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712 页/共 737 页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云:上仙之药,有碧海之狼菜。 《孝子传》曰:北平阳公,辇水作浆,兼以给过者。公补履ハ,不取其直。天神化为书生,问云:“何不种菜?”曰:“无菜种。”即与数升,公种之,化为白璧,馀皆为钱,挂以娶妇。 《广州先贤传》曰:丁密,苍梧人,非家织布不衣,非已耕种菜果不食。 《杜兰香别传》曰:香降张硕,赍瓦酒,七子累多菜,而无他味,亦有世间常菜,辄有三种,色或丹或紫,一物与海蛤相类。并有非时菜。硕云:“食之亦不甘,然一食,七八日不饥。” 《荆楚岁时记》曰:正月七日,谓之人日,彩七种菜以为羹。 《两京记》曰:隋大业六年,诸夷来朝,请入市交易,炀帝许之。於是修饬邸店,皆使甍宇齐正,卑高如一,环货充积,人物华盛,竞崇侈丽。至卖菜者,亦以龙须席藉之。 《魏王花木志》曰:吴郡边海诸山,悉生紫菜。 崔豹《古今注》曰:芟、荆、扬州人谓菹为蕺。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徐孝颖,性仁孝。常在园中昼卧,见人盗菜,徐徐转身向里,恐偷者见之。仁行退让,皆此类也。 汉张竦奏曰:古叛逆之国,潴其宫室以为污池,名曰凶虚,虽生菜蔬,而民不食。 韭 《诗》曰: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礼》曰:庶人春荐韭,韭曰丰本。 《尔雅》曰:霍,山韭。(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种者。) 《说文》曰:芗,韭华。非,菜一种,久而生也,像形,在地上,北也。 《通俗文》曰:韭根白ぼ。(古人切。) 《山海经》曰:边春山、鸡山,韭。丹重之山,其草多韭。 《梁传》曰:古者公田为井,居灶葱非尽取焉。 《汉书》曰:龚遂为渤海太守,民口种一畦韭。 《晋书》曰:石崇为客作豆粥,咄嗟便办;每冬得韭萍。王恺每以此事为恨,乃密货崇帐下,问其所以。答云:“{艹豆}至难煮,豫作熟,有客来,作白粥以投之耳;韭萍,是捣韭根,杂以麦苗耳。” 又曰:温峤灭王敦,先是,童谣曰:“剪韭剪韭,断阳柳。河东小子,令我与子。”以为贼如非、柳,寻得复生也。 《晋书後略》曰:成都王围京邑,城中无菜,彩陈韭芥以为善菜。 《齐书》曰:周隐锺山,王俭谓曰:“卿在山中何所食?”答曰:“赤米白盐,绿葵紫蓼。”又问:“何者最佳?”曰:“负初早韭,秋暮晚菘。” 又曰:庾杲之,字景行,为世祖征虏功曹,清贫,食惟韭菹、氵龠韭、生韭杂菜。或戏之曰:“谁言庾郎贫?食鲑常有二十七种韭。”言三九也。 《三国典略》曰:北齐太上,後宫无限,衣皆珠玉,一女岁费万金,寒月尽食韭牙。 《庄子》曰:徐无鬼见武侯,武侯曰:“先生居山食芋,厌葱韭;今老病,欲酒肉之味耶?”无鬼曰:“君为万乘掷犄,苦国以义耳!目君病矣!何劳吾乎?” 《列子》曰:老韭为苋,老俞为猿。 《鲁猎萦》曰:市处者,仆妾脍炙而食,市饶也;菡泉沃韭织屦之士,从兄弟室父往,而不得粗□焉。非爱其仆妾,恶其室父也,此其饶羡之与不足也。 《说苑》曰:卫有一夫,负缶入井灌韭,终日一区。邓析过,教之曰:“有机重後轻前,命曰桔槔,终日讫九百区。”丈夫曰:有机智,必有机心。我非不知,不欲为也!” 《正论》曰:小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后来不必可轻。奈何欲望致刑厝乎? 《汉武内传》西王母曰:仙次,药有八阮赤韭。 缪袭《祭仪》曰:春祠,和羹Ρ以韭。 《水经》曰:交州平乐山多龙穴,旁生野韭。人往乞者,神许则风吹制分,随偃而拔,不得过越;不偃而拔,辄凶也。 