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60 页/共 64 页
【宫词】蜡帕龙香作束修,内书堂里课蒙求。按户拨向监司去,绣服谁先换斗牛。
【简释】《酌中志》载,内书堂读书,自宣德间创建,始命大学士陈山教授之,后以词臣任之。凡奉旨收入宫人,选年十岁上下者,二三百人,拨内书堂读书。择日拜圣人,每学生一名具白蜡手帕、龙挂香,以为束修。凡各衙门缺写字者,具印信本奏讨,奉旨拨若干名,即挨名给散。(又)载,自太监而上,方敢穿“斗牛补”。
【宫词】的的琼姬掌上珍,天心早为缔良姻。焚香默向金瓶祝,一领绯袍覆体新。
【简释】《思陵典礼记》载,万历中,选择尚主子弟三人入见。上以其名,呈太后。太后置金瓶中,焚香。祝天选其一,以绯袍覆之,送入春曹。其两人陪入者,赐金绮。罢出送顺天府庠。
【宫词】料理珠珰绾玉钗,铺宫有例宴新排。龙漦燕啄悬殷鉴,认取高皇铁字牌。
【简释】《思陵典礼记》载,大明典礼,裁宫人乌纱帽,饰以花髩。额缀圆珠结、珠,梳垂珠耳饰。(又)载,上初幸妃,宫内谓之“铺宫”。《明史·后妃传序》载,洪武元年,命儒臣修《女诫》。五年命礼部议宫官女职之制。命工部制红牌,镂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牌用铁字,饰以金,复著令典是以终。明代无龙漦燕啄之妖,墨敕斜封之祸。
【宫词】玉座遥瞻卓影临,晨光满殿集朝簪。绣刀鸾带新承赐,异数争誇武翰林。
【简释】《野获编》载,今主上御门,常朝黼扆之后,内臣执一有柄之物,若擎扇然,用黄帕裹之。自上升座,护蔽于后,降座则撤之。从来不曾展开,或疑为雉尾之属。后闻其名曰“卓影”,乃先朝外夷所贡,最能祓除不样。以故临朝辄举以卫御座。(又)载,锦衣卫官登大堂者,拜命日,即赐绣春刀、鸾带大红蟒衣飞鱼服,以便护大驾行大祀诸礼。其常朝亦衣吉服侍立于御坐之西,以备宣唤。其亲近非他武臣得比,以故有“武翰林”之名。
【宫词】吟声常绕碧宫隈,共识中涓有秀才。宸翰淋漓题额处,半天苍雪护楼台。
【简释】《静志居诗话》载,张监丞,以善诗悦定陵,呼为秀才,命掌兵仗局。尝于禁中退食地植竹数竿,定陵题之曰“苍雪”,因此名其集。监丞名维,隆庆中选入,伴读东宫。
【宫词】赐墨间磨清谨堂,临摹宸翰灿琳琅。匾联大小皆亲笔,上有东宫小印章。
【简释】《野获编》载,今上自髫年,即工八法。按今上谓神庙也。
《酌中志》载,孙太监隆,所造“清谨堂墨”,款制精巧,神庙极爱之。(又)载,光庙于讲学之暇,好挥洒大字匾额对联,以赐青宫左右,虽奇寒大暑未之少懈。或亦聆东宫亲笔图书。
【宫词】暖堂传呼警跸频,驾前分列尽平巾。鹦哥补取能言意,莫学张家打鹤人。
【简释】《酌中志》载,御前亲近内臣,曰“打卯牌子”,则随朝捧剑者也。也称“御前牌子”、“暖殿”,则朝夕在侧也。(又)都知监,凡圣驾出朝、谒庙等项,在前警跸清道者也,以监之官也。执骨朵,身穿鹤哥等补子,戴平巾或官帽。(又)载,神宗时,御药房提都张太监明,病故,人皆曰“张打鹤死了”。先是,神宗往朝慈圣老娘娘。明执藤条在前清道,值慈宁宫丹墀上设有古铜仙鹤,高五尺六寸,明误以人也,遂打而骂之。曰:“圣驾来,还不躲开!”随驾诸臣哂之。所以有“张打鹤”之名。
【宫词】奇兽珍禽贡异方,内廷廪禄附貂珰。等闻百鸟房前过,未见梧桐集凤凰。
【简释】《野获编》载,大内自畜虎豹诸奇兽,外又有百鸟房。海外珍禽,靡所不备。至于御前,则又重猫儿,其为上所怜爱。及后妃各宫所畜者,加至管家职衔内官数内,同领赏赐。
