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57 页/共 64 页

【宫词】珍馆宏开贵客迎,镂床宝帐紫霞明。宫袍新赐金丝纽,御膳频调玉叶羹。   【简释】《云蕉馆纪谈》载,友谅开宝市于都。招至海商大贾,造“尊珍馆”,以待有宝者。设宾客卿使之名,得其绝色以进,则封为“奇货上宾”。得珠玉以进,则封为“珍精贵客”。又有华卿丽使,亚于宾客也。(又)载,有桑妃者,陈所至爱。海贾所进金丝纽花袄、紫霞帐、水晶楼凤箱,皆以赐之。(又)载,陈氏喜食玉叶羹,以西山罗汉菜,曲江金花鱼为之。   《明史》载,陈友谅造镂金床,甚精工。   附:伪夏   伪夏,明玉珍,随州玉沙村人。初为徐寿辉将。至正二十三年,据成都,僭号称夏。后徙重庆,二十六年死。子昇嗣。洪武四年,廖永忠讨降之,封归义侯,后徙高丽。玉珍改元一(大统)。改元一(开列)。   【宫词】捣锦亭边制锦笺,银辉馆侧贡华铝。满宫装束饶花粉,御史香分井底泉。   【简释】《云蕉馆纪谈》载,浣花溪,自唐薛涛后,能以溪水造笺者,绝少。珍守蜀时,有郡人陆子良,能之。珍于溪上建“捣锦亭”,置笺户十余家。笺有桃花、凤彩、云样、锦幅等名。(又)载,城西清水穴,亦名“粉水井”。巴人以为粉,则膏腻鲜明。昇建“银辉馆”于侧,置官掌之,以供公用。号为“花粉御史”。   【宫词】苏薰锦褥艳宫妆,四面风轮竹簟凉。碾出新茶清似雪,一杯花泛海棠香。   【简释】《云蕉馆纪谈》载,昇畏暑,作露帐。四面驾风轮,以花竹簟卧其中。宫庭侈甚,席地以苏薰荐铺锦褥于上。宫人不用凳兀,以此为坐。(又)在重庆,取涪江青■〈虫麻〉石,为茶磨。令宫人以武隆“雪锦茶”碾之,焙以大足悬“香霏亭”。海棠花味倍于常海棠,称为香焙茶,甚妙。   【宫词】瓮中琥珀吸香醪,荔劈新红助饮豪。宴罢酒酣思却醉,金罂盛进紫梨糕。   【简释】《云蕉馆纪谈》载,昇能饮。宴会不用杯盏,用瓮盛酒,以忠州引藤,一吸半瓮。(又)载,昇于荔枝熟时,设“荔枝宴”。有诗云:“香浮琥珀御醿酒,色重鸡冠新荔红。”(又)载,广州出紫梨,昇取其汁,和紫藤粉为糕,名“云液紫霜”,食之能却醉。   ●全史宫词卷二十 明   明,太祖姓朱,名元璋,钟离人。至正十二年起兵,二十八年即帝位,都应天。在位三十一年崩,葬孝陵,改元一(洪武)。恭闵惠皇帝允炆,太祖孙,懿文太子标子。在位四年,燕王举兵犯阙,城破,帝自焚。成祖立,革除建文年号,世称建文君。后大清乾隆元年,追加尊谥。改元一(建文)。太宗棣,太祖第四子。初封燕王,永乐元年,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号北京,以应天为南京。十八年迁顺天,二十二年崩,葬长陵,改元一(永乐)。子仁宗高炽立,一年崩,葬献陵,改元一(洪熙)。子宣宗瞻基立,十年崩,葬景陵,改元一(宣德)。子英宗祁镇立。十四年帝亲征也先,败于土木。也先执帝以北。景帝即位,遥尊为太上皇。景泰元年八月,还都居南宫。七年正月,徐有贞等,迎帝复辟。八年崩,葬裕陵,改元二(正统、天顺)。景帝祁钰,英宗弟。英宗被执入北,孙太后命帝监国。在位八年,帝寝疾,英宗复位,废为郕王。寻殂,葬西山。成化初,追加尊谥。改元一(景泰)。宪宗见深,英宗子。二十三年崩,葬茂陵,改元一(成化)。子孝宗樘立,十八年崩,葬泰陵,改元一(宏治)。子武宗厚照立,十六年崩,葬康陵,改元一(正德)。世宗厚熜,宪宗孙,兴王祐杭子。初嗣封兴王,武宗无子,张太后与大臣杨延和等,征帝立之。四十五年崩,葬永陵,改元一(嘉靖)。子穆宗载垕立,六年崩,葬昭陵,改元一(隆庆)。