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709 页/共 737 页
《尚书□禹贡》曰:扬州,厥苞橘柚。
《周书》曰:秋食橘、柚。
《毛诗□秦□车辚》曰: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列子》曰:吴越之间有木焉,其名曰柚,碧树而冬青,实丹而味酸。度淮北而化为枳焉。
《庄子》曰:三王五帝之礼义法度,譬犹楂、梨、橘、柚,其味相反,而皆於口。
《淮南子》曰:天之所处,地之所载,皆生於一父母。故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梦之柚。
《山海经》曰:洞庭之山、纶山、铜山、贾超之山,其木多繇。(郭璞症曰:柚,似橘而大。)
《盐铁论》曰:御史曰:“孝武皇帝平百越,以为园圃,臣庶皆厌橘、柚。”
崔实《政论》曰:橘、柚之贡,尧、舜所不常御。
裴渊《广州记》曰:别有柚,号为雷柚,实如升大。
《广志》曰:成都有柚,大如升。
《博物志》曰:橘、柚类多,豫章郡出真者。
《风土记》曰:柚,大橘也,赤黄而酢也。
《神异记》曰:东方建春山外多柚。
《异苑》曰:南康归美山石城内,有甘、橘、柚。
《楚辞》曰:斩伐橘、柚,列树苦桃。
《楚辞》曰:杂橘、柚以为圃兮,列辛夷与椒槟。
司马相如《子虚赋》曰:橘柚芬芳。
《古诗》曰: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闻君好我甘,窃独自灯セ希。
扬雄《扬州牧箴》曰:彭蠡既潴,阳鸟剽ㄓ。橘柚羽贝,瑶琨筱。
崔琦《七蠲》曰:于期江皋,实产橘柚,紫叶玄实,绿里朱茎。
郭璞《赞》曰:屈生嘉叹,以为美谈。
椴
《尔雅》曰:废,椴也。(郭璞症曰:柚属,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
椹
《毛诗□颂□泮水》曰:翩彼飞,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ホ,桑实。)
《後汉书》曰:献帝时,三辅大饥。九月,桑复生椹,人得以食。
《魏略》曰:杨沛为新郑长,课民益畜乾椹。会太祖西迎天子,无粮食,沛进乾椹。及太祖辅政,迁为邺令,赐其生口十人,绢百匹,欲以励之,报乾椹也。
《魏书》曰:袁绍在河北,军人仰枣、椹。
车频《秦书》曰:慕容垂围邺,百姓不得复田。民以桑椹为粮,相啖略尽。
《晋书□载记》曰:符登攻姚苌,苌据武都相持,累战,互有胜负。登军中大饥,收葚以供后。
《後魏书》曰:崔逞自燕奔魏,寻除御史。太祖攻中山,乏粮,问群臣取食之方。逞曰:“取椹可以助粮。”太祖虽御侮慢,兵须食,乃听人取椹。
《北史》曰:後周赵肃为齐州别驾,有能名。其东邻有桑椹落其家,就遣人悉拾归其主,戒诸子曰:“吾非以此求名。意者非机杼物,不愿侵人,汝等宜以为诫。”
《金楼子》曰:秦皇遣徐福求一寸椹。碧海掷晷有扶桑树,长数千丈,树两两同根生,更相依倚,是名为扶桑。仙人食期ぉ,而体作金光,飞腾心蕃也。
《汉武内传》曰:神仙上药,有扶桑丹椹。
《汝南仙贤传》曰:蔡君仲孝养老母。时赤眉乱,君仲取桑椹,赤黑异器。贼问之,答曰:“黑者与母,赤者自食。”贼嘉之,与盐二升。
《世说》曰:张天锡为晋孝武所器,每人言话,无不竟日。颇有嫉之者,於坐问张:“北方何物可贵?”张答曰:“桑椹香甘,鸱革响,醇酪养性,人无嫉心。”
《世说》曰:有王甲从北方来诣谢公,问:“北方何果最胜?”甲云:“桑椹最好。”谢公问:“可以比方江东何果?”甲云:“是黄甘之流。”公曰:“君何乃尔妄语!”甲耻受妄语之名,恐宰相所贵,乃买骏马,候熟时,取数十枚,返以奉公。公食之,以为美,乃谓甲:“杆味乃江东所无,而君近比黄甘!”於是引甲为宾客。
《世贽记》曰:有椹树,长数千丈,名为扶桑芝。仙人食期ぉ,而体作金色,飞翔心蕃。其树虽大,其叶则小,故如中夏之桑椹也。但椹稀而赤,九千岁一生实耳。
杨咳戤《洛阳伽蓝记》曰:愿会寺,中书舍郎王翊舍宅所立也。佛堂前生桑树一株,直上五尺,枝条横绕,柯叶旁布,形如羽盖。复高五尺,凡为五重,每一重叶椹各异。京时岳俗谓之神桑,观者成市,布施者甚众。帝闻而恶之,以为惑众,命给事黄门侍郎玄纪伐杀之。其日□雾晦冥,下斧之处,流血至地,见者莫不悲泣。
