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40 页/共 64 页

【宫词】金柱珠帘整复斜,紫薇宫冷夜栖鸦。多情最是莲花冢,犹发鸳鸯树上花。   【简释】《金凤外传》载,延钧为春燕,造东华宫。以珊瑚为栌,琉璃为棂瓦,檀楠为梁栋,珍珠为帘,范金为柱础。   《十国春秋·闽康宗后李氏传》载,李氏,本惠宗宫人,名春燕,有色,康宗烝焉。嗣位立为贤妃。及通文改元,复立为皇后。别造紫薇宫,为皇后游幸之所,土木之盛,逾于东华。重遇之乱,康宗同后出北关至梧桐岭,为皇从子继业所杀,葬莲花山侧。冢上有树,生异花似鸳鸯交颈,时人名曰:“鸳鸯树”。   【宫词】银叶杯倾酌玉浆,谁来买宴又开觞。当筵莫劝如泥醉,准备君王验酒肠。   【简释】《十国春秋·闽景帝纪》载,帝曲宴群臣,皆醉去,独周维岳在座。帝曰:“维岳身甚小,何饮酒之多?”左右曰:“酒有别肠,不必长大!”帝欣然命推维岳下殿,剖视酒肠以验。有解之者曰:“杀维岳,无人陪陛下剧饮!”乃舍之。帝常锻银叶为杯,赐群臣饮。银叶柔软,因名为“冬瓜片”,又名曰“醉如泥。”酒既盈,即不复置他所,唯饮尽始得释手。   ○荆南   荆南,高季兴,本名李昌,陕西硖石人。初为朱全忠将,赐爵渤海王。后唐同光二年,进封南平王,居江陵,在位十六年卒,谥武信。子文献王从诲立,十九年卒。子贞懿王保融立,十三年卒。弟侍中保勖立,三年卒。贞懿王长子侍中继冲立,逾年降于宋。   荆南共五主,凡五十七年。   欧阳修《五代史》称“南平”,张唐英《补九国志》称“北楚”。此称“荆南”。   【宫词】雄楚楼高气欲吞,金堤巩固俯荆门。绣衣旧拜中朝赐,上有唐皇指爪痕。   【简释】《十国春秋·武信王世家》载,梁乾化二年,季昌潜有据荆南之意,乃治城堑,设楼橹。奏筑江陵外城,复建“雄楚楼”、“望江楼”为捍敌。(又)载,梁贞明三年,王筑堤,以障襄汉之水。居民赖之,名曰“高氏堤”。   《江陵余志》载,高氏尝筑金堤,厥后,江势改徙,堤迁于外。(又)载,唐主尝问曰:“朕将有事于蜀?”王请以本部兵先进。唐主大悦,以手抚其背。王因命工,绣其手迹于衣,以为荣耀。   【宫词】西天瑞象现香台,惨淡宫花五寺开。净果更参华定水,汤神逐日献茶来。   【简释】《十国春秋》载,武信王五女,失其名。相传俱幼年好道,薙发为女僧,各止一处。一曰“佛华寺”,二曰“菩提寺”,三曰“庄严寺”,四曰“石佛寺”,五曰“法轮寺”。(又)载,文了,吴僧也。雅善烹茗。武信王时,来游荆南,延住紫云禅院。日试其艺,王大加欣赏,呼为“汤神”,奏授“华定水大师”,人皆目为“乳妖”。   《江陵余志》载,弥勒瑞像,清泰间随船至荆,高氏迎至万寿寺。   【宫词】稽功山下郢城开,主器群称霸业恢。犹忆梦中金甲护,执戈扶起泰山颓。   【简释】《十国春秋·荆南武信王世家》载,乾化二年,季昌奏筑江陵外城。是时,稽课土功于郢城北,土人因名其山曰“稽功山”。   《十国春秋·荆南武信王夫人张氏传》载,张氏,王爱姬,而文献王之母也。武信王隶梁戏下时,每行军,每挟夫人与俱。一夕,军败误入深涧中,恰夫人方妊文献王,宛转不能起。王惧追兵且至,见夫人熟睡,遂以剑刺两岸,期岸崩而压之,勿被敌获。既而夫人惊呼曰:“适梦泰山颓,压妾身,赖金甲执戈者抵之,获免!”