子神宗翊钧立。四十八年崩,葬定陵,改元一(万历)。子光宗常洛立,一月崩,葬庆陵,改元一(泰昌)。子熹宗由校立,七年崩,葬德陵,改元一(天启)。庄列愍皇帝由检,熹宗弟。初封信王,熹宗无子,遵遗诏即位。十七年,李自成陷都城,帝自缢煤山。大清顺治元年,追加尊谥,葬思陵。改元一(崇祯)。   明朝共十六主,凡二百七十六年。   【宫词】大练衣裙浅淡妆,残缯败缕赐诸王。一言更溥膠庠惠,太学新添红板仓。   【简释】《明史·后妃传》载,太祖马后,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   《彤史拾遗》载,高皇后马氏,缉裁余缯帛,及织工治丝有荒落者,纂集为衣帔,以赐诸王、公主。   《明史》载,帝幸太学还,后问:“生徒几何?”帝曰:“数千。”后曰:“人才众矣!诸生有廪食,妻子将所仰给?”于是,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太学生家粮,自后始。   【宫词】珍重农功睿虑劳,后庭刈稻晚风高。赏丰共饮香云阁,别供皇妃引口醪。   【简释】《椒宫旧事》载,成穆贵妃孙氏,尝与上登“香云阁”,观后苑刈稻。上命宫人取酒来,为“赏丰饮”。令妃诵诗侑酒。妃为歌李绅《悯农诗》,上大悦,赐予有加。(又)载,皇淑妃李氏,性不爱酒。上为造“引口醪”,每宴饮,特设以供妃。   【宫词】方领蓝衫御手裁,曾将儒服共颁来。尚功局里新承旨,更举人间女秀才。   【简释】《椒宫旧事》载,孝慈见秀才巾服,与胥吏同,乃更制儒巾蓝衫,令上著之。上曰:“此真儒服也!”遂颁天下。   《静志居诗话》载,明初,识字妇女得举女秀才,入“尚功局”。   【宫词】夜静炉香绕玉阑,清茶闲品小龙团。宫中给事多才女,阁上看书召讲官。   【简释】《玉堂丛语》载,洪武初,凡观经史中有未明者,必诏翰林儒臣质之。虽有知书女侍能文,宫人不能近侍讲。方希直有诗云:“风暖彤庭尚薄寒,御炉香绕玉闌干,黄门呼报文渊阁,天子看书召讲官。”   《续文献通考》载,洪武二十四年,敕进茶,必碾而揉之,压以银板,为大小“团龙”。   【宫词】漫把骑牛笑阿婆,笛声吹出太平歌。马嵬青冢空埋怨,人到深宫薄命多。   【简释】《明诗综》载,范氏,清江人椁孙女,早寡。选入禁中,偶题画寄意,高后见之,封为夫人,遗还乡。其题《老妪骑牛吹笛图》。云:“玉环赐死马嵬坡,出塞昭君怨更多,争似阿婆牛背稳,笛中吹出太平歌。”   【宫词】宫车晚出地天哀,佛子诸天送雨雷。负帝犹留图画在,瓣香同祝马如来。   【简释】《剪胜野闻》载,马后既薨,临葬日,大风雨、雷电。太祖甚不乐,召僧宗泐至,曰:“太后将就窀穸,汝其宣偈!”泐应声曰:“雨落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宣己,帝大悦。顷复朗霁,遂起輀。(又)载,太祖尝为汉兵所逐,马后负之而逃,太子私绘为图。   【宫词】洒扫泉台待蜃车,可怜芳草葬群花。朝天女户承新命,眼望西宫泣暮霞。   【简释】《彤史拾遗》载,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李衡、赵福、张弼、汪宾、孙瑞、王斌、杨忠、林良、李成、张敏、刘政,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是也。   【宫词】飞飞燕子入金川,海峤云迷月半边。闻道外廷天使出,依稀犹说访张仙。   【简释】《明史纪事本末》载,明谷王穗与李景隆守金川门。