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717 页/共 737 页
竺法真《登罗山疏》曰:旃檀,出外国。玄嘉末,曾城有人于山见一大树,员荫数亩,三丈馀围,辛芳酷烈。其间枯条数尺,援而刃之,乃白旃檀。
俞益期《笺》曰:众香共是一木,木根为旃檀。
崔豹《古今注》曰:紫旃木,出扶南林邑,色紫赤,亦谓紫檀也。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艹寿}禅师甚妙医术,作五香,第一沉香饮,次丁香饮,次檀香饮,次泽兰饮,次甘松饮,皆别有法。以香为法,以香为主,更加别药,有味而止渴,兼于补益。
甘松
《广志》曰:甘松,出凉州诸山。
艾纳
《广志》曰:艾纳,出剽国。
《乐府歌》曰:行胡从何方?列国持何来?五味香,迷送艾纳及都梁。
霍香
《广志》曰:霍香,出日南诸国。
《吴时外国传》曰:都昆在扶南,山有霍香。
《南方草木状》曰:霍香,榛生。民自种之,五六月彩。曝之,乃芳芬耳。出交武平、兴古、九真。(地名也。)
《南州异物志》曰:霍香生曲逊国,属扶风,香形如都梁,可以着衣服中。
刘欣期《交州记》曰:霍香似苏合。
范晔《和香方》曰:灵霍虚燥。
俞益期《笺》曰:众香共是一木,木叶为霍香。
枫香
《梁书》曰:任为新安太守,常欲营佛斋,烧调香二石,始入三升,便出。教长夺曰:“与夺自已,不欲贻之後人!”
《南方记》曰:枫香树,子如鸭卵,爆乾可烧。
《魏武令》曰:房屋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
栈(音践)香
《广志》曰:栈香,出日南诸国。
《南方草木状》曰:栈蜜香,出都昆。不知栈蜜香树若为,但见香耳。
《岭表录异》曰:广管罗州多栈香树,身似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皮,堪作纸,名为香皮纸,灰白色,有纹,如鱼子笺。其纸慢而弱,沾水即烂,远不及楮皮者,又无香气。或云:沉香、鸡骨、黄熟、栈香,同是一树,而根枝节各有分别者也。
《南越志》曰:交州有蜜香树。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後,外皮朽烂,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与水面平为鸡骨,最粗者为栈香。
木蜜
《异物志》曰:木蜜,名曰香树,生千岁,根本甚大。先伐僵之,四五岁乃往看。岁月久,树材恶者,腐败;惟中节坚直芬香者,独在耳。
《魏王花木志》曰:《广志》:“木蜜树,号千岁树,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取,木腐者为香,其枝可食。”
《本草经》曰:木蜜,一名蜜香,味辛温。
并香
《南方草木状》曰:并香,茎生,出乌浒。
都梁
《广志》曰:都梁,出淮南。
盛弘之《荆州记》曰:都梁县有小山,山水清浅,其中生兰草。俗谓兰为都梁,即以号县。
沉香
《晋书》曰:石崇以奢豪矜物,厕上常有十馀婢侍列,皆有容色,置甲煎粉、沉香汁。有如厕者,皆易新衣而出。客多羞脱衣,而王敦脱故,著新,意色无怍。群婢相谓曰:“杆客必能作贼!”
又曰:吴隐之,至自番禺。其妻刘氏,赍沉香一斤,隐之见,遂投于湖亭之水。
《梁书》曰:林邑国出吉贝,及沉香木。吉贝者,树名也。其华成时如鹅籁,抽其绪纺之,以作布,与布不殊。亦染成五色,织为班布。沉木香,土人斫断,积年以朽烂,而心节独在,置死晷则沉,故名曰沉香。次不沉者,栈和之属。
《陈书》曰:沉皇后素无宠。至德二年,乃於光照殿前起临春、结绮、望仙三阁,高数十丈,并数十间。其窗窗、壁带、悬楣、栏槛之类,皆以檀香为之。
《唐书》曰:先天二年十月,亲讲武于骊山之下,徵兵二十万。上亲擐戎服,持沉香大枪,立於阵前,威振宇宙。长安士庶,奔走纵观,填塞道路。
又曰:长庆中,波斯大贾李苏沙进沉香亭子材。左拾遗李汉上疏,以为沉香为亭,比瑶台玉室。上颇怒言过,特优容之。
《金楼子》曰:扶南国,众香共是一木,根便是旃檀,节便是沉水,花是鸡舌,叶是霍香,胶是薰陆。
竺法真《登罗山疏》曰:沉香,叶似冬青,树形崇竦。其木枯折,外皮朽烂,内乃香。山虽有此树,而非香所出。新会高凉土人斫之,经年,肉烂尽心,则为沉香。出北景县,树蓟赃大,土人伐之累年,须外皮消尽,乃割心得香。
郭子横《洞冥记》曰:薰木,鲜祗所献,色如玉而质轻。泛之昆卢池为舟,烂则沉矣。碎其屑,气闻数百里。气之所至,毒疫皆除。
杜宝《大业拾遗录》曰:四年夏四月,征林邑国。兵还,至获彼国,得杂香、真檀、像牙百馀万斤,沉香二千馀斤。
又曰:尚书令杨素,大业中,东都宅造沉香堂,甚舅泠。新泥堂讫,闭之,三月後开视,四壁并为新血所洒,腥气触人。
《异苑》曰:沙门支法存,在广州,有八尺。又有沉香八尺板床。太玄中,王琰为州,大儿劭求二物不得,乃杀而籍焉。
《南州异物志》曰:沉水香,出日南。欲取,当先斫坏树,著地积久,外皮朽烂,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沉香。其次在心白之间,不甚坚精,置之死晷,不沉不浮,与水面平者,名曰栈香。其最小粗白者,名曰系香。
俞益期《笺》曰:众木共是一木,木心为沉香。
甲香
《广志》曰:甲香,出南方。
《南州异物志》曰:甲香,螺属也。大者如瓯,面前一边直搀,长数寸,围壳吾有刺。其掩可合众香烧之,皆使益芳;独烧则臭。甲香,一名流螺,谓掷晷流最厚味。
范晔《和香方》曰:甲煎浅俗。
迷迭
《魏略》曰:大秦出迷迭。
《广志》曰:迷迭,出西海中。
魏文帝《迷迭赋》曰:余种迷迭于中庭,嘉其杨条吐香,馥有令芳,乃为之赋曰:坐中堂以游观,览芳草之树庭。舞妙丽于纤枝,杨修而结茎。薄六夷之秽俗,超万里而来征。岂众华之是芳?信希世而特生!
