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51 页/共 64 页
【宫词】脱巾促席醉琵琶,玉腕擎杯舞袖斜。筵上清歌皆御制,今朝迎驾到谁家。
【简释】《契丹国志·圣宗纪》载,承平日久,纵酒作乐,无有虚日。与番汉臣下会饮,复尽去巾帻,促膝造席而坐。或自歌舞,或命后妃以下,弹琵琶送酒。(又)载,御制曲百余首。(又)载,幸诸臣私第为会时,谓之“迎驾”。
【宫词】道场钟鼓聒昏朝,哭奠兄皇率众僚。一纸更能联旧好,可敦名字到南朝。
【简释】《契丹国志·圣宗纪》载,宋真宗上仙(崩),集番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以沾涕。因谓宰臣曰:“吾与兄皇,未结好前,征伐各有胜负。洎约兄弟二十余年,兄皇升遐,况与吾同月生,年大两岁。吾又得几多时也。”又谓后曰:“汝可先贻书与南朝太后,备述妯娌之好。”人使往来,名传南朝。又诏于燕京悯忠寺,置真宗灵,御建道场百里。
《焚椒录》载,国语解“可敦”,突厥皇后之称。
【宫词】天上神仙御九龙,满山锦绣引香风。慧心最得君王宠,殿阁形成一莛中。
【简释】《辽史·后妃传》载,圣宗仁德皇后,萧氏,小字菩萨格。尝以草莛为殿式,密付有司,造“清风”、“天祥”、“八方”殿。三殿即成,益宠异。所乘车,置龙首鸱尾,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图,各有巧思。夏秋,从行山谷间,花木如绣,车服相错,望若神仙。
【宫词】君臣团座笑藏阄,宴上分棚共几筹。日过金铺茶酒罢,天祥宝殿瑞烟浮。
【简释】《辽史·礼志》载,藏阄仪,至日北南臣僚,常服入朝。皇帝御天祥殿,臣僚依位赐坐。契丹南面,汉人北面,分棚行阄,或五或七筹。赐膳入食毕,皆起。顷之复坐,行阄如初。晚赐茶,三筹或五筹罢,教坊承应。若帝得阄,臣僚进酒讫,以次赐酒。
【宫词】贵主飘零入朔方,芳仪愁改旧时装。中宵起向星河数,只有南箕近故乡。
【简释】《避暑漫录》载,李芳仪,江南国主李景女也。纳土后在京师。初嫁供奉官孙某,为武疆都监。为辽圣宗所获,封芳仪。时晁补之,为北都教官,览其书而悲之。与颜复长道作《芳仪曲》,有云:“阴山射虎边风急,嘈杂琵琶酒阑泣,无言数遍天河星,只有南箕近乡邑。”
【宫词】羽猎云中驾未旋,守臣进宝荐名贤。四人两口先通梦,仿佛殷宗得说年。
【简释】《辽史》载,张俭,性端憨,举统和中进士第一。圣宗猎云中,故事行在所至,长吏当有所献。云中守臣进曰:“圣驾辱临,愧臣境无他产。幕僚张俭,真一代之宝,愿以为献!”先是,上梦四人侍侧,赐之食人二口。及是,睹俭名,悟而异之。即召见,询时务三十条,自此顾遇特异。“俭”字繁写为“俭”,乃“四人二口”也。
【宫词】两国休兵庆乐胥,往来星使岁无虚。丹青一卷图鹅雁,换取南朝飞白书。
【简释】《契丹国志》载,兴宗工书善丹青,尝以所画鹅雁,送诸宋朝。点缀精妙,宛乎逼真,仁宗做“飞白书”以答之。是时,南北无事,岁受南宋馈遗。
【宫词】祖州方敕起园陵,白马山前草尚青。谁劝君王迎母后,谏书不及报恩经。
【简释】《契丹国志》载,兴宗因猎,过祖州白马山,见齐天太后坟,只空山一孤冢,侧然而泣。因诏上京,于祖州园陵内,选吉地改葬。先是,帝于重熙二年,幽母法天太后于庆州。既改葬齐天后,群臣劝帝迎之。不从。因命僧建佛事,听讲报恩经,感悟。即遣使迎法天太后,馆置中京,母子如初。法天,帝生母;齐天,帝嫡母。齐天为法天所害,以庶人礼,葬白马山。
【宫词】僧道纷纷尽拜官,中宫易服亦黄冠。至尊笑入伶人队,共作当场傀儡看。
【简释】《契丹国志·兴宗纪》载,法天专制,不满四年,帝幽而废之。即亲政后,始自恣,尤重浮图法僧。有正拜三公三师,兼政事令者,凡二十人。贵戚望族化之,多舍男女为僧尼。(又)载,尝夜宴,与刘四端兄弟、王纲,入伶人乐队。令后妃易衣为女道士。后父萧磨只曰:“番汉百官皆在,后妃入戏,恐非所宜。”帝击磨只败面曰:“我尚为之,若女何人耶!”