东方朔《神异记》曰:东方有树,高八十丈,敷张自辅。叶长一丈,广六七尺,名曰桑。上有椹,长三尺五寸,其围如数。
《异苑》曰:汉兴平玄年九月,桑再椹。时刘玄德军小沛,年荒贵,士众皆饥,仰以为粮。
又曰:北方有白桑,椹长数寸,食之甘美。
《广五行记》曰:晋武太玄中,太原王戎为郁林太守,泊舡新亭眠,梦人以七枚椹与之,著衣襟中。既悟,得椹如梦中。
傅休奕《桑椹赋》曰:繁实离离,含甘吐液。翠彩三变,或玄或白。嘉味殊滋,食之无ル。
卷九百七十四 果部十一
枳具(音只矩)
《毛诗□嘉鱼□南山有台》曰:南山有枸,北山有臾。(枸,枳枸。)
《诗义疏》曰:枳枸树,高大如白杨,所在皆有。子着支端,支柯不直。啖之甘美如饴,八九月熟。江南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能令酒味薄,若以为屋柱,则一屋酒可薄。
《礼记□曲礼下》曰:妇人之贽,具、榛、脯、修。(郑玄注曰:具,枳具也。)
《广志》曰:枳具,叶似柳,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一月熟,树乾者益美。出南方。大如指头。
崔豹《古今注》曰:枳具子,一名树蜜,一名木饣易。实形拳曲,核在实外,味甜美如饣易蜜。一名白石,一名木石,一名枳具也。
┱(音蟾。《南越志》:果名,似柰而酸)
薛茔《荆扬以南异物志》曰:┱子树产山中,实似梨,冬熟,味酸。丹阳诸郡有之。
{艹纳}(音纳)
《异物志》曰:{艹纳}草树,果如并榈而小。三月彩其叶,细破乾之,味近苦甘。并鸡舌香食之,益善也。
顾徽《广州记》曰:山槟榔,大于大{艹纳}子。{艹纳}子,土人亦呼为槟榔。
左思《吴都赋》曰:藿{艹纳}豆寇。
木威
顾徽《广州记》曰:馀甘、甘蔗、木威,黄皮,其味殊苦。
顾徽《广州记》曰:木威,高丈馀,子如橄榄而坚,削去皮以为棕。
原木
《吴录□地理志》曰:卢陵南郡雩都县,有原树,其实如甘蕉,而核味亦如之。
九(音求)
《尔雅》曰:九,{木}(音计)梅也。(郭璞症曰:九树似梅,子如指头,可食,赤色,似小柰也。)
炎
《尔雅》曰:孔,(音琰)速(音速)其。(郭璞症曰:孔,实似柰,赤,可食。)
《山海经》曰:堂庭之山,其上多孔木。(郭璞症曰:即速也。)
曹毗《魏都赋》曰:果则谷孔山亭。(音亭。)
杨桃
《临海异物志》曰:杨桃,似南方橄榄子,其味甜。常五月、十月熟。谑言:“杨桃无蹙,一赎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
《临海异物志》曰:杨桃子,生晋安侯官县。一小树得数十石,实大三寸,可蜜藏之。
庾仲初《杨都赋》曰:杨桃、枇晁。
杨
《临海异物志》曰:杨有七脊,子生树皮中。其体虽异,味则无奇。长四五寸,色青黄,味甘也。
冬熟
《临海异物志》曰:冬熟,如指大,正赤,其味甘,胜梅。
猴闼
《临海异物志》曰:猴闼子,如指头大,其味小苦,可食。
关桃
《临海异物志》曰:关桃子,其味酸。
土翁
《临海异物志》曰:土翁子,如漆子大,熟时甜酸,其色青黑。
狗槽
《临海异物志》曰:狗槽子,如指头大,正赤,其味甘。
鸡橘
《临海异物志》曰:鸡橘子,如指头大,味甘。永宁南界中有之。
猴
《临海异物志》曰:猴子,如指头大,与柿相似,其味不减於柿。
多南
《临海异物志》曰:多南子,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晋安侯官界中有之。
王坛
《临海异物志》曰:王坛子,如枣大,其味甘。晋安侯官越王祭坛边有此果,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其形小于龙眼,有似木瓜。七月熟,甘美也。
王彪之《闽中赋》曰:王坛侯栗。
《杨都赋》曰:草则龙目、荔枝、王坛、丹橘。
三廉(出熙安郡□母山,见《南越志》)
陈祈畅《异物志》曰:三廉大实,实不但三。(虽名三廉,或有四五六枚。)食之多汁,味酸且甘。藏之尤好,与众果相参。
鬼目(亦名几目)
《尔雅》曰:符,鬼目。(郭景缚曰:匠箔东有鬼目草,茎似葛,叶圆而毛,子如耳,赤色,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