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38 页/共 64 页
【宫词】分明虹气结三清,偏假飞龙改御名。白马朱鬃缔萝茑,长和千里送增成。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高祖纪》载,乾亨九年,冬十二月,有白虹化为白龙,见于南宫三清殿。帝改“乾亨”九年,为“白龙”元年,更名曰“龚”。长和国骠信郑仁旻,遣其布燮郑昭淳,致朱鬃白马,以求婚。帝以襄帝女“增成公主”妻之。长和,即唐南诏也。《职方分纪》载:“南诏献朱鬃马,中书舍人王翃献赋。”(又)载,大有十四年,帝造“”字,并以其名。采用“周易”飞龙在天之义,读“俨”音。
【宫词】梅口巡游为避灾,安丰顶帽望嵬嵬。正逢文德昌明日,贡士谁称著作才。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高祖纪》载,乾亨四年,帝从兵部侍郎杨洞潜之请,始立学校,置选部贡举,放进士明经十余人,如唐故事,岁以为常。是岁,“文德殿”成。著作郎陈光义献赋,赐珠数斤。六年夏四月,帝用术者言,出巡避灾,入梅口镇。是时,帝制平顶帽冠之,国人率以安丰顶为尚。
【宫词】殿陛弯弓猛兽降,宴酣深夜撼银缸。更筹不用鸡人报,别有宫娥侯晓窗。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中宗纪》载,殿侧皆置宫人,以侯晓,名曰“侯窗监”。每宴会,帝独处殿庭间,侍宴群皆结彩亭,列坐殿之两隅。宴酣则有司以槛兽进,两旁翼以戈戟,帝挽弓射之。
【宫词】瑞日曈曈满翠宫,云华石室拜仙翁。君王新得还丹术,国事全凭女侍中。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中宗纪》载,帝作离宫游猎,益修葺南宫、大明、昌华、甘泉、玩华、秀华、玉清、太微诸宫。(又)载,乾和七年,帝入英州,受神丹于野人,随御云华石室,以藏焉。(又)载,乾和八年,以宫人卢琼仙、黄琼芝为侍中,朝服冠带,以决政事。
【宫词】后苑春光似海深,年年花禁重芳林。抱关细捡楼罗历,胜负先分买宴金。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后主纪》载,大宝七年三月,命宫人斗花内殿,向晨先启后苑,集众采择。俄敕扃户还宫,膳讫角胜于殿中。令宦者抱关置楼罗历以验宫人出入,法制甚严,号曰“花禁”。负者献金银买宴。
《禁扁》载,南汉有芳林园。
【宫词】大夫自署萧闲号,课户连朝供豫游。今日红云开内宴,六宫齐到荔枝洲。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后主纪》载,帝自称“萧闲大夫”。(又)载,离宫数十,帝不时游幸。率以豪民为课户,供千人馔。(又)载,帝命荔枝熟时,设“红云宴”以乐,后宫岁以为常。
《十国春秋拾遗》载,荔枝洲在广州府城东南,周回五十里。南汉刘氏,创“昌华苑”于其上。
【宫词】云雨争看大体双,波斯狐媚误君王。忽闻帐里传神语,太子殷勤叩玉皇。
【简释】《十国春秋·波斯女传》载,女黑腯而慧,性善淫,后主甚嬖之,赐名“媚猪”。后主荒纵无度,又选恶少年,配以宫婢,使褫衣露偶,扶波斯女循览为乐,号曰“大体双”。(又)载,陈延寿引女巫樊胡子,自言“玉皇降胡子身”,帝于内殿设帐幄,陈宝贝。胡子冠“远游冠”,衣“紫霞裾”,坐帐中宣祸福,呼帝为太子。皇帝国事,皆叩于胡子。
【宫词】金柱银衣费万缗,鱼英椰子极雕剜。媚川都里还催课,亲制珠龙九五鞍。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后主纪》载,立“万政殿”,饰一柱,凡用白金三十铤,又以银为殿衣,间以云母。无名之费,日有万千。(又)载,置媚川都于合浦县。定其课,令入海采珠,所居宫殿以珠、玳瑁饰之。益置鱼英托,镂椰子立壶,诸宝器藏其中。鱼英者,故鱼脑骨,治之成器,岭南人以为稀有者也。又以珠结鞍勒,为戏龙之状,名曰“珠龙九五鞍”。
【宫词】扇子亭边万绿涵,苏园蕉叶迹堪探。素馨花以人名贵,应更争强压小南。
【简释】《清异录》载,广主尝与幸姬李蟾妃微行,至苏氏园憩酌绿蕉林。广主命笔大书蕉叶曰“扇子仙”。于是,苏氏于其所,起“扇子亭”。(又)载,南汉地狭力贫,不自揣度,有欺四方,傲中国之志。每见北人,盛夸岭南之强。世宗遣使入岭馆,接者遗以茉莉,文名曰“小南强”。后面缚到洛阳,见牡丹大骇。有缙绅谓之曰:“此名‘大北胜’!”
