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59 页/共 64 页
【宫词】琉璃彩结御河水,一片光明镜面菱。西苍雪晴来往便,胡床稳坐快云腾。
【简释】《酌中志》载,河由北安门入,芦苇茂盛水禽上下,俨若江南风景。至冬,冰冻可拖床,以木板上加交床,一人前引绳,可拉二三人行冰如飞,积雪残云点缀如画。世庙晚年多居西内,壬寅正月,皇太子自宫中往见,绝河冰而过。时阁臣夏言,词云“胡床稳坐渡层冰”。正咏此也。
【宫词】品重丝窝虎眼糖,内中甜食有专房。勾栏巷里松榛饼,传入深宫亦禁方。
【简释】《酌中去》载,甜食房造办丝窝虎眼糖,裁松饼减煠等样。其造法、器具,皆内臣经手,不令人见。是以丝窝虎眼糖,外廷最为珍味。
《野获编》载,穆宗尝思食果饼,询之近侍。俄顷尚食监及甜食房,各开买办松榛粻糖等物,值数十金,以进。上笑曰:“此饼只需银五钱。便于东长安大街勾栏胡同买一大盆。何值多金!”内臣俱缩颈退。盖上在潜邸,稔知其价也。
【宫词】戏竹分排引乐官,庆成开宴圣恩宽。当筵屡听黄门报,天语谆谆劝饮干。
【简释】《续文献通考》载,明宴会“乐舞仪注”云:大乐二人执戏竹,引大乐工陈于丹陛西。
《天禄识余》载,明礼典中,有“庆成宴”。每宴必传旨曰“满斟酒”,官人每饮干。故李西涯诗云“酒传天语饮教干”。盖纪实也。
【宫词】莲步珊珊倚晓风,蛾眉分列艳装红。有缘系得金跳脱,暂住元晖小殿中。
【简释】《明史·庄烈周后传》载,故事宫中选大婚一,后以二贵陪升。中选则皇太后幕以青纱帕,取金玉跳脱系其臂。不中则以年月帖子,纳淑女袖,侑以银币,遣还。
《酌中志》载,凡诸王錧,选中淑女,候钦差某封,某位娘娘亲到元晖殿。选不中者,送出。凡选中者,或后或妃或王妃,皆先居于此,以便次第奏,举行吉礼也。
【宫词】乾清门外散朝回,水滴铜壶漏暗催。路遇金牌齐侧立,殿中方报午时来。
【简释】《酌中志》载,刻漏房铜壶滴漏,凡八刻水则交一时,直殿监门抱时辰牌,赴乾清门内换之。牌长尺余,石青地金字书某日时,途遇者必侧立让行,坐者起立。盖“敬天时”之仪。
【宫词】月满天街唱太平,提铃相应一声声。遥闻别殿笙歌发,未许鸡人报五更。
【简释】《日下旧闻》载,明宫人有罪,罚提铃。每夜自乾清门至日精门、月华门,仍还乾清宫前方止。高唱“天下太平”四字,声缓而长,与铃声相应。
【宫词】女官双手牵龙章,尚宝新更符玺郎。揭帖传来先告涤,项间捧挂大条黄。
【简释】《酌中去》载,尚宝监,掌御用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尚宝司所领者,曰“皇帝奉天之宝”,郊天斋醮用之。曰“尊亲之宝”,上尊号用之。曰“亲亲之宝”,有大小二颗,与藩府用之。诰命之宝,敕命之宝,广运之宝,则用之最多也。凡宝,皆内尚宝女官掌之。遇用宝,则尚宝司以揭帖赴尚宝监,监请旨,然后赴内司领取。岁用宝三万余颗。
《龙湖文集》载,国初,设符玺郎,后改曰“尚宝司”。
《玉光剑气集》载,每年三月二十九、九月二十九,为用宝之期。先期请出洗涤,尚宝太监用大黄绒绦,两手恭捧,挂于项。尚宝卿以金盆盛水濯之,次日乃用。
【宫词】宫鸦绕树晓风寒,病骨消磨兴欲阑。听得履声强坐起,经书指于主儿看。
【简释】《彤史拾遗》载,穆宗继后陈氏,通州人。先是,神宗在东宫时,后病居别宫。神宗生母李后,尚为贵妃。神宗每诣奉先殿,朝帝及贵妃毕,即往候后。曰“娘娘寂寞,礼不可旷!”后闻履声,即喜。强起,取经书指而问之。明宫中,呼太子曰“主儿”。
【宫词】龙楼弦管一时鸣,令节承欢奉辇行。初命四齐陈百戏,君王先己候乾清。