燕兵至,遂开门降。先是,建文中,有道士歌于途曰:“莫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至是,始验其言。   《坚瓠集》载,建文初生,顶颅颇偏。高皇视之,心甚不悦。尝抚而名之曰“半边月儿”。   《震泽纪闻》载,太宗师渡江破都城,建文君阖宫自焚死。然或传,实自火逃出。或传蜀府兵来赴难,窃载以去,莫察其实。故遣胡濙,巡行天下,以访“张仙”为名,实访建文也,终莫知所往。   【宫词】相夫同邀听鸡鸣,柔德亲颁内训精。命妇朝回应窃语,今朝幸拜女诸生。   【简释】《彤史拾遗》载,徐皇后,成祖后也。尝召诸命妇,赐以冠服钞币,且谕之曰:“凡妇相夫,岂只衣服馈食云尔,必将有德行之助。明友之言,有从有违。夫妇之言,婉而易入。尔其思之。”又召翰林学士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杨士奇、金幼孜妻,见之“柔德殿”,各赐劝勉。后尝辑《女宪》、《女诫》诸书,采其要者,作《内训》二十篇。(又)载、后幼时,读书史,一过不忘,人称“女诸生”。   【宫词】中秋赏月圣宴开,惆怅嫦娥面不回。学士诗成云幔卷,始知人有夺天才。   【简释】《野获编》载,永乐中,上中秋开宴,月为云遮。命学士解缙赋诗。因口占《落梅风》以进。云:“嫦娥面,今夜圆,下云帘,不著臣见。拼今宵倚不去眠,看谁过广寒宫殿。”上大喜,复命以此意赋长歌《半夜月复明》。上大喜曰:“才子,可谓夺天手段也!”   【宫词】左右毬官判两棚,宴开东苑午风晴。太孙拜赐群工贺,一统山河日月明。   【简释】《野获编》载,永乐十一年五月,午节。车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先是,命行在礼部议分击毬官为两棚。驸马都尉、广平侯袁容,领左棚。宁阳侯陈懋,领右棚。自皇太孙而下,诸王、大臣以次击射。皇太孙连发皆中,上大喜。射毕,进皇太孙嘉劳之。因曰:“今日华夷毕集,朕有一言,尔思对之。曰‘万方玉帛风云会。’”太孙即叩头对曰:“一统山河日月明。上喜甚,赐名马、锦绮纱罗,及番国布。因命儒臣赋诗,赐群臣宴。   【宫词】鹊来灵囿记休祥,翯翯跄跄拟正当。贺表尽誇官样好,切题文字属西杨。   【简释】《野获编》载,永乐间,北京得白鹊。时仁宗监国,令宫官撰表为贺。杨士奇以为,不著题,即贺白龟、白鹿亦可。仁宗即命士奇改作。云:“与凤同类,跄跄于帝舜之庭;如玉其翬,翯翯在文王之囿!”仁宗大喜。云:“方是帝王白鹊。”命设内膳赐之。杨士奇,号称“西杨”。   【宫词】王圣奸邪鉴在殷,如何开国市私恩。加封乳母诒谋误,已种茄花累后昆。   【简释】《野获编》载,永乐三年,追封乳母冯氏为“保圣贞顺夫人”。此封保姆之始,翊圣、卫圣二妪,遂因之。此后,因以为例。客魏用事时,有“魏鬼当头坐,茄花满地生”之谣。   【宫词】忽传天外魫灯过,知是君王夜听歌。贡女中宵向东望,玉箫吹处月明多。   【简释】《彤史拾遗》载,权妃,朝鲜人。永乐七年,朝鲜贡女充掖庭。上见妃色白而质复秾粹,问其技。出所携玉琯吹之,窈渺多远音。上大悦,遽拔妃出众女上。逾月,册贤妃。《续文献通考》载,永乐中,增定卤薄,有灯二对。   【宫词】秋声满院月黄昏,香尽熏炉闭殿门。欲试江南新进种,罗巾轻拭戗金盆。   【简释】《吕瑟小史》载,宣宗酷好促织之戏,遗取之江南,价贵至十数金。吴梅村有宣宗“戗金蟋蟀盆”歌。   《格致镜原》载,宣德铜器,以炉鼎为首。