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览 - 第 575 页/共 737 页
《史记》曰:弃为儿时,其游戏好种树麻菽。
《汉书》曰:景帝三年春正月,诏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间,岁或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赃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
又曰:王莽篡位二年,兴神仙事。以方士苏乐言,起八风台於宫中。台成万金,作乐其上,顺风作液汤。(如淳言:《艺文志》有《液汤经》,其义未闻。)又种五梁禾於殿中,(或曰五色禾也。)先鬻鹤髓、(鬻音煮也。)玳瑁、犀玉二十馀物,渍种,计粟斛成一金,言此黄帝谷仙之术。以乐为黄门郎,令主之。
《东观汉记》曰:范充为桂阳太守。俗不种桑,无蚕织丝麻之利,类皆以麻头著衣。民堕窳,少粗履,盛冬皆以火燎。充令属县教民益种桑柘,养蚕桑,织履;复令种麻。数年之间,人赖其利,衣履温暖。
《吴会分地记》曰:卞山者,勾践於此山铸铜。铜不铄,埋之,生马。勾践遣使者取徙於南社种之,饰治以为马,献於吴。
《陈书》曰:陈灵洗为重安公,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於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
《淮南子》曰:夫树林者,灌以梁水,畴以肥壤,(畴,垄也。梁,或作潦也。)一人养之,十人拔之,林必无馀。
又曰:昏弧中,则务种谷;(二月昏时,弧星中於南方,朱鸟之宿也。)太火中,则种黍菽;(大火,东方苍龙之宿,四月建巳中南方也。菽,豆也。)虚中,则种粟麦。(北方玄武之宿也,八月建酉中於南方也。)
又曰:古者民茹草饮水,食树木之实、蠃蚌之肉,多疹毒伤之患。(患,害。)於是神农乃始教民播五谷,相土地原隰燥湿肥尧高下,百草之滋味,水泉甘苦,令民知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七十毒。
又曰:文公种米。
《吕氏春秋》曰:冰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
《论衡》曰:后稷为儿,种艺为戏。
《胜之书》曰:稗,水旱无不熟之时,又特滋盛,易得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以备凶年。又,稗中有米,熟时,一可捣取炊之,不减粢米,又可酿作酒。武帝时,令典农种之,一顷收二千斛,斛得米三斗。大俭,可得磨食之。
又曰:三月,榆荚雨时,高地强土可种禾;薄田不能粪者,以原蚕矢杂禾种之,则禾不虫。又取马骨,之,一石以水三石煮之,三沸,漉去滓,以汁渍附子五枚,渍三四日,去附子,以汁和蚕矢,挠如粥。先种二十日以溲种,曝勿令湿,至种时,以馀汁溲而种之,则不蝗虫。无马骨汁,亦可用雪。雪者,五谷之积也,常以冬藏雪汁器盛埋地中。治种如此,则收万倍。
又曰:种伤湿郁热,则生虫。取麦种,候熟可获,择穗大强者,秆束,立场之高燥处,无令有白鱼,取艾杂藏之。欲知岁所宜,以布囊盛粟诸物种,平量,埋阴垣之下。冬至後五十日,发取量之,息最多者岁所宜。
又曰:凡田,种麦为首。伤於太稠者,锄而稀之。秋以锄,以棘柴曳之,以垄麦根,故曰:“子将欲富,黄金覆士。”至春冻解,棘柴曳之,绝其乾叶。到榆荚雨时,候土白,复锄。如此收必倍。冬雨雪止,掩雪,勿令从风飞去,後雪复如此,麦能旱多实。春冻解,耕和土种游麦,麦生成茂大,锄如宿麦也。
又曰:黍者,暑也。禾生心,天雨灌其心,必伤无实。初种时,天雾,令两人对持长索,戛去其露,日出乃止。种黍,覆土、锄治如禾法,欲稀於禾。
又曰:大豆保岁易为,宜古之所备凶年也。大豆生,载甲而出。种土不可厚,厚则折项,不能上达,屈於土中而死。
又曰:种稻,春冻解,地气和时耕。冬至後百三十日,种大稻时也。
又曰:种麻,预软和田,二月下旬,三月上旬,傍雨种其秕。
又曰:种,春冻解,耕治其土。春草生,布粪田,复耕平摩之。
又曰:种小豆忌卯,稻忌辰,禾忌丙,黍忌丑,麻忌辰,秫忌未、寅,小麦忌戍,大麦忌子,大豆忌甲。凡九谷,忌日不种之。避其忌,不可败伤诸事忌禁日,此非空言也。其道自然,若烧黍穰,则害瓠也。
崔《四民月令》曰:正月可种葵,四月可收冬葵子。六月六日可种葵,中伏之後可种冬葵,八九月可种葵。
《物理论》曰:稼,借种也。古今之言,云余夫稼,农之本也。
耘
《说文》曰:耘,除田间秽也。
《左传□昭元年》曰:晋赵文子曰:“譬如农夫,是キ是{艹衮}。”(キ,耘也。壅苗为{艹衮}。)
《毛诗□甫田》曰:或耘或耔,黍稷嶷嶷。又《周颂》曰:载芟载旅,其耕泽泽。千耦其耘,徂隰徂畛。