杨咳戤《洛阳茄蓝记》曰:李崇为尚书令仪同三司,富倾天下,僮仆千人,而性多俭吝,恶衣粗食,食常无肉,止有韭茹、韭菹。崇家客李玄语人云:“李令公一食十八种。”人问其故,玄曰:“二九十八。”闻者大笑,世以此为讥。 诸葛亮教张君嗣曰:去妇不顾门,萎韭不入园。以妇人之性,草菜之精,犹有所耻;想忠壮者,意何所之? 卷九百七十七 菜茄部二 葱 《礼》曰:凡进食之礼,葱叶处末。又:脍春用葱。又:脂用葱。又:为君子择葱薤,必绝蒲熬。 《尔雅》曰:{艹各},(古百切。)山葱。({艹各},葱,细茎大叶。) 《汉书》曰:龚遂为渤海太守,令人一口种五什稻葱。 又曰:邵信臣为少府。先是,官园种冬葱、韭,复以屋,昼夜{难灬}火,待温气乃生。奏罢之。 《东观汉记》曰:孔奋,字君鱼,为姑臧长。时天下乱,河西独安。前长居官数月,辄致赀产。奋在姑臧四岁,财物不增,惟老母极膳,妻子但食葱菜。或嘲奋曰:“置脂膏中,不能自润。” 《义熙起居注》曰:十年,有司奏太常谢澹遣四人还家种葱菜,免官。 《晋书》曰:居洛阳城十里内,有园菜,欲以当课,听引其长流,灌紫葱。 《晋书》曰:石勒时,石聪将叛,佛图澄戒勒曰:“今年葱中有虫害人,百姓无食葱。”俄而石聪走。 《後秦书》曰:姚兴种葱,皆化为韭,其後兵戈日盛。 《後周书》曰:宣帝大像年,左卫园中葱变作韭。 《梁书》曰:吕僧珍拜南兖州刺史,从父兄子先以贩葱为业,僧珍至,乃弃业求州官。僧珍曰:“吾荷国恩重,尾报效。汝等自有常分,岂可妄求叨越?当速反葱肆耳!” 《金楼子》曰:名山之下生葱。葱薤者,是古人食石种也。故语曰:“宁得一把五茄,不用金王一车;宁得一片地榆,不用明月宝珠。五茄,一名金盐。地榆,一名玉鼓。惟此二物可煮石。 又曰:用紫芝煮石,石美如脂,食之,可更调五味,下橘皮葱豉。 《汉武内传》曰:西王母曰:“仙上药有玄都绮葱” 《列仙传》曰:阮公者,鸣山上道士也。衣裘,复耳。耳长六七寸,口中无齿。日行四百里。於山上种葱薤,百馀年人不知也。 《春秋玄命苞》曰:天门山上有葱,所种畦垅悉成行。人拔取者悉绝,若请神而求,即不拔自出,奇异辛香。 缪袭《祭仪》曰:秋祠,和羹Ρ以葱。 《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大,故曰葱岭也。河源潜发其岭,分为二水,一十西经休循国,国在葱岭也。 郭仪恭《广志》曰:休循国居葱岭,其山多大葱。 《华阳国志》曰:曹公既与先主语,失匕。会大震雷,先主曰:“贤人言:‘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曹公亦悔失言,使人觇之,见其拔葱,公曰:“阁耳公未觉也。”其夜先主急去。 《广志》曰:有胡葱、木葱。 《巴南山川记》曰:有石蒜、石葱。 《续搜神记》曰:新野赵真家,园中所种葱,未经抽拔,忽一日尽缩入地。後经岁馀,真之兄弟相次分散。 扬雄《蜀都赋》曰:万条荧荧,翠藻青黄,若ゼ锦布绣,望之无疆。 潘岳《闲居赋》曰:菜则有葱韭蒜芋,青荀紫姜,堇荠甘旨,蓼荽芬芳。 薤 《尔雅》曰:{艹劲},(巨盈切。)山薤。(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种。) 又曰:薤,鸿荟也。(即薤菜也。) 《汉书》曰:龚遂为渤海太守,令民一口种百本薤。 《後汉书》曰:庞参为南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户下。主簿白,以为倨。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于是叹息而还。参在职,果能抑强肋弱,以惠政侍人。 《魏略》曰:李孚,字子宪,为诸生,常种薤,欲以成计。有求索,不与一茎,亦不自食。时人谓之能行意。 《世说》曰:桓公坐有参军,猗(音羁,箸取物也。)蒸薤不时解,其食者又不肋,而猗终不放,举坐皆笑。 