入赏鉴者,如“鱼耳炉”、“鳅耳炉”、“乳炉”、“百摺彝炉”、“戟耳炉”、“天鸡彝炉”、“方圆鼎”、“石榴足炉”、“橘囊炉”、“香炉”、“高足押经炉”。以上诸款,皆上品赏鉴也。   【宫词】仙姬新自凤阳来,诧体椒宫贤而才。一觉自知春梦短,诗词激作楚声哀。   【简释】《明史·后妃传》载,宣宗郭嫔,名爱,凤阳人。贤而有文,入宫二旬而卒。自知死期,书“楚声”以自哀。曰:“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   【宫词】睿藻玢璘画里诗,剡溪湘浦寄遐思。清凉无暑非关扇,自染冰纨作折枝。   【简释】《野获编》载,宣宗皇帝,天授奇慧。所御书画,俱非臣下可及。曾见御书一扇,上画折枝花及竹石,自题六言于端。云:“湘浦烟霞交翠,剡溪花雨生香,扫尽人间炎暑,招回天上清凉。”烘染设色,直追宋人。   【宫词】金貂贵客伴婵娟,赐出天恩事亦偏。不道古言遭剪舌,满宫争颂李神仙。   【简释】《野获编》载,内臣陈芜,交阯人。以永乐丁亥,傅太孙于潜邸。既御极,是为宣宗。以旧恩,升御马监太监,赐姓名为“王瑾范”。金印曰“心迹双清”,曰“金貂贵客”。且出宫女二人,赐之为夫人。其时,有李校尉者,极谏,谓“阉人有辱宫嫔之礼!”上大怒,命剪其舌。后不死,人戏呼为“李神仙”。   【宫词】乐部三千方出宫,宫人新放例从同。朝鲜佳丽齐归国,远播皇恩到海东。   【简释】《野获编》载,宣德十年,英宗即位,谕礼部曰:“教坊乐工数多,其择堪用者,量留。余悉发为民。”凡释教坊乐工三千八百余人。又朝鲜国妇女,自宣德初年取来,上悯其有乡土父母之恩,命中官遣还其国,令国主遗还家,勿令失所。   【宫词】城隍雨地满城讴,朔漠风寒入御楼。怪道胪传金殿日,廷臣先报失龙头。   【简释】《野获编》载,正统十四年八月,车驾陷于土木。其年三月,进士传胪,适状元彭时以假寝不至。殿庭相顾疑骇,谓“龙首所失,是何祥也!”未几,果龙驭不返。人间始有“丧元”之说。先是,正统中,京师有“雨地城隍”之谣。雨,御也,地,帝也(皆音相近)。   【宫词】诵到三官旧日经,教人回忆小南城。上皇玉食资针绣,尽是中宫手制成。   【简释】《野获编》载,南内,在禁城外巽隅,即景泰时锢英宗处,所称“小南城”者是也。闻之老中官,不特室宇湫隘,侍卫寂寥,即膳馔从窦入,亦不时具。钱后日以针绣出贸,以供御食。今所传颂“三官经”,为英宗无聊时所作。   【宫词】万颗珠玑洒绮扉,宫娥宫监簇成围。黄金铸豆犹难给,碎剪银壶作蝶飞。   【简释】《坚瓠集》载,景泰在位,颇好声色。尝以银豆、金钱洒地,令宫人、宦侍争拾,以供嬉戏。编修杨守陈,赋银豆谣。曰:“尚方承诏出九重,冶银为豆驱良工,颗颗均匀夺天巧,朱函进入蓬莱宫,御手亲将十余把,琅琅乱洒金阶下,万颗珠玑走玉盘,一天雨雹敲鸳瓦,中宫跪拾多盈袖,金珰半坠罗衣皱,赢得天颜一笑欢,拜辞归来坐清昼,闻知昨日六宫中,翠蛾红袖承春风,黄金作豆亲拾得,羊车不至愁烟空,另有银壶薄如叶,并刀剪碎盈丹匣,也随银豆洒金阶,满地春风飞玉蝶。君不见,民餐树皮和草根,梦想豆食如八珍。官仓有米无银籴,操瓢尽作沟中瘠。明主由来爱一嚬,安邦只在恤穷民。愿将银豆三千斛,活取枯骸百万人。”   【宫词】七年天子事成空,检点衣装出禁宫。草没金山何处望,进阑肠断玉玲珑。   【简释】《彤史拾遗》载,景皇后汪氏,迁外王府,斋素事佛。后英宗索玉玲珑腰系,后对以无有。即而语人曰:“是实有之,但景帝虽废,亦尝为天子七年。一腰系何不可消受?乃追取也!当上索时,吾实怒,而投之井矣!”王葬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