《论语》曰:子路从而後,遇丈人,以杖荷。(包曰:丈人,老人也。,竹器。)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包曰:夫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殖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邪?”)植其杖而芸。(孔曰:植,倚也。除草曰芸。)
《宋书》曰:柳元景、颜师伯尝诣沈庆之,会其游田。元景等鸣笳列卒满道,庆之独与左右一人在田,见之悄然改容曰:“夫贫贱不可毕,富贵亦难守。吾与诸公并出贫贱,因时际会,荣贵至此,惟当共思损挹之事。老子八十之年,目见成败者已多,诸君炫此车服,欲何为?”於是插杖而耘,不为之顾。元景等彻侍,褰裳从之。
《管子》曰:万室之都,必有万锺之藏,藏镪千万;千室之都,必有千锺之藏,藏镪百万。春以奉耕,夏以奉耘。
《孟子》曰: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於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贾谊《书》曰:邹穆公有令,食凫雁必以秕。吏请以粟,公曰:“夫百姓牛而耕,曝背而芸,勤而不敢惰者,岂为鸟兽哉?粟,养人也,何以其养鸟也?”
耔
《说文》曰:耔,壅禾本也。
《晋书》曰:陶潜《归去来》曰:“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耨
《释名》曰:耨,似锄,以耨禾也。
《左传□僖公下》曰: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饣盍之,(臼季,胥臣也。冀,晋邑。耨,助也。野馈曰饣盍。)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
《尔雅》曰:谓之定。(郭璞曰:锄属也。犍为舍人曰:拘扌属,一名定。《广雅》曰:定,耨。《纂文》曰:养苗之道,锄。耨如钅至,柄长三尺,刃广二寸,以封地除草也。)
《魏书》曰:公孙渊官属上书曰:“七营虎士,五部蛮夷,各怀素饱,不谋同心,奋臂大呼,排门遁出。近郊农民,释其耨。”
《淮南子》曰:古者剡耜而耕,摩蜃而耨。(蜃,大蚌也。摩,令利,用耨除草也。)
又曰:先稻熟,农夫耨之者,不以小利害大获。(,稗。)
又曰:圣人之用兵,若栉发耨苗,所去者少,所利者多。
《吕氏春秋》曰:先生者为米,後生者为秕。是故其耨也,长其兄而去其弟。(养大杀小。)不知稼者,其耨也,去其兄而养其弟,不收其粟而收其秕。
钅属
《释名》曰:钅属,诛,也主以诛除物根株也。
《说文》曰:钅属,斫也。齐谓兹基,一曰斤柄,性自曲者也。
《管子》曰:美金以铸戈剑矛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斤斧□夷属钅属,试诸木士。(夷,锄类也。属钅属,类。)
又曰:匠人有感斤钅属,故绳可得断也。
《孟子》曰: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基,不如待时”。(兹基,田器。)
《说文》曰:,摩田器也。
《论语》曰: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而不辍。
《贾谊书》曰:秦民借父锄,犹有德色。
钅至
《广雅》曰:钅至谓之刈。(《纂文》曰:江湖以钅至为刈也。)
《尚书□禹贡》曰:二百里纳钅至。(钅至,刈,谓禾穗也。)
《说文》曰:钅至,获禾短镰。
《释名》曰:钅至,获禾铁也。钅至钅至,断禾穗声也。
铫。
《说文》曰:钱,铫也,古田器也。
《世本》曰:亻垂作铫。
《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铫,然後成农。
《释名》曰:,亦锄类。迫也,迫地去草也。
《毛诗□周颂□良耜》曰:其饣襄伊黍,其笠伊纠,其斯赵,以薅荼蓼。
又《周颂□臣工》曰:命我众人,┖乃钱,奄观钅至艾。(┖,具。钱,铫。,钅辱。获也。《笺》云:奄,久。观,多也。教我庶民,具女田器,终久必多钅至艾。劝之也。)
卷八百二十四 资产部四
获
《说文》曰:获,刈禾也。
《毛诗□小雅》曰:岁聿云暮,采萧获菽。
又《周颂□良耜》曰:获之桎桎,积之栗栗。(桎桎,获声也。栗栗,众多也。)
《尚书□金滕》曰:秋大熟,禾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邦人大恐。
又《大诰》曰:厥父,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其父已耕其田,其子乃不肯播种,况肯收获乎?)