【简释】《彤史拾遗》载,神宗尝设四齐近侍二百人,陈百戏为两宫欢。每遇令节,先于乾清宫大殿,设两宫坐,使贵嫔请导上预。俟云台门下拱而立,北向久之。仁圣舆至景运门,慈圣舆至隆宗门。上居中,向北跪。少顷,两舆齐来前已复齐,至乾清门,上起。于是,中宫王皇后,扶仁圣舆;皇贵妃郑氏,扶慈圣舆,导而入。少憩,请升坐。自捧觞安几,以及献馔、更衣,必膝行稽首,屏顾慑息,皆从来仪注所未有者。于是,始陈戏剧,欢乃罢。
【宫词】密约焚香写誓词,君王溺爱贵妃痴。他年玉盒开封騐,记否高元殿里时。
【简释】《日下旧闻》载,万历中,皇三子生。郑贵妃即乞怜于上,欲立为太子。北上西门之西,有“大高元殿”,以祀真武。贵妃要上诣殿行香,设密誓御书誓词,缄玉盒中,存贵妃所。后廷臣敦促建储,慈圣又坚主立长。上始割爱立皇长子。既立,遗人往贵妃处索玉盒至,封识宛然,内所书已蚀尽,只存四腔素纸而已,上悚然异之。
【宫词】祝厘禁御启祗林,宫女含羞演梵音。佛号暗随宫漏转,自鸣钟应自鸣琴。
【简释】《酌中志》载,神庙在宥,孝侍两宫圣母,琳宫梵刹遍峙郊圻。皇城内旧设汉经厂,内臣若干员其僧伽帽、袈裟、缁衣与僧同,唯不落发。神庙曾选精典精熟、心行老诚者数员,教习宫女数十人,亦能于佛前做法事,行香念经若尼姑。
《帝京景物略》载,天主堂在宣武门内。玛窦自欧罗巴国,航海入中国,神宗命给廪赐第。此邸其俗工奇器,候钟应时自击有节,天琴铁弦,随所按音调如谱。
【宫词】金簪划破玉阶苔,十字纵横八面开。满屋几多银豆叶,掉城同向御前来。
【简释】《酌中志》载,神庙宫中,偶兴“掉城”之戏。于御前十余步外,画界一方城。于城内斜正十字,分作八城,挨写十两至三两。只令司礼监掌印,东厂秉笔。及管事牌子,递以银豆叶八宝投之,落于某城,即照数赏之。若落到城外,或压线者,即收其所掷焉。
【宫词】双树婆娑荫玉除,九莲遗迹认模糊。英华殿里陪銮去,采得菩提作念珠。
【简释】《酌中志》载,英华殿前,有菩提树二株,结子可作念珠。词臣张志范,作偈。其序文略曰:“大内西北偶,建有英华殿。殿前菩提树二株,闻系九莲菩萨、慈圣皇祖母所植。神庙以圣母上宾奉御容,于树之东北别殿。值朔望节,即亲诣行礼。每瞻仰双树,若有怀眷之思焉。”因上尊号曰“九莲菩萨”。
【宫词】明朝万寿启琼筵,早起忙寻一把连。帽上铎针双蝠抱,共将洪福祝齐天。
【简释】《西河诗话》载,铎针插宫帽巾者,其制用珍珠、珊瑚、金银方胜等,应时做彩。万寿节上有洪福齐天诸彩。所谓洪福齐天者,先做“齐天”字,以红色蝙蝠,缀两旁是也。铎针,乃内臣佩服之一。
《酌中志》载,宫中旧制,凡掌印、秉笔、管事牌子,在殿内直宿。其余者,候圣驾安寝,散归直房。其各家经管衣帽官人,即将官帽一顶,贴里道袍大袄,或褂,共上一条领者一付总缀两条带子,将提系绦。牌繐亦挂得停当,名曰“一把连,紧安于所歇床旁。凡猝然夜间御前有事,便立刻衣冠。此从耒贵近大臣之体,亦内臣小心敬慎,分内事也。
【宫词】诗图数尽尚余寒,走马东郊蜡雪残。二十四园花未放,灰池先进咬春盘。
【简释】《酌中志》载,冬至,司礼监刷印《九九消寒诗图》。(又)载,立春前一曰:于东直门外迎春。凡勋戚、内臣赴春场跑马,以较优劣。至次日,无贵贱者,皆咀萝卜,名曰“咬春”。
《宸垣识略》载,南苑设二十四园,以供花果。
《金鳌退食笔记》载,南花园,明时为灰池,种植瓜蔬,以备春盘荐生之用。立春进鲜萝卜,名曰“咬春”。
【宫词】回龙观里海棠开,六角亭边锦作堆。红粉扬鞭呼答应,官家走马看花来。
【简释】《日下旧闻》载,回龙观,旧多海棠。旁有六角亭,每岁花时,上临幸焉。
《酌中志》载,嫔妃以下,有“大小答应”诸名色。
【宫词】杏子微黄四月交,嘉蔬取次进天庖。一团碧玉忙收裹,宫女相呼打菜包。
【简释】《日下旧闻》载,司苑局进用蔬菜,俱用竹笼筐盒装盛。
