简释】《周伯奇天马行应制诗序》载,至正二年,西域拂郎国,遗使献马一匹。高八尺三寸,修如其数而加半。色膝黑,后二蹏白,曲项昂首,神骏超逸。视他西域马可称者,皆在髃下。驭者,其国人,黄须碧眼,服二色窄衣,凡七渡海洋,始达中国。相臣奏进,上御慈仁殿临观,称叹。遂命育于“天闲”,敕工画者,图之。而直学士臣揭希斯,赞曰:“盖自有国以来,未尝见者。正古所称天马也!”
【宫词】法书名画各纷罗,妙选奎章俊彦多。群玉府中方暴直,牙牌已报未时过。
【简释】《元史·谢端传》载,文宗建“奎章阁”,搜罗中外才俊置其中。
《日下旧闻考》载,仙居柯九思,遇文宗于潜邸。及即位,置奎章阁,特授学士院鉴书博士。凡内府所藏法书名画、金石鼎彝之器,咸命鉴定。赐牙章,得通禁署。
《柯九思宫词注》载,凡御览法书、名画,群玉内史掌之。
《柯九思宫词》云:“儒臣春直奎章阁,玉陛牙牌报未时。”上御奎章阁,报未时,则还内殿矣!
【宫词】文石屏风锦作围,淋漓御笔壁生辉。承平曲宴留图本,漫把天章比宋徽。
【简释】《道园学古录》载,天子在奎章阁,有献文石者,平直如砥,厚不及寸。丹碧光彩有云气、人物、山川、屋邑之形。敕命攻材制匡廓,植以为屏焉。
《书史会要》载,文宗开奎章阁,自写阁记,甚有晋人法度,云汉昭回。非臣庶所能及也。
《研北杂志》载,奎章阁壁,有宋徽宗画《承平殿曲宴图》,并书自制“曲宴记。”
【宫词】天武池前地百弓,春风满苑麦芃芃。圣心最重三推典,观画时来鹿殿中。
【简释】《日下旧闻考》载,“析津志”云:厚载门乃禁中之苑囿也。内有水碾,引水自元武池,灌溉种花木。自有熟地八顷,内有小殿五所。上曾执耒耜以耕,拟于耤田也。
《元史·英宗纪》载,至治二年八月,诏画《蚕麦图》于“鹿顶殿”壁,以时观之。
【宫词】万元巑岏一水环,楼台掩映翠微间。金源遗迹供宸赏,望气移来绝塞山。
【简释】《山居新话》载,内苑万岁山太液池,非我国筑建,乃亡金之沼囿也。初圣朝,起朔庭。绝塞有一山,形势雄壮,峰峦秀异。金人望气者言:“此山有五气,当出异人,非金人之利。”因托以入贡为辞,愿求此山之土为报,众皆鄙笑而许之。金人遂掘其山,挽运至幽州城北,积垒成山。开掘海子,栽植花木,营构台殿,以为游幸之所。未几,金亡。世祖皇帝登大宝,改筑京城。山适在禁苑之中。兴衰之兆,天已点定,岂人力可能为也!
【宫词】贝阙珠宫镜面铺,三千歌棹驻蓬壶。玉娥笑道山如画,可及金陵粉本元。
【简释】《日下旧闻考》载,元陈孚“太液池”诗:“一镜拭开秋万顷,碧天倒浸琉璃影。寒飚夜卷雪波去,贝阙珠宫黛光冷。三千歌棹摇绿烟,湿环吹压黄金蝉。琪树飕飕红鲤跃,衮龙正宴瑶池仙。”香殿,在石假山上。石假山,明韩雍“赐游西苑记”称“赛蓬莱。”
《辍耕录》载,文宗居金陵潜邸时,命臣房大年,画京都万岁山。大年辞以未尝至其地。上索纸为运笔布画位置,令按稿图上,大年得稿,敬藏之。意匠经营,格法通整,虽积学专工,所莫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