《尔雅》曰:桎桎,获也。(郭璞注曰:获,刈禾也。)
《南史》曰:齐文惠太子,常幸东田观获稻。范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容谢之。
虞喜《志林□说晏子》曰:景公为长府,有风,犹作不已。晏子歌曰:“禾有穗兮不得获,秋风至兮尽零落。”歌终而流涕,公乃止之。
穑
《说文》曰:穑,谷可收也。啬,爱涩也。
《尚书□大诰》曰:予永念曰:“天惟丧殷,若穑夫,予曷敢不终朕亩?”(稼穑之夫,除草养苗。我长念天亡殷恶亦犹是矣。我何敢不顺天终竟我垄亩乎?)
又《无逸》曰: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稼穑农夫之艰难,事先知之,乃谋逸豫,则知小人之所依怙。)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小人之子,既不知父母之劳,乃为逸豫游戏,乃叛谚不恭己,欺诞父母;不欺则轻侮其父母曰:“古老之人,无所闻知!”)
《物理论》曰:穑犹收也,古今之言云尔。稼,农之本;穑,农之末。农本轻而末重,前缓而後急。稼欲少,穑欲多;耨欲缓,收欲速,此良农之务。
《毛诗□大田》曰:彼有不获稚,此有不敛齐。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秉,把也。成王之时,百谷既多,种同齐熟,收刈促遽,力皆不足,而有不获不敛,遗秉滞德,故听矜寡取之以为利。)
《东观汉记》曰:桓荣遭仓卒,与族人元卿俱拾,投闲辄讲。元卿谓曰:“卿但尽气耳,当复有施用时乎?”後荣为太常诸子,谓元卿曰:“平生笑吾尽气,今何如?”元卿曰:“我农家,安能豫知此?”
《魏略》曰:焦先行不践邪径,必循阡陌。及其拾,不失大穗。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结草以为蓑裳,被头徒跣。每出,见妇人,则隐翳,须去乃出。
王隐《晋书》曰:庾衮,字叔褒。年饥,者犹殷,衮乃引其群子以退,曰:“待其间。”既焉,从者以为徒也,无傍掇。
《晋书》曰:夏统,字仲御。幼孤贫,养亲以孝闻。每采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蟛越以资养。
《宋书》曰:沈道虔居武康北石山下,常以拾自资。同者或争オ,道虔谏之,不止,悉以其所得与之,争者愧恶。後每事辄云:“勿令居士知。”
《庾异行别传》曰:君妻乐氏,生子泽。初,君与妻,而产於泽,遂以命之。
架
《释名》曰:架,加也,加杖於柄头,以挝穗而出谷也。或曰罗架,三丈而用之。或曰以杖转於头,故名之也。
《广雅》曰:拂谓之架。
《说文》曰:拂,架也。拂,击禾连枷也。
《国语》曰:权节其用,耒、耜、、芟。(,拂也,所以击草。)
《方言》曰:佥,宋魏之间谓摄殳,或谓之度。自关而西谓之拂。(佥,连架也,所以打谷。)
王褒《僮约》曰:刻木为架,屈竹作耙。(架,击禾也。)
园
《说文》曰:园,所以树果也。
《易□贲卦》曰:贲于丘园,束帛戋戋。