《酌中志》载,四月,以各样精肥肉、姜蒜,如豆大,拌饭。莴苣大叶裹食之,名曰“包儿饭”,今俗名“打菜包”。
【宫词】云锦光明五色条,蚕池机杼响清宵。七襄乞得天孙巧,应候宫衣绣鹊桥。
【简释】《酌中志》载,七夕,宫眷穿鹊桥补子,设乞巧山子。兵仗局进乞巧针。《宸坦识略》载,蚕池东临西范,明宫人织绵之处。
【宫词】金鳌坊下水如绫,积翠堆雪列几层。秋到椒园修法事,藉花深处放河灯。
【简释】《日下旧闻》载,太液池有大石桥二。其一跨海子东西,曰“金鳌玉蝀”。其一跨橘花岛之南,曰“积翠堆云”。
《金鳌退食笔记》载,蕉园,一名“椒园”。七月十五日,西苑作法事,放河灯。
【宫词】连天雨雪朔风骄,金鸭香温炭饼消。帘卷玉楼人尽望,三千宝帚扫琼瑶。
【简释】《升弇外集》载,石炭,发香煤也。今制,宫中捣炭为末,以枣梨汁合之为饼,置于炉中以为香藉,即此物也。
《野获编》载,明制,大内每雪后,于京营内,拨三千名入内庭扫雪。又南京旧制,有拣花舍人,额设五百名。盖当年供奉荐薪,及玉食糖煌之用。五百拣花,三千扫雪,亦两都佳话也。
【宫词】曲曲黄河柳覆堤,洗妆楼下路高低。当前尽洒金银豆,耍外同过玉蝀西。
【简释】《李默游西内记》载,北行,松间隐隐见冈阜,至则小轩崎其前。又前甃石为九曲黄河,山上有梳妆楼遗址,旧传为辽后游处。
《王世贞宫词》云:“杂沓香车看不见,好登辽后梳妆楼。”
《日下旧闻》载,往时,宫中出游西苑,有“大耍外”,“小耍外”之名,赏赐无算。临晚,以金银豆洒地。听内竖争拾取为笑乐。此例,崇正悉罢,易以胡桃、红枣等物。
【宫词】葵花衫子瘦宜身,半是青霞室里人。侍辇归来香领腻,玉山纸换不嫌频。
【简释】《思陵典礼记》载,大明典礼,裁宫人衣,多用紫色圆领、窄袖,遍剌折枝小葵花,以金圈之。
《彤史拾遗》载,上自后妃诸嫔外,每有选淑可承侍者,于乾清门旁室,更名“青霞”,令杂居室中。
《戒庵漫笔》载,宫女衣,皆以纸为护领,一日一换。保其衣洁也。护领纸,为江西玉山县所贡。
【宫词】水殿荷香扑御楂,风前撒扇迭轻纱。玉纤竞采银苗菜,莫损池中并蒂花。
【简释】《潜确类书》载,永乐中,朝鲜进摺迭扇,上喜其舒展之便,命工如式为之,亦谓“撒扇”。
《酌中志》载,六月六日,咀银苗菜,即藕之嫩秧也。
【宫词】二月熏虫应候煎,荐来桃鲊胜花鲜。河豚鱼上芦芽短,正是春风煮酒天。
【简释】《酌中志》载,二月初二日,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把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是月,食河豚,饮芦芽汤,为解其热。各家煮过夏之酒。此时,吃鲊,名曰“桃花鲊”也。
【宫词】日上金铺露未干,膳房承旨进朝餐。耒其旧品何时换,鸟脑新蒸玉一盘。
【简释】《拜经楼诗话》载,明太祖既定天下,每早晚进膳,必列豆腐,示不敢奢也。其后,不知何代,竟以百鸟脑釀成,代之。
【宫词】露下瑶阶殿阁凉,舞衫歌扇迭空箱。哕鸾宫里人无寐,数尽莲花漏更长。
【简释】《酌中志》载,“哕鸾宫”、“喈凤宫”,凡先朝有名封之嫔妃,无名封之宫眷,养老之处也。此巷自宝善门,亦可通元武门,俗称“狗儿湾”。其居中门曰“莲花门”。五更攒点后,至晓报九刻水者,刻漏房官,及“答应”、“长随”也。
【宫词】别敕教书选内司,双娥学画待年时。女经一卷粗能记,红袖灯前细问师。
【简释】《酌中志》载,宫中教书,选二十四衙门,多读书,善楷书者,任之。所教宫女读《百家姓》、《千字文》、《孝经》、《女训》、《女诫》。内则《诗经》、《大学》、《中庸》、《论语》等书,学规最严。能通者,升女秀才、女史官正司六局掌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