又曰:苏峻乱,庾公南奔,见陶侃,雅相重。及食,庾啖薤,因留白。陶问:“用此何为?”庾云:“故可种。”於是尤叹。 《列仙传》曰:务光服蒲薤根。 《荆州图副》曰:仲眶县有薤山,山多野薤,因以为名。 古词曰:薤上朝露何易稀! 潘岳《闲居赋》曰:白薤负霜。 蒜 《尔雅》曰:苈,(帘阅切。)山蒜。(今山中多有此菜,皆如人家所种。) 《说文》曰:蒜,菜之美者,□梦之荤菜。 《东观汉记》曰:李恂为兖州刺史,前柑史所种园小麦、胡蒜,悉付从事,无所留。 谢承《後汉书》曰:江夏费遂,字子奇。为扬州刺史,悉出前柑史所种小麦、胡蒜付从事。 又曰:太原闵仲叔者,代称节士。虽同党之洁清,自以弗及也。同党见其含菽饮水,遗以生蒜,受而不食。 王隐《晋书》曰:郄诜母础苦车,及亡,不欲车载,乃养鸡种蒜,登揄八匹,舆棺至冢。 《齐书》曰:豫章王大会宾僚,张融食炙,始毕,人便去。融欲求盐蒜,口终不言,方摇食指,半日乃息。 《梁书》曰:邵陵王使贼煞何智通。既擒贼,智通子敞之割炙食之。即载出新亭,四面火炙之,焦熟。敞车载钱,设盐蒜。雇百姓食之,撤一脔,赏载钱一千,徒党并母肉遂尽。 《抱朴子》曰:谓夏必长而蒜、麦枯,谓冬必凋而竹、柏茂。 《正部》曰:张骞使还,始得大蒜、苜蓿。 《三辅决录》曰:平陵范氏,南阳旧语曰:“前队大夫有范仲公,盐豉蒜果共一筒。”言其廉俭也。 《栽萦正书》曰:栽萦曰:“吾常与陈子息于邺东门之外,见一老父,方坐而食。其子授之蒜,食必有馀,欲弃则惜,欲持去则暑,遂尽食,于是火辛,螫其肠胃,两目尽赤。陈子笑之,吾谓曰:“子之家中,牛羊数千而不敢食,天暑有曷死者而後食之,病子之躯,亦由是也!” 《晋四王起事》曰:成都王颖,奉惠帝还洛阳道中,於客舍作食。宫人持斗余粳米饭以供至尊,大蒜盐豉。到获嘉市粗米饭,瓦盂盛之。天子啖两盂,燥蒜数株,盐豉而已。 《颜氏家训》曰:《三辅决录》云:“前队大夫范仲公,盐豉蒜颗共一筒。”颗,当音魏颗之颗,北土通呼物一段为一颗蒜,俗间常语耳。故陈王《雀鹞赋》曰:“头如蒜颗,目似擘椒。” 崔豹《古今注》曰:蒜,茆蒜也,俗语谓之小蒜。胡国有蒜,十子共为一株,二箨裹之,名为胡蒜,尤辛于小蒜,俗人谓之大蒜。 《冤报记》曰:梁庐陵王萧绩在荆州时,常遣从事量括民田。南阳乐孟卿亦充一使,够援舍人韦破虏发遣试敕,失王本意。及孟卿以数误得罪,破虏惶惧,不敢引愆,但诳孟卿:“公自为,当为公分雪,无劳诉也。”数日之间,遂斩於市,孟卿号叫,无由自陈,惟语人,以纸笔随殓。死後少日,破虏在糟上看牛,忽见孟卿挈头而入,持一碗蒜齑与之。破虏惊呼奔走,不获己而服之,因尔病,未几乃卒。 《广五行记》曰:唐咸亨四年,洛州司户唐望之冬集计至五品,进止未出。间有僧来觅,初不相识,延之共坐。少顷,问曰:“贫道出家人,得饮食亦少,以公名,故暗相记,能设一顿否?”司户欣然,即处公买鱼。此僧云:“看有蒜否?”司户家人云:“蒜尽。”僧云:“蒜尽,去也!”即起,留之云:“蒜尽,遣登掾。”僧云:“蒜既尽,不可更住!”苦留不止。司户果无疾暴亡。 延荐《与李文德书》曰:五折张骞大宛之蒜。 潘尼《钓赋》曰:西戎之蒜,南夷之姜。 茄 《梁书》曰:蔡樽为吴兴太守,不饮郡井水。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诏褒其清,加信武将军。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四年,改胡床为交床,改胡瓜为白露黄。改茄子为昆仑紫。 《岭南异物志》曰:南土无霜雪,生物不复凋枯。种茄子,十年不世,生子,人皆攀缘摘之,树高至二丈。 《岭表录异》曰:南中草菜,经冬不圣。故蔬园掷晷,栽种茄子,宿根有二三年者,渐长,枝乃为大树。每夏秋熟,则梯树摘之。三年後,树渐老子稀,即伐去,别栽嫩者。 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