【宫词】月上觚棱色似银,家家瓜果竞铺陈。夜阑賸得中秋饼,留作团圆贺岁新。
【简释】《酌中志》载,八月宫中,十五日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即大肆饮啖,竟夜始散。如有剩月饼,收至岁暮用之,曰“团圆饼”。
【宫词】涓吉铺陈月子房,熊罢谁早叶男祥。年年岁仲遵成例,食料先颁奶府粮。
【简释】《酌中志》载,礼仪房掌管,一应选婚、吉礼。每年四仲月选乳媪。生男十口,生女十口,月给食料。在奶子府居住。凡宫中有喜,铺月子房。生皇子则用生女奶口,皇女则用生男奶口。
【宫词】六瓣纱巾覆顶明,光圆恰称佛头青。选婚未卜先束发,屈指年方过十龄。
【简释】《酌中志》载,篦头房,专为皇子女请发、留发、入束、整容之事。凡诞生皇子女弥月,剪胎发。百日命名后,按期请发者,即如外之每次剃发,然一茎不留,如佛子然。皇子戴元青皱纱六瓣有顶圆帽,名曰“瓜拉帽”。至十余龄留发,约年余,又择吉总束于后。冬用元色紵,夏用元色纱作束,阔二寸许,长尺余,垂于后。至选婚有妃,始择吉行冠礼。
【宫词】少小皇姬未上头,斜梳扒角发油油。谣传十笑须加慎,韩姞从来重相攸。
【简释】《酌中志》载,皇女戴寸许阔小头箍。至十余岁留发,至年余择吉打扒角,至选婚有驸马,始择吉上头。
《野获编》载,嘉靖六年,永淳公主将下嫁。礼部选婚时,永清卫年余陈钊,名在第三。上亲定为驸马矣。听选官余德敏奏,剑父本勇士,家世恶疾,母又再醮庶妾,不可尚公主。上命再选,得谢诏。京师有“十好笑”之谣。其间嘲张桂骤贵暴横者居多。其末则云:“十好笑,驸马换个现世报。”盖指谢诏,发稀秃顶,几不能绾髻。故有此议。
【宫词】锦帕蒙头月影昏,宫庭嬉戏笑声喧。银铃触著忙开系,灯下更番谢至尊。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上夜冥时,尝于筵前,悬一银铃,命宫人数辈,以帕蒙头冥行,相触者罚,命出局。触铃,即以铃赐之。再系再触,终夕不倦。
【宫词】番经厂内呗音喧,夹路铜楼万火殷。看到海螺声沸处,人人眼眩九连环。
【简释】《日下旧闻》载,宫中各长街,设有路灯。以石为座,铜为楼,铜丝为门壁。每日晚,内府库监,灌油燃灯,以便巡行。曰“番经厂”,念习西方“梵呗经”。(又)载,番经厂内官遇万寿、元旦等节,于英华殿作佛事。卒事之日,一人扮韦驮,抱杵面北立,余披璎珞、鸣锣鼓、吹海螺诸乐器,赞唱经咒。至夜,五方设佛会,立五色,数十人鱼贯行其间,有所谓“九连环”者。其行愈疾,至九连环变,则体迅如飞鸟,观者目眩矣。天启辛酉后,奉旨以宫人为之。
【宫词】月帔星冠卸艳妆,连朝道厂趣祈禳。云璈声动天神出,坛上戎衣锦绣光。
【简释】《日下旧闻》载,天启甲子岁,吴地大水。上命道经厂内官,教宫女数十人演习禳醮。氅服云璈,与羽流无异。仍择躯体丰硕者一人,饰为天神,仗剑登坛行法,不能胜介。胄之重,结锦绣为之。
【宫词】夜静琼楼吐月华,弯环洞口路横斜。相邀共赌迷藏戏,捉落君王两袖花。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乾清宫丹陛下,有老虎洞。上尝于月夕,率内侍赌迷藏为戏,潜逃其内。诸花香气,上所笃爱。时采一二种贮襟袖间,故圣驾数步外辄识之,以芬芳袭人也。
【宫词】梵贝钟鱼作伴堪,霓裳长夜拜瞿昙。宫奴分得吴绫束,学制堆纱弥勒龛。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张后尝用白绫间新桑色绫,制衣。如鹤氅式服之礼大士,宫中称为“霓裳羽衣”。(又)载,后常用素绫作地,手剪五彩绢,迭成诸佛菩萨妙像。宫中奉释教者,恒相仿效,谓之“堆纱佛”。
