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宫词 - 第 45 页/共 64 页

【简释】《铁围山丛谈》载,宣和殿小库者,天子之私藏也。顷闻之以宠妃之侍从者,颁首饰,上喜而赐之。命内侍取北珠匣来。上开匣,御手亲掬,而酌之。凡五七酌以赉焉。   《清波杂志》载,王黼奉敕,撰“明节和文贵妃”墓志。云:“六宫称之曰韵,时以妇女有标致者,为韵。曾叩于故老。宣和间,衣曰‘韵缬’,果曰‘韵梅’,曲曰‘韵令’。乃梁师成为郓邸,倡此谶。”   《刘屏山集·汴京纪事诗》云:“笃耨清香步障遮,并桃冠子玉簪斜,一时风物堪魂断,机女犹挑韵字纱。”   《侯鲭录》载,宣和五六年间,上方织绫谓之“遍地挑”,又曰“急地绫漆”。冠子做“二桃”样,谓之“并桃”,天下效之。至金人犯阙,无贵贱皆逃,亦此谶也。   【宫词】声声鼓柝绕回廊,崇政宫前正作场。跃马弯弓夸射柳,羽林扭头愧红装。   【简释】《清波杂志》载,政和五年四月,宴辅臣于宣和殿。先御崇政殿,阅子弟五百余人驰射挽强锐,毕事赐坐。出宫人列于殿下,鸣鼓击柝,跃马飞射,剪柳枝,射绣球,击丸,据鞍开神臂弓,妙绝无伦,卫士皆有愧色。   【宫词】骖鸾天下旧仙娥,玉燕双双插碧螺。共道吟诗方有禁,后宫偏许赐诗多。   【简释】《宋诗纪事》载,王安中“妃嫔阁”立春帖子云:“玉燕翩翩入鬓云,花风初掠缕金裙,神霄宫里骖鸾侣,来侍长生大帝君。”   《幼老春秋》载,王安中以文章有时名,交结蔡攸。攸引入禁中,太上赐安,饮半酣。是时,郑妃有宠,犹未正中宫。上出之,郑妃簪玉花,上有双飞玉燕。攸谓安中曰:“岂可无诗?!”安中即作诗,进之。太上(徽宗)大喜。   《避暑录话》载,政和间,大臣有不能为诗者,因建言:“诗为元祐学术,不可行。”何丞相伯通,适领修敕令,因为科云:“诸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   《东都事略》载,显肃皇后郑氏,初封贤妃,有异宠。徽宗多赉以词章,天下歌之。   【宫词】华阳门内绿荫攒,湖石亭前荔子丹。诏与庭臣分赐罢,大珰执薄奏金銮。   【简释】《铁围山丛谈》载,艮岳正门曰:“华阳”。自华阳门入,则夹道荔枝八十株。当前椰实一株。有太湖石曰“神运昭功”,高四十六尺。其中为亭,以复之。每召儒臣游览其间,则一珰执荔枝薄立石亭下,中使一人宣旨,人各赐若干。于是主者乃对薄按树以分赐,朱销而奏审焉。   【宫词】禁城东畔起嶕嶢,异兽珍禽入贡遥。纵使山名称万岁,可堪花木尽芭蕉。   【简释】《艮岳记》载,徽宗登极之初,有方士言:“京城东北隅,地协堪舆。但形势稍下,倘增高之,则皇嗣繁衍矣!”上遂命土培其冈阜。政和间,遂即其地,大兴工役筑山,号“寿山艮岳”。《癸辛杂志》载,蔡攸言予帝,令苑囿中聚珍禽异兽。都下每秋风静夜,禽兽之声不绝。   《清波杂志》载,宣和间,钧天乐部焦德者,以谐谑被遇,时借以讽谏。一日,从幸禁苑,指花竹草木,以询其名,德曰:“皆芭蕉也!”上诘之。乃曰:“禁苑花竹皆取于四方,在途之远,及至上林,则已焦矣!”上大笑。艮岳,即“万岁山”。   【宫词】凝晖殿外灿朝霞,黄院传呼拨食家。御用不烦中瓦市,时新花果进东华。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西廊面东,曰“凝晖殿”。