应《迷迭香赋》曰:振纤枝之翠粲,动彩叶之菲菲。舒芳香之酷烈,乘清风以徘徊。
陈班《迷香赋》曰:立碧茎之荷那,铺绿条之蜿。
零陵香
《南越志》曰:零陵香,土人谓之燕草。
芸香
《说文》曰:芸香,似苜蓿。
《淮南子》曰:芸,可以死而复生。
《杂字解诂》曰:芸,杜荣。
《大戴礼□夏小正》曰:彩芸为庙菜。
《礼记□月令》曰: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曰:芸,香草也。)
《礼图》曰:芸蒿,其叶似蒿,香美可食也。
《魏略》曰:大秦出芸胶。
《洛阳宫殿簿》曰:显阳殿前,芸香一株。徽音、含章殿前,各二株。
《晋宫阁名》曰:太极殿前,芸香四畦。式乾殿前,芸香八畦。徽音殿前,芸香、杂花十一畦。明光殿前,芸香、杂花八畦。显阳殿前,芸香二畦。
《广志》曰:芸胶,有安息胶,有黑胶。
《吴氏本草》曰:石芸,一名敞列,一名硕喙。
傅玄《芸香赋序》曰:始以微香进御,终於捐弃黄壤。吁可闵也,遂咏而赋之。
成公绥《芸香赋》曰:美芸香之修洁,禀隆阳之淑精。茎类秋竹,枝像春松。
傅咸《芸香赋序》曰:先君作《芸香赋》,辞美。高丽有睹斯卉,蔚茂馨香。同游使余为序。
卷九百八十三 香部三
槐香
嵇含《槐香赋序》曰:余以太簇之月,登於历山之阳。仰眺崇峦,俯视幽坂,乃睹槐香生蒙楚之间。曾见斯草植于广夏之庭,或被帝王之圃。怪其遐弃,遂迁树於中唐。华丽则殊彩阿那,芳实则可以藏书。又感其弃本高崖,委身阶庭,似傅说显殷,四叟归汉。故因实制名,蒙蒙绿叶,摇摇弱茎。
兰香
《易》曰: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兰,芳也。)
《易卦通验》曰:冬至,广莫风至,兰始生。
《说文》曰:兰,香草也。
《韩诗》曰:溱与洧,说人也。诗人言溱与洧方盛流洹洹然,谓三月桃花水下之时,盛流。“士与女方盛流秉{艹间}兮”,秉,执也;{艹间},兰也。当此盛流之时,众士与众女方执兰而拂除。郑国之俗,三月上巳之日,此两死戤上,招魂续魄,拂除不祥。
《大戴礼□夏小正》曰:五月蓄兰,为沐浴。
《礼》曰:妇人,或赐之ぇ兰,则受而献诸舅姑。
《左传》曰: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吉,梦天使与已兰,曰:“余为伯。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
《论撰考谶》曰:渐於兰则芳,渐於鲍则臭。
《史记》曰:冬至短极,兰根出。
《蜀志》曰:先主杀张裕,诸葛亮救之。先主曰:“芳兰当门,不得不锄。”
《晋书》曰:惠帝时,温县有人如狂,造书曰:“两火没地,罢凑!秋兰归形街邮,终为人叹!”及杨骏已死,杨后被废,贾后绝其膳,八日而崩,葬街邮亭北,百姓哀之。两火,武帝讳;兰,杨后字也。
《宋书》曰:刘湛欲袁淑附已,而淑不为改意,由是大相乖失。淑乃赋诗曰:“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楚少别玉人,门非种兰所!”
《晏子春秋》曰: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婴闻,君子赠人以财,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乎?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氵,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麋醯,而驾征马矣。非兰本美也,愿子必求所湛!”
《苏子》曰:兰以芳自烧,膏以肥自芮。(而悦切。)翠以羽殃身,蚌以珠致破!
《文子》曰:日月欲明,浮□盖之;丛兰欲修,秋风败之。
又曰:兰芷不为莫服而不芳。与君子行游,兮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范子计然》曰:大兰出汉中关辅,泽兰出河东弘农,白者善。
《孙卿子》曰:人之亲我,欣若父母;其好我,芬若椒兰。
《淮南子》曰: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以得百人。男子树兰,美而不芳。(兰,芳草,爬戤美;男子树之,盖不芳也。)继子得食,肥而不泽。(继子,假母也。)精不相与涂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