【宫词】翩翩雉尾拂轻埃,南苑西风猎骑催。窄袖戎装谁最称,高家小姐扈銮来。
【简释】《酌中志》载,内臣束发,冠蟒龙蟠绕下加额子,左右插长雉尾。凡遇出游,先帝圣驾尚此冠。自王体乾起,至暖殿牌子止,皆戴之。各穿窄袖戎衣,束玉带,佩茄袋刀帨。如唱“咬脐郎打围”故事。唯涂文辅、高永寿年少相称,其年老者,便不雅观。
《天启官词注》载,御前牌子高永寿,丹唇鲜眸,姣好如处女,宫中以“高小姐”呼之。凡宴饮之际,高或不与合座,为之不欢。
【宫词】咸安宫里报移家,小样肩舆拟六珈。宴罢漫嫌人中酒,醉容偏称露行花。
【简释】《酌中志》载,泰昌元年,客氏迁乾西二所。先帝亲临,为之移居升座饮宴。客氏在宫中,乘小轿,拨内官、近侍抬走,俨如先帝嫔妃之礼。天启元年,改住咸安宫。凡客氏生日,先帝亲临,赏赐无限。
《天启宫词注》载,露行花,即牵牛花也。其色紫翠,如初出炉之银。京师称“炉银花”。宫中音伪为“露行”。秋间著花,晨开昼萎。夏月灌以酒,其萎稍徐,而色则变为殷红,不如初开之媚矣!宫中旧无此种,客氏自民间传入。宫人皆爱戴之。京师儇薄子嘲之曰“多露沾濡”。其客氏宣淫之兆哉。
【宫词】广袖低鬟变旧妆,各持梳具侍兰房。盛靱掠得群仙液,不羡鸡皮还少方。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奉圣夫人客氏,教宫人效江南作广袖低鬟,尤为张后所厌薄。(又)载,客氏命美女数辈,各持梳具,环立左右。偶欲饰鬓,挹诸人口中津用之。自云:此方传自岭南祁异人,名之曰“群仙液”。服之令人老无白发。
【宫词】内河新濬快宸游,菱叶荷花满御沟。两岸妖姬争笑指,君王鼓棹在中流。
【简释】《天启宫饲注》载,神宗静摄年久,紫禁城内河雍于不通。德宗复令疏浚之。春夏之交,景物尤胜,禽鱼菱藕俨若江南。(又)载,上数偕中官,泛叶舟于西宛,手操篙橹,去来便捷。
【宫词】金龙小斧曰丁丁,十作名材供内廷。雕到寒梅争艳处,一双冻雀上灯屏。
【简释】《张船山集》载,熹宗有御用戗金双龙小铁斧,天启三年造。
《天启宫词注》载,木作、石作、瓦作、土作、漆作、火药作、婚礼作、塔作、东行漆作、西行漆作,是为“十作”。东西行,本名油作,避御讳,改行。“十作”,内官监所辖。以给宫中营建之材料者。(又)载,上好雕镂木器,护灯小屏八幅,手刻“寒鸟争梅”戏畀诸少珰,令鬻之。
【宫词】窄袖宫袍菊蕊黄,兔儿山下发清商。玉娥相观双眉锁,怪煞年年唱洛阳。
【简释】《酌中志》载,重九登高,宫眷、内臣皆著菊花补子衣。
《日下旧闻》载,天启乙丑重阳,幸兔儿山。钟鼓司唱《洛阳记》云“攒眉黛锁不开一阙”。次年复如之。宫人相顾,以其近不详也。
【宫词】女鬼何曾习六韬,妄教宫禁弄弓刀。外连章奏休轻进,凤帜龙旗正内操。
【简释】《明史》载,魏忠贤劝帝,选武阉练火器,建立内操。
《天启宫词注》载,上欲于张后,同御内操。上将内官三百人,旗帜绘龙列左。又将宫人三百人,旗帜绘凤列右。后既至,称病先归。上命宫人之丰而硕者代后,猝难其选,乃命三宫人并将之。然非真有止齐之法,各持戏具疾趋数周而已。(又)载,东宫李娘娘,恒呼忠贤为“女鬼”。以都下有“八千女鬼乱朝纲”之谣也。
【宫词】指鹿何堪复辙循,悟君无术独含颦。最怜静夜开黄卷,检点新词课内人。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张后择宫人之秀慧者,口诵唐宋小词,孤灯长夜罗侍左右,课其勤惰。能习者,或微语之曰:“学生,子宜拜谢师傅矣!”