相对东廊门楼,乃殿中省六尚局、御厨。近里皆近侍、中贵、黄院子,只候宣唤。及宫禁买卖,进贡皆由此人。每遇早晚进膳,及殿中省对,“凝晖殿”禁卫成列,勾栏不得过往省门。上有一人呼喝,谓之“拨食家”。(又)载,东华门外,市井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饮食、时新花果,无非天下之奇。(又)载,东角楼街巷东去,则徐家瓠羹店,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   【宫词】佑神珍观郁亭台,池上迎祥傍晚回。朱雀门前人散后,遥看飞骑拂云来。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朱雀门外“佑神观”,近东即“迎祥池”。夹岸垂杨,菰蒲莲荷,凫雁游泳其间。桥亭台榭,棋布相恃。每岁清明日,放百姓烧香游观一日。   《徽宗宫词》云:“佑神珍观五云开,高倚层霄迭玉台,笑语半空知远近,纵观飞骑拂云来。”   【宫词】孱颜秀色五云排,花石纲前进献来。神运独推仁智殿,太平岩自玉京开。   【简释】《宋常懋宣和石谱》载,有“排云”、“軃云”、“锐云”、“庆云”、“望云”、“坐龙”之名。谓之“五云”。   《汴故宫记》载,仁智殿有二大石。左曰“敷锡神运万岁峰”,右曰“玉京独秀太平岩。”   【宫词】花萦凤舸香云散,柳锁虹桥御路荫。华觜冈前人蚁聚,遥知圣驾在琼林。   【简释】《东京梦华录》载,驾方幸琼林苑。在顺天门大街西北,与金明池相对。大门牙道,皆古松怪柏。苑之东南隅,政和间,筑“华觜冈”,高数丈,上有横观层楼,金碧相射。下有锦石缠道、宝砌池塘、柳锁池塘、花萦凤舸。   【宫词】宫词三百继关睢,圣学真堪号缉熙。欲使天潢分赏遍,编摩亲付孔昭仪。   【简释】《徽宗宫词跋》载,自建中靖国二年,至宣和六年,“缉熙殿”收藏御宫词共三百首。命左昭仪孔祯,同嫔御章安顗等,类而成书,颁降六宫,及太子、诸王宫,与夫公主、郡主、天眷、皇族之家,永为珍袭。宣和六年八月一日,帝姬长公主书。 ※※※※※※ 古典小说之家备份区 http://club.xilu.com/wave2002/ [楼主] [3楼] 作者:沉思曲 发表时间: 2008/03/09 16:06 [加为好友][发送消息][个人空间]回复 修改 来源 删除《全史宫词》 下 (清)史梦兰 著   ●全史宫词卷十七 南宋   南宋,高宗构,徽宗第九子,初封康王,靖康二年,即帝位于南京。建炎三年,南渡。绍兴八年,定都临安,称臣于金。在位三十六年,传位太子,又二十六年崩,葬永思陵,改元二(建炎、绍兴)。孝宗昚,太祖子秦王德芳六世孙。高宗无子,立为皇嗣。受内禅。二年复与金和,始正敌国礼。在位二十七年,传位太子。又五年崩,葬永阜陵,改元三(隆兴、乾道、淳熙)。光宗名惇。孝宗太子。在位五年,传位嘉王扩,又六年崩,葬永崇陵。改元一(绍熙)。宁宗名扩,光宗第二子,在位三十年崩,葬永茂陵,改元四(庆元、嘉泰、开禧、嘉定)。理宗昀,太祖子燕王德昭九世孙,宁宗崩,史弥远矫诏立之,在位四十年崩,葬永穆陵。改元八(宝庆、绍定、端平、嘉熙、淳祐、宝祐、开庆、景定)。度宗禥,理宗弟沂王与芮子。理宗无子,立为皇嗣,在位十年崩,葬永绍陵。改元一(咸淳)。子少帝显立,二年元兵至临安,帝出降。寻北迁,封瀛国公。