王遂携以行。未几,生文献王,以富贵终。   【宫词】江汉朝宗此建楼,堂开杞梓众材收。君王喜怒偏无定,一笑麟儿万事休。   【简释】《十国春秋·荆南武信王世家》载,天成二年,筑内城以自固,名曰“子城”。建楼于内城东门上,曰“江汉楼”。   《十国春秋·荆南文献王世家》载,开运二年,建杞梓堂。意取《左传》楚材晋用之典。(又)载,保勖,文献王第十子,初在媬,文献王独钟爱之。或盛怒,见必释然而笑,荆人目为“万事休。”   【宫词】五花宾馆绮为寮,食品纷罗盌足高。宴上红装齐醉舞,朱弦轻按紫檀槽。   【简释】《南部新书》载,荆南旧有“五花馆”,待宾之上地也。   《三楚新录》载,高从诲时,荆南尚使瓷器,皆高其足,谓之“高足”。   《十国春秋·文献王世家》载,晋学士王仁裕来聘,王出十妓弹琴以乐之。从诲有句云“红装齐抱紫檀槽,一抹朱弦十四条”。   【宫词】江波常绕望沙楼,洞口桃花逐水流。怪煞白莲开遍野,清风池畔渚宫秋。   【简释】《十国春秋·荆南文献王世家》载,天福五年,晋翰林学士陶谷,为王生辰信使,来聘于荆南。王宴谷于望沙楼,大陈战舰于楼下。   《禁扁》载,望花楼下有桃源洞。(又)载,天福八年,王凿江陵城西南隅为池,立亭于上曰“渚宫”。先是,城东南旧有“渚宫”,楚顷襄王之离宫也,王特仿其名而称之。又置亭于侧曰“迎春”。   《江陵余志》载,清风池在城东北隅,方数百步,深清静洁,潭而不流。高氏之所凿也。   《天中记》载,荆文献王未死前数年,凡沟池、城隍悉开白莲花。   【宫词】琅玕深护海珠丛,台榭参差曲槛通。镇日垂帘看不足,巫山云雨梦魂中。   【简释】《十国春秋·侍中保勖世家》载,保勖颇有治事才,至是淫逸无度。日召娼妓,集府署,择士卒健壮者,令恣调谑,乃与姬妾垂帘共观,以为娱乐。又好营造亭榭,穷极土木之工。有估客自岭外来,得龙眼一枝,献于保勖,命作琅玕槛子置之,名曰“海珠丛”。   【宫词】手拨琵琶韵绕梁,麻姑法曲胜霓裳。云间鹤去元音渺,谁续仙人独指商。   【简释】《十国春秋》载,荆南仙女,平江节度史王保义女,五岁通黄庭内外经。及长,善琵琶。一夕,梦麻姑传以乐曲,自是,每夕辄梦遇之,即指授音律,岁余得百余调,都非人间所有。其尤者,名“独指商”,以一指弹一曲,更为擅奇。已而适文献王子保节,复梦麻姑至日即当相邀。明日庭中闻云鹤音乐,仙女奄然而逝。   ○北汉   北汉,刘旻,初名崇汉,高祖母弟,周广顺元年,周祖代汉,因自立都太原,称乾祐四年,在位四年殂,庙号世祖。子睿宗承钧立,仍称乾祐八年,至十年始改元(天会),十四年殂,养子纪恩立,遇杀。弟继元立,仍称天会十二年,至十八年始改元(广运)。宋太平兴国四年降,封彭城郡公。   北汉共四主,凡二十八年。   欧阳修《五代史》称“东汉”。   【宫词】重瞳勤政坐凝旒,阁启飞鸾瑞霭浮。天厩新添三品料,将军自在属黄骝。   【简释】《十国春秋·北汉世祖纪》载,世祖目有重瞳子。(又)载,帝为黄骝治厩,食以三品料,号“自在将军”。《禁扁》载,北汉刘旻,有“勤政阁”、“飞鸾阁。”   【宫词】贾客来王集众官,殊方异果辨应难。竹青枣拜官家赐,却爱金棱略绰盘。   【简释】《十国春秋·郝贵超传》载,又有禁帅郝惟庆者,为人椎,无文不识物情。