《十国春秋》载,南汉时,有宫人素馨,以殊色进。性喜插白花,遂名其花曰“素馨花”。
【宫词】全凭宦寺作盐梅,令仆公师尽内推。进秩先从蚕室过,状头可有腐迁才。
【简释】《十国春秋·南汉后主纪》载,帝性愚,以群臣自有家室,顾子孙不能尽忠,唯宦者亲近,可任中官,至七千余。加三公三师者,不一而足。女官亦有师傅、令仆之目。《十国春秋·陈延寿传》载,后主信任宦者,凡群臣有才能及进士状头,或僧道可与谈者,先下蚕室,然后得进。亦有自宫以求用者,有三公三师等官,稍加“内”字以别之。因谓士人为“门外人”。
○楚
楚,马殷,许州鄢陵人。梁初封楚王。后唐天成二年,进封楚国王。长兴元年卒,谥武穆。遗教诸子兄弟相继。衡阳王希声立,三年卒。文昭王希范立,十六年卒。废王希广立,四年为庶兄恭孝王希萼所缢。希萼立一年,入于后唐,迁金陵。
楚共五王,凡五十七年。
【宫词】执棒曾闻报太平,湖湘今见九州并。词人献颂夸新制,一曲当筵唱瑞卿。
【简释】《十国春秋·武穆王世家》载,诸将遣姚彦章,迎殷邵州。方值夜,殷犹豫未行。比晓,忽见一人,黑色,执大棒趋报曰:“军国内外平安!”俄而不见,殷以为嘉兆。
《五代史补》载,欧阳彬工词赋,马氏时,将希其用。有歌人瑞卿者,延于家。瑞卿能歌,每岁武穆王生辰,必歌于筵上。时湖南旧管七郡外,又加武陵、岳阳,是为九州。彬作“九州歌”,以授瑞卿,至时使歌之。
【宫词】摘山算茗遍湖湘,国用从来仗八床。纳税新教绫绢代,民风从此重蚕桑。
【简释】《十国春秋·武穆王世家》载,开平二年秋七月,王奏梁于汴。荆襄唐郢复诸州,置四图务运茶河之南北,以易缯纩、战马。仍岁贡茶二十五万斤。梁主诏曰:“可由是属内民,皆得摘山算茗。算募户置邸阁以居。”茗号曰“八床主人”。岁收数十万,国用遂足。(又)载,湖南不事蚕桑。高郁劝王,令输税者以帛代钱,由是机杼大盛。
【宫词】雅事春园倒玉卮,香风黛雨入新诗。流杯池上花飞雪,已过重三禊饮时。
【简释】《湖南通志》载,流杯池在长沙县北。五代马希范凿,为上已祓禊宴集之所。
《湖南故事》载,马氏作“会春园”,开宴。徐东野作诗赋,有数联,为当时所称。云“珠玑影冷偏粘草,兰麝香浓即损花”,“山色远堆螺黛雨,草稍春戛麝香风”,“衰兰寂寞含愁绿,小杏妖娆弄色红”。
【宫词】银棆部署卫宫门,晓殿香烟绕柱喷。望见幞头人尽肃,八龙趋捧一龙尊。
【简释】《十国春秋·文昭王世家》载,王置银棆都。为长枪大槊鋈以白金。募富民年少者,充之。(又)载,作“九龙殿”,刻沉香为八龙抱柱,相向作趋捧之势,已居其中,自言“身一龙也”。头脚长丈许,以象龙角,向晨,将御殿,先焚香龙腹中,烟气郁然而出,若口喷焉。
【宫词】长春开宴画堂舒,日影迟迟藻共掳。学士登瀛仍旧数,诗成谁得玉蟾蜍。
【简释】《十国春秋·楚拓拔恒传》载,文昭王开“天策府”,乃以廖匡图、李宏皋等十八人为“天策府”学士,而恒首与其选。
《十国春秋·楚石文德传》载,他日会宴长春堂,王出玉杯赏赋诗者。李宏皋诗先成,得之。文德继进加美,王复赉以玉蟾蜍。
【宫词】天策府中钱铸锡,长沙宫里带横犀。居丧犹踵蒸豚例,日费庖人五十鸡。