居燕八年,命入西域为僧,号“木波讲师”,后居甘州。元英宗时,遇害,改元一(德)。端宗昰,少帝庶兄。德祐二年,立于福州。三年崩于碙州,葬永福陵。改元一(景炎)。后少帝昺,端宗弟。景炎三年,即位于碙州,明年驻崖山。元兵击破之,诸军溃散,大臣陆秀夫负帝沉于海。改元一(祥兴)。   南宋共九主,凡一百五十三年。   【宫词】天留神器付真王,恭俭风高白木床。皂荚胭脂多尚禁,那教雕镂到檀香。   【简释】《梦梁录》载,敬恭仪王赵仲湜,靖康时众军欲推立之。仗剑谕诸军曰:“自有真王!”其军犹未退,遂自拔剑欲刺,六军方退。约以逾月,真王出。众喏,言若真王不出,则王当立矣!王阳许之,而阴实缓其期。未几,高庙(高宗)立于应天(南京)。   《老学庵笔记》载,高宗在徽宗服中,用白木椅子。钱大主入觐见之曰:“此檀香椅子也?”张婕妤掩口笑曰:“禁中用胭脂皂荚多,相公已有语,更敢用檀香作椅子也?!”时,赵鼎、张浚作相也。   【宫词】牡蛎滩头御艇过,欢声雷动圣颜和。玉音亲赐夫人号,恩到村姬荫袭多。   【简释】《辍耕录》载,金龞山枕海,属临海县章安镇。初宋高宗在潜邸日,泰州人徐神翁云:“能知前来事”,徽宗召至,以宾礼接之。一日献诗于帝曰:“牡砺滩头一艇横,夕阳西去待潮生,与君不负登临约,同上金龞背上行。”及两宫北狩,匹马南渡。建炎庚戌正月三日,帝航海次章安镇,滩浅搁舟,落帆于镇之“福济寺”前,以候潮。顾问左右曰:“此何山?”答曰:“金龞山”。又问:“此何所?”答曰:“牡砺滩。”高宗因恩神翁之诗,乃屏去警跸,徒步登岸。见此诗在寺壁题之,墨若新。始信其为异人也。时主持僧,方升坐,道祝圣之词。帝止,闻称赞语,仍无喜色。少时,千乘万骑毕集,始知为天子临幸。山下曰黄椒村,村之妇女,闻天子至,咸来瞻拜龙颜,欢声如雷。帝始喜,皆敕封“夫人”,各自随便。故至今村妇皆曰“夫人”,虽易世,其称谓尚然不改。   【宫词】皇族来归下诏书,朔风雁影总模糊。南班慎选皆家宝,合补仙源积庆图。   【简释】《经世奇谋》载,留遇僧者,砀山人也。金人见之曰:“全似赵家少帝。”遇僧窃喜。绍兴十年,三京路通,诏求宗室。遇僧自言“少帝第二子”。守臣遗赴行在,乃诏劾治,遇僧服罪。后有自北至者,曰:“渊圣小大王训,现居五国城。”   《朝野杂记》载,建炎五年,有自称“徐王棣”者,闻于朝。上遣使逆之,既至审验,则富顺男子李悖也,遂坐诛。有妇人自称“荣德姬”者,按验,则妇人易氏也,亦杖死。上曰:“吾宁受百欺,冀得一真。”绍兴三年,诏皇族有来归者,令州县验实以闻。   《愧郯录》载,尝考典故祖宗袒免亲以上备环卫官属籍,谓之“南班”。   《宋史》载,不■〈百上心下〉,嗣濮王宗晖曾孙也。孝宗嘉其忠谅,顾太子曰:“此贤家宝也!”   《通志略》载,有本朝《仙源积庆图》一卷。   【宫词】君臣相励诵车攻,巾帼声名达九重。大将功成缘内助,御书一轴奖张秾。   【简释】《中兴编年》载,绍兴五年,上书《车攻诗》以赐辅臣曰:“当于卿等勉励,以修政事。”   《雪履斋笔记》载,张俊有爱姬,乃钱塘妓张秾,颇涉书史。柘皋之役,俊发书嘱以家事。秾引“霍去病”、“赵云”事,以坚其心。俊以其书缴奏,上亲书奖谕。   【宫词】海上弯弓护御楂,国仇未复尚堪嗟。戎装笑向官家请,臣妾前驱裹皂纱。   【简释】《四朝闻见录》载,高宗宪圣吴后,侍高宗航海,金骑猝至,欲掠御舟。后发一矢,应弦而倒。