【宫词】陆州城阙郁崔嵬,秦女萧声起凤台。内旨安排从嫁户,军中新徙万家来。
【简释】《契丹国志》载,承天太后,以楚国公主嫁其弟萧姑从撒。为筑城以居之,曰“陆州”,号长庆军。徙户一万实之,曰“从嫁户”。
【宫词】猎马骄嘶插玉锥,黄花满地弹初开。射熊卅六昭神武,选尽南京作赋才。
【简释】《辽史·兴宗纪》载,重熙五年九月,猎黄花山,获熊三十六。冬十月,幸南京,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试进士于庭。
《契丹国志》载,国主皆佩金玉锥,号“杀鹅宰鸭锥”。每初获,即拔毛插之,以鼓为坐,遂纵饮,最以此为乐。
【宫词】轻兜双帕下妆台,著帐郎君扈驾来。十八盘山泉正暖,浴堂留待后妃开。
【简释】《焚椒录》载,国语解辽后服,有“双同心帕”,络合缝。(又)载,辽有“著帐郎君”。皇太后等帐皆有,盖宦官也。
《涌幢小品》载,大内后苑山石,傍有所谓“梳妆台”者,相传起于辽之萧后。
《日下旧闻》载,出“百望”西北六十里,有陉,曰“十八盘山。”有汤泉,云是“辽后浴处”。
【宫词】倾来匹裂胜金卮,又是头鱼设宴时。薄暮酒酣同拜洗,外臣还得赐貔狸。
【简释】《契丹国志》载,刁约奉使契丹,为北语诗。云:“饯行三匹裂,密赐十貔狸。”匹裂,似小木罂,以木为之。貔狸,形似鼠而大,北朝为珍膳。(又)载,余靖使契丹,为北语诗,云“夜筵设罢臣拜洗”。拜洗,为受赐也。(又)载,岁时钓鱼,得头鱼,则张宴,名曰“头鱼宴”。
【宫词】西风昨日入回廊,玉砌雕阑落叶荒。唯有袖中黄菊赋,读来犹觉带余香。
【简释】《莼魰词话》载,辽主得其臣《黄菊赋》,题其后,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细剪金英题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宫词】天书一轴落丹墀,正是观音薄命时。院号回心回未得,更教埋恨十香词。
【简释】《焚椒录》载,懿德皇后,萧氏,小字观音。清宁元年,册为皇后。后方出阁升坐,扇开帘卷,忽有白练一段,自空吹至后褥位前,上有“三十六”三字。后尝慕唐徐贤妃行事,每于当御之夕,进谏得失。上虽嘉纳,心颇厌远。故咸雍之末,遂稀幸御。后因作词,曰“回心院”,被之管弦以寓望幸之意。时诸伶无能奏此曲者。独伶官赵唯一能之。而宫婢单登,无与争能,怨后不知己,诬后与唯一私通。乙辛知之,欲乘此害后,更命他人作“十香淫词”,用为诬案。上怒,使乙辛穷治,后以白练自尽,春秋三十有六,正符白练之语。
【宫词】庆州崇奉画图张,南北交欢誓不忘。烧饭礼同天祖重,涂金亲写御容旁。
【简释】《契丹国志》载,清宁十年,帝遣使诣宋,求真宗、仁宗御容于庆州崇奉。每夕宫人理衣衾,朔日月半上食。食乞尽,登台燎之曰“烧饭”。唯祭天与祖宗,则然。
《三朝北盟会编》载,真宗、仁宗御容,所有帝衔,求得中国谥号,遂涂金字书于像旁。
【宫词】銮舆游畋动经旬,红袖裁诗似诤臣。丞相朝朝呜剑佩,可怜讽谏出宫人。
【简释】《辽史·后妃传》载,天祚文妃,小字瑟瑟,善歌诗。及边庭多事,帝游畋不恤,忠臣多被疏斥。妃作歌讽谏,其词曰:“丞相来朝佩剑呜,千官侧目寂无声,养成外患嗟何及,祸尽忠臣罚不明,亲戚并居藩屏位,私门潜畜爪牙兵,可怜往代秦天子,犹向宫中望太平。”天祚见而衔之。
【宫词】诏下亲征括禁军,翁翁那解戢强邻。封藩枉铸东怀印,衅起当年打女真。
【简释】《契丹国志》载,自天祚亲征败绩,中外归罪萧奉先,擢用耶律大悲奴萧查,敕与吴庸、马人望、柴谊等参议。数人皆昏谬,不能裁决。时国人谚曰:“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真。”远近传为笑柄。(又)载,天庆四年,金兵攻破宁江州。先是州有榷场,女真人以北珠、人参、生金之类为市,州人低其值,且拘辱之,谓之“打女真”。州既陷,杀之无遗类。