【简释】《十国春秋·武穆王世家》载,是时,开冶铸“天策钱”,文曰“天策府宝”,乃用锡铸。
《通鉴》载,湖南专用锡钱。
《十国春秋·武穆王世家》载,天成二年秋八月,唐册礼使尚书左丞李序至于潭州。序执节奏朝廷朱书御札,许自开国立台承制,置官属,分天子之半矣!是月,王始开国,以潭州为长沙府。立宫殿,置百官,皆如天子制。而微更其名。
《十国春秋·衡阳王世家》载,希声居丧无戚容。尝闻梁太祖嗜食鸡,私心慕之,命庖人日烹五十鸡臛,以供膳。二年冬,武穆王将葬于衡阳,且发引矣。希声不入泣,顿食鸡臛数器而起。朝臣潘起,讥之曰:“晋代阮籍,居丧食蒸豚,世故不乏贤者。”王性恶而好货。海商有鬻犀带者,值数百万。昼夜有光,洞照一室。王杀商而取之,逾月光遂灭。
【宫词】内苑联吟唤小东,西堂春暖帐重重。月沉花谢禅机静,永夜愁听七宝钟。
【简释】《王侍儿小名录》载,小东,长沙伎人。以能诗,得幸于马氏。
《十国纪年》载,马希范,少爱倡伎徐降香。及嗣立,号“西堂夫人”。
《十国春秋·文昭王顺贤夫人彭氏传》载,彭氏累封为“秦国顺贤夫人”。天福二年崩。先是,夫人尝上香“报恩禅院”报恩。僧问曰:“夫人何家妇女?”夫人以其词之忽也,遽索檐子疾归。且以其言告文昭王。王笑曰:“此释氏禅机耳!何不答以彭家女,马家妇。则禅机立解矣!”(又)载,秦国夫人崩,天策学士各撰挽词以进。石文德亦撰十余章,其一云:“月沉湘浦冷,花谢汉宫愁。”王得诗大惊,品为挽歌第一。
《天中记》载,七宝钟,乃七宝所铸。孟昶以之为马希范寿,后希范以赐君山寺。
【宫词】十六楼高接五堂,地衣随候变温凉。四仪入洞门斜,月出云开路正长。
【简释】《十六国春秋·文昭王世家》载,王建“天策府”于长沙城西北。作“天策”、“光政”等十六楼及“天策”、“勤政”等五堂,极栋宇之盛,栏槛皆饰金玉,涂壁用丹砂数十万斤。地衣春夏以角簟,冬秋以木棉为之。
《湘湖马氏故事》载,徐雅休,长沙人。因马希范夜宴,迎四仪夫人赋云:“云路半开千里月,洞门斜一天春。”
【宫词】五百蛾眉望帝乡,君王病酒厌壶觞。鸡坊新进昆仑蔗,应胜贫家缠齿羊。
【简释】《十国春秋·文昭王世家》载,王好学善诗,颇优礼文士,然奢靡喜淫。先王媵妾多加无数,又令僧尼潜搜士庶家女。有容色者,强委擒焉。前后数百人,犹有不足之色,曰:“吾闻轩辕御五百女以升天,吾其庶几乎?!”(又)载,鸡狗坊卒长当马氏时,善种子母蔗。灌溉有法。凡三种曰“蜡蔗”,曰“荻蔗”,曰“赤昆仑”,蔗一时称绝盛焉。
《清异录》载,袁居道不求闻达,马希范延入府。希范病,酒厌膏腻。居道曰:“大王今日使得贫家缠齿羊。”询其故则蔬茹。
【宫词】长街何事不栽槐,衅启湘宫竟招灾。杨柳桥边氛甚恶,披缁唯念宝如来。
【简释】《十国春秋·楚废王世家》载,先是,潭州多夹道植槐。废王时,尽易其柳干。童谣曰:“湖南有长街,栽柳不栽槐。”不栽槐者,兄弟失礼怀也。(又)载,王兄希萼,自朗州来奔丧,王止之于碧湘宫,不许入见。希萼愤然而去。(又)载,王命众僧,日夜诵佛经。王自披缁衣,膜拜念宝胜如来,谓之“禳灾”。郎州步军指挥使何敬真,以蛮兵三千,陈于杨柳桥。望见韩礼,旌旗纷错。曰:“彼众己惧,易破也!