高宗重于视师,后奏曰:“臣妾裹五尺皂纱,须一往矣!”   《宋史》载,吴后常以戎服侍左右。   【宫词】南内消闲日易曛,娱情偏爱说新闻。聧车志与夷坚志,尽是齐谐志怪文。   【简释】《贵耳录》载,宪圣在南内,爱神怪幻诞等书,如郭彖《聧车志》始出,洪景卢《夷坚志》继之。   【宫词】耕织新图进紫宸,风诗仿佛听歌。深宫披览闲题字,点画秾纤俨洛神。   【简释】《玉海》载,绍兴中,于潜令楼瓙画《耕织二图》。高宗召对,宣示后宫。   《太平清话》载,四明楼瓙画《耕织图》后,此图流传人间,见逐段下有“宪圣慈烈”皇后题字。皇后姓吴,配高宗,其书绝相似。   《书史会要》载,高宗自言:“学书唯视笔法精神,朕得王献之‘洛神赋’六行,日阅数十过,自觉于书有得。”   【宫词】又到清明改火时,攒宫满目草离离。谁知茸母烟生处,泪洒春风念赵岐。   【简释】《梦梁录》载,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每岁禁中,命小内侍于阁门,用榆木钻火。先进者,赐金盌,绢三匹。宣赐臣僚巨烛,正所谓“钻燧取火者”,即此时也。前五日,发宫人车马,往绍兴攒宫朝陵。   《词品》载,徽宗在北,遇清明日,诗云:“茸母初生认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帝城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茸母,草名。   《孤臣泣血录》载,徽庙北狩,有谍者持一黄巾单来,御书云:“赵岐註孟子,付黄潜善,诸人审思之。”盖孟即瑶华太后,赵即康王。高宗由是中兴。   【宫词】云际瑲瑲玉佩鸣,鸽铃清脆趁天晴。北飞倘逐宾鸿去,也许传书五国城。   【简释】《四朝闻见录》载,东南之俗,以养鹁鸽为乐,内侍尤甚。寓金铃于尾,飞而荡空,风力振铃,铿如云间之佩。绍兴中,有赋诗者,曰:“铁勒金似锦铺,暮收朝放费工夫,争如养取南来雁,沙漠能传二帝书。”   【宫词】东观巍巍殿阁重,砚储百九重珪琮。点顶未必同顽石,准敕偏邀一字封。   【简释】《砚笺》载,秘阁砚,高宗御押郑亨仲诗“石渠东观天尺五”,右文“储砚一百九”。今所见仅存七十五耳。   《老学庵笔记》载,秘阁有砚“思陵”。御书一“顽”字,因谓之“准敕顽砚”。   【宫词】江上芙蓉并蒂姿,相欢真合谪仙诗。如何倾国名花句,竟遣君王怒净师。   【简释】《子素集》载,高宗《二刘妃图》诗云:“秋风落尽故宫槐,江上芙蓉并蒂开,留得君王不归去,凤皇山下起楼台。”   《游名山记》载,皋亭山广岩院僧净师,绍兴初,被诏作草首书“名花倾国两相欢”。宋主不悦,赐罢。   《朝野杂记》载,德寿刘妃,临安人。时有小刘氏者,进婕妤。皆有宠宫中号妃为“大刘娘子”,婕妤为“小刘娘子”。   【宫词】女教场中看点操,红装小队雁翎刀。中原未返燕云地,羞著团花旧战袍。   【简释】《词苑丛谈》载,杭州女教场,在凤皇山麓。宋南渡,嫔妃演武于此。   《玉海》载,乾道二年,命军器所造雁翎刀,以三千柄为一料。   【宫词】仓皇半臂南归乡,二胜交环脑后忘。江上玉孩出鱼腹,犹闻封典到厨娘。   【简释】《三朝北盟会编》载,徽宗自燕山,密遣曹勋至,赐帝绢半臂,书其领曰“便可即真来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