时,诸方物产未通,贾客自闽粤来,以橄榄子献于世祖。诘旦,分颁大僚。惟庆曰:“此果类吾乡竹青枣,食久方少得味,官家何用赐!臣所喜者,金棱略绰盘耳!”闻者大噱。   【宫词】骏马添都尽逸群,定王来踏五台云。三衣顶帽谈经夜,偏向禅宗假握君。   【简释】《十国春秋·定王继颙传》载,继颙,故燕王刘守光子也。削发为浮屠,后居五台山。睿宗嗣位,用宗姓例,拜鸿胪卿。继颙能讲“华严经”,手执香如意,紫檀镂成,芬馨满室。五台当契丹界上,继颙常得其马以献,号“添都马”,年率数百匹。   《十国春秋·北汉英武帝纪》载,帝美风仪,善谈论,颇通禅学。居潜邸时,常假僧继颙紫檀如意,每接僧,则顶帽具三衣,秉此挥洒,名为“握君。”   【宫词】佛楼突兀俯宫城,鼓呼神旗扈跸行。记向无遮修法事,大辽圣节重天清。   【简释】《李恽天龙寺千佛楼碑铭》载,帝宅之西,五里而遥,北自乾坎,南距申酉。往者,北齐启国,后魏兴邦,各营避暑之宫,用憩鸣銮之驾。于是乎,金人塔庙、老氏宫观,星布于岩石矣!驯岭西下,约三百步,有高寺,榜曰“天龙”。今英武皇帝,应千龄之运,居九重之尊,每屈良辰,必亲行幸至。壬申岁十二月,诏有司于殿后,正面造重楼五间,铸贤劫自拘留孙如来以降铁佛千尊,上御宇之。八年乙亥岁,天赞皇帝累飞诏示,必以备物典册,将加徽号,鸿名果降贵。近受英武皇帝兼颁龙衣、玉带、驷马雕鞍,别赐神旗、鼓呼。英武皇帝严整仪卫,亲率公卿届初禅之境,臣幸陪天仗,亲奉德音,欢心有待,谨作铭。   《十国春秋·北汉英武帝纪》载,广运三年,遣使于辽,言“天赞皇帝天清节,我国设‘无遮会’,饭僧祝厘。”   【宫词】故第宏开显圣宫,巍巍七庙尽追封。叔皇报聘颁新赐,玉带横腰饰九龙。   【简释】《十国春秋·北汉睿宗纪》载,天会元年七月,初立七庙于高祖旧第,号“显圣宫”。   《十国春秋·北汉世祖纪》载,乾祐四年夏四月,帝命宰相郑珙,以厚赂谢辽,自称侄皇帝,致书于叔天授皇帝。六月,辽主册命帝为“大汉神武皇帝”。妃为皇后。又以黄骝九龙,十二稻玉带报聘。   【宫词】十二州环似拱辰,无端皆唱赤真人。雪花六出霏宫树,台馆唯争一夜春。   【简释】《十国春秋·北汉世祖纪》载,乾祐四年,帝继位于晋阳,仍用乾祐年号。所有者,并、蔚、汾、沂、代、岚、宪、隆、沁、辽、麟、石诸州之地。   《十国春秋·北汉睿宗纪》载,天会二年冬,国中大雪,国人唱曰:“生怕赤真人,都来一夜春。”人以为宋受命之应。   ●全史宫词卷十六 宋   宋,太祖姓赵,名匡胤,涿郡人。事周世宗,屡立战功。以殿前都检点,领归德军节度史。恭帝显德七年,引军北征,兵变还都,遂受周禅。都开封,在位十七年崩,葬永昌陵,改元三(建隆、乾德、开宝)。太宗名炅,初名光义,太祖母弟,在位二十二年崩,葬永熙陵,改元五(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子真宗恒立,二十五年崩,葬永定陵,改元五(咸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兴)。子仁宗祯立,四十一年崩,葬永昭陵,改元九(天圣、明道、景祐、宝元、康定、庆历、皇祐、至和、嘉祐)。英宗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子。