○吴越
吴越,钱镠,临安人。唐末据浙东西,昭宗授以节镇,封彭城王。梁唐之世并封吴越王,乃自帝其国。以杭州为西府,越州为东府。在位四十一年卒,谥武肃,改元三(天宝、宝大、宝正)。子文穆王元瓘立,十年卒。子忠献王宏佐立,七年卒。弟忠逊王宏倧立,是年胡进思为变,迎其弟忠懿王俶立之。倧徙居东府。宋太平兴国三年,俶纳土降,封淮海国王。
吴越共五王,凡八十四年。
【宫词】寝宫风透敝帷单,警枕欹斜到夜阑。直宿共知龙不睡,隔墙几度应铜丸。
【简释】《吴越备史》载,武肃王夫人,尝以王寝帐毁裂,造青练帐将易之。王曰:“作法于俭,犹恐为奢。”卒不用。(又)载,王在军中,未尝安寝。用圆木作枕,睡熟则欹,由是得寤,曰“警枕”。(又)载,每夕,弹金丸于墙楼之外,使值宿者皆应。
《九国志》载,晋天福中,契丹使至,朝廷以近侍李泳为监,伴使。有判官幽蓟人,谓泳曰:“吴越王尝不睡乎?”诘其故,答曰:“尝闻五台山王子大师云,浙中不睡龙。今已归矣!”
【宫词】壶浆夹道唤婆留,锦绣江山十四州。父老同登欢喜地,还乡一曲揭吴喉。
【简释】《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载,始诞之夕,镠父宽,方他适。邻人急奔告曰:“适过君家后舍,闻甲马声甚众!”宽疾驰归,而镠已生,复有红光满堂。宽怪之。将弃于邱氏之井。镠大母知非常人,固不许,因小字曰“婆留”,而井亦以为名。(又)载,天宝三年,王亲巡衣锦军。有邻媪年九十余,携壶浆迎王曰:“钱婆留宁馨富贵。”王下车拜之!王置酒,高会父老男妇。八十岁以上者,金尊,百岁以上者,玉尊。王执爵上寿,制“还乡歌”曰:“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碧天朗朗兮,爱日晖。功臣道上兮,列旌旗。父老远来兮,相追随。家山乡眷兮,会时稀。今朝设宴兮,觥散飞。斗牛无孛兮,民无欺。吴越一王兮,驷马归!”时父老不能解。王复高揭吴音为歌,举座赓之,叫笑振席。
《十国春秋拾遗》载,至今,呼其设宴处,为“欢乐地”。
《嘉靖临安县志》载,钱武肃王,衣锦还乡,盛宴父老。山林皆复以锦,故名临安为“十锦”。
《贯休投诗》云:“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双飞十四州。”
【宫词】马海东西绿草肥,锦将军树已成围。花开陌上春风烂,寄语香车缓缓归。
【简释】《梦梁录》载,吴越王牧马于钱塘门外,东西马塍号曰“马海”。
《十国春秋·武肃王世家》载,号其幼时所常戏大树曰“衣锦将军”。
《十国春秋·庄穆夫吴氏传》载,夫人每岁春必归,衣锦军以为恒。武肃王语之曰:“陌上花开可缓归”。时人用其语,以为歌曲,至今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