《三朝北盟会编》载,阿骨打遣人入大辽,以求封册。其事有十,天祚付南北面大臣会议,萧奉先等悉从所请,策为“东怀国至圣至明皇帝”,刻“东怀印”到其国。杨朴以策文非是,阿骨打大怒,鞭其使,却回之。
○金
金,太祖完颜旻,本名阿骨打。女真部人。宋政和四年,称帝,都会宁。在位九年殂,葬睿陵,改元二(收国、天辅)。弟太宗晟立,十三年殂,葬泰陵,改元一(天会)。熙宗亶,太祖孙。在位十四年,为迪古乃所杀。葬思陵,改元二(天眷、皇统)。海陵王亮,本名迪古乃,太祖孙。皇统九年篡立,迁燕京,又迁开封。在位十三年,引兵伐宋,遇杀于扬州。世宗追废为海陵王,谥曰炀,改元三(天德、贞元、正隆)。世宗雍,太祖孙。海陵南伐,国人奉帝即位于辽阳。遂入都燕。二十九年殂,葬兴陵,改元一(大定)。章宗璟,世宗太孙,宣孝太子允恭子。十九年殂,葬道陵,改元三(明昌、承安、泰和)。卫王允济,世宗子。章宗无子,李元妃与大臣共立之。五年为胡沙虎所杀,改元三(大安、崇庆、至宁)。宣宗珣,世宗孙。为胡沙虎所立,复南迁开封。十一年殂,葬德陵,改元三(贞祐、兴定、元光)。哀宗守绪,宣宗子,在位十一年。天兴二年,驻蔡州,明年以蒙古合宋兵围,急传位族子承麟,自缢。城破,承麟亦见杀。改元三(正大、开兴、天兴)。
金共九主,凡一百二十年。
【宫词】洞启朝门约束宽,土牛击许万人看。春风昨到乾元殿,掠地千条柳线攒。
【简释】《大金国志》载,其辽之上京,改作北京,城邑宫室无异于中原。州县廨宇制度极草创。自前朝门直抵后朝门,尽为往来出入之路,略无制禁。每孟春,击土牛,父老士庶无长幼,皆聚观于殿侧。(又)载,女真之初,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金主所独享者,唯一殿,名“乾元殿”。所居四外,栽柳以作禁围而已。
【宫词】紫微宫外驻星轺,南使书来宠眷邀。百戏当筵钲鼓噪,绢花斜插帽檐飘。
【简释】《大金国志》载,“宋许元宗奉使行程录”云:“山棚之左曰桃源洞,右曰紫微洞,中作大牌曰紫微宫。金主御座前,施朱漆银装金几,几案果碟酒器皆金玉,酒味食品皆珍美。乐部二百人,乃契丹教坊四部也。酒行食毕,各赐袭衣袍带,谢毕归馆。次日中使赐酒果,复赐饩,以锦帛折充。次日,再谒北庭,赴花宴。酒三行,乐作鸣钲击鼓,百戏出场。酒五行,各起就帐戴色绢花各二十余枚。”许元宗,宋朝之著作郎。为贺金主登位,使金。时金太宗嗣立之次年,在宋朝为宣和六年也。
【宫词】玉斧金瓜仙仗环,群臣舞蹈六龙闲。地寒毡帐秋风早,豹子河边避暑还。
【简释】《大金国志》载,建国之初,仪卫护从,只类中州守令。至熙宗立,始设仪卫将军。寝殿中底弩手撒子。迨幸燕,始乘玉辂、服衮冕,仪从方整肃。时令翰林待制邢具瞻作引导词。曰:“五年一狩仙仗到,人间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歌讴道咏皆相似,天子寿南山。金瓜玉斧沉烟和,舞蹈六龙闲。”(又)载,金熙宗,夏避暑于永安山,或长岭豹子河。(又)载,官吏每日入毡帐门,谓之“上殿”。
【宫词】草色青黄可记年,一年一度草芊芊。君王诞日群称寿,恰值银河乞巧天。
【简释】《大金国志》载,女真旧绝小,正朔所不及,其民不知纪年。问之则曰:“我见草几度矣!”盖以草一青为一岁也。自兴兵以来,浸染华风,帅将生朝,皆自择佳辰。粘罕以正旦,兀室以元夕,乌曳马以上巳,国主以七夕。其他如重五、重九、中秋、中元、下元,四月八日皆然。
【宫词】瑶池蓬岛斗群芳,杏作山村柳作庄。宫女采莲船过处,薰风十里送花香。