《明史·张后传》载,上一日幸后宫,见几上一书。问:“何书?”后曰:“赵高传也!”上默然。
【宫词】液泛芙蓉醖桂花,海棠开宴醉流霞。金盘蠏骨攒蝴蝶,巧样争推老太家。
【简释】《酌中志》载,先帝所进之酒,曰“秋露”,曰“荷花蕊”,曰“佛手汤”,曰“桂花”,曰“菊花浆”,曰“鞭蓉液”,曰“君子汤”,曰“兰花饮”,曰“金盘露”。名色可达近七十种。(又)载,先帝所进之膳,皆客氏下内官造办,名曰“老太家膳”。圣意颇甘之焉。
《天启宫词注》载,每岁八月,宫眷赏秋海棠,为食蠏之会。食蠏已,沏紫苏草作汤盥手。客氏复教之剔蠏胸骨,铺贮盘中,象蛱蝶形。较其似否、巧拙,以为笑乐。
【宫词】烂漫花棚锦绣窠,海天霞色上轻罗。斗鸡打马消长昼,一半春光戏里过。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旧制,自三月初四日始,至四月初三日止,宫眷更服罗衣。是时,牡丹方盛,用五色缯系结棚护之。相约宴赏,殆无虚日。(又)载,“海天霞”,织造局所造新色也。似白而微红,宫眷、内官皆服之。(又)载,宫中竞为“斗鸡”之戏。(又)载,“相邀走马坐花间,纤指斗分十二闲”———即打马也。(又)载,上不好女色。夜宴既毕,遽陈各种杂戏,宵分就枕。
【宫词】深殿移居病转加,空矜灵露出仙家。内臣别有禳灾术,共著金红寿字纱。
【简释】《酌中志》载,先帝自七年五月初六日,圣体不豫,至六七月间,未离御榻,逆宦魏忠贤将库中所贮金寿字大红纱,搜括出许多,给近侍作贴里,御前穿以禳祝之。又移住“懋勤殿”旬日,而不时喧传曰:“圣驾万安矣!”枢臣霍维华闻之,遂赞逆贤(魏忠贤)固位攘功之策。进献仙方“灵露饮”,并蒸法器具。自此之后,圣恙日增无减。
【宫词】兴龙宫里旧宫娃,入道羞称菜户家。石上无端翻白浪,洞中枉说转丹砂。
【简释】《西河诗话》载,明制,直房内官与司房宫人,俱有伉俪,稍紊即以淫失治之。崇祯中,有给事兴龙宫宫人,以学道乞居“象乙宫”,与其所偶者割卧具去。值中元节夜,就番经厂看法事归,过“大高元殿”,有老宫艳其色,诱至石查旁,逼淫之,致讼。时内庭有诗云:“只合龙宫食菜苔,误从鹤厂看经回,洞中枉作丹砂转,石上还翻白浪来”。凡宫人伉俪,谓之“对食”,又谓之“菜户”。若强作伉俪者,称“白浪子”。
【宫词】汴中家世漫搜求,谣啄无端引狱囚。金海桥西堂尚在,为谁驻辇欲重修。
【简释】《天启宫词注》载,客氏惮张氏严明,谤以蜚语,谓后父非张国纪,乃系狱海寇孙官哥所生也。内安乐堂在金海桥西,宫人有罪及老病者,居之。宪宗时,万妃怙宠,纪后托病驻辇于此,笃生孝宗。客氏扬言,欲奏请修筑,行纪后故事。又将遣名下宫人,前往河南访后家世。故使后闻之,后窘甚无计。适客氏归私第,其母动以危言,事及得寝。
【宫词】泣别长春泪暗挥,雪花满院挟风飞。乾西冷落休含怨,幸免空宫闭裕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