仁宗无子,立为皇子。在位四年崩,葬永厚陵,改元一(治平)。子神宗顼立,十八年崩,葬永裕陵,改元二(熙宁、元丰)。子哲宗煦立,十五年崩,葬永泰陵,改元三(元祐、绍圣、元符)。徽宗佶,神宗第十一子,初封端王。哲宗无子,帝奉向太后命即位。二十五年,金兵深入,帝传位太子,京城陷,金人执之以归,封德公,后封天水郡王,至高宗绍兴五年殂于五国城。梓宫还临安,葬永固陵。改元六(建中靖国、崇宁、大观、政和、重和、宣和)。钦宗名桓,徽宗太子,受内禅。明年金兵陷京师,帝出降,北迁,封重昬侯,至绍兴三十年遇害,改元一(靖康)。   以上是为北宋,共九主,凡一百六十七年。   【宫词】招军格子破寻常,貔虎桓桓扫八方。红日当天星光退,御楼几度纳降王。   【简释】《画漫录》载,太祖招军格,不全取长人,要琵琶腿、车轴身。取多力。   《庚溪诗话》载,太祖微时,客有“咏初日”者,上所不喜。其人请上咏之,即应声曰:“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一轮倾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盖本朝以“火德”王天下。及上登极,僭窃之国,以次削平,混一之志,先形于言,规模远矣!   《六一诗话》载,李文正公,进永昌陵,挽歌词云:“奠玉五回朝上帝,御楼三度纳降王。”所谓三降王者,广南刘鋹,西蜀孟昶,江南李后主也。   【宫词】猊座庄严礼宝龛,黄袍卫护仗瞿昙。君王欲荐慈闱福,宣赐神仙的乳三。   【简释】《清异录》载,太祖陈桥时,太后方饭僧于寺,惧不测,寺主僧誓以身蔽。上受禅,赐“的乳三神仙”。   《宋史·太祖纪》载,次陈桥驿,军士控弦露刃,直扣寝门,相与扶太祖出听事,被以黄袍。诸军列拜曰:“诸军无主,愿策检点为天子。”传呼万岁,声闻数十里。   【宫词】国家武备莫轻妄,内院频开蹴鞠场。花下一丸尘起处,至尊敌手是韩王。   【简释】《元王恽题宋太祖蹴鞠图诗注》云,凡六人对蹴者,赵普旁看者,太宗八王一道士与从者,普封韩王。   【宫词】藩臣千里贡名鹰,雨血风毛遍九坰。■〈口木〉嗽书存今东阁,君王新却海东青。   【简释】《五总志》载,登州海崖林中,有鹘。能自高丽,一飞渡海,号曰“海东青”。本朝夏帅赵保全得之以献太祖,太祖却之曰:“朕久罢田游,尽放鹰犬,无所事此,却以赐卿。”   《肎綮录》载,临安有人好养鹰,尝见其几间有书一帙。上题“■〈口木〉漱”二字。皆饲鹰之法。问所从来,则曰:“先人在北,司诸阉,往来最厚,以此见遗。”“■〈口木〉”字,沈存中《笔谈》载,养鹰鹯者,其类相语,谓之“■〈口木〉”。   【宫词】宣德楼前月色明,御街处处听鸣钲。深宫叶子消长夜,容易虾蟆报六更。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坊巷御街,自宣德楼一直南去,约阔二百余步。   《孔氏杂说》载,今之更点———击钲。   《农田余话》载,今之“叶子戏消夜图”,相传始于宋。太祖令宫人皆习之,以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