【简释】《大金国志》载,西出玉华门曰“同乐园”,若瑶池蓬瀛,柳庄杏村尽在其中。
《大金国志·海陵纪》载,一日宫中宴闲,因问汉臣曰:“朕栽莲二百本,而俱死。何也?”汉臣曰:“自古河南为橘,河北为枳。非种者不能。盖地势然也!上都地寒,唯燕京地暖,可栽莲。”主曰:“依卿所请,择日而迁”。
《中州记》载,“史学宫词”云:“薰风十里琼花岛,一派歌声唱采莲。”(又)载,“朱澜宫词”云:“采莲宫女分花了,笑把兰篙学刺船。”
【宫词】九重宝殿极峥嵘,象简罗袍列两楹。筵上倾残金甕酒,醉歌还作鹧鸪声。
【简释】《大金国志》载,殿九重,凡三十有六,楼阁倍之。(又)载,宣宗在燕京,宫阙雄丽,为古今冠。至以银为马槽,金为酒甕。(又)载,初兴风俗,其乐唯鼓、笛,其歌为“鹧鸪曲”。第高下长短,如鹧鸪声而已。(又)载,正一品为左右丞相,左右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服紫罗袍、象简玉带佩金鱼。
【宫词】射场秋老兽初肥,妃子君王共合围。猎罢黄昏齐纵饮,月旗低傍日旗飞。
【简释】《大金国志》载,金国酷喜田猎,昔都会宁,四时皆猎。海陵迁燕以都,城外皆民田,三时无地可猎,候冬月则出。一出必逾月,后妃、亲王、近臣皆随矣!每猎,则以随驾军,密布四围,名曰“围场”。饮食随处可进,或与亲王、近臣共食。(又)载,车驾出入,只用一“日”旗,与后同乘,则加“月”旗。
【宫词】礼尊古制式无愆,祫祭三年禘五年。吉日凌晨排九节,幡幢夹道画衣联。
【简释】《大金国志》载,国初,无祭祀之礼。至海陵徙燕,筑陵于西南九十余里大洪山,及太庙、元庙告成,始有尊祖之仪。多陈郊庙,配天之事。海陵耻效南朝旧制,令更讨论之,礼官再进以“三年一祫,五年一禘”乃上古之制。海陵从之。遂令太常寺,备大乐具九节,仪从待期往焉。至是,月吉日,先一夕宿于正殿,次日清晨,令导从之人,服五色画衣,执旌幢斧钺幡盖羽扇,自内城至庙,夹道并肩而去。
【宫词】百僚名位应星辰,谙版官尊率属分。三十姓推宗室贵,马前争拜小郎君。
【简释】《三朝北盟会编》载,女真官名,以九矅二十八宿为号,曰“谙版”。孛极烈大官人,孛极烈官人,其职曰“忒”。母万户,萌眼千户,毛毛可百人。长蒲里偃牌子头孛极烈者,纠官也,犹中国言“总管”云。其宗室,皆谓之郎君。虽卿相尽拜于马前,郎君不为礼。唐时,初称姓拏。至唐末,部落繁盛,共有三十首领。每首领有一姓。通有三十姓。
【宫词】镔铁成金国势坚,珊蛮草创共艰难。上京已见归新主,骑马先教上五銮。
【简释】《三朝北盟会编》载,金太祖以辽天庆五年建国,曰:“辽以镔铁为国号,镔铁虽坚,终有销坏。唯金赤色,最为奇宝。自今本国号‘大金’”(又)载,兀室奸滑而有才。自制女真法律、文字,成其一国,国人号为“珊蛮”。“珊蛮”者,女真语,巫妪也。以其通变若神,粘罕以下,皆莫能及也。(又)载,宣和二年,诏遣赵良嗣,曲登州泛海使女真,王瓌副之。议约夹攻契丹,取燕蓟云朔等,旧汉州复归于朝廷。上京城破,遂与阿骨打进上京,看契丹大内居室。相与上马,并辔过“五銮”、“宣政”诸殿,遂置酒于“廷和楼”。良嗣有诗云:“建国旧碑胡日暗,兴王故地野风干,回头笑谓王公子,骑马随军上五銮。”
【宫词】歌舞宴前酒似酥,契丹新妇泪模糊。红颜马上频回首,尽入琵琶出塞图。
【简释】《大金国志·太祖纪》载,天辅三年,春正月。赵良嗣来使,国主令从军七月回,至女真所居,留饮数日。令契丹吴王妃歌舞饮宴。妃配吴王,天祚私纳之,复以他过,囚于上京。女真破上京,得之。谓良嗣曰:“此契丹儿妇,令作奴婢,遂使人欢!”(又)载,平辽所得